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轉山觀後感

【篇一:《轉山》觀後感】

轉山觀後感

看電影《轉山》的過程中,突然有一種想西藏的衝動,相信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感受。那是對於遠方的渴望,那是心靈的呼喚,那是夢想的驅動。影片敘述按傳統的時間線來描述,從哥哥的突然世,到發現騎行者日誌,他幫哥哥完成他的願望,整條騎程從麗江出發,直到到達拉薩。影片中男主角從一開始的書生氣,學生頭,經過一路坎坷艱辛,蛻變為面板黝黑,眼光深邃,專注而又執著的成熟男人。這樣的蛻變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在觀看影片中,真的特別敬佩他經歷磨難所表現出現的態度和採取的行動,那麼堅定的一直走下。

簡單回顧一下這部影片,故事講述臺灣一個騎行愛好者突然離世,未能完成生前定好的騎行拉薩的計劃,其弟弟張書豪(男主角)發現他的遺物《騎行者日誌》後,決定繼承他的遺志,從麗江騎行到西藏,故事就此展開。一路上,他遇到川哥這個有騎行經驗的雲南麵包師傅,還有李桃等生活或行走在滇藏線上人。主人公張書豪,漸漸的他開始明白他哥哥當初的追求,在這條艱險無比的轉山路上,他好幾次都幾乎要放棄,把自行車摔爛,但是又在川哥的鼓勵下再次出發。在川哥受傷後,許多人勸他放棄,但是他依然堅持要獨自前行到拉薩,現在他不僅繼承了他哥的遺願,還有川哥的願望,執念,在他心中。野狼的襲擊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寒冷的雪夜,嚴重的高反,都無法阻止他的追求!他漸漸清楚,漸漸找到了內心的自己,轉山路,對他來說是一次心靈的洗滌。當他昏倒被人救到醫生處救醒後,老醫生對他說,心病還需心藥醫。

觀看電影之後,看到網上好多這部電影的評論,有好的,也有不好。批評的主要是很多過西藏的揹包客,認為影片的拍攝不符合實際。其中有個川藏、滇藏都走過的人說,這部電影的漏洞實在太多了。其中有麗江到香格里拉之間根本不可能有8車道的公路;所謂的麗江到德欽,因塌方,有警察在路上攔路,限制車輛通行。這個可以有,但是絕對不會限制自行車通過等等。後來和同學討論這部電影時候,同學表示這部電影有些狗血,影片中突然來了一段豔遇,她覺得很莫名其妙。還有其他的場景根本不符合事實,網上很多單車愛好者評論到,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拍攝的,有沒有實地拍攝很大的質疑。其實她說的這些,影片的確存著,但是我始終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至少深深地打動了自己,西藏成為我路途中的一站,自己一定會親自體驗感受的。在我觀念中,經歷西藏之旅的人會對生命有更大的信仰。

不從影片拍攝的技巧和與實際的符合的角度來講,我想說她對自己最大的感動是,如果你有夢想就做吧,不要想,不要等,而是行動,不斷堅持著,夢想會觸手可及的。當我們為夢想邁出一步時,就已經感動了自己和那些不敢邁出的人。關於夢想,周圍的朋友都不怎麼願意談,有人說夢想太重,我命太賤,有人說夢想是要不可以的東西,我只希望可以找份好工作平淡的生活,有人說在這裡再卑微的夢想也會被現實碾碎,還不如不想不擁有的好等等。夢想是美好,更是很難觸控的,但是如果你不行動,不勇敢地邁出一步,你又曾知道,它真的比想象中哪裡觸及,或許不是了。但是同樣的我慶幸有這樣的朋友,他們勇敢地向夢想邁出了一步,並一直努力著。她,從8歲那年起,就倔強的一直執著自己的夢想,一直活得很囂張很跋扈,但依然沒被小人們砍死。16歲淋了一場讓自己大徹大悟的雨;18歲為了自己的夢想撒了一把汗;20歲積攢了一群一呼百應的好友。21歲有一種和生活較勁的作風。22歲放棄國內的一切,清零全部的優越。一個22年連荷包蛋都沒煎過的人,變成會做中西各種飯菜,放棄20多年所擁有的全部資源開始漂洋過海,一個人繼續深造留學就像座圍城城外的人看裡面的人,覺得金光閃閃,前途無量,周遊世界,吃喝玩樂。圍城裡面的人卻過著這樣的生活:不會做飯,學,不學就餓著語言壓力,著急上火,熬夜做著成堆的CASE中國的節日,很少能吃上傳統的食物,甚至連春節都是考試周,背井離鄉,對“家”的定義越發深刻。她堅信,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她告訴自己要實現職業生涯目標,所以她在一直努力著,很努力,實現著,不斷地向夢想靠近著。還有一位朋友,他很喜歡記者、編輯類的工作,但是由於自己不是學的這方面,而且沒有工作經歷,很很多相關的網站、媒體投遞簡歷,每次都杳無音信,但是他一直在堅持了,執著堅持了好多年,今年他終於找到了一份記者的工作。

