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關於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通用9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通用9篇)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1

首先,本文的題目靈感來自於一句廣告詞:男人的人生要像一把刀,要有所斬獲。昨晚終於欣賞了《鴻門宴傳奇》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發現我竟然有些悵然,下面就是我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和評價:

本人關注這部影片許久了,直到影片真正開始在面前播放,才發現“鴻門宴”後面還有“傳奇”二字。既然影片的編導們都把這部影片定性為“傳奇”了,那麼我想我也就沒必要從大歷史的角度來加以解讀了。等影片放映結束,我才明白這部影片說的其實是人性,是創業過程中男人之間的人性。儘管劉亦菲扮演的虞姬這個角色不僅僅是一個花瓶角色,她的戲份還算不少,但總體來說這仍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戲。而這部男人戲顯然沒有像其他某些港片一樣把男人之間的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情義渲染地令人熱血沸騰,反而把男人之間權謀、陰暗的一面刻畫地淋漓盡致,且聽本人細細分析:

一、項羽和劉邦。

在影片開始,項羽這個出身於楚國貴族的義軍首領,其實對劉邦產生了嚴重的誤判。在影片中他們最初相識是在咸陽,他們不約而同地去刺殺秦始皇這個暴君,並因此產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後來,在一個虞姬遇難、項羽英雄救美的橋段中,劉邦在即將開始的廝殺中主動要求和項羽結為兄弟,而項羽也豪爽地表示:照顧好你嫂子!可見,項羽把劉邦視作一個非常不錯的、值得信任的心腹小弟了。而到後來,項羽這個大哥安排劉邦護送虞姬回後方,事實上等於剝奪了劉邦和自己競爭“先入咸陽為秦王”的資格。項羽這個大哥也許是這樣認為的:自己是貴族出身、而且又是義軍盟主;而劉邦是平民出身,況且又對自己擔當霸主的信心不足,所以讓劉邦在自己手底下做小弟,做像項莊一樣值得信任的小弟是劉邦最好的出路了,自己也算沒有虧待劉邦。

但是,劉邦無疑也是一個想當大哥的人,因為他也說過“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言壯語。他之所以在項羽面前沒有顯露,一是為了自保;二是由於如果他也進兵咸陽,勢必和項羽成為對頭,這麼做風險極大,需要眾兄弟的鼎力支援才行,如:夏侯嬰、蕭何、樊噲等……而他之所以順從項羽的指示而護送虞姬回鄉,當然也是為了試探眾兄弟的心思,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一個“激將法”。終於,快人快語的樊噲不滿劉邦這樣做,當眾坦露了心跡,要求劉邦帶大家進軍咸陽。於是大家終於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地調轉方向而朝咸陽進發了。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三國演義》裡的兩個橋段:曹操對關羽那麼好,可關羽還是棄他而去,原因正是關羽在曹操那裡待遇再好也是個打工的,怎麼也算不上心腹小弟,曹操真正的心腹小弟是曹仁、曹洪。而關羽在劉備那裡當然算是可以參與核心機密籌劃的心腹小弟了,一旦成就大業,理所應當地是會擁有原始股份的。而劉備也在曹操那裡混過,可他最終離開曹操無疑是因為劉備也和老祖宗劉邦一樣是一個註定要當大哥、註定要和曹操爭天下的人物。看來,如果一個人也想當大哥,那麼認清自己的職業定位、認清別人的職業定位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項羽最初在這方面可以說等於看錯了劉邦。

二、項羽和范增。

范增無疑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角色,而且和項羽的關係非常好:項羽尊其為“亞父”(比干爹還要厲害),范增則稱呼項羽為“羽兒”,好一對情誼融融的準父子!可是,當張良籌劃的離間計在頭腦相對簡單的項羽身上起作用時、項羽質問范增“軍師對我項家是否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時,我們可以想象范增的心會不會一下子冷到3.86攝氏度!而項羽這次的疑心之所以這麼大,也許是因為當初看劉邦走眼之後的反彈。隨後范增知道自己失去了信任,向項羽辭行時,已經不敢稱呼“羽兒”,而是“主公”,看到這裡不免令人心寒,打工的就是打工的,無論老闆對你多麼好、多麼客氣、多麼視你為心腹,可你還是一個打工的。這一點需要每一位打工者牢記!人家對你“言聽計從”說明你的職業生涯已經算是相當成功了,接下來該急流勇退了,否則很有可能自取其辱了。當然了,項羽頭腦雖相對簡單,但也不是沒心沒肺,所以他面對范增的辭行,手握范增留下的錦囊妙計,還是淚流滿面,激動地、重新叫了一聲“亞父!”這種場景真令人唏噓不已。老闆和打工者究竟怎樣才能善始善終呢?

