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工作報告/列表

2017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彙報

精神文明建立必須把握新的歷史方位、適應新的戰略佈局,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應有貢獻。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彙報,歡迎大家閱讀!

2017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彙報

  【2017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彙報1】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戰略部署,深入瞭解、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精神文明建設現狀、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促進人口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推動十三五期間精神文明建設上水平上檔次,根據安排,結合實際,我鎮組織專門人員對過去五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現狀

連江鎮位於定遠縣南大門,省道合蚌路穿鎮而過,與肥東縣響導鄉毗鄰,現轄9個行政村、1個社群、253個村民組、165個自然莊、9200戶,總人口41000人,國土面積106平方公里,承包耕地7萬畝,屬農業大鎮、勞務輸出大鎮、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鄉鎮。近幾年來,全鎮建有美好鄉村示範點5個,“三線三邊”示範點2個,成功申報省級旅遊示範村、省級農民文化樂園、省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引領全鎮環境衛生、文明形象、村莊面貌、精神狀態發生巨大改觀。堅持“二為”、“雙百”、“三貼近”方針,搶抓國家文化體育民生工程政策機遇,先後建成鎮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個、綜合文化站1個、文化廣場1個、圖書分館1個,村級農家書屋9個、圖書分館1個、文化活動室10個、文化活動廣場10個,基層文化設施得到持續快速發展,為豐富幹部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質提供了硬體保障。發揮民間文藝專長,加強民間文藝隊伍建設,先後組建了民間嗩吶隊、現代舞蹈隊、廬劇演出隊等文藝團隊,成立了書畫協會、音樂美術協會、科普協會,以“三隊三會”為龍頭,大力開展各類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經常性群眾文化活動和節日文化活動。民間嗩吶、剪紙、編扎、捏塑、虎頭鞋製作等民間藝術得到傳承保護,其中嗩吶、剪紙藝術分列省市非遺名錄。境內有“四古”遺址,即古廟、古井、古墓、古樹,現已保護起來,作為古文化旅遊資源逐步加以開發利用。三合村嶽莊人文歷史厚重,岳氏村民系民族英雄岳飛後裔,同時嶽莊又曾經是三國孫權屯兵之地,周邊有三國古井、千年古廟、古樹、漢墓等遺址,三甲村曾是平定北疆清代名將周立生故鄉,當地流傳著許多傳奇故事,已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對各處古蹟進行了搶救性保護,這些古蹟都為我鎮尋古追蹤蒙上了神祕的面紗。十二五以來,伴隨美好鄉村建設,農村文化豐富多彩有聲有色開展,全鎮幹部群眾精神文明、道德水準、思想覺悟發生了可喜變化。