每次想到這些為夢想不斷努力堅持的朋友,我就不斷地告訴自己,要為自己的夢想揮一把淚,撒一把鹽,努力堅持一定可以的。因為他們的行動和執著讓我相信,只要勇敢邁出一步,不斷堅持著,就一定可以的。正如影片中的張書豪一樣,勇敢地騎上單車,不斷向西藏前進著。這就是《轉山》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篇二:轉山觀後感】

我想《轉山》要詮釋的不是激情與夢想,而是在責任與執著的推動下,完成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

當主人公張書豪一臉茫然地揣著一本騎行筆記,騎著山地車,踏上了從麗江到拉薩的路時,他不是滿懷激情地為了自己的夢想選擇了這一艱苦的行程,而是因失去親人帶來的巨大的悲傷讓他覺得無法承受無可適從時,才選擇了這麼個替哥哥完成夢想,釋放悲傷的苦行僧之旅。也正因著有了要替哥哥完成夢想的責任感與信念以及一路上對哥哥沉痛的思念和對哥哥夢想的追隨才讓張書豪在一次次頻臨崩潰的邊緣最終又選擇了前行再前行……

這一路,不是一個騎車愛好者慷慨激昂為夢想拼搏的過程,而是一個大男孩經受了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孤獨,感受過人情冷暖、悲喜離合後,從沉重逐步走向輕鬆,從悲傷逐日走向歡愉,從迷茫逐漸走向清晰,從不知所措走向成熟與自信的過程,這是一次自我的完善和成熟的歷練。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頓然感悟,我想,張書豪的內心在這一磨難式的行程中悄然地強壯了,他的生命也由此完成了一次蛻變和昇華!

一個人內心的成長是艱辛的,但同時也不乏美好的收穫!

喜歡影片裡那個大大的“梅里雪山冰激凌”,喜歡那純淨的白雲在藍天中飄移,喜歡望著那風中招展的經幡從遠處到身邊的過程,喜歡抑揚的藏樂聲中緩緩轉動起的經輪,還喜歡遠遠望到的藍天白雲下霸氣的布達拉宮……希望有天,我去看看它們。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一個本身並不痴情於騎車運動的羸弱大男孩茫然中選擇這一艱辛的充滿險惡的高原之旅實乃瘋狂之舉,但我不覺得。當一個人的情緒堆積壓抑著讓自己無所適從的時候,隨心而動給心一個自由,就是對心靈的撫慰,對情緒的釋放,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大多數時候,人們做事情都會衝著“有用”這一目的性去行動,當一個人拋開世俗中被人們認可的目的,僅僅因為想做而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會被認為是瘋狂或者不可思議之舉,但這種時候,這個人,也許才是真正的、純粹的為心而活!