三、范增和張良。

縱觀整部影片,范增和張良這兩位超級大謀士的對弈主導了整部電影情節的推進。他們最初見面開始對弈,范增贏了,張良差點兒被自己的老闆劉邦殺掉(看起來的確如此)。但張良歸到項羽帳下之後,又成功地離間了項羽和范增。而當范增拖著老朽的軀體離開項羽後,又成功地運用“兩敗俱輸”的方法離間了劉邦和張良以及蕭何、韓信等骨幹,讓劉邦到最後奪得了江山,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任何人都不相信,一點兒也不快樂。因此,范增和張良對弈的招數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毒。那麼,同樣作為謀士的范增和張良,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通過輔佐某位賢明的主公而奪天下、安萬民來實現自己在歷史上的價值、得到一種歷史成就感。而“革命”成功以後,他們不一定非要要求得到多大的物質回報。可惜的是那些當大哥、當老闆的不一定這麼認為,他們往往對這類謀士採取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處理辦法。

四、劉邦和張良。

可以說沒有張良的輔佐劉邦是很難戰勝項羽、奪得天下的。但是,當項羽和虞姬雙雙自殺、天下已定的時候。劉邦僅憑范增一個所謂“錦囊妙計”的孤證,便懷疑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忠誠,進而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追殺。莫非劉邦和項羽一樣頭腦簡單而經受不住低劣的“離間計”?本人不這麼認為,當時天下已定,張良等功臣的地位相當敏感,劉邦當然是不想和他們“平分天下”的。因此,對於他們是否勾結了項羽,劉邦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也正是所謂“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的真實寫照。

五、劉邦和樊噲。

樊噲無疑是劉邦的心腹,而且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有話就說,所以樊噲得以“善終”。但他對劉邦殺戮舊臣的做法感到不解和難以接受。所以他在向劉邦說出了自己的痛苦之後,竟然自殺了。他是死於自己的單純,和對殘酷現實的難以接受。

以上便是影片中展示的男人與男人之間故事,大哥與小弟、老闆與打工者、與聰明的打工者以及頭腦簡單的打工者、打工者與打工者之間的陰謀、權術、信任、猜疑和殺戮的故事。所以說,男人們的一生就像一把刀,隨時準備殺別人或者防止別人殺自己,或者乾脆等自己的價值防線崩潰時用來自殺……這樣的人際關係是不是有些太累了?所以行文至此我終於明白《失戀33天》中李可(河南人)老公的一句臺詞:找李可這樣的女人當老婆,省心!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男人之間耍耍大刀還是值得品味的,因為這畢竟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體現。女人就算了吧!否則,女人耍大刀很有可能演變成《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那樣的群毆!

當然,在影片中也有比較單純的關係:項羽和虞姬。他們自始至終都簡單地相愛著。而虞姬一句臺詞彷彿是說給其他男人聽的:我還是喜歡選擇相信別人。可以相信別人的人是簡單的,也是快樂和幸福的。而影片中成就大業、消除了各種隱患的劉邦顯然是不快樂不幸福的,用他自己的話說:覺得身邊每一個人說的話都是在騙自己。好多人嚮往豐功偉業到最後竟然是這樣的?豐功偉業在這裡被神奇般地解構了,男人之間的肝膽相照、英雄相惜也被解構了,只剩下了項羽和虞姬之間的愛情沒有被解構,這一點和《東成西就2011》恰好相反啊!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2

《鴻門宴》應是婦孺皆知的一段歷史。秦末那一段楚漢相爭,成王敗寇的故事。 看完李仁港導演的最新大片《鴻門宴》,整部電影節奏感十足,基於歷史又跳出歷史框架的改編也使得懸念頓生。

就先講講劇中人物和劇情吧!

項羽——造型的確很符合觀眾想象,魁梧的身軀,毅然的眼神,那種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狂傲霸氣,還有對虞姬的鐵骨柔情都很到位,不得不說馮紹峰這次的表現的確很亮眼。

劉邦——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劉邦是個小人,本事不大,但求人用人功夫倒是了得。但電影中的劉邦演的太過仁義了,連他先於項羽佔領咸陽也是在蕭何等人的推波助瀾中決定的,還打著為天下百姓的旗號,其實誰不想當皇上。納得謀士張良,委託韓信解救楚懷王。但在得到天下後也將身邊人一一剷除,圍剿韓信,殺害蕭何,張良也是在被追殺中僥倖撿回一命,最後讓樊噲也在自己前絕望自刎,所謂“狡兔死,走狗烹”,令人唏噓不已。

虞姬——劉亦菲是純屬打醬油的,但其實她這一版本的虞姬我還是很喜歡的,與項王對視的微微一笑和最後她那拔刀時的堅定眼神很打動人。但遺憾的是沒有看到最後 霸王別姬的最原版的一幕:項羽悲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為項王起舞 吟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拔劍自刎。這經典一幕被改成兩人拔刀自盡,相偎死去,烈了一小把。