二、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和精神文明建設

鄉村美是基礎,文化美是內涵,道德美是靈魂,產業美是支撐,幾年來,我鎮對標“四美”要求,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方式方法,示範引導,抓點促面,統籌協調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一)打造“七點”。物質美是精神美的前提和基礎,離開物質談精神是空想主義,我們認為保障群眾居住環境、生活質量、獲得感、幸福指數的提升,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首當其衝。“十二五”期間,我鎮堅持政府主導,尊重農民意願,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結合土地整治、村莊整治、環境整治,按照美好鄉村建設標準,結合“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投入大量資金,通過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先後建成了楊團、大張、路陳、騎馬夏、嶽莊五個美好鄉村示範點(其中省級1個、市級2個、縣級2個),卜崗、小蘇兩個“三線三邊”示範點。在科學規劃、匠心設計、精心實施基礎上,全新建成省級美好鄉村示範點嶽莊新村,產村一體、文化特色、家風美德、鄉風文明、徽派民居成為新亮點,建成了家風美德館、民俗文化展館、道德(法治)大講堂、大戲臺、文體活動廣場、文化長廊、文化樂園、文化牆等一大批文化設施,形成一批叫得響、有特色、有看頭的文化品牌,一排排整齊的徽派民居,各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設施,充滿生機的產業園,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交相輝映,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共存的美麗鄉村畫卷。隨著七點打造,使全鎮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城鄉一體化、農村文明度、美好度持續快速提升,群眾的文明素質、精神面貌、思想覺悟也隨之發生了可喜變化,給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實施“一堂、兩館、三室、四牆”。“房子建起來了,條件改善了,環境變好了,這只是一個方面,追求單純的美好鄉村建設這並不是我們的初衷,具有文化內涵、精神支撐、彰顯文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我鎮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執行中,統籌考慮到了這些因素。“一堂”,即道德大講堂(又法治大講堂)。本著一堂多能原則,加強軟硬體建設,一堂建成後,定期不定期在此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明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政策宣講、科技培育等活動,或供群眾舉辦農村傳統禮儀活動,使群眾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幫助群眾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新村村民。“兩館”,即家風美德館和農耕文化館。一是建成家風美德館。走進嶽莊新村家風美德館,一個大大的“家”字給人以溫馨之感,東西兩面牆上分列著“勤為本、儉養德、孝當先”、“國是家、善作魂、誠立身”十八個大字,裡面整整齊齊陣列著村裡12戶“四德”之星全家福和他們平凡而感人的事蹟。家風美德館好比是一位賢德的老者,一面立身的鏡子,教育著一批又一批學生,一撥又一撥村民,以其神奇的力量影響、優化、矯正人們的行為規範,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在家風美德影響下,村民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嶽莊,相比過去農村工作變得更好做了,每年一度的養老保險、農業保險、醫療保險、一事一議費用徵繳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不像以前經常出現少數農戶掉底甚至是貪圖小便宜不交,現在都是積極踴躍交費,生怕落後。秸稈禁燒工作不但沒有人燒,大家還相互宣傳、相互監督,生怕有一家燒了丟全村人臉。對於民生工程群眾受利的事,大家更是積極擁護、大力支援,擴建三合水泥路,佔了不少農戶地,大家不但沒有反對,還心甘情願把土地讓出來為修路開綠燈,支援政府公益事業;泵站串塘工程也是如此,鋪設管道時損壞了不少農戶的青苗,大家沒有說一個“不”字;對於森林增長工程、農業示範園建設,土地流轉進行得很順利,沒有一戶提出無理要求。針對家風美德煥發出的如此活力,該鎮已作長遠規劃,準備在全鎮各村複製這一模式,力爭做到村村建有家風美德館,以家風美德建設引領人們思想、道德、信仰進步。二是建成民俗文化展館。為弘揚傳統文化,該鎮建成了以弘揚池河流域文化的`嶽莊新村民俗文化展館並對外開放,館藏農村過去生產生活過的器具1000餘件,大到水車,小到罈罈罐罐,有的多則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曆史,有的少責三四十年曆史,每樣物件都銘刻著歷史的印記,凝聚著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透視出濃濃的鄉土氣息,先後接待幹部、群眾、學生參觀上萬人次,讓大家接受傳統文化、堅苦樸素、愛國主義教育,留住鄉愁,留住記憶,讓傳統文明薪火相傳,綿綿不息傳承下去。“三室”,即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文體活動室。三室建成後,突出抓好管理使用工作,配足配齊圖書、電腦、健身、樂器等文體設施,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專項經費,安排專人服務,農閒時間給群眾提供一個文化、娛樂、健身的好去處,滿足群眾多功能精神文化需求。“四牆”,即民俗文化牆、法治文化牆、四德文化牆、廉政文化牆。我鎮結合美好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建立,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畫家,先後建成了3個美好鄉村示範點、2個“三線三邊”示範點和2個集鎮文化牆工程,以美麗的圖案、全新的載體,構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其內容主要包括傳統美德、民俗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村莊人文歷史、文明建立等,其主旨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圖文並茂方式,教育廣大群眾崇德向善、遵紀守法、文明言行,深受群眾歡迎,在傳承傳統民俗、文明道德、營造景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提升了美麗鄉村文化品位,豐富了美麗鄉村文化內涵。