【篇三:轉山觀後感作文】

也許是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過多的追捧,導致期望值過高,看之前又在琢磨著是否存在讀了一本書或者看了一部電影就突然改變人生方向這種弱智傻叉的問題。結果終於是一點都不意外,看完了我心平氣和得穿上工作服掛上胸卡回辦公室繼續奮鬥……

對,不是失望,只能是怪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指數虛高。其實這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在當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要幹嘛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神馬《白蛇傳奇》《畫壁》這種從拍攝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傳轟炸,要麼介個緋聞,要麼內個大尺度,造就所謂萬眾矚目的假象,實則就是一除了噱頭,就是噱頭的商業電影,接二連三而來的時候,這樣一部意義上多少有些單純的片子,著實值得我們這些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自顧自掙扎的孩子們靜心坐下來,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這個我一直對誰都排斥著的代名詞。因為在觀影途中想到。在離世的書緯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老驢友川哥面前,他是個孩子;在一路上那麼多個滿臉褶皺面板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螢幕外同處青蔥歲月的觀影者面前,他同樣是個孩子。一個用一個月的時間改寫了生命態度的孩子,一個牢記“騎出去就要騎回來”的好孩子。

聽說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於是我在想,那個現實中的張書豪,在一個月的生死行程歸來後,內心裡到底獲得了怎樣的蛻變和昇華。或者說我還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為什麼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這種痴狂,但最後的最後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信仰。

念及我日復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無頭蒼蠅亂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這個詞。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經常拿這個詞說事兒,從嘴裡吐出的時候也沒覺得任何沉重嚴肅。只是因為對這個詞的認定和堅持,我那麼自以為是得將自己同賴以生存的環境孤立開來,算不上潔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個盤觀者毫不留情義正言辭得冠以“虛偽”二字,我淚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卻未能得以跳脫或者釋然,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某稱程度上更加疲憊痛苦。

關於信仰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宗教,一如影片中那個修行中的藏族女子,為了虔誠不言不語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義寄託於一個虛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心無雜念,其實倒也能算值得。當已完全褪去稚氣和小清新的張書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將五彩經文符撒向蒼穹,他實現了對信仰的追求。而這個信仰是什麼,一個關於親情的承諾?也許遠不止此,那是一顆心靈的成長,何以一言概之。

反觀在這俗世裡日日滿腹牢騷脾氣暴躁自視清高又那麼不堪一擊的自己,覺不久前經歷的那場教育倒也是活該或者說必然。幻夢冗長,總要一頭扎進冰窟窿才能醒的夠透徹。想來,曾經口口唸叨的信仰又怎可謂之為信仰,實乃不知天高地厚不識山外有山。如若那真是信仰,又怎麼會如此脆弱如此沒有底氣。

可是連這麼個力量微弱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毀,那還能靠什麼在這個怎麼看怎麼想都覺得是寧死也無法屈從的現實社會裡安身立命?這又成了新的問題,並且是更加糾結殺傷力更大的問題。

不論是之前看的《揹包十年》還是今天的《轉山》,推崇者都不約而同得選擇了一個誘人的廣告語:自由。道理誰人都懂,我們不斷選擇被同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方式如何殊同,為的不過就是可以使單薄的一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說為了隨心所欲也許有些誇張,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眾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營銷。

然而不是所有找準需求切入口的營銷都能成功,能長久深入人心的經典一定是關注本質表達的。所以,不論是《揹包十年》還是《轉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應該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騎回去就就要騎回來”。在路上的人都喜歡問“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在哪裡?內個溫暖系女聲唱過“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如此拐彎抹角翻來覆去的瞎想之後,我又一次為自己頻繁的糾結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暫時停下腳步,豈不正是在為了而後的重新啟程鋪磚墊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呵呵,不錯,好藉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於潛意識。

若為信仰,即便再貧瘠,也必是百難不死!不是麼?