張良——第一謀士,良禽擇木而棲。足智多謀,看透先機。特別是跟黃秋生扮演的項羽軍師範增的鴻門弈棋很是精彩,似乎搶了主角的風采,對他二人來說項羽劉邦都是手中的棋子。

至於蕭何樊噲等人電影與歷史的確差別很大,沒有過多的描述。只能說陳小春版的樊噲就是楚漢時的”山雞”。

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之戰的關鍵,歷史上項羽在鴻門宴上婦人之仁,放過了劉邦,但在電影中劉邦是在韓信帶著楚懷王的特赦令及時趕到才撿回一命。而這一回就真是張良所講的“項羽走錯了的那一步棋”,所以鴻門宴之後劉邦才會說:“鴻門宴才真正開始”。

但電影最讓人詬病的當屬劇情改動過大了。很多史實不是被刪掉就是大作改動,就拿最核心的鴻門宴一段來看,“飯局”被改成了“棋局”,而事實上鴻門宴上並沒有動手,不然以項羽的本事劉邦是活不成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一段直接變成對打,導演沒有處理好,“四面楚歌”那段太短了,還有就是霸王別姬被活生生變成剖腹自盡,“ 寶馬贈亭長,頭臚贈故人”更不用說,被完整的刪掉。這些很多情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差別過大讓人不能接受,怪不得片名叫“鴻門宴傳奇",原來玄機在“傳奇”二字。

總的來說,這部影片還算成功,他最大的益處是讓我們回首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中華數千年曆史上最為勇猛的武將,這回沒有之一,“怒馬穿過塵土,英雄衝向夕陽”,項羽力拔山河的氣勢讓人敬佩。項劉爭霸,劉邦伐楚,成王敗寇,歷史讓人深思。後人吸取教訓不應像項羽剛愎自用,自滿自得,足勇少智。學習劉邦 知人善用而且能屈能伸,但他卻得天下後殺害開國功臣,實為忘恩負義。這一切告訴人們學其所長而不取其所短也。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3

《鴻門宴》——那場宴會 那個美人 那場男人的戰爭棋局 天下之爭,爭得是什麼?美女,權位,財富,天下!

楚漢之爭,劉邦真的贏了嗎?項羽真的輸了嗎?

項羽(馮紹峰飾)的虞姬(劉亦菲飾),劉邦(黎明飾)的天下,他們都得到了,也都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

劉邦是勝利者,勝利者就是王者,王者代表天下!

項羽是失敗者,失敗者就是賊寇,賊寇什麼都不是!

然而,劉邦真的贏了嗎?項羽真的輸了嗎?

《鴻門宴》中,劉邦奪去了天下,他什麼都有了,榮華富貴,權位名利,一個正常男人所貪求的都實現了,然而付出的代價就是鬱鬱而終,沒有一個可以相信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是的,他曾經有過,可是那都是曾經,曾經最相信的戰友都死在了他的屠刀之下,雖然,影片中,樊噲之死,出於自殺,但是究其根源,仍然,是劉邦的兔死狗烹,殺戮手足所造成的結果!

首先,要宣告的是《鴻門宴》它並不是正真的歷史,但是它卻抓住了歷史的真正面紗,因為,歷史本身就沒有歷史,誰敢說我們所看到的白紙黑字就是真正本來的歷史面目呢?因為,書是人寫的,但是,人心卻是不能僅憑几個字所能掩蓋的!

《鴻門宴》個人認為是中國拍攝的國產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好電影,當然之一,尤其是在歷史劇中,他是一部卓越的電影,我對該片的編劇及導演李仁港的才華甚是敬佩!它確實沒有按照司馬遷《史記》所記載的鴻門宴那麼拍攝,但是他真正的揭露了戰爭的本源,慾望,私慾,謀略,什麼天命所歸,明白了男人在權力面前的貪慾,就知道,那其實都是扯淡的,而那些所謂的好皇帝只不過是幾個混帳皇帝中扯淡扯的較好的幾個罷了!

項羽是本色英雄,因為他選擇了愛!選擇了虞姬!劉邦是天下梟雄,因為他選擇了天下,權力,他失去了愛,還有信任!

項羽抱著虞姬時,他說,你願不願意跟著我,我喜歡上你了!虞姬說,我跟著你!虞姬做到了,她確實是一個好女孩,她沒有像一般的女人那樣,在自己男人失勢時選擇離開項羽,雖然項羽對她說,我給你一個從新選擇的機會,而虞姬卻選擇跟定項羽,虞姬也明白,垓下之圍,四面楚歌只不過是自己與自己男人上路的哀歌而已!虞姬是戰爭的犧牲品,項羽也是,他們若生於和平年代,本能夠白頭偕老,恩愛相隨,手挽手,共綰青絲!但是,項羽虞姬,他們註定要不平凡,破釜沉舟,宰割天下,鴻門一宴,坐失良機!

項羽是不幸的,他不幸的成為歷史的操盤手,卻又不能左右,幸運的是,在被歷史規則戲弄中,兩個霸主中,只能存活一個,無論另一個人是誰,都必須死!有一個女人,至死不渝的愛著他,陪著她,走完人生的最後的路程,他在短暫的一生中放出了自己最璀璨的光芒!

