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精選2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精選23篇)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

雨是感性的。絲絲潤物卻並不無聲。聽聽,雨落在樹葉上的沙沙聲,青草池塘的處處蛙鳴。而我們身處城市之中,這些天籟之音,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

雨是傳遞資訊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給大地帶來問候。滋潤土地,散發出陣陣清新的泥土芬芳。

聽聽,詩人筆下的雨的形態。“好雨知時節”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詮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在秦觀筆下雨又被帶上了絲絲的愁。“清明時節雨紛紛”對已故親人的祭奠,雨又帶上了一層傷感的色彩。

下雨也許是睡覺的好時候,但我認為這是浪費。站在陽臺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隱天蔽日的樓房。唯獨雨能夠輕巧地穿過樓間的縫隙墜落下來。霎時間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個印跡。

在屋中觀雨是不過癮的,走入自然中,任紛飛細雨打在臉上、肩上、髮梢上。樹上、天空已看不到鳥兒的蹤跡。路上的車漸漸少了起來。行人的腳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靜,唯有“嘀嗒”雨聲。

長廊觀雨又別是一番享受。聽,那雨滴打在石階上的聲音,打在簷上的聲音,打在草叢中的聲音。如果此時在加上池塘蛙鳴。簡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響樂。洗滌人的靈魂,淨化人的心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囂,洗去遊子一身的歸塵。

聽聽,那冷冷細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2

前幾日心情煩悶,望著窗外那傾盆如注的大雨,彷彿一切從頭至尾的沖刷著自己的內心,閒暇之餘緩慢地翻起一本書籍,映入眼簾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文章先從故鄉的冷雨說起,回憶著在下雨的季節一位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心平氣和的向小巷深處走去。她的腳步是那樣的寂寥而悽清,滴滴答答的雨滴聲敲打著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隨即,作者筆鋒一轉向我們展示了廈門之夜的雨,並以兩位主人翁的形象敘述了一種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後再次進一步的描寫江南的雨,進而更深一步的刻畫了女性獨有的溫柔。

雨氣得空濛而迷幻,輕輕地嗅一下,便可發現一種帶有特別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讓人不覺得感受到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身在美國的余光中,再次望著窗外的雨,卻少了些許的清淡多了些迷離的情調,這不禁會讓人的思緒飄落在梧桐相思樹上,並不像驟雨打荷葉那樣,總有一種淡淡的淒涼。可遠在殘等古屋下,這種悽慘的景象就變得越加的濃厚了。

春雨的綿綿;秋雨的瀟瀟;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涼,這也會一個人聯想到人的成長從青絲少年到白髮長者,伴隨著無數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傳遞著無論是對故鄉、還是對人事物的留戀,都伴隨在著冷冷的雨聲,透漏著一絲低迷的回憶。

雨既可以是一個人的心情變好也可以給一個人增添不少憂愁,也流漏著點點滴滴的回憶,這種記憶一直伴隨在悽迷的大地上久久會散去。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3

人們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現在想來是對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們文中的人物一樣:父親的心裡因為始終記掛著田裡未乾完的活兒,所以生性樂觀堅忍的他也變得惆悵起來了;母親因為心裡惦記著田裡的活,因為看到父親的無奈,所以她的臉也因一天天纏綿不斷的雨而越發惆悵了;而我們則因為看到每天對著雨發呆、臉斜成一個弧度的父親和惆悵的母親,所以我們無心去應和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雨在我們眼中成了“該死的雨”、“令人討厭的雨”。因為我們憎恨雨,期盼陽光,所以“我們真希望雨能馬上停”,也同時把童年中的雨“調成了金黃色”。而這一切產生的源泉無非是因為他們的心。

禪語中有一句話說“不是旗幟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是的,因為我們看世界看事物並非真正用我們的眼在看,而是用心體會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們認為“貴如油”的雨,“滋潤萬物”的雨,因為打心眼裡不願意它的出現而變得可惡、該死起來。