【篇四:電影《轉山》觀後感】

首先,這不是影評。墨水甚少資歷尚淺,暫還沒有能力去隨心所欲得寫下一篇可以稱之為影評的東西。一如既往,這只是一個記錄,記錄一個週末的下午,李小豬打著工作的幌子溜出去看了這場電影之後內心的洶湧澎湃,以及,安寧。

也許是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過多的追捧,導致期望值過高,看之前又在琢磨著是否存在讀了一本書或者看了一部電影就突然改變人生方向這種弱智傻叉的問題。結果終於是一點都不意外,看完了我心平氣和得穿上工作服掛上胸卡回辦公室繼續奮鬥……

對,不是失望,只能是怪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指數虛高。其實這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在當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要幹嘛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神馬《白蛇傳奇》《畫壁》這種從拍攝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傳轟炸要麼介個緋聞要麼內個大尺度造就所謂萬眾矚目的假象實則就是一除了噱頭就是噱頭的商業電影接二連三而來的時候,這樣一部意義上多少有些單純的片子,著實值得我們這些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自顧自掙扎的孩子們靜心坐下來,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這個我一直對誰都排斥著的代名詞。因為在觀影途中想到。在離世的書緯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老驢友川哥面前,他是個孩子;在一路上那麼多個滿臉褶皺面板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螢幕外同處青蔥歲月的觀影者面前,他同樣是個孩子。一個用一個月的時間改寫了生命態度的孩子,一個牢記“騎出去就要騎回來”的好孩子。

聽說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於是我在想,那個現實中的張書豪,在一個月的生死行程歸來後,內心裡到底獲得了怎樣的蛻變和昇華。或者說我還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為什麼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這種痴狂,但最後的最後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信仰。

念及我日復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無頭蒼蠅亂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這個詞。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經常拿這個詞說事兒,從嘴裡吐出的時候也沒覺得任何沉重嚴肅。只是因為對這個詞的認定和堅持,我那麼自以為是得將自己同賴以生存的環境孤立開來,算不上潔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個盤觀者毫不留情義正言辭得冠以“虛偽”二字,我淚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卻未能得以跳脫或者釋然,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某稱程度上更加疲憊痛苦。

關於信仰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宗教,一如影片中那個修行中的藏族女子,為了虔誠不言不語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義寄託於一個虛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心無雜念,其實倒也能算值得。當已完全褪去稚氣和小清新的張書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將五彩經文符(其實我也不知道那沓紙到底是什麼)撒向蒼穹,他實現了對信仰的追求。而這個信仰是什麼,一個關於親情的承諾?也許遠不止此,那是一顆心靈的成長,何以一言概之。

反觀在這俗世裡日日滿腹牢騷脾氣暴躁自視清高又那麼不堪一擊的自己,覺不久前經歷的那場教育倒也是活該或者說必然幻夢冗長,總要一頭扎進冰窟窿才能醒的夠透徹。想來,曾經口口唸叨的信仰又怎可謂之為信仰,實乃不知天高地厚不識山外有山。如若那真是信仰,又怎麼會如此脆弱如此沒有底氣。

可是連這麼個力量微弱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毀,那還能靠什麼在這個怎麼看怎麼想都覺得是寧死也無法屈從的現實社會裡安身立命?這又成了新的問題,並且是更加糾結殺傷力更大的問題。

不論是之前看的《揹包十年》還是今天的《轉山》,推崇者都不約而同得選擇了一個誘人的廣告語:自由。道理誰人都懂,我們不斷選擇被同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方式如何殊同,為的不過就是可以使單薄的一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說為了隨心所欲也許有些誇張,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眾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營銷。

然而不是所有找準需求切入口的營銷都能成功,能長久深入人心的經典一定是關注本質表達的。所以,同樣不論是《揹包十年》還是《轉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應該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騎回去就就要騎回來”。在路上的人都喜歡問“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在哪裡?內個溫暖系女聲唱過“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如此拐彎抹角翻來覆去的瞎想之後,我又一次為自己頻繁的糾結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暫時停下腳步,豈不正是在為了而後的重新啟程鋪磚墊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呵呵,不錯,好藉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於潛意識。

若為信仰,即便再貧瘠,也必是百難不死!

不是麼?