劉邦是幸運的,他的無恥不要臉,或則說成是順應天下,為民著想,他奪得了寶座,甚至是自己喜歡的女人虞姬,當然,虞姬要的不是榮華,如果虞姬要的是榮華而已,那她也只不過是楚館之中一個姿色出眾的歌女而已,而姿色出眾的歌女,普天之下不知有幾千幾萬了,而單單一個虞姬豈可流芳百世!虞姬是最純潔的一個璞玉,最素雅的女子,只有劉亦菲的出演方可擔當起虞美人這個稱號!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劉邦很幸運的贏得天下共主,但是卻徹徹底底的是一個可憐的`的人,在他那麼多的女人之中,竟然沒有一個女人值得去信賴,值得去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男人的悲哀!

其實,楚漢之爭,權位之爭,劉邦是贏家,但是情感的輸家,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想想一個男人,妻妾成群,而這些人竟然都不能相信,這是多麼的可笑啊!維持這些女人與劉邦之間關係的竟然只不過是劉邦的天下,劉邦的財富、權力和榮華,劉邦的女人愛劉邦是因為劉邦可以帶給她們榮華富貴,而項羽的女人虞姬愛項羽,就是隻愛項羽的心,不為其他,只是那句,我跟著你,無論生死!即使沒了天下又有何妨!項羽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活人,劉邦是失敗的,因為他是個政治工具,無情的戰爭機器而已!

其實,劉勝項敗是不難理解的,因為戰爭是從來不需要感情的,而恰巧項羽是有感情的,劉邦是無情的,無情的是很容易將有情的幹掉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受傷的往往是多情的!

正所謂,天地如棋,人生如夢,輸贏勝算,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4

《鴻門宴傳奇》是中國香港地區導演李仁港的作品,以鴻門宴為衝突中心,重新解構劉邦、項羽楚漢相爭的故事。秦末亂世,劉邦追隨霸王項羽,並與其結為異姓兄弟,一心想著天下太平以後,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回家鄉喝酒。義軍首領楚懷王為抑制劉、項二人,設下“先入咸陽,冊封秦王”毒計。劉邦先入咸陽,項羽在函谷關大敗秦兵二十萬,對劉邦虎視眈眈。

張良也向劉邦獻策,不宜與項羽硬拼。項羽手下謀士范增在劉邦交出咸陽之後,設下“鴻門宴”,要藉機除掉劉邦。誰知劉邦以一跪化解了項羽的怨恨,以如廁為藉口逃離虎口。此後,張良和范增各為其主,爭奪天下。最後,霸王項羽在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自刎而死。張良等人卻被范增的“錦囊妙計”所制。

影片開場,在空曠的原野中,雪花漫天飛舞,一群太學生在太傅劉玄的帶領下去瞻仰鴻門宴遺址,這已是漢高祖劉邦駕崩二十年之後。大殿上陳列著的“無字靈位”是誰的?當年高祖的坐在哪裡?太傅不能給出年輕人答案。這時一位矍鑠的老者,意味深長地揭開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這位老者就是張良,鴻門宴時劉邦手下的謀士。在劉邦和項羽的光環下,在汗牛充棟的史書中,張良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開場以後,就在張良的敘述視角下,陳述楚漢相爭這段大歷史。這段大歷史,以及劉邦、項羽這兩位大人物也因此得以被全新的角度重新解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劉邦的形象向來與潑皮無賴、貪圖富貴、心狠手辣、過河拆橋等小人形象聯絡在一起。在《鴻門宴傳奇》中,劉邦變得豐滿起來。劉邦與項羽結為兄弟,在將與秦軍決戰的時候,受項羽之託護送虞姬。劉邦並沒有怨言,是在手下樊噲的“煽動”下,才起了“反項”之心。在迂迴包抄咸陽的途中,劉邦捨身護虞姬,對虞姬說,身不由己。這兩個段落讓劉邦身上開始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讓我們開始相信:原來劉邦並不是潑皮無賴,他很可能是正人君子;原來劉邦不是貪圖富貴,是為了不讓兄弟們傷心,不讓流兵成痞,是身不由己。當劉邦入主咸陽,遇張良,談天下事,為了不讓咸陽城生靈塗炭,劉邦率部退守霸上。又一個段落,鴻門宴上,劉邦屈膝下跪,張良與范增對弈。從此劉邦的命運掌握在張良手裡。後來。垓下之圍,四面楚歌,全拜張良所賜。一定程度上講,貪圖富貴的是張良,是劉邦手下的布衣將相。當劉邦得到范增留給項羽的錦囊時,劉邦又不自覺的成為了范增手中的棋子。過河拆橋,始作俑者應該是沒有“過河”的范增吧。項羽的形象亦然,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那個剛愎自負的霸王。

故事主體情節線看似仍然是劉、項相爭,但是劉、項卻是被動的跟著故事的節奏。仍以劉邦為例。劉邦從出場到“送嫂還鄉”,還算是主動的處理自己個人衝突。從取咸陽開始,劉邦都是在被動的處理個人與社會的衝突,而造成這些衝突,並不斷的造成鴻溝,一步一步將劉邦推向歷史最前沿的正是,張良、范增、樊噲這些小人物。最後,劉邦對這段大歷史進行“蓋棺定論”的總結時,也用虞姬的話來講:你知道赴會的代價嗎?

