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1

回溯歷史,漫天星斗寄寓著中國人幾千年不絕的嚮往追求;時至今日,早已一路繁花似錦,鬱鬱蔥蔥……

君不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天和駐空”“祝融探火”?君不見,追天攬月,千年夢想,泱泱華夏,今朝夢圓?君不見,“北京明白”,高健躥紅,航天精神,激勵向前。一項項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輝映中華民族砥礪風雨的奮鬥,鑑照英雄兒女擁有攬月摘星的夢想。中國青年,朝氣蓬勃,當續前人九天之魂夢,繪吾輩奮進之青春。

胸懷祖國,勇於攀登,航天精神託舉中國人民邁向浩瀚寰宇。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舉目回望,郭永懷投身彈道導彈研製,在飛機失事時他用身軀保全了國家重要科研資料;放眼當下,高健自少受航天精神的影響,作為總排程,為“神舟十二號”指路引航……“神五”飛天,“神六”出艙,“嫦娥”取土,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引領下,矢志報國,迎難而上,跨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讓深邃星空一次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記。

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中國青年將航天精神傳承發揚。

飛天夢想照進現實,只因中國人的航天奮鬥從未停歇,只因中國人的航天追夢永不止步。中國太空站核心團隊,平均年齡38歲;北斗系統攻堅團隊,平均年齡35歲;“長征五號”研製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一代代青年堅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厚植“樹高千尺有根,江河萬里有源”的家國情懷,一絲不苟地傳承航天精神,並在航天精神的激勵下不斷續寫中國航天新的篇章。

積極修為,艱苦歷練,吾輩青年將接續航天精神,奮鬥展風采。

“在不懈奮鬥中再創佳績,在競相奮鬥中革故鼎新,在團結奮鬥中集智聚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值此之際,我輩青年當弘揚航天精神,從航天精神中汲取精魂堅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衝勁,篤定“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持定“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幹勁,從嚴律己,潛心鑽研,甘作拓荒牛、老黃牛、孺子牛,用奮鬥繪就美好青春。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言:“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願吾輩青年,鮮衣怒馬,後浪滾滾,攜星光盪開宇宙,讓廣袤的銀河中長久閃耀著那束航天精神之光!以長江為憑,讓黃河作證:中國人民正在航天事業長足進步中書寫璀璨華章,中國青年也必將續九天魂夢,繪奮進青春。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2

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2天后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著我國為來太空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願遠在太空的宇航員能夠凱旋歸來!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3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太空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太空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太空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太空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線。”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裡。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裡、道路在哪裡,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4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是的,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也許它不是那麼的偉大,卻隱含著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期望。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像劉洋一樣的女航天員。當我有了這一夢想的時候,朋友們和同學都嘲笑我,說我在做夢。可當我看見劉洋和其他兩位宇航員帶著祖國的榮譽和光榮飛上太空時,我的心就不言而喻的'激動和自豪。所以,我發誓,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出色的女航天員!

劉洋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深深地影響著我,也讓我更加堅信,我一定會成為像她一樣,為祖國爭光!她說:“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我大約有兩年沒有逛過街了。”對於每個女孩或者女人來說,逛街是最美好的時光,而劉洋卻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而犧牲自己的青春,將青春的熱血灑在祖國大陸上。

她的話讓我開始反省,反省自己以前的幼稚夢想:長大以後有錢用、有飯吃、有車開、有房住。比起劉洋,我覺得自己很渺小,甚至卑微。沒錯,劉洋是一個成功的航天員,可誰又知道,在劉洋身後聚集的是無數的傷痕和失敗?!可她面對這些的態度是堅持、是勇敢,而並非是選擇逃避亦或是放棄。

所以,對於這些:困難、失意、嘲諷、不屑和挫折我都已經準備好要如何去面對它們了,那就是:站直,迎接風雨的犀利;笑對,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只有這樣,我才能成功,才能使我們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向前誇一大步,也才能就此改變中國是“弱國”的稱號。

我一定會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不是什麼好欺負的好主兒;我們中國,不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肉;我們中國,更不是什麼隨便讓人冷嘲熱諷的“支那國”!我堅信我一定會完成自己的中國夢,讓我的血液中流淌著對祖國的忠貞、崇敬和自豪的熱血!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5

