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觀一個都不能少有感

你相信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會有失學兒童嗎?有!不信的話,你去看看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設問開頭,“引”得很巧。)

觀一個都不能少有感

故事說了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女孩魏敏芝要去水泉國小替一個老師代課。那所學校只有四個年級,全部學生都在一個班裡上課,而且只有二十八個同學!學校的地板坑坑窪窪,牆壁上不知破了多少個大洞,黑板上凹凸不平……(學校的基本情況和環境描寫“述”得很準。)後來一位調皮搗蛋的男生——張慧科輟學了。因為他為了幫家裡還錢,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跑去城裡打工了。魏老師知道後很著急,“混車”到城裡去找他……

本片最令我感動的是魏老師去找張慧科的那一幕。她整整找了他三天三夜啊!她身無分文,走得又渴又餓了,看著路邊的包子也只能默默的嚥著口水,連一口水也沒得喝。難道她就不難受嗎?(建議改為:當時我就在想:她怎麼那麼傻,一個學生就對她那麼重要嗎?)為了寫尋人啟事的她,不得不在火車站找了張椅子當桌子,跪在地板上寫。實在渴得不行,她也只能跑去公共廁所默默地忍受著臭氣,冒著鬧肚子的危險,喝了點髒兮兮的生水,你敢喝嗎?(建議刪掉)夜深人靜了,她還摸進了一家飯店,望著桌上人家喝剩的白粥,忍不住扒了兩口。這樣噁心的東西,要是你,咽得下去嗎?

家是我們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地方,可魏老師為了找到張慧科,在外奔波了三天三夜。電視臺那“狠心”的門衛大媽並不同情她,任由她睡在大街上。看到這一幕,我的鼻子酸酸的,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想走上去幫她一把。對了,把自己的零用錢分給她一點吧,這樣她就既可以把肚子填飽,又可以找個地方睡好,養足精神……(這些話雖然不夠現實,但是也可見你那顆善良的心。)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魏老師這樣負責任的老師。特別是汶川大地震中的譚老師,在關鍵時刻,張開了雙臂,護住了四個孩子,卻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此,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心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只要你獻出一點點愛,就會有更多的人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