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精選6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精選6篇)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1

“水的精靈,卑微的美麗,戀上了阿波羅的金黃,向日葵那堅強的守望,換來一身的金黃。向日葵在風中笑著望向太陽,一直到永遠。”從小我就特喜歡向日葵,也戀上這個關於向日葵的美麗傳說。或許這個美麗的傳說正好可以述說著這些天一直在觀看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內心感受吧!

看著一段段經典的視訊,感受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見證著一份份難能可貴的真情,我一次次地潸然淚下。感動我的,不僅僅是不讓藏族兄弟吃文化虧的宋玉剛大哥,也不僅僅是拄著柺杖的劉希章老師,還有奔走在五公里之隔的兩個教學點的郭普全老師,更有“一洲一校兩老師”的郭z和胡葉芝夫妻倆等等。或許,他們從沒有想過,他們的付出會有多少的回報;或許,他們一個個只是恪盡職守,做好他們該做的。看起來我們常人難以理解的,常人難以做到的,在他們的演繹下,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在他們的詮釋下,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明瞭。他們的付出是艱辛的,但他們的努力也是值得欣慰的。正因為這次活動,讓他們一個個走進千家萬戶,他們的名字一個個響亮地迴盪在你我的耳畔。

無意中想起唐瑜凌教授——臺灣無盡燈文化學會主席。前些天曾來我們z進行國學文化關於“大學之道”的講學。儘管他的身體一次次的不適,卻依然堅持著我們幾千年國學文化經典的講學,守望著那份曾經屬於人文精神的真實,守望著遙遠的美好讓我們重新點燃希望的神話。反反覆覆聽到的那幾個關鍵詞:“明明德”、“正知見”。我在懵懵懂懂中不知道該如何去消文,如何去理解其中的內涵。

我也是成長在山區的一名老師,長久以來,可能佔據我內心更多時候的關鍵詞是“浮躁”與“茫然”,所以對於“明明德”我一直找不到最好的解釋,還有所謂的“正知見”更是不知道在何方。自從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視訊後,才發現自己四天的國學文化培訓中沒有消文的東西,終於可以找到一絲無可言傳而只可意會的感覺了。想起了我們的應校長,一輩子恪守在大山裡,一紮就是三十五年;我們的胡老師,一輩子在大山裡,一紮就是四十年。在我們老師甚缺的山區學校,已經退休七個年頭的胡老師還是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上。

“三十五年如一日”的應校長,“四十年如一天”的胡老師,還有許許多多如同他們一樣的老師們,我卻找不到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或許他們沒想過“明明德”的所謂“大學之道”,或許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知見”;他們只是“黃土松風迎蠟筆,蠟燭精神送流年”,只是幸福地守望在教學這片熱土上,守望著遙遠的天堂,他們不也是最美的山區教師麼?

誰都想插上翅膀飛翔,也許飛翔的只是飄上天空的葉子;誰都不想做飄落的葉子,可葉子也有乘風飛翔天空的時候!所以,我想說:在教育這片熱土上,因為有視訊裡“最美的老師”,還有視訊外“默默無聞的老師”,正是普天下“所有的老師們”像向日葵一樣,追隨著太陽,追隨著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份偉大的事業,一輩子守望著遙遠,所以成就了孩子們夢想的天堂!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2

20xx年4月26日晚,我從中央三臺看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後,深受感動。我身為一位鄉村教師,同時也是來自農民的家庭,深知農村教育的艱苦,知道農村孩子對教育的渴望,知道教育對農民的重要性。所以我盡力做好分內的工作,盡我最大的努力來幫助這些孩子。可今晚看到這十位“最美鄉村教師”的工作後,才覺得自己所處的條件真的比他們好得太多了,自己所付出的跟他們相比,真是少之又少。他們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毫無怨言,任勞任怨,盡職盡責,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受到學生的愛戴,社會的稱讚。

