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2022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精選6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精選6篇)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1

備受矚目的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於27日上午開幕。大會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廣東省總工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職工技術協會承辦,以“技能強國,創新有我”為主題,會期為4月27日至29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展示以大國工匠為代表的廣大職工的精湛技能和創新成果,為廣大高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平臺。據瞭解,大會採用3D VR等技術進行線上交流展示,並同步開展“工匠雲直播”等活動。

據全總有關負責人介紹,舉辦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是工會工作的一項創新性舉措,也是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更好發揮主力軍作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具體行動。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設定了大國工匠、全國職工創新成果、巾幗工匠及各全國產業工會、各省(區、市)總工會、副省級城市總工會、中央企業等77個交流區,展示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展示內容涉及550多位工匠、近800件各類實物和模型、1300多項職工創新成果。

特別的是,大會同步在“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群”建設3D VR實景沉浸式漫遊線上展館,並設定圖文和音視訊熱點,將交流活動的全貌真實、立體、全面地復刻到線上,供廣大職工參觀交流。據悉,大會整體上線後將是全球最大規模3D VR實景沉浸式漫遊線上展示。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還為一線職工技術創新成果搭建了交流轉化平臺,開發、開放上線“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線上簽約管理系統”,組織企業與工匠人才開展創新成果對接轉化。據不完全統計,大會舉辦期間將有近500項職工創新成果線上簽訂成果轉化意向書,涉及總金額將突破30億元。

與此同時,大會期間啟動了“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群”試點平臺建設,首家試點平臺中建二局學習的平臺實名註冊職工已超10萬人。據瞭解,“十四五”期間,將計劃建設200家基於“技能強國平臺”的全國示範平臺,同步帶動建設省市級平臺1000家,推進1000萬產業工人以實名制接入平臺。同時,全面開展“六個一”行動計劃,即創辦1項全國職工線上技能運動會品牌,開展10個行業網上練兵活動,建設100家線上工匠學院,聯網1000家產業工人集中的骨幹企業,帶動1萬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優秀班組參與活動,組織1000萬名職工學習技術技能,為廣大產業工人打造智慧工會時代的學習培訓平臺。

此前,為應對疫情影響、提升廣大職工技能水平,2020年全總建設上線了“技能強國平臺”,目前已累計培訓職工1.5億人次。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2

《大國工匠》選取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從事的行業也不是很起眼,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體現。這些工匠能夠說是真正的“國寶”級人物。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僅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什麼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歡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我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我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當沒有最好,僅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臺航海鍾,最終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應當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做為一名戰鬥在中職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更加應當清醒地看到祖國建設多麼需要能工巧匠,培養這些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師們要積極進取,認真備課,關注關愛學生,勤奮鑽研教學,揹負教書育人的義務,為未來的”能工巧匠”們鋪平職業人生的寬廣大道。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3

我們何曾注意過那默默無聞的工匠?那看似平凡的職業,我們可曾有過那般體會?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工匠才會有確切的體會。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工匠就是個一直重複工作的工作者。甚至會認為工匠就是做苦力的,工作得辛苦,賺的錢還少得屈指可數。那就大錯特錯了。工匠是一種偉大的職業,雖然看起來平凡得扔進人群裡找不出,但在他們的精神之中,工匠是比其他職業更加高尚的。

因為工匠乃精雕細琢之人,擁有著一顆細膩而質樸的心,兩隻粗糙而勤勞的手。他們只靠著這神奇卻又普通的心與手,把有價值的事堅持下去,並且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得極其精緻,就算最挑剔的人也找不出一點瑕疵來。但是,做這些事的辛苦,與收穫成果的甘甜,也許我們一輩子都體會不到,只有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從中的樂趣與甘甜。

那是一種極高的感受。通過辛苦而獲得的成果,比世間萬物都甜蜜,即便有一絲苦澀,但那一絲苦澀早已被甜蜜代替。這工匠魂,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這工匠精神,不正是我們所缺的嗎?現在,我們何嘗不是經常半途而廢?做了開頭就撒手逃跑?其實學習也是這樣。如果你嫌累、嫌煩、沒興趣、上課走神,那麼這不就只是個藉口嗎?但你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重新捧起書來,控制住自己拿貪玩的心,慢慢地,也許學習會好一點呢?所以,工匠魂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益,是無限的,無盡的,而我們為什麼不學習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呢?