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我曾帶領班級學生前往北京航天城參觀學習,那次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對宇航事業的熱愛和嚮往。是啊,中國航天事業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從古中國的“嫦娥奔月”的登月幻想起就開始孕育了現代航天技術的萌芽,1961年4月,“東方1號”飛船載著前蘇聯空軍少校加加林進行了108分鐘的太空飛行,首次實現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到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國第一次把航天員送上太空,這是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40多年後,中國首次圓滿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使中國躋身於世界航天大國之列。

在這成功的背後,我們不得不感謝我們的廣大航天人,正是他們的能吃苦耐勞,勇於奮進,團結一致的精神,使得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回顧中國的航天發展史,正是由於中國人民對航天事業不斷的追求和嚮往,使得中國航天事業突飛猛進,從中國古代發射的“火箭”到近代發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至現代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更能體現中國人民對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夢想,反映出“航天精神”始終存在於每一位為航天事業發展工作的人員,存在於每一位愛國的中國人。

正是由於“航天精神”的存在,讓每一個人都投身於航天事業,不斷追求技術和發展中國的航天事業,為國爭光,為人類貢獻,在人類史上寫下光榮的一頁。隨著“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人們越來越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事業的發展,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它的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13億人口的艱苦奮鬥。“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相繼成功發射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有能力自主完成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其成績可喜可賀。

因此,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深懷愛國之情的同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當中去,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6

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是日拂曉,喜訊傳來,國人振奮,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英雄被送入太空,將對接天宮,開啟半年征程。中國航天事業,又上一層。

毛主席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巨集圖,不再是夢。航天事業,科技巔峰,群體作戰,眾志成城彰顯國力,引領未來,造化蒼生。其所耗人力物力財力甚巨,然著眼未來,乃深遠之計,關係國計民生。非下苦功夫,焉得幸福夢。若夫拘於小家之見,則航天與我有何干系,則漠不關心,反怪勞民傷財,真乃愚見。非也,航天事業,人民與共。一者,其事關人類大局,發展之高度,彰顯國力,引人尊敬。二者,其於太空探索,科學研究,造福人民,大有裨益。三者,事關國家安全之大計,搶佔科技制高點,方能不受制於人,乃和平真保障。故對內可科學研究,以成果來造福國民,以榮譽來增強民族自信。對外可服務大家,提高安全,促進人類共贏。如是者,方是航天事業之使命。

由此及彼,探索無止境,上天入地,國之英雄。時代呼喚英雄,唯有敬重英雄,方能民族復興。航天英雄,寄託億萬人之夢,敢於擔當,勇作先鋒,時代之楷模,國人之春風。民族復興,始於兒童。航天薰陶,點燃夢想,去娛樂之浮躁,還高尚之信仰;樹高遠之志向,去物慾之平庸。如是者,少年有夢,理想初衷,非精緻之利己,非利益之蛀蟲,乃民族之希望,民族之光明。

重科技,敬英雄,樹新風,利蒼生,如是者,乃長征精神之延續,兩彈一星精神之傳承,民族有望,中華復興。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曾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詩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諸如此類,方是民族文化浩氣之風。

航天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人有關,人人受益也。故可知,光陰逆旅,點燃夢想,不負使命,造福蒼生,是為航天事業之初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助力民族復興。向航天英雄致敬,上九天攬月,遨遊太空。著眼人類未來,是為格局;立足國家實力,是為務實;弘揚探索問天之精神,是為信仰;以太空為舞臺,科研豐收,造福人民,是為果實。如此者,既有戰略之高度,復有高尚之使命,則知人人有責,國家與共。

故可知,宇宙為家,上天真英雄。勇者無畏,大愛利蒼生。重塑信仰,民族復興。誠所謂:心無國膽人無根,人有擔當國有夢。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7

我們航天事業頻頻傳來喜報,又成功發射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觀看直播呢?相信看了直播的心中一定是無比激動和自豪。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這是一個永載史冊的時間,搭載神舟十三號的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軌道,由此拉開了中國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問”……星辰大海中,中國“星”亮晶晶,中國已由航天大國開始邁向航天強國,當然,我們曾經艱難,曾經受制於人,但有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中國人民,邁向航天強國的步伐無人可以阻擋,隨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實施,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太空站”將會在星辰大海中獨領風騷。