在這十位老師中,每一個人的事蹟都讓我感動得落淚。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漢東回族鄉下麻爾村國小教師馬復興,出生剛4個月時,被火燒傷,失去雙手。但他堅韌頑強,練成了雙臂夾著粉筆寫字畫畫的好功夫。他沒有雙手,卻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30個春秋,字寫得工整,畫畫得漂亮;他沒有雙手,卻用小小的黑板讓農村的孩子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沒有雙手,卻能跟同學們一起打球,一起玩遊戲;他沒有雙手,卻能夠為學生擦拭淚水;他沒有雙手,卻能讓學生看到他的堅強,學會如何克服困難……這樣的馬老師你們能不為他震撼嗎?你能埋怨自己工作的辛苦嗎?

他是塔吉克族孩子觸控牧區外世界的希望。他就是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老師。他說,在大大的牧區裡,只要聽到有新生兒出生的訊息,他就會上門登記。然後算日子,等到入學年齡時,就去把孩子接來上學。接孩子時,看到父母第一次與孩子分別時依依不捨的場景,就像電一樣觸控著他。但他還是堅強地忍著淚對孩子的父母說:“請你們相信我,我會照顧好你們的孩子。放假了,我會安全地把他送回來和你們團聚。”說完,抱起孩子轉身就走。阿老師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不僅教會了這些孩子學會漢語,學會知識,還照顧好他們的起居。放假時,為了把孩子安全地送回家,他和他的同事們翻山越嶺,過雪山,有時還碰到泥石流阻攔他們回家的路。但他們都堅持不懈,克服了重重困難,安全地把孩子送回家。當孩子見到父母時的興奮和對阿老師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情景,無不讓我們感動。他們護送孩子回家的情景,這令我非常震驚,這是怎樣的一條道路啊,是老師用生命鋪出的路,是為了能讓這些孩子學習漢語,學習知識,走出大山的那份堅守。

還有湖南帥小子吳金誠,他為了四個輟學的孩子,為了給孩子買學習用具,每天四五點鐘就起來磨豆腐,做豆腐拿去賣,就為了每天能賺這12元錢。他是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完全有機會不留在這山溝溝裡,但他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堅持回到大山來,繼承父親的衣缽,讓這些大山的孩子能學好知識,走出大山。

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宋玉剛、鄧麗、徐德光、肖山、於貴勤、劉效忠、陳萬霞這七位老師和達祖國小的全體志願者。他們在這個人人為我,追名逐利的時代,用師德在手心裡劃出了光明與崇高的燭光,照亮了一群群孩子的未來。

這些鄉村最美教師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動人的言辭,然而他們的事蹟卻讓聞者動容,讓眼淚一次次滑落我們的臉頰。八十歲的閻肅老師說,他這個年齡很少有打動他的事,可是今天,他被打動了,落淚了。是啊,誰能不為這些奉獻者落淚呢!他們是真正的奉獻者,是鄉村教育的真正啟明星。是他們改變著大山,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他們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3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20個年頭了,每當有畢業生到學校看望我的時候總是感到有一股暖暖的東西在身體流淌,我明白那是幸福感,成就感啊!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感到自豪。可是,經過今日教育局組織骨幹教師共同觀看《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讓我看了那麼多在貧困的地方堅持在教學崗位上的同行們,一種新的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蹟讓我內心深受震撼,對我震動很大,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這次評選出來的十位教師經歷各不相同,有的甘願放棄城市優越的條件,選擇走進大山、走進鄉村;有的甘願奉獻自己的青春,在大山一呆就是幾十年;有的是秉承父業,矢志奉獻給教育事業。他們工作時間有長有短,長的幾十年,短的才幾年。但他們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是用一顆堅韌的心,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都是為了大山裡的'孩子能有一個期望的明天,都是用自己無私的愛來關愛學生,並最終贏得了學生們愛的人。