就這樣,小人物往往不經意間就改變了大歷史的走向。在《鴻門宴傳奇》中的起關鍵作用的的小人物就是張良和范增。

范增是項羽的軍師,也是項羽仰仗的“亞父”。范增曾對項羽說:看來我真是把你寵壞了,莫非真要我早點高老歸田,你才能真正長大。范增雖是小人物,對項羽影響卻很大,在劉邦兵敗,張良入幕之前,項羽對其是言聽計從。後來,項羽大勢已去,范增準備了錦囊:反間計,只求兩敗俱傷。張良是劉邦的謀士,他深知范增計謀三倍於自己,從鴻門宴對弈開始,便想除掉范增。張良成功的時候,張良無奈地對范增說:我這步棋下的太重了。對范增的愧疚之情溢於言表。范增答道:你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這是兩個小人物的惺惺相惜,在他們對弈的棋盤上,無論是項王還是漢王,都是他們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已。

《鴻門宴傳奇》中還有以個不得不說的小人物就是樊噲。樊噲最大的願望就是天下安定以後跟主公一起喝家鄉酒,他不想做官,也不會做官。樊噲可以為主公衝鋒陷陣,甚至為給主公爭一先手,自斷小指,但是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他的主公會變,他接受不了。在一眾小人物中,樊噲是真正的“草根”。說的這裡,想起李仁港導演的另一部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用“草根”羅平安的敘述視角,以小人物重現解構大歷史,陳述常勝將軍趙子龍兵敗鳳鳴山的史話。《三國之見龍卸甲》中的羅平安跟樊噲一樣的善良、執拗。膽小如鼠的他可以冒死去救趙子龍,卻為了自己可以風光的回老家出賣了自己的好兄弟、好戰友。兩部片子唯一不同的是,身為“草根”的羅平安在陳述完故事以後,沒有能力作一個結語。而張良卻可以鄭重的為虞姬立一塊“無字靈位”,嘆息一聲:高祖皇帝又何嘗不想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導演李仁港有深厚的國畫功底,這使他對中國的古典文化有比較深的瞭解,對於把我歷史題材的影片有很大幫助。就上面提到的兩部片子而言,在《鴻門宴傳奇》中,導演把對於棋道的理解當作是貫穿全片的線索之一。張良用反間計除掉了范增,范增卻也留個張良一個反間計,提煉出兩敗俱輸的點睛之筆。在《三國之見龍卸甲》中,趙子龍發跡於鳳鳴山,也埋骨於鳳鳴山,導演把它歸結為一個圓,而圓既是佛家又是道家,都是傳統的信仰。這些古典元素不僅讓影片更加真實,而且由於傳統文化的含混性,也賦予影片多義性解讀的可能。

另外,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導演,李仁港對“草根”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兩種文化背景,李仁港導演用小人物,甚至是“草根”的視角解構歷史事件成為可能。

隨著觀眾觀影經驗的積累,審美水平不斷增加,一些傳統意義的商業大片和主旋律電影已經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即使是在票房上取得了很高的收入,口碑上卻遭遇“滑鐵盧”。我個人認為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一些影片中本應有的人文關懷被濃厚的商業氣息所取代;二是,編劇和導演講故事的方式過時,往往是觀眾剛看完開場就可以準確無誤的猜到下面的發展和結局。就第二點來言,換個視角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歷史題材的影片,《鴻門宴傳奇》應該算是一個範例。當然,用小人物解構大歷史,大歷史背景還是要尊重的,否者就不叫解構了,應該叫顛覆了。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5

最近熱播的《鴻門宴傳奇》,我也去看了,鴻門宴故事流傳千年,熟悉這段歷史的人不少,影片觀者之多,雖然爭議不斷,《鴻門宴傳奇》的票房仍然水漲船高。筆者認為,鴻門宴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對一部歷史題材電影來說,尊重歷史比講故事重要,因為電影本身也有歷史資料屬性,不能因為一時的娛樂需要而篡改了歷史。何況鴻門宴不是傳說,更不是神話,它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楚漢相爭的重大轉折,是兩位爭奪天下的領袖一次歷史性會見,被人們稱為“一念決生死,一宴定天下”的天下第一宴,