(三)構建“四個一”工程。為多角度、深層次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我鎮在嶽莊新村先後建成了一個大戲臺、一個文體活動廣場、一個文化長廊、一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對於大戲臺,無論是群眾自辦紅白喜事演出,還是群眾性、節日性、民生工程文藝匯演,多數在此舉辦,尤其是廬劇等地方戲專場演出,更是吸引周邊村落眾多觀眾慕名而來觀看,著實給群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藝演出場地;文體活動廣場是群眾室外休閒、娛樂、鍛鍊的地方,環境良好,設施完善,業餘時間散散步、打打球、活動活動身骨成為群眾的習慣運動,尤其是晚上跳廣場舞成為農村現代文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文化長廊展示的內容豐富多彩,並適時更新,有評上的“四德”模範、先進人物、文明道德規範、傳統文化、村規民約、黨建專欄、法治專欄等,教育引導群眾講文明、樹新風、革陋習、守法紀;農民文化樂園整合“一堂”、“兩館”、“三室”、“四牆”和大戲臺、文體廣場、文化長廊、農業產業園等設施於一體,構建各部門廣泛參與、上下聯動、形式多樣的大文化平臺,走出了一條符合農村實際、農民喜愛的新型農村文化樂園建設之路,具體實施上堅持“七個結合”,即與文化隊伍建設相結合,構建一支農民自己的文化隊伍,與日常文體活動相結合,常態化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與鄉風文明建立相結合,深入開展“四德”教育和鄉風文明評比表彰活動,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接受家風美德和傳統文化教育,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把文化樂園向文化產業延伸,與旅遊業發展相結合,探索發展連江旅遊業,與常態化管理相結合,力促文化樂園“建、管、用”制度化規範化。通過一系列參觀教育活動,不僅使參觀者尤其是學生領悟了誠愛孝賢的真諦,還親眼目睹了老祖宗遺存的生產生活軌跡,感悟到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文化樂園變成了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參觀者在文化樂園體驗了生活,享受了快樂,感受了正能量。

(四)開展“六項”活動。一是“四德”教育。由美好鄉村點、“三線三邊”點向內伸展,廣泛而深入開展以“仁德、孝德、愛德、誠德”為核心,以“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細化量化評選標準,通過“知榜、議榜、評榜、上榜、管榜、用榜”六個程式,把莊內一些孝敬老人、誠實守信、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無私奉獻、見義勇為等的一些好人好事選拔出來,成為村民學習的榜樣,以此引導廣大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幾年來,全鎮先後開展“四德”評選200多次,評出“四德之星”家庭500多戶、個人620多人,其中“孝婆敬夫,大愛動天”的李彩被評為滁州好人;在嶽莊新村家風美德館、道德大講堂和各村會議室舉辦“四德”講座170多次,受教人數8000多人;舉辦家風美德“四德”模範事蹟展覽50多次,用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和模範故事,激發大家人人孝老愛親,個個崇德向善,有效優化、淨化、深化了農村道德環境、社會風氣,處處充滿了正能量。二是“十星級文明戶”評選。以自然莊為單位,堅持政府主導、村民理事會為主體,組織各村定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表彰活動,充分發揮群眾村民自治、當家作主權利,對照評選標準及規則,通過召開村民會和群眾自評、互評、審議、公示、授星、上榜等程式,評出政治星、法紀星、奉獻星、科教星、道德星、誠信星等十種型別,以榜樣力量供全村學習,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幾年來先後評出星級文明戶640多戶。三是“三好三關愛”評選。在全鎮各村尤其是美好鄉村點和三線三邊點,深入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和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評選表彰活動,把他們的事蹟在村裡廣泛宣傳,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有效地淨化了社會風氣,幾年來共評出此類好人好事500多人。四是“全員行動美化家園”志願服務。機關、學校、村都成立了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環境整治、美好鄉村建設、助耕助收、植樹造林、禁燒秸稈、訪貧問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致富工程等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有意義的志願服務活動,幾年來共開展各類活動40餘起,引導群眾講文明、樹新風、革陋習,倡導群眾樹立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開展訪民情、幫民困、解民憂活動,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帶領群眾致富,一系列活動為提升志願者形象、服務群眾、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拓展建立效果發揮了重要作用。五是“連江好人”評選。每年一度在全鎮開展一次“連江好人”評選活動,通過層層推薦、選拔、稽核、公示等程式,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把“四德”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挖掘出來,在全鎮開展表彰學習,並逐層上報各級文明委,幾年來,全鎮評選出“連江好人”6人,其中嶽莊新村“孝婆敬夫,大愛動天”的李彩被評為“滁州好人”,另有兩人正在全市好人榜中投票選舉中,榜樣的力量有力地促進了我鎮精神文明建設程序。六是“家風家訓”評選。“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訓家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亦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嶽莊新村家風家訓教育為樣板,鎮村兩級每年都要開展一次“家風家訓”徵集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加強家庭美德教育,挖掘傳承好家風、好家訓,讓他們走出深閨,更好地惠及社會,讓好家風家訓從孝親敬老、誠實做人、勤儉持家、興家樂業的義務上起步,走向濟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擔當。40望歲的任東慶,小時候家裡窮,早早就到上海打工謀生,從一名菜販做起,如今事業有成,他牢記父親生前教誨,作為一名商人要熱愛家鄉,幫助親人,回報社會,去年他返鄉創業,投資在家鄉建起了一家企業,帶動200多位鄉親就業,有力地助推了家鄉經濟發展。另外,我鎮還通過廣播、宣傳欄、標語、公益廣告、網路、展示、日曆、撲克牌、幹部宣講以及送戲、送電影、送演出等形式,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大力宣傳文明建立、傳統禮儀和公民道德規範,引導群眾講文明、樹新風、重品行、守信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新時代文明公民。