但是如果它出現在乾旱以後,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會有另一種表情了:也許父親那粗糙的被太陽晒成黝黑的臉會因為雨的出現而再次傾斜成45度角;也許母親也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掃去連日來的惆悵,雨開始滋潤母親的心田,使母親變得更加婉約動人;也許我們會因為雨的出現而變得歡呼雀躍,會在小水坑玩耍,會應和著雨點打擊小花傘的節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個不停。那時的雨也許就不再是該死的、令人討厭的了,也許會是可愛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時也許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雨真的是金黃色的了。而這一切一切的“也許”,都是因為我們的那顆心啊!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4

像喜歡王維的詩一樣,一直很喜歡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余光中的筆彷彿有一種魔法,可以將文字變成石上的清泉,鬆間的明月,或是空谷的幽蘭……他的文字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感,假若你在雨夜半倚軒窗,看雨打芭蕉忽地一陣箏音入耳,那便是我讀余光中的文章的感覺了。就像這一篇《聽聽那冷雨》。

“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再籠上一層悽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裡,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溼漓漓的靈魂,在窗外喊誰。”

文章緊扣一個“雨”字,說雨可看、可嗅、可舔、可聽。他寫江南的雨,寫美國的雨,寫四川的雨……雨纏纏綿綿如夢境,悽悽切切如情思。於是作者的思鄉之情,也如雨般飄飄搖搖瀰漫在字裡行間。

文章一唱三嘆,洋洋灑灑。以第三人稱敘述,縱觀全文可知是“他”在廈門街雨巷中的思緒。“他是廈門人,至少是廣義的廈門人,二十年來,不住在廈門,住在廈門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以“雨”的角度,似乎涵蓋了“他”一生滄桑事,而余光中先生內心洶湧激盪的情感亦濃郁地進躍全篇。

“雨天的屋瓦,浮漾溼溼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簷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文章中大量疊字的運用,可謂是錦上添花,給全文增色不少,生動細膩地描摹了景物的同時,悠長的鄉愁若隱若現,如雨似珠。文壇宿耆柯靈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別闢一境。”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5

我靜靜地聆聽靜靜的世界以及我靜靜的內心。

草木從土裡鑽出來,靜悄悄的,無聲無息。鳥兒破殼而出,身旁的母親靜靜觀察,摒住了呼吸,彷彿一切都靜止,等待孩子的降臨。當雨從天空下落,滴滴噠噠,清晰可辨。

在閱讀過很多書後,我開始喜歡上哲理的書。不是因為浮華,也不是因為耀眼。只是每閱讀一篇哲理文章,總能洗滌一次心靈的汙垢,讓人有如入禪院的空靈與清淨。

《聽聽那冷雨》這本書是精美哲理文章的薈萃,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這是一場雨。一場冷雨,下在心田裡,潤溼心中那片乾燥的田地。讓這片田地上盛開五彩繽紛的花朵。引來無數只蝴蝶,在花與蝶的世界裡,這場冷雨靜靜地下著,彷彿落下就是它的職責。

有人或許會認為哲理書是那麼枯燥,更何況,它應是被經歷過人生冷暖的人品讀。而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我們不夠成熟,所以我們需要這些已經歷人世滄桑的智者來指引方向。正是因為我們還不那麼老,我們才有跳躍的思維,足夠的空間去理解它。

三歲的孩童說著美好的夢想,談著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們會認為他們如此天真,就像上天賜予的精靈消除人們的苦悶。六十歲的老人說著童話,我們為認為他們有一顆童心,他們熱愛生活,他們未曾老過。而我們,這個年輕的年齡,我們無法像他們一樣,我們若談這些,會讓人覺得不成熟,甚至是幼稚。

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顆純潔的心靈,卻並不是充滿童稚的心靈。我們的心靈不是讓別人來品讀,是讓自己來感受的。我們需要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對未來的憧憬和對錯誤,對黑暗的排斥與自省。

我們應懂得,人生的道路並不平坦而我們又將勇往直前。那麼我們首先要學會聆聽世界的旋律,保持淳樸的心靈,讓這顆心靈去飛翔!