看過《鴻門宴傳奇》的人都知道,演員演技也不差,“項羽”的帥氣和“虞姬”的美感讓人養眼了。但是劇中的一些場景與歷史不太相稱,如“鴻門宴”上沒人喝酒也沒有人吃飯,而是兩位高深謀士棋盤對弈的玄機貫穿其中;“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的時間應該是夜裡,項羽在帳棚內喝酒,並自編唱起了悲壯而又令人淒涼的歌,邊上將士無不泣淚、不敢仰視,電影裡卻是大白天,項羽沒喝酒、沒唱歌,對項羽與虞姬的愛渲染不夠,這裡看史書比看電影更為動情;樊噲、韓信、蕭何的死法也與史書不一,再是烏江應在安徽和縣,電影裡烏江邊是一片沙漠。也許這是劇情需要吧。

按照項羽的性格,劇中項羽的說話不夠粗獷,造型是挺霸氣的,可惜氣場不夠強大。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內心仁弱的大男人,對敵人也講仁慈,致使養虎為患!而劉邦則是一個無賴,很有心機的人,為實行個人理想,他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縱觀楚漢相爭,雖然到最後項羽輸了,被人們稱“悲劇大英雄”,但是劉邦登基之後身邊的親信相繼死去,落到最後無人可信,孤苦終老,心驚膽戰的過完一生。薑還是老的辣啊,范增果然棋高一著,這可不是:在鴻門宴上項羽沒聽范增和話,沒把劉邦殺掉,劉邦逃走後,范增對項羽說:我不能與你共事了,得天下的肯定是劉邦。於是老淚橫流。

項羽一次次地腳下留情,劉邦一次次地化險為夷,結果貴族出身的勇將,敗在土包子出身的無賴。

香港導演冼杞然的《西楚霸王》我也看過,感覺上比較真實。不管怎麼說,《鴻門宴傳奇》與史記和漢書的出入較大!希望小朋友看了後不要認為這是都是歷史!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6

總體來說這部片子還是很不錯的,看了也有些感觸。不想錯過那些給我帶來觸動的東西,因為發現自己錯過的東西很多。

電影採取倒敘的敘事方式,說實話開頭開的並不漂亮,有些老套。還有,片子的取名有些不太妥,影片的重點雖然在鴻門宴,但是它講述了劉邦項羽的整個博弈爭鬥過程。這一片名讓人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鴻門宴上,會削弱對影片整體的把握。影片主體部分還是很不錯的,很巨集大,拍的也比較精緻。演員大部分也比較出色,絕對主角應該當屬馮紹峰,也或許是對片中他的印象最為深刻的緣故吧。對他有些另眼相看了,演技確實不錯,比起他以前所扮演的角色上檔次。而劉亦菲的演技比起以前也有不小的進步,只是還是沒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段短短的哭戲沒有我預期的感覺,還有那段抱著琵琶轉幾圈的戲似乎有點矯情。而黎明所塑造的角色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只能說是平平淡淡。而由黃秋生飾演亞父的角色總覺得有點怪怪的,雖然他算是絕對的實力派了。張良的角色由硬漢形象的張涵予飾演感覺有些太過剛硬,沒有那份軍師的文氣。不過,形象都塑造的不錯。總之,最大的印象是馮紹峰的項羽,很大的削弱了劉邦的氣勢。

影片中的那些仁人志士確實激動人心,看著那些征戰沙場的志士們,心中莫名的感動。鬥智鬥勇,計中計,確實精彩,讓人歎服。投入影片中最大的感情是悲壯與感動。悲壯於,感動於樊噲、項莊、亞父等人的忠貞不渝。項羽的人生也十分的悲壯,英雄功敗垂成,自刎是他唯一的選擇,也是漂亮的選擇。對於亞父包括張良此類人的淒涼我們也只能嘆息,這是無法避免的。但還是很心痛,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一心的忠誠與熱情,最後卻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對於劉邦後來的做法並不令人十分詫異,當革命或是起義成功的時候,它也只是成為下一個統治者,所考慮的也不只是當時的救國扶民,更多的是維護自身的統治,因為畢竟整個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這不是說領導者本人變了,而是客觀形勢變了,面對的主要矛盾也變了。

虞姬與項羽的愛情也讓人蠻心動與欣賞的,項羽縱然失去了一切,但是還有虞姬始終不離不棄,也很欣慰。她懂項羽,不需要知道太多,不需要太多言語,一生的追隨,無論成敗,很幸福!