(五)打造“兩園、三區、五產”。物質決定思維,精神文明離不開物質文明支撐,沒有物質文明,猶如無水之魚無米之炊。幾年來,我鎮結合美好鄉村“產業發展”目標,立足“工業強鎮、商貿活鎮、產業富鎮”總體佈局,本著“結構調優、產業做大、經濟搞活”總要求,通過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招商引資,全新構建“三園、三區、五產”產業佈局,即重點打造景崗山現代農業示範園、嶽莊產業園、田園牧歌果園,重點建設江巷工業功能區、卜崗工業集中區、路陳工業集中區,重點培育“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魚簍子”工程,形成產業結構優化、佈局合理,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產業升級。為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六)開展“兩個”認養。為培養群眾的環保意識、文明素質、良好習慣,我鎮從幹部示範做起,從機關單位、美好鄉村點和三線三邊點抓起,本著自願、自覺、自管原則,對機關單位、村莊內外、公路沿線等公共區域的綠地、林木進行認養管護,劃分責任區,懸掛認養牌,適時開展施肥、除草、鬆土、保護工作,讓林木、綠草健康茁壯成長,為美化環境、美化心靈提供精神養分,自活動實施,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援、積極相應,目前全鎮已有8.5萬平米綠化、1.2萬株林木得到了認養呵護,為打造“美麗連江、生態連江”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七)堅持“四位一體”根治農村生活垃圾。在過去幾年環境整治、文明建立已取得成果、經驗基礎上,今年,我鎮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理事會監督”“四位一體”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幹群共同參與,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生活垃圾治理由量變向質變轉變。創新監督考核機制,採取“兩考核、兩監督”模式,即“政府考核保潔公司,保潔公司考核保潔員,村監督保潔公司,理事會監督保潔員”,確保監督全方位、考核常態化、保潔全天候,構建“管理網格化、服務資訊化、數字精準化”的科學管理體系,使農村生活垃圾得到長效化、根本性治理。結合“四創”,實現“三美”,即以建立“生態、文明、衛生、平安”鎮為載體,統籌各方面力量,對全鎮10個村居、150多個自然莊除極少數不在規劃區範圍內的空心村外所有生活垃圾進行根治,在此基礎上將全新的環境面貌交給保潔公司管理,讓農村像城市一樣天天靚起來、美起來、淨起來,實現“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美麗新村全覆蓋,告別農村髒、亂、差歷史。