這其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紮根西藏,無私奉獻自己青春年華的教師宋玉剛。他為了能讓藏族的學生聽懂他講的話,作為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藏語的他,每一天堅持向藏族教師學習藏語。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他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給自己制定的目標——讓每一個藏族孩子能聽懂他的話,讓他也能走進每一個藏族孩子的心。雖然我們城市教師不用像他那樣要學習藏語,不用忍受高原缺氧的現實,但我真正要向他學習的是他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這種為了適應工作努力學習的勁頭。僅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和學生平等的應對面,才能研究出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

還有那一位放棄了都市白領工作的美麗教師鄧麗。為了讓一位聾啞學生融入到這個團體,她為他創造了那麼多手語,最終得到他的尊重和愛戴。從影片中能夠看出鄧麗無比歡樂的性格和寬廣無私的愛,這也是我要向她學習的。用我們的愛心來澆灌學生這樣的花朵,他們必須會開得無比的豔麗。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4

前一陣子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典禮,在觀看的過程中熱淚幾次從我的眼眶中滑落,我被這些可愛可敬的老師們深深的感動了。

杜麗,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輕女教師,放棄了大城市的白領工作,來到高原國小成了這裡唯一的一名英語教師,在視訊中杜麗老師始終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張陽光燦爛的笑臉,上課的時候她用極具感染力的笑顏面對學生,為了照顧到一位聾啞學生,怕他聽不到自己所講授的內容,她還配上了誇張的動作,下課時她仰著一張笑臉像一個孩子一樣和自己的學生笑鬧在一起,輔導時她用和煦的笑容解答學生的疑問,但是當幾名學生畢業時她卻像一個孩子一樣肆意的用淚水錶達了自己對學生的喜愛和不捨。於貴勤老師,這位在孤山國小守了22年的老師,在剛進孤山國小的時候呈現在她眼前的是破敗的校舍以及只有10%的入學率和合格率。但是憑著一腔的熱血,於老師接手的第二年孤山國小的入學率和合格率就達到了100%,隨後的幾年於老師更是通過上下的奔波為孤山國小籌集到了200多萬元的物資,為學生們蓋起了新的校舍。但是為了節省請一名鍋爐工的錢,這位校長義務擔任鍋爐工10年,24小時中每隔40分鐘就要在鍋爐中添一次煤,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夜也是如此。馬復興,這位令人敬佩的斷臂老師是回族自治區下麻爾國小的一名教師。雖然沒有了雙手但是馬老師用一雙斷臂夾著粉筆寫出來的依然是工整的板書,畫出的向日葵栩栩如生,數學課上畫出的圖形也是稜角分明。作為一名教師的我知道上課寫板書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特別是文字比較多的時候,寫的手腕發酸,所以有的時候我就採取我念學生寫的方法,馬老師沒有雙手,他寫板書要比我困難十倍,但是當有人建議馬老師不寫板書而是給學生講的時候,馬老師說:“老師是學生的標杆,標杆立得有多高,學生看的就能有多遠。”聽完這句話我的心顫抖了,馬老師正是全心全意愛著學生們,才能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用自己的堅強樂觀感染學生,用自己的一雙斷臂托起學生充滿希望的明天。

看完這個頒獎典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看起來平凡無奇的人們在面對惡略的生存條件,清貧的生活方式時為什麼能堅守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我想答案大概也在視訊中。在視訊中每位老師的身邊都簇擁了一群群的孩子,他們的笑臉天真無邪,他們的眼睛裡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他們對自己的老師充滿了喜愛與依戀之情。面對這樣可愛的孩子誰還能割捨的下呢。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民族復興的希望,相對於鄉村教師我們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環境都要好很多,所以我們應該跟好的堅守在自己的教育失業中,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綻放自己的笑臉。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5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有人說教師的蠟燭。然而,教師到底應該是什麼?他們為什麼如此讓我們敬重?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後,我知道了“美”,已不是單單形容他們的外表了,此刻,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精神,是“美”的最好詮釋。沒有優越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不算工作環境的地方,沒有正常的生活水平,當一切都是困難的,艱苦的,我看到的他們,卻是不離不棄的守候,守候著他們的職位,守候著一個個孩子的夢想,更為孩子們撐起了另一片希望天地。