悲壯,感動......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7

不管怎麼說《鴻門宴傳奇》沒讓我失望。情節緊湊,沒有尿點。馮少的項羽表演給力——霸氣,大氣,孩子氣都不缺少,絲毫不輸三位影帝,是為亮點。而張良與范增的鬥智鬥勇與惺惺相惜亦很精彩,值得回味。

但是我想說的還是那些關乎天下的事。影片似乎一直想告訴我們,有的人得到天下,卻失去了除卻天下以外的一切,最終只是孤獨的離開。有的人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天下,卻擁有著珍貴而難得的愛情以及兄弟情,可謂瞑目而亡。我會想,如我於此情此景會選什麼。是像項羽般率真而為,任性而做的好,還是如劉邦腹黑到底,算計過人呢?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卑微而平凡的活著。離那種英雄輩出的紛擾亂世太過遙遠。所謂生死,關乎天下,也只是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可是我們會選什麼呢,什麼才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天下、權利、名譽、寶物亦或那些只有在心底裡才能感到的事物---真情與幸福。其實選什麼,人與人必然不同,因為我們追求什麼本就各異。

至於說選什麼是對的,那也只能看我們得到後那真實的內心感受了。借用那句用爛了的話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這裡只想說一句,我們不用做那事關天下的大抉擇,卻在無時無刻不在選擇我們周圍的人或事——心念某人、視彼摯友、執著某事等等。這些小小的選擇雖不能決定著“江山姓楚還是漢”,卻密切關係著我們日後的幸福與否。所以務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停留一會兒,為未來的我們自己負責任。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8

鴻門宴,只要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應該對它都不勝瞭解了,太出名的段子了。聽說要看鴻門宴傳奇這片子時我就來了興趣,不知這視覺效果跟我心裡顯得那個效果有幾分相似,能給我多大的衝擊呢。事實證明,給我的印象還挺深。甚至讓我覺得我簡直是低估了中國人的想象力。怎麼會是倒數第一呢,就憑這個也得往前再排點吧。

開始兩分鐘,很多人推著門進了個屋子,視覺效果挺震撼,在電影院看肯定還不錯。之後就越來越不錯了,越來越有範兒了,根本就是一魔幻大片!大約劉邦項羽都現了身又過了會兒,不知是不是我這個人理解有問題,我真沒把他們分清楚。按照歷史,兩人性格應該是相差甚遠,屬於一看見就可以分出誰是誰的那種款式,可是這裡面他兩都文縐縐的,要說霸氣,我覺得劉邦比項羽還霸氣,項羽那是還沒長大的孩子,劉邦更成熟冷靜。情節越來越離譜,感情原來劉邦還暗戀虞姬,他們緣分還比項羽早。雖說我不知道虞姬和項羽到底是怎麼個情況,可是這言情劇裡最喜歡用來騙眼淚的俗套三角戀還是看得多了,更說這項羽在聽說虞姬被綁了之後的那氣勢那眼神,是本片他最霸氣的時候,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意味。 不得不發出感慨,原來項羽劉邦也就兩痴情種。到了鴻門宴這個最關鍵時刻,那個棋局只讓我想起了《天龍八部》,堪稱一模一樣。然後就是太血腥了,原來鴻門宴最主要的居然是救人,受刑也不要讓觀眾看啊,小孩看了會有陰影。結尾我是笑著看完的,因為我找不到其它的表情了。項羽劉邦雙雙殉情,這真是符合觀眾口味啊,可是太符合了就必然有極端不符的一面,歷史中的英雄項羽已經英雄不再,已然該行成為了痴情王子。可悲的人物啊。

原本在心裡給這片子的定位是歷史片,這下看來只是一個錯誤的定位,這隻能當是商業娛樂片來看。雖說心裡這麼想,可是還是越看越氣憤,也不知哪裡來的火氣,一直都不能平息。劇情基本已經和歷史不符,人物設定也怪里怪氣,人物關係更是剪不斷,理還亂。我瞬間覺得我敗了,完敗。不跟誰比,我只是真沒想到鴻門宴可以拍成這樣!要是歷史也有版權的話,絕對不會允許它這樣胡編亂造!這完全是在考察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我只能說,我認真,我輸了。《鴻門宴傳奇》,我看只是鴻門宴傳得奇怪。

我想,去電影院看的免不了都是中產階級一家人,這樣一批人去看的目的,除了娛樂,肯定還是想看看歷史,想讓一家人都瞭解瞭解歷史,若是像這片子的電影一多,去看只能是害了想了解歷史的人,不知這段歷史的孩子就會把錯誤的當作真實的。而它歷史的噱頭打得重,去看無非都是這麼些人。本想是想來慶幸它的票房應該比較低,那還不錯,卻一查,票房很高,還準備在國外上映,照理說在國外上映中國片,好啊,我現在心裡卻不是什麼個滋味。

推而廣之,看到現在什麼改編劇,清宮劇,穿越劇盛行,憂慮了幾分。改編劇把經典一改再改,賣個名字的出名,實在是傷財。其實就是沒有好的編劇了,沒有好的故事了,可是市場空閒,想去佔個位置。我並沒有看到社會主義文化多好,什麼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種補助獎勵,但是中央你也得看清楚啊,什麼是真正的好文化,而不是隻圖數量沒有質量,那樣不就圖個錢嗎?並沒有好的文化出現。實在沒看出教科書上灌輸給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好好好!若真是沒有文化還可以理解,只是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怎麼會沒有好的文化,那麼好的文化又去了哪裡,引人深思。

鴻門宴傳奇的電影觀後感 篇9

《鴻門宴》——那場宴會 那個美人 那場男人的戰爭棋局 天下之爭,爭得是什麼?美女,權位,財富,天下!