【篇五:電影《轉山》觀後感】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無論終點在哪裡,我們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轉山》這部電影給了這句話一個最完美的詮釋。

主角張書豪本來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無憂無慮、青春帥氣,他有夢想,也有激情,可是並不成熟且內向的他和眾多莘莘學子一樣,想法挺多,做法很少。

故事是因為書豪的哥哥書緯逝世而開始,書緯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喜歡踩著自行車四處旅遊,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一次川藏線,當然,到他生命結束,他也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當悲傷中的書豪發現了書緯寫的《騎行者日誌》之後,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替哥哥完成夢想,騎行一次川藏線。這個渺小而又沉重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女朋友的支援,在和女朋友分手後,他整理行裝,一個人毅然決然的來到了昆明,準備完成他的拉薩之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書豪開始了他的騎行之路,一個臺灣人,一輛腳踏車,一個簡單的行囊,從昆明出發,不懂內地法律的他辦了假身份證,被坑了幾千塊錢,終於踏入了藏區,一開始的沉悶也終於被沿途美不勝收的風景所掩蓋,似乎終點就在前方,輕輕鬆鬆就能到達。

可是旅行也像是人生,坎坷無處不在,好在初涉騎行的他遇到了一個熱愛騎行的前輩——曉川。

曉川已經騎行過三次川藏線,會說藏語,知道路該怎麼走,也熟悉藏族文化,在曉川的帶領下,書豪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吃到了藏族傳統的糌粑,藏族人民的熱情招待,藏族小孩的深深留戀,都給書豪帶來了親切的感覺,寡言少語的他也終於有了一絲絲的改變,一路上和曉川說的話也多了起來。當書豪踩不上上坡路的時候,曉川幫他推車,當書豪試圖放棄騎行,對著腳踏車發脾氣的時候,曉川勸他消氣,鼓勵他繼續前行。這就像人生一樣,一路上總會有那麼幾個難以跨過的溝坎,難以翻越的高山,而曉川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知己朋友,事業上升期的時候推自己一把,人生低谷、決定放棄的時候安慰鼓勵一番。再加上藏族女子的喜歡,小孩的留戀,大爹的熱情,奶奶的招呼,貨車司機的跋扈,狼群的圍堵,雨雪的沖洗,這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人生歷程圖。

終於,書豪堅定了前往拉薩的意念,如果說剛開始是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那麼從曉川受傷離開之後,騎行川藏線已經成為了書豪對自己毅力的考驗。

見到了鷹擊長空的雄壯,原馳蠟象的美麗,巍峨的雪山像一個個超大號的冰激凌聳立在眼前,身體已經飽受摧殘的書豪帶著疲憊的身軀和不屈的意志,騎上了通往拉薩的最高山峰米拉雪山,米拉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高,此時書豪的內心世界肯定是不平靜的,他曾經也想過放棄,如果他放棄了,沒有人會笑話他,也有過路司機要開車帶他上山,他拒絕了,如果他坐車去,也沒有人會笑話他,正如劇中那人所說:“五千多米的地方,我坐車都喘氣!”高原反應會讓人難以忍受,可是書豪忍下來了。他的人生,將由自己書寫,他的旅程,將由自己完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真的很不錯,爬上山頂看山下的感覺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不是山下的風景秀麗,也不是山上的樹木奇特,而是在登山時經歷的種種讓人難以忘懷,跌倒過、爬起過、受傷過、開心過、悲傷過、痛哭過、大笑過,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波瀾壯闊,就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騎行到海拔兩千多米的地方,再從兩千多米的地方騎上四千多米的高山,這樣的大起大落,才算是真正的跌宕起伏。

《轉山》不光是詮釋人生,更是鼓勵人生,作為一個業餘的騎行愛好者,我被書豪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動,如果有機會,我也會背上行囊,踏上愛車,走上那不朽的征程。

