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觀《蝸居》有感大綱

要說製作水平,電視劇《蝸居》也不是特別突出。它之所以火,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肯定是抓住了社會的敏感之處。就《蝸居》的主題來看,就業、買房、房奴、小三、婚姻、戀愛等近年來的熱點話題,都被它包含進去了。其實,這些現實生活裡的主題,只要能夠被真實的呈現,就一定會引起共鳴。這正是《蝸居》成功的祕訣所在。不過稍加分析可以看出,這些主題詞又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被某種普遍性的社會心理或者叫時代精神緊密的串聯在一起。

觀《蝸居》有感

從劇中人物的`悲喜經歷以看出,他們的選擇無不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這正是我們這個市場經濟與個人主義時代的精神風貌。與集體主義時代不同,在普通老百姓眼裡,最具普遍性的社會心理只能是這一種:對幸福的追求。不管是海萍、蘇淳夫婦努力工作,攢錢買房,還是海藻與宋思明不顧現實阻力選擇在一起,這都是為了他們各自心目中的幸福。當然,對於幸福怎麼理解,他們都有各自的理由。我們現實中的人也都一樣。

有意思的是,劇中的海萍常常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態發牢騷,說自己如此如此都是被生活逼的,要是重來一次,會如何如何不同等等。甚至在蘇淳被關進公安局後,還後悔當初不該選擇留在這個大城市,不該一門心思為了買房。不過,按照經濟學裡的顯示性偏好理論,人們真正的偏好是通過他們的行為而非語言反映出來的。這樣看來,海萍也僅僅是發牢騷而已,她的諸多選擇正是她最喜歡的,在她自己看來,也是追求幸福的最佳路徑。

其實不光是海萍,即使是最令人同情的海藻也一樣。沒人用強力迫使她非選擇宋思明不可,事實上那都是因為她自己喜歡。但從她們的坎坷經歷也可以看出,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並不意味著幸福。反過來說,如果不幸福那也不能歸咎於對自己偏好的選擇。幸福作為一種主觀感受,它還與一個人的慾望有關。慾望越大就越不容易得到滿足,從而也就越不容易感到幸福了。

看《蝸居》讓我想起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 / 慾望。在這個方程式裡,效用是個人願望的滿足程度。慾望是一種缺乏的感覺與求得滿足的願望。可以看出,幸福取決於效用與慾望的相對大小。如果慾望很大,離現實很遠,而當前的滿足能力又達不到,那幸福值就很低了,甚至為零。這正是《蝸居》裡以及現實裡的房奴們的問題所在。海萍偏要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而經濟能力又捉襟見肘,總是感覺不幸福也不足為怪。

對於海萍們來說,追求幸福有兩條路:要麼增加效用,也就是加倍努力工作掙錢,然後買房;要麼降低慾望,也就是租房住,不要求非買房不可。前者就是積極進取的奮鬥,而後者雖然顯得消極不上進,但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必要的。慾望無限,如果不加以控制,它會過度膨脹,最終別說幸福,可能連性命都將不保,這不就是宋思明們走的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