一個不起眼的職業,卻仍然有著如此高尚的精神。身為學生的我們,難道還不該學習嗎?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4

任何一個國家的前進都需要去製造各樣東西,製造這些需要工匠。工匠有的是工匠的精神。

什麼是工匠的精神?是甘於處在工匠之位?不,我認為工匠的精神是勤勞,細緻,負責。

工匠的精神是勤勞。在建築工地,你我都看到來來往往反覆工作的工人,他們不停地在材料與施工區往返,日復一日,不僅枯燥乏味浪費體能還面臨這種種危險。既然這樣,他們為何不放下工作,去休息呢?是勤勞讓他們持續工作,是他們的工匠的精神使他們如此。沒有他們這些勤勞的工人,我們的街巷房屋恐怕不再存在。他們以工匠的勤勞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正是他們的勤勞推動了國家的建設。

工匠的精神是細緻,作為傳統工藝美術師的孟劍鋒,他的工作就是細緻地製作工藝品,他的工藝作品作為了國禮送給了外國元首。作為國禮的工藝品勢必極為精美,而作為它的製作者,孟劍鋒完美地體現了工匠的細緻,沒有他對工藝品極為細緻的製作,這件工藝品就不會作為國禮送出。假如所有工匠都缺乏應有的細緻,那中國的形象將大打折扣。

工匠的精神是盡責。胡雙錢是我國大飛機制造的首席鉗工,35年裡他加工的零件沒有一個出現過問題,為飛機制造積攢了大量的零件。胡雙錢的負責是對飛機的負責,飛機這樣的精密機器不容一點馬虎,胡雙錢的負責對飛機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證。他是負責,正是他工匠的精神的體現。

對一個國家來說,工匠是必不可缺的,而工匠的工匠的精神是一個國家制造的保證。工匠製作需細緻,工匠工作需勤勞,工匠的態度要負責。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5

一瓶啤酒,一支菸,頭戴安全帽,光著身子,挽起褲管,腳蹬一雙覆蓋著厚厚塵土的涼拖,蹲在地上一邊喝酒,一邊抽菸。其他的看見了,便陸續湊過來,圍成一個圈,天高地闊地攀談起來,彷彿在召開緊急會議。很是愜意!偶爾,你會發現他們對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指手劃腳地評論著,彷彿在說:“城市的美跟我們息息相關。反過來講,如果沒有我們的辛勤勞作,城市也不會呈現出現在這樣欣欣向榮的局面,我們這些勞動者,整天頂著烈日暴晒,迎著瑟瑟的寒風,不怕髒,不怕累,這就是我們——民工。

越是高溫,就越感覺到民工的辛苦,掙錢的不容易。他們頭上的汗珠如雨下,身上的衣服沾滿塗料,而且被鐵絲鉤的窟窿層出不現,緊緊貼在他們瘦弱的身軀上,胳膊被烈日烤得不知掉過多少層皮。他們任勞任怨,就是為把城市建設好,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奪目。別看他們幹活時衣衫破爛不堪;別看他們身上髒兮兮的;別在乎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別聽他們說話粗俗。若是下雨天,他們休息了。

個個西裝裹腹,都是精明能幹、帥氣十足的小夥子,或是貌若天仙的姑娘們。他們的錢夾鼓鼓的。到了公共場合,他們出財時你推我搡的那股仗義勁兒,是無人能及、無人能比的。雖然他們花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錢。有時你還會聽到他們互相議論著:’誰掙錢也不容易。我們能消費得起,就應該能出得起錢。因為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人嘛!”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善良的人呀!我不得不由衷地感謝我們黨,使它養育了這群中華兒女。我堅信,只有在黨的正確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將會湧現出一批又一批這樣的民工。民工朋友們,你們是美的締造者,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是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觀後感6

《大國工匠》,講述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高鳳林——火箭的“心臟”

在中國航天,53歲高鳳林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他曾說過“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火箭的“心臟”,他的作為,讓中國“神舟”系列順利升空,也讓中國科技發展到達了令人仰視的高度。微不足道的技能發展,同樣蘊藏著較高的智慧含量,我們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極致,“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同樣是一種巨大的事業成就、國家成就。

胡雙錢——“航空手藝人”

.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胡雙錢憑著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我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期望自我能再幹十年、二十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管延安——深海鉗工

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僅有國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他曾說過“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裝,這是為了手感”。因為執著,堅持,求學。

孟劍鋒——國家高階工藝美術技師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僅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用他自我的話說:“追求極致,超越自我”

張冬偉——十三裡焊縫全手工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後果。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用他自我的話說:“我暗暗下決心,技術必須要超越師傅,期望,我帶的徒弟必須超越我”。

呈現他們追求完美和極致、視技術為藝術、既專業又敬業的精神核心,倡導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而此刻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提高,爭取做好自我。態度決定一切,僅有奮鬥的青春才美麗,永不放棄,生命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