【篇六:電影《轉山》觀後感】

等了好長時間,這部電影終於上映了。我迫不及待的去大上海影城觀看了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這是一部專門為騎行者們量身打造的影片。故事主線是講述一位騎友的弟弟為了完成他生前的願望,獨自騎行滇藏線在路上所發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從倆個騎行者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一下就戳中了我的淚點。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騎友,跟很多人說過自己想去這裡,想去那裡,信誓旦旦揚言的一人旅行。但是總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搪塞,資金不夠,工作忙等等!總之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你總有說不完的理由讓自己緩一緩等一等不著急。因此你只能成為別人絢爛生活的羨慕者,圍觀者,或者嗤之以鼻的輕聲一笑,自欺欺人地說一句“那又怎樣”。只能想影片裡的哥哥一樣寫滿了一本子的騎行日誌,卻只能化為冰冷的軀體帶著自己的夢裡夢境永遠永遠的再見。男主角張書豪是幸運的,他有這樣一個契機讓迷茫的想要逃離的自己,揹負著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一種執著踏上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去尋找未來,去認知自我。一個人,騎車2000多公里,從麗江到拉薩,為的是替逝去的親人實現夢想,這樣簡單純潔的心性無需太過複雜的詮釋。

其實片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李曉川這個人物。堅持滇藏騎行的糕點師,可以讓人依靠的大哥,等待梅里十三峰現身的孩子。沒有這樣一個人帶著張書豪一段路,可能張書豪就無法堅持過前半程。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最後還是眷顧了這樣虔誠堅持不懈的孩子,他帶著身上的七根鋼釘上路,他隨時能問到在路上的味道,他想活著,熱烈的活著,因此他不允許自己耗費時光,浪費生命。他說:“我熱愛生命,所以我必須走出去。”冰淇淋打火機和雪山冰淇淋相互遙望,堅持下去吧,如果有一天你厭煩了什麼,那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至少你有一些事是在一直堅持的。

在騎行的路上,我可能無法做到張書豪那樣的壯舉,但是作為一個普通騎友,我也願真心祈禱所有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夢想執著追求者們,平安

【篇七:《轉山》觀後感:青春的回聲】

不要等到哪天在對方的葬禮上說,當時有就好了。——電影《轉山》

活在當下,總會糾纏於一個困境:形而上的精神守望受困於形而下的社會躍進,物質在侵襲與蔓延。我們和自己狹路相逢的時候,總有空茫之感在心頭,於是,開始躲避心靈的犀利眼神,選擇把自己藏在一個牢固的黑洞裡。

要擺脫此種困境,那我們就要拿出應有的孤獨和勇敢,掙脫物質的羈絆,瀟灑轉身,再次找回自己原有的心靈與青春,而改編自同名暢銷書的電影《轉山》恰恰就是這一命題的深刻註解。

電影講述了一個臺灣青年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未了的心願,孤身一人,歷經各種艱險,從雲南麗江騎車到西藏拉薩的故事。有人這樣評論這部電影:“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此話一語概括出本片的巨集旨:夢想和不屈的青春。

主人公張書豪本來是一個生活安逸的大學生,並沒什麼特別的人生追求,騎車歷險與他的生活完全沒任何交集,他只是在單調的物質世界裡扮演著一個叫張書豪的青年。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意外世的哥哥的一件遺物:一本封面上寫著“騎行者日誌”的普通筆記本。在這本筆記本上,他了解到了哥哥有一個未完成的願望:騎車西藏的拉薩。哥哥一直是他的精神偶像,因此,張書豪不顧各種反對,義無反顧地來到祖國大陸,挑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長度近2000公里的高原路線。

想象一下,一個只有24歲的年輕人,能完成如此艱險的路程,依靠的會是什麼信念呢?名?利?……非也,名利只會褻瀆張書豪的執著與虔誠。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路程的前半部分,張書豪心中是懷著對死哥哥未竟心願的一種負責和堅持的信念,這種信念讓他勇敢,讓他無懼無畏走下。電影裡有一個情節最讓人動容:他撥通了他死哥哥的電話,對著話筒哭訴……這細節剛好戳中了人的淚點。不可忽視的是,同行的騎行者李曉川也給予他非常必要的鼓勵和幫助,這些因素使他順利完成前半部分路程,他的性格也從內向轉化外放,從寡言變多話,創造出另一個新的自我。