往往靜才能出智慧,阿基米德靜靜地在陽光下研究他的圈圈畫畫,居里夫人靜靜地煉著鐳……

你我都該靜靜聆聽,靜靜思考,靜靜走向成熟……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6

見它從印表機中滑出,為何今日印表機的效率如此之低,總是遲遲不將這好文章吐出,煞是讓人有點為之所急。所幸,這三張半的文字終被我獲取。一拿到手便反覆地看了三四次。回回感覺不同次次回味有異。實有種無法釋手之感。

初讀此文,就被余光中先生的博學所倒,也許這些博學幾乎所有的大家都知曉。這米氏父子、五陵少年、,但人所具備的文學底蘊卻是遮掩不住的。餘秋雨的深刻,豐子愷的孩氣,葉聖陶的平易近人,總是可以在文章中看出點滴的。

再讀《聽聽那冷雨》,我竟讀出了《聲聲慢》的味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李清照和余光中,所見到的雨,大概是,同一時段的雨吧,但他們的相隔了千年之久,所帶來的感受,卻是如此相近的。因為中國的雨是千年不變的。就象余光中說過的:藍墨水字的上面就是汨羅江(待考證)。中國的每樣事物大概都有中國五千年的沉澱。所以中國的雨千年來也永遠都是滂滂沱沱,淅淅瀝瀝,清清爽爽新新的。

文中所寫,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天地,然也。一個雨字,便是天地的連線,當中的四點,就是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驕傲,中國的思想。中國的雨,它,沉澱了,整個中國。大禹治水,映雪苦讀,上方穀雨救司馬懿。雨衝出了中國的歷史,也將歷史沖淡了許多。

三讀文章,卻讀出了一種惋惜之情。文中的`古屋聽雨,是如何之詩意,如何之愜意啊。聽、雨之纖纖細手拂弄著無數黑鍵啊灰鍵,把晌午奏成黃昏,聽那點點滴滴點點,忐忐忑忑,忐忐忑忑,綿綿瀟瀟綿綿。一陣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雨點卻只能溶在水泥裡,雨已成了沒有音韻的樂音,瓦的歌唱已成絕響:雨來時,已不再,叢葉嘈嘈切切,不再閃動那溼溼的綠光,鳥聲減了,蛙聲沉了,蟲吟沒了。只是嘆息,只是後悔,千片萬片的瓦響已成了腦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憶。這世間已再沒有少年聽雨,紅燭成昏;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白頭聽雨,僧廬下了。

這種中國式的惋惜,是一種懷舊,是一種思念,是一種對祖國、對大陸、對家鄉的思念。一位老人對大陸統一的期盼!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7

記得高三的語文老師特別喜歡余光中的散文,時常在我們面前提到他。不過,說句實話,我對散文卻不怎麼喜歡。因為覺得散文就一個字——散!讀起來,感到很吃力,往往幾遍下來,還是不知道寫的是什麼。

看這篇《聽聽那冷雨》,是因為當時的天氣很熱,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感到有些煩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著作者的足跡,隨著作者的思緒,從現代聽到了古代,從現實聽到了歷史;從少年聽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給作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聽覺上的感受與心靈上的顫動。

最最為引起我興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筆下於是各種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視覺上: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嗅覺上: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與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聽覺上: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上去總有一點淒涼,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著瓦槽與屋簷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

我想,余光中先生應該是很喜歡雨的吧。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對雨的仔細觀察和打心底的喜歡,對雨不會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記憶。而對我,一個不喜歡雨,甚至有點討厭雨的人來說,看完這些對雨的描寫也不由得喜歡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筆給我一種很感性的美,行文間可感受到他情感的豐沛、想象的獨特(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雨是帶有薄荷味的吧)。

再者,《聽聽那冷雨》中,還體現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個特定:文藻豐富、瑰麗。在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連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瀟瀟”、“潮潤潤”、“走入霏霏”、“悽悽切切”八個疊詞,給人一種音樂美,也營造了一種古典的意境。此外,這些戲也使我更確切地體會到作者對“冷雨”的感覺,同時也為下文作者對“冷雨”展開敘述起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讀完全文,恨不得天馬上下一場冷雨!當然,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彥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樣是寫雨,彥火先生的“雨”缺個我不一樣的感覺。在彥先生筆下,出於就像文中寫的一首首詩詞,如“春雨有五色,灑來花旋成”,“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清風醒病胃,快雨破煩心”等,這些詩詞帶給人無限美好的遐想。在彥火先生筆下,雨或是飄逸或纏綿,人們的更多是歡樂。