中國航天即將進入新時代,讓我們仰望星空,為中國航天祝福,新時代新徵程再出發,征途漫漫,努力奮鬥,弘揚中國航天精神,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8

夢想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潤,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

我一直有一個十分棒的夢想,那就是航天夢,我從小就聽電視上講航天員有多麼偉大!可以上另一些星球去,觀察上面那些星球上的洞穴,看看上面有沒有外星人,如果有,那我要帶回地球仔細觀察。

我希望我可以穿上太空服,戴上太空帽,到每個星球去,仔仔細細的系統的觀察一遍,看看上面的隕石的樣子。

可是,航天員要通過各種太空測試才可以進去火箭,飛上太空,聽說航天員進入宇航艙要把鼻子夾住,因為裡面沒有空氣,說話也要靠打手勢,聽起來都太有趣了,還有,在太空如果要跑起步來,那是十分慢的,所以叫太空漫步。

去年的暑假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去了北京的科技館,走到航天館的時候,立馬吸引力我的注意力,我一步也不想往前走了。進入航天館,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飛機和火箭,我和姐姐先進了飛行模擬器裡面,坐在裡面感受航天駕駛員的工作,搖搖晃晃的、暈暈的,各種儀器裝置按鍵,應接不暇的映入眼簾。

感受完飛機,我們又上了火箭,火箭門口排隊的人很多,終於輪到我和姐姐進入火箭,進去之後,好像我們瞬間就變成了航天員,關上火箭的艙門,工作人員給我們戴上一種特殊的眼鏡,透過眼鏡,我看到火箭一會變大一會變小,還有好多其他星球美麗的景色。下了火箭,我們還學習了很多與航天有關的知識。時間很快,我們的航天館參觀結束了,我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要當一名航天員。

我知道地球外有火星、水星、土星、天王星、閔王星等,地球在外星球看起來,就是一個藍色的小點,因為地球表面有很多的海水,我奇怪為什麼不是綠色小點,因為森林太少了。我要多多學習,探索發現更多有趣的知識。

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不可以沒有自己的夢想,相信未來我的航天夢一定會實現。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9

十幾年的光陰,有過幾次的記憶都是轟隆隆的噴火聲和激奮人心的倒數。小的時候,自然不懂這是什麼大事,只覺得熱鬧,單純的想擠在大人的懷中痴痴的笑;現在大了一些,也是自然知道了這是中國的航天夢。看過英姿颯爽的女航天員,更是對渺渺浩瀚的宇宙產生了好奇與探知。我的航天夢,是關於求知探索,也是關於內心渴望。

在宇宙中間,我們只是一粒小小的沙粒。而對於我們來說,宇宙的祕密有太多,是我們可以奮不顧身去研究,去探索的新世界。多年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技術人員,都積極的投入到這項困難而艱鉅的任務中。當然,航天員在這項任務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他們經過了超乎常人的訓練,為的就是有一天能站在中國的航天飛船上,帶著中國人的滿滿希望與憧憬,飛向月球,飛向太空,給所有蔑視中國的人迎頭痛擊!

第一次關於航天的記憶,是隱隱約約記得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我八歲,一家人聚在沙發上,也不說什麼,瞪著電視,凝聚在空氣中一種令人期待和窒息的感覺:既期待著飛船能快點到達太空,一展中國雄姿,又害怕著出現什麼意外。當火箭真正飛上天空的那一瞬間,我才感覺到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如釋重負。這種感覺,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有所感觸。

航天夢,也是我的夢。誰不夢想飛上天空?誰不夢想為國爭光?看見劉洋和王亞平的出色表現,我的心也蠢蠢欲動。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踏上飛船,只有具備勇敢,堅韌,毅力的品質,才能克服重重困難,去幫助每一個有航天夢的人,完成他們對於祖國的愛,對於大家的愛。

關於太空,我瞭解不多,卻有著無比的熱愛:愛它的飄渺,愛它的虛無,愛它的神祕。它永遠都帶著一層像霧一般的面紗,而這層霧,卻需要我們的智慧來揭開。我的航天夢,既然不能用身體去實現,那麼,就讓我用對於國家的熱愛,對於這個大家庭的熱愛,以及我的努力向上和奮鬥來幫助祖國實現!

航天點亮夢想特別直播活動觀後感10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太空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太空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遊”到“季度遊”,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遊”,“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