其實,張書豪所要面臨的剩下路程,更凶險,更艱難。夜路差點墜崖,身受重傷;在怒江被藏獒追逐,命懸一線;在然烏食物中毒,九死一生……這些都沒能阻止他前進的步伐,他的心中此刻有了一種更矢志不移的信念,確切地說,是信仰,一種呼喚心靈,追求夢想,點燃青春,不言放棄的信仰。

這種信仰伴隨著旅途在逐漸堅定加深,特別是他在通麥遇到一對修行的母女,目睹了神祕而虔誠的宗教活動儀式:轉山。

轉山,要步行甚至磕頭,圍著某座山,轉圈。轉山人需在57公里長,海拔4800米至5723米處的轉山路上行走或叩頭,快者日夜兼程當天可轉完,而一般人則2到3天時間轉一圈。據說朝聖者來到神山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朝聖母女無瑕而純潔的“轉山”,深深地感染了張書豪,他逐漸使自己從物質橫流的現實囹圄中解脫出來,頓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和青春的力量。

本片有一個最能引人共鳴的鏡頭,那就是張書豪在登上海拔高度5020米川藏線最高點的時候,不禁流出最酣暢淋漓最男人的眼淚,實現了自我的靈魂淨化和昇華,可以說,在另一個層面上,張書豪也完成了一次心靈和青春的“轉山”。有評論說:在《轉山》裡我們看到的是乾淨的一種堅持和最真的人性。所言甚是。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每個人的心目當中,何嘗沒有一座山呢?……這座山,便是是我們的青春。無論我們年輕與否,無論生活貧富貴賤,無論遭遇多少愛恨糾纏……只要我們還充滿希望,只要我們還在一直堅持,只要我們還有“轉山”的坦誠……我們終會聽到屬於心靈,屬於青春的回聲。

【篇八:電影《轉山》觀後感】

我敢說,電影《轉山》的編導們為這部片子的片名很費了一番腦筋,可以說在拍片前,已經出臺了若干個片名,又推倒了若干個片名,還保留了若干個片名,等待最後敲定。

拍片過程中,各位大師們還在醞釀斟酌。在山裡轉來轉去、轉去轉來,大家一致突發靈感,何不起個“轉山”的片名。就這樣片名誕生了。

也對,這部既沒多少故事情節又沒多少紀錄成份的片子,是按故事片起片名呢?還是按紀錄片起片名呢?我看過這部電影后,也冥思苦想了一番,始終沒找到答案。

這是我杜撰的。

此片是根據臺灣暢銷書《轉山》改編的,片名自然應該是轉山。

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在家裡宅著,尋找自己的天地。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給我一根網線,就是把地球搬到我家”;也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走出家門,尋找原始。現在還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

導演杜家毅拍完電影《轉山》後感慨地說:“我們都是被自己的夢想折磨的人,電影是我們最後的安眠。”我修改後面那句話:“電影是一片減痛藥,讓我們暫時擺脫折磨。”

一個人懷揣一本騎行筆記,腳蹬一輛自行車,從麗江(2416米)出發,走香格里拉(3300米)——德欽(3400米)——鹽井(2400米)——芒康(2516米)——左貢(3877米)——邦達72道彎(4390米)——八宿(3280米)——然烏(3850米)——波密(2700米)——林芝(3100米)——八一(2900米)——米拉山口(5013米),來到拉薩(3650米)。沿途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路程近2000公里,用了22個高原高寒氣候下的白天黑夜。此越野遠征是何等吸引人、又是何等可怕;是怎樣的令人嚮往、又是怎樣的令人畏懼。

我想,既拍電影又旅行還掙錢,好事一樁呀,讓我倒退30年,有這樣難得的機會,我一定會跟著去,打個雜跑個腿、沏個茶倒個水我全行;如果再抬高重用我,打個字做個場記,我應該很快就能勝任。

生命如旅行。

xx年11月6日,我和媳婦在王府井新東安影城觀看電影《轉山》。據說,這是一部只花了3000萬元人民幣的小製作電影。

看完電影,我和媳婦逛了在王府井舉辦的臺灣小食品展銷。

TAG標籤:觀後感 # 觀後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