余光中與彥火的這兩篇散文,都帶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卻透著一絲的哀愁,那是一種淡淡的鄉愁。它很平淡,幾乎感受不到,卻確實存在。

“冷雨”與“春雨”哪個更好,我說不出,但我覺得在不同的情緒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個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審美感受。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8

我喜歡朱自清的清新婉約的美得純潔,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歡這幅真實的景物,喜歡作者內心深處真摯情感的表達。楊朔的《茶花賦》,寫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霧罩的迷惑,但峰迴路轉之後,曲徑通幽,豁然展現一片嶄新天地,喜歡作者清新俊朗、婉轉蘊藉的風格。當然更喜歡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文章主要寫了春寒料峭時那漫長的雨季,“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細細嗅著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種。但大陸的雨“無論是疏雨離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中年聽雨,江闊雲低。白頭聽雨,亡國之痛。”我們知道,人生的不同階段,聽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時的雨,都會讓我們那顆敏感的心泛起漣漪,激起那溼淋淋的靈魂。

讀完此文,難免心生惆悵,這樣的悽苦源於內心,源於身臨其境所感。彷彿看到作者孑然獨行,在異地,在悽迷的雨中,漂泊異鄉的遊子都曾有過的那種孤獨與思鄉的情感。讓我們不禁想起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確,雨可以寄託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載離別的相思,風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繹著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無不昭示著人們的心情,雨帶給我們無限的惆悵與哀思;悽苦與迷離。雪寓意著美好人生,揚揚灑灑,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暫;風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換;總會憶起秋風,會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乾澀枯黃的枯葉紛飛,絕望離去,又是怎樣的一份傷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涼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種冷美也只不過是個瞬間。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9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繼蔣捷的聽雨之後,這是第二次被筆下文字化的雨聲所打動。《聽聽那冷雨》之於余光中就好比《荷塘月色》之於朱自清,互相成就。聽聽,那冷雨,雨是冷的,這正是余光中的雨。

從來不知道,一個人可以在雨聲中放置這麼多情感:他開頭就是一句“驚蟄一過,春寒加劇”,驚蟄,一箇中國節日文化的美妙符號,想必這從大陸仔又被勾起什麼鄉愁了吧,他忍不住想到求學過的廈門,想到以雨著稱的江南,想到自己祖籍的福建,他也曾是五陵年少,也是江南兒女。

他又忍不住拿外國的雨作比較,賞雨還是要到中國,他想,這才有“蕩胸生層雲”或是“商略黃昏雨”的意趣。雨,一個簡簡單單的方塊字,是來自倉頡的古老靈感,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宛然其中,又豈是什麼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多少文人的多少思緒才能彙集成這一滴雨,多少古人的多少才思才能凝結成這一滴雨,他愈發的感慨了。

可是,他與初戀女友在三輪車的油布蓬下躲雨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呵,在他衰老的同時,臺北水泥築成的灰色雨林已經悄然侵佔了他過去常常聽雨的瓦頂房,他得不到故鄉白雨的祝福,如今也得不到雨滴敲打瓦片的慰藉,他只能自嘲的想: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這海島上的老人,終究是在最後用“前塵隔海,古屋不在”這樣的句子結尾,一個清瘦的老人,一顆孤寂的心,在今夜臺北的這場冷雨中,該何去何從呢?

余光中的雨是冷的,他出生於大陸,成長於大陸,卻不曾想被迫與大陸分離,來到這寶島,他骨子裡縈繞著的是中國文人傳統的愁思,他心心念唸的是他的杏花春雨江南。當大陸的孩子們朗誦著“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時,當大陸的詩人振奮於他那句“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黃河之間”時,這老人卻在他廈門街上的家裡,聽著窗外冷雨的敲打聲,溫存著對大陸僅有的記憶。

余光中曾盛讚過李白“蓬萊文章建安骨”,我想,這句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他本人。先生已經不在了,且讓我們後人跟隨先生的《聽聽那冷雨》,聽雨,看雨,聞聞嗅嗅,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0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於朱自清。初讀《聽聽那冷雨》,不由大驚:散文能夠如此寫?細讀之則手不釋卷。余光中曾戲稱:“右手寫詩,偶爾左手寫散文,算是副產品。”但這樣的副產品在當代散文家中有幾人能出其右?