楚漢之爭,劉邦真的贏了嗎?項羽真的輸了嗎?

項羽(馮紹峰飾)的虞姬(劉亦菲飾),劉邦(黎明飾)的天下,他們都得到了,也都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

劉邦是勝利者,勝利者就是王者,王者代表天下!項羽是失敗者,失敗者就是賊寇,賊寇什麼都不是!

然而,劉邦真的贏了嗎?項羽真的輸了嗎?

《鴻門宴》中,劉邦奪去了天下,他什麼都有了,榮華富貴,權位名利,一個正常男人所貪求的都實現了,然而付出的代價就是鬱鬱而終,沒有一個可以相信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是的,他曾經有過,可是那都是曾經,曾經最相信的戰友都死在了他的屠刀之下,雖然,影片中,樊噲之死,出於自殺,但是究其根源,仍然,是劉邦的兔死狗烹,殺戮手足所造成的結果!

首先,要宣告的是《鴻門宴》它並不是正真的歷史,但是它卻抓住了歷史的真正面紗,因為,歷史本身就沒有歷史,誰敢說我們所看到的白紙黑字就是真正本來的歷史面目呢?因為,書是人寫的,但是,人心卻是不能僅憑几個字所能掩蓋的!

《鴻門宴》個人認為是中國拍攝的國產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好電影,當然之一,尤其是在歷史劇中,他是一部卓越的電影,我對該片的編劇及導演李仁港的才華甚是敬佩!它確實沒有按照司馬遷《史記》所記載的鴻門宴那麼拍攝,但是他真正的揭露了戰爭的本源,慾望,私慾,謀略,什麼天命所歸,明白了男人在權力面前的貪慾,就知道,那其實都是扯淡的,而那些所謂的好皇帝只不過是幾個混帳皇帝中扯淡扯的較好的幾個罷了!

項羽是本色英雄,因為他選擇了愛!選擇了虞姬!劉邦是天下梟雄,因為他選擇了天下,權力,他失去了愛,還有信任!

項羽抱著虞姬時,他說,你願不願意跟著我,我喜歡上你了!虞姬說,我跟著你!虞姬做到了,她確實是一個好女孩,她沒有像一般的女人那樣,在自己男人失勢時選擇離開項羽,雖然項羽對她說,我給你一個從新選擇的機會,而虞姬卻選擇跟定項羽,虞姬也明白,垓下之圍,四面楚歌只不過是自己與自己男人上路的哀歌而已!虞姬是戰爭的犧牲品,項羽也是,他們若生於和平年代,本能夠白頭偕老,恩愛相隨,手挽手,共綰青絲!但是,項羽虞姬,他們註定要不平凡,破釜沉舟,宰割天下,鴻門一宴,坐失良機!

項羽是不幸的,他不幸的成為歷史的操盤手,卻又不能左右,幸運的是,在被歷史規則戲弄中,兩個霸主中,只能存活一個,無論另一個人是誰,都必須死!有一個女人,至死不渝的愛著他,陪著她,走完人生的最後的路程,他在短暫的一生中放出了自己最璀璨的光芒!

劉邦是幸運的,他的無恥不要臉,或則說成是順應天下,為民著想,他奪得了寶座,甚至是自己喜歡的女人虞姬,當然,虞姬要的不是榮華,如果虞姬要的是榮華而已,那她也只不過是楚館之中一個姿色出眾的歌女而已,而姿色出眾的歌女,普天之下不知有幾千幾萬了,而單單一個虞姬豈可流芳百世!虞姬是最純潔的一個璞玉,最素雅的女子,只有劉亦菲的出演方可擔當起虞美人這個稱號!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劉邦很幸運的贏得天下共主,但是卻徹徹底底的是一個可憐的的人,在他那麼多的女人之中,竟然沒有一個女人值得去信賴,值得去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男人的悲哀!

其實,楚漢之爭,權位之爭,劉邦是贏家,但是情感的輸家,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想想一個男人,妻妾成群,而這些人竟然都不能相信,這是多麼的可笑啊!維持這些女人與劉邦之間關係的竟然只不過是劉邦的天下,劉邦的財富、權力和榮華,劉邦的女人愛劉邦是因為劉邦可以帶給她們榮華富貴,而項羽的女人虞姬愛項羽,就是隻愛項羽的心,不為其他,只是那句,我跟著你,無論生死!即使沒了天下又有何妨!項羽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活人,劉邦是失敗的,因為他是個政治工具,無情的戰爭機器而已!

其實,劉勝項敗是不難理解的,因為戰爭是從來不需要感情的,而恰巧項羽是有感情的,劉邦是無情的,無情的是很容易將有情的幹掉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受傷的往往是多情的!

正所謂,天地如棋,人生如夢,輸贏勝算,誰又能說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