在中華大地上其實有千百萬個鄉村教師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默默地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奉獻青春。因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從這些鄉村教師的故事中,看到的是一名教師,放下了“自己”時的勇氣與擔當。正是這種放下,使得教育的基礎不在是名利,不在是個人追求,而是一步一步得,慢慢得走向人間的大愛與小愛,用心得感受著人與人之間得交流,當他們左手年華,右手倒影時,他們所給予的愛,已然得到了被孩子們愛的回報。正是在這愛的給予與回報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己價值,獲得了愛的溫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他們用自己的執著與生命詮釋著美麗,詮釋著大愛,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教學條件太優越了,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們一樣,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一生。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經典觀後感 篇6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節目我看了兩遍。每次觀後多感到倍受鼓舞。每一個老師的感人事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個個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宋玉剛這個普通的老師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15年前,22歲的漢族小夥子宋玉剛,從拉薩師範學校畢業後主動寫下志願來到遠離拉薩120多公里外,海拔高達4600米的高原,米拉山腳下的日多鄉的牧區國小。由於海拔太高,來這裡的人多數晚上頭痛得無法入睡,夏季這裡暴雨裹狹冰雹鋪天蓋地,經常下雨,所有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漏雨;冬季風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極寒,連當地人有時都不敢出去了。當時學校沒有電,夜晚漆黑一片。當年一起來的老師一個個都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日多鄉這所牧區國小,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但宋玉剛卻留了下來,一干就是15年。條件艱苦對宋玉剛這樣的硬漢不足為奇,但這並不是他遇到的真正難題,真正難題是當他進入課堂,面對全班藏族孩子聽不懂他的話,把他說的“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幾頁時”孩子們都以為是齊讀課文一起朗讀時,他一下就懵了,沒有辦法進行語言溝通,這對於老師是多麼大的障礙呀,這樣下去,漢族老師宋玉剛就無法走進藏族孩子的內心。為了孩子,他開始學藏語,整整四年,從一個單詞到一句問候,從簡單的與人交流,到熟練自如地給學生上課,宋玉剛不僅完全掌握了藏語,而且把自己全部的愛都交給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們,冬天的時候有些孩子沒有襪子穿,他用自己的錢給孩子們買。學校沒有電,宋老師就用罐頭盒給孩子們做燭臺點起蠟燭給孩子們輔導,一盞燭臺相伴這樣的日子,他整整過了九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別人休息的假日,宋老師走遍高原,把牧場上放羊,放牛的孩子們帶回校園。2003年在宋老師的努力下,日多鄉國小第一次建起了電教室,第一次開設了計算機課,讓海拔4600米高的高原國小與大千世界緊緊相連。後來他與藏族姑娘結為夫妻把家安到校園,他們的家使那些寄宿在學校半年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個溫暖的家,他們也成了這些孩子血肉相連的藏族阿媽,漢族阿爸。他們為自己的學生付出了真愛。

宋老師的感人事蹟讓我為之落淚。艱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堅強的品格。一個人幹一件好事並不難,難道是一輩子只做好事,艱苦的條件生活工作一兩年不算什麼,難道是一干就是15年。如果沒有愛心,如果不愛這片土地,不愛這些孩子們,任何人是堅持不了這麼長時間的。我也在鄉村中學工作過近20年,我也曾為了失學的孩子冒雨家訪,和不為有些家長理解的苦衷,但是看過宋老師的事蹟,我感到自己沒有宋老師的境界高。他在最艱苦的崗位上抒寫了自己最震撼人心的人生歷程。我從他身上再一次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富有愛心,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付出。我們的這種付出並不是額定的價格去購買的,現在的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決定了將來的國家會是什麼樣的。同時也感到國家為邊遠地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還太少,遠遠滿足不了那裡孩子們需要,我們為了祖國的未來都要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