詩一樣的充滿跳躍聯想的語言是《聽聽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超多動用了迭字句。文章開始,就對雨作盡情的描繪: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一句就寫出雨的形聲。之後他跳躍聯想,寫道:······即使在夢裡,也似乎把雨傘撐著······這句奠定了整篇一種“憂傷”的基調。立刻,他大膽想象:整個中國整部中國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向這樣下著雨。此時,我窒息般地感覺到余光中內心那種深深的鄉愁以及愛國情懷。

本文恰似一首長詩,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溼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溫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於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靈歷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

余光中用詩樣的語言對雨進行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感覺進行描述,字裡行間,古詩韻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遙指”,“劍門細雨渭城輕塵”,“杏花春雨江南”。愛好古典文學者看本文,時時會心一笑。而喜愛現代風格的讀者也不會失望,例“雨是潮潮溼溼的音樂下在渴望的脣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許多所謂的現代詩人汗顏。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沒有音樂味,何能成為作家?同樣,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將思想完美融入語言,正如他所說:一位出色的散文家,當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鹽撒於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我讀書,常愛劃句,但是讀《聽聽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為每一句話都這麼美。

文壇宿耆柯靈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能夠幫忙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就應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闢一境。評論毫無過獎,也深刻公道。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1

第一次接觸余光中先生的文章時,朋友對我說:“讀餘先生的文章,最好選一個秋日的黃昏,靜靜的品一杯苦茶。你會慢慢步入他的文學世界,如同輕輕地踩在枯黃的落葉上。”我聽不懂朋友的內涵,今晚我在這雨夜,攤開《聽聽那冷雨》,那絲絲雨情纏繞著我,或許,這種感覺,你不懂。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聞聞,那冷雨,舔舔,那冷雨。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木被雨淋後發出的特有的淡淡土腥氣。這就是余光中先生筆下的雨。靜一點,你躺在床上輕輕的聽雨點從房簷滑下來歡樂的笑聲,看雨滴打在玻璃上淌下的痕跡,似乎寫滿漫漫人生路。嗅嗅那冷雨,你會聞到故鄉泥土的清香,舔舔那冷雨,你如同回到小巷,那帶著淡淡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那淺紫色的油紙傘。絲絲雨都牽動著富有感性的人類。每一點每一滴都是一份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鄉思鄉愁。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2

誰寄錦書來?如果李清照等的不是信鴿,而是電子郵件,她還會寫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樣浪漫的詞句嗎?

日子變化得好快,“日新月異”這個詞都趕不上這迅猛的速度,而那些感覺在這頻繁的折騰裡,不知不覺地沒有了。

在余光中的筆下,那冷雨是浪漫而懷舊的,雨落在日式樓房的瓦格上,雨落在蹬三輪車的斗笠上,雨落在牽手情侶打著的油布傘上,每一個片段都像是老上海的電影鏡頭,黑白無聲,但已經深遠而悠長。

但我聽不到他的冷雨,我所聽到的雨落在柏油路上,落在我家的防盜網上,或者落在了我穿著的紅色雨衣上,迷住了我的眼,讓要遲到的我忍不住咒罵。

何時與友人一同秉燭夜談,一起說“巴山夜雨漲秋池”時的故事。科技的發達讓整個世界縮小成了一個地球村,你可以和你在愛斯基摩的朋友聊三亞的好風光。通過網際網路這個神奇的第七大陸,距離變得不成問題但新的隔膜不知不覺地加深了。

林覺民的《與妻書》,開頭的“卿卿如晤”這幾個字儘讓與他們相隔一個世紀的我感受到了其中濃濃的情意,這種感情,只有用信紙的質感,鋼筆的筆觸,墨水的濃度才可以承載,跨越空間跨越時間。而便捷的代價便是過濾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的字型像機器人一般呈現文字,而字裡行間的情意便在光纜傳輸中不翼而飛。