(八)完善“五項制度”。一是村容管理制度,明確村幹部、住戶、保潔員、理事會職責,加強村容村貌管理,治髒、治亂、治汙,確保村容整潔。二是民主管理制度,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專案,廣泛吸納群眾參與,充分發揮、尊重群眾的民主監督、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權利,如美好鄉村建設、土地整治、水利興修、一事一議、農村低保、危房改造等,一律召開村民代表會或村民會議,把決定權交給群眾,由群眾說了算。三是鄉風文明制度,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定期開展“星級文明戶、三好、三關愛、四德”等評選表彰活動,共建精神家園。四是村規民約制度,制訂“十要、十不要”標準,規範、督促村民遵紀守法、文明衛生行為。五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度,建立健全“組織管理、宣傳教育、經費籌措、設施管理、督查考核”等項制度,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幹群攜手共同治理好農村生活垃圾。

(九)發揮村民理事會作用。根據村民自治章程,通過探索實踐,由美好鄉村和三線三邊向內延伸,全鎮10個村居253個村民組都以自然莊為單位,相繼成立了村民理事會,以村包片幹部任會長,老黨員任祕書長,保潔員和群眾代表任理事,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鄉風文明建立、秸稈禁燒、環境保護等一些社會公益性事業納入管理範疇,建立健全村民理事會職責,明確會長、祕書長、理事三方面職責,理事會成員每人包保10戶以上,保教育、保管理、保宣傳、保配合,在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內,協助鎮村兩級加強村民內部事務管理,實現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每年秸稈禁燒時,理事們都要佩戴袖章深入田間地頭值勤,配合政府做好宣傳、巡查、監管工作,使群眾逐步養成自覺禁燒習慣;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星級文明戶、衛生文明戶、三關愛、三好”等評選表彰活動,加強環保宣傳,進一步調動提升了群眾參與意識、主體意識、文明意識、環保意識,道德觀念、法治觀念逐步增強。

三、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是資金難。我鎮集體經濟薄弱,財政困難,沒有多餘資金用來建設美麗鄉村、文化體育民生、精神文明和農村一些公益事業,由於國家惠農資金轉移支付有限,每年用於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文化設施的專案少之甚少,有的兩三年才能建一個美好鄉村示範點,按照這樣速度全鎮城鄉一體化很難按期實現,這樣勢必導致精神文明賴以支撐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尤其是基層精神文明、思想文化等硬體設施和工作開展必將滯後於經濟發展速度,不能滿足新形勢新常態下農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發展不平衡。我鎮美好農村建設、文化設施建設雖然近幾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發展極不平衡,郭集集鎮和多數村莊都沒有實施美麗鄉村改造,精神文化設施陳舊落後、少之甚少,有的甚至於空缺,主要原因在於資金專案有限,首選在條件相對好的地方實施,循序漸進推進。三是輕管輕用。由於在家人口少、外流打工人員多、缺乏管理人才和在逐步探索中等各方面原因,現在已建成的一些精神、文化、體育設施,如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分館、留守兒童活動室、農家書屋、體育健身器材、道德大講堂、農民文化樂園、學校等,存在資源浪費現象,使用頻率很低,有的甚至長時間不開放,形同擺設。四是人才隊伍短缺。農村基層會吹拉彈唱的專業文化人才少,鎮村兩級思想文化、精神文明隊伍殘缺,有的甚至為零,現有人才專業素質、管理能力低,一些活動難以開展。五是思想不重視。鎮村兩級在思想上、行動上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有重建輕管嫌疑。

四、精神文明建設意見建議

一是國家應加大資金專案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快速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文化服務設施,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硬體保障。二是統籌規劃建設,把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與精神文明、思想文化建設同步推進,統籌考慮,相得益彰,在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幸福指數的同時,注重提高群眾精神生活,豐富文化內涵,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三是推廣經驗,把在精神文明、思想文化、傳統美德、文明建立等方面的一些成功經驗,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等,在全鎮各村有選擇性、補充性推廣開來,統籌抓好軟硬體建設。四是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基層文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基層文化隊伍素質,爭取每個村都要配備一名文化專幹,構建一支文化隊伍。五是建管用並重,把建設、管理、使用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文化設施開放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六是高度重視,政府應在思想上、行動上高度重視精神文化建設,創新舉措,狠抓落實,帶動一個地方精神文化建設。

  【2017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彙報2】

2016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宣傳部和區文明辦的精心指導下,我鎮結合實際,不斷豐富載體,創新工作機制,紮實有效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力推進了全鎮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協調發展,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一、建制度、立規矩,與時俱進增強班子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