我們是受益者,不用感受到暑氣的炎熱,不用經受寒風刺骨的嚴寒,我們活得很長很長,很健康很成功,但卻總有點空虛,總有點孤獨,咫尺天涯,儘管我通過我的電腦薄薄的螢幕看到了你,但我摸不到好像你跑到了我正在看的電視劇裡。

正值梅雨季節,老是下雨,雨落在我一直過夏天的面板上有一點冷,它淅淅瀝瀝的,在我的窗外嫵媚地笑,我豎起耳朵拼命地聽,但總會有尖銳的鳴笛聲和刺耳的剎車聲,他們毀掉了那冷雨製造的靜謐與懷舊。

如果余光中再聽到那冷雨,或許只能寫出錢鍾書的《一個偏見》。我在我那明亮的燈光下看書,讀到“落花人獨立”,可能無論何時,這冷雨落花都會給人一點慰藉,儘管窗外車水馬龍。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3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別在異鄉哭泣。”這是臺北的雨於我的最初印象,悽迷而又詩意。

“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都是潮潤潤的。”雨天,先生倚門而立,細雨濛濛,打溼了他的思緒,涼涼海風,吹亂了他的髮絲。蒼穹依舊遼闊,只不過已變了兩樣,歸心似箭卻望不到故土。

雨落在地上,圈圈漣漪緩緩盪開,不知故土的土地上是否也是一樣的景?先生的淚滴落在地上,分不清是哪滴是雨,哪滴是淚。“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的懷裡,被她的裙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恭之情。”先生飽受國家分離之苦,只能隔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相望,咫尺天涯。遊子的根在故土之上,離開了自己的根,他們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漂浮不定,尋不到家的溫暖,找不到靈魂的歸宿。

舊時的雨落在屋瓦上發出碎玉之聲,而今已成絕響。豈只是臺北,恐怕祖國大地也很少再能聽見這種天籟之音。無數的高樓聳立,城市儼然一個水泥森林,披著鋼筋水泥的怪物高傲地俯視著地下的芸芸眾生。

越多的人願意早起一小時來看一下股票狀況,而忘記了傾聽動人的鳥鳴;越來越多人低頭刷著手機看瑣碎資訊,而忘記欣賞沿途的風景;越來越多人忙於追名逐利,而忘記內心的棲息……先生不由扼腕嘆息,發出:“古屋不在,聽聽那冷雨。”的感嘆。冷雨冷的不僅是肌膚,更是給燥熱的降溫,讓人歸於平靜,放慢腳步感受生活。

雨於我也是特殊的存在,蘇童曾說:“假如有鋪滿青瓦的屋頂,我不認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親曾經在雨聲中為你縫製新襯衣,我不認為你會有一顆孤獨的心。”無論是轟然巨下,還是珊珊來遲,雨悄無聲息地滋養著內心的種子,淅淅瀝瀝也好,滂滂沱沱也罷,濃郁、熱烈的情感隨雨轟然而至,將人逼近情感崩潰的邊緣。忘不了《雨世》中父親轉身後蒼老的背影與小四無措的哭泣,忘不了老屋青瓦上籠罩的霧氣與暴雨擊打時發出的碎玉之聲,忘不了三毛在雨中狂奔的無拘無束……

聽聽那冷雨,聞聞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那冷雨……雨淋溼了我的眼,我的心、我的孤單歲月。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4

雨來時,撐傘拈花,默想輕笑,那是雨巷中丁香花一樣的姑娘的意境。而我這種還只處於“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輕學子,在這種哀而不傷的感情中,想到了《聽聽那冷雨》,想到那位隔著一道淺淺的海灣撐傘聆雨的老人,他從雨中都聽到了什麼。

雨聲,難說是“輕攏慢捻抹復挑”,但也可說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但在這個燈紅酒綠、各種聲音交雜的時代,這種不斷重複的單一音調,在某些人眼裡是極為單調無趣的。也是因為,他們早已對這個嘈雜世界麻木不仁了,他們的心早已變得粗糙,難以感覺到事物的美。而那些能在雨中有所感觸,讓思緒起伏的人們,有著一顆敏感的心。

對於余光中前輩,雨牽動著他的思緒悠悠盪盪,起起伏伏,卻始終縈繞在故鄉這塊土地上。從文章開頭就嘆息道:“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接著又在字裡行間遊遊走走,最後仍是一聲嘆息“二十五年,沒有受過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他的心思都繚繞在海灣對面那塊大陸上,似乎想將他的念想包裹在每一滴雨露中,灑遍整個大陸。他用一顆敏感的靈魂所流露出來的話語,用紙筆所寄託,讓無數遊子讀完文章後感到一股與自己心靈合拍的悸動,去聽一聽冷雨,念想自己的家鄉。

猶記初春之時,升上高二的我剛剛度過在新學校的第一個秋季與冬季。在那將暖未暖,寒去猶來之際,我在教室裡,在與題海奮戰的偶得閒暇中,驀然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抬頭瞥向窗外,卻被眼前那生機盎然的綠所驚訝到了。被雨水浸染的黃綠,嫩綠,青綠瞬間湧入你的視線,像是梵高所畫的油畫《蔦尾花》一般,透露著強烈的生命力,毫不掩飾,毫不收斂,像是要將你心中所有的陰霾都一一退散。那一剎那,我的心受到了強烈的衝擊,一時難以將眼光遊離。

只有敏感的心靈,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它的召喚。也只有敏感的心靈,才能寫出“誰的千指在按摩耳輪”“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此類深入人心的言辭。聽雨,其實是聽一顆敏感的靈魂的絮語。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5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早上醒來,覺得絲絲寒意,絲毫沒有冬逝的痕跡。天外陰沉沉的,不覺得讓人心悸一番。百無聊賴,習慣性的翻看手機裡備份的自覺溫馨的簡訊。冷笑了聲,依舊如往常。不再是那般沉寂,不再是那般欣然。向窗外望去,似乎能感覺到那冰冷的雨滴稀疏的灑落,不覺得讓人打一寒戰。好像那未接觸的雨滴正慢慢的滲進我的骨子裡。思索片刻,居然想起了高中時喜歡的那篇散文《聽聽那冷雨》。

也許是過於喜歡文學,我喜歡的那些散文詩集總是規定的放在我書櫥的下角抽屜,以便再回味時伸手即得。喜歡的散文集也很容易找到了。拿到那課本,抖落掉封面上的塵土,用紙拂拭掉那些散漫的記憶。鑽進被窩,誠心的拜讀。

躺在床上,也去聆聽雨打地面的聲音,可是卻覓不到。也許是心理原因吧,總覺得屋子裡也潮潮的,讓人不能有絲毫的溫暖。或許這便是秋雨與冬雨的區別吧。不去管它,還是捧本散文集,聆聽雨的聲音吧!

展開散文集,我默默地問自己。這雨會不會喚起我悲傷地記憶?而這潮溼的記憶,是否是驚蟄過後的春寒加劇呢?也許是雨季吧!淋淋漓漓,淅淅瀝瀝。如寒潮般侵蝕了我的記憶。也許是余光中先生喜歡那種曲折感吧,或許是在臺灣,依然是拐十次角都轉不出去的小巷子。我不喜歡那種感覺,倒不如江南小鎮,雨巷青房貼切。擎一把傘,走在那一抹青色的世界裡,即使一個人,也不顯得孤獨單調。即便是自己,那種寂寞感在心裡早已蕩然無存。我不相信,杏花,春雨,江南,這些曾經女子喜歡的歸宿會牽魂夢繞般纏住了我的心。即便是夜裡,也會潮溼了我的記憶。冬雨,也不見如此。

從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中,我第一次感覺,雨是可以見,可以聽,甚至可以嗅的。或許在外人看來,很幼稚,很朦朧,卻給了我大自然親切的心聲。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讀到此,我的心不免有些小激動。也許在余光中眼裡雨是最富有感性的女性。雨後的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也會發出草和樹林沐浴之後特有的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多麼優美的句子啊!卻為我一次次失了身。突然間模糊了自己的夢,不在簡單,不在純潔如雪。但在她觸動了我敏感的神經。

讀完一遍,捨不得把這書這麼快就放回去。說實話,是不捨得把這些優美的文字忽忽忘記,重新擱置在自己的腦中。不知道突然的想起一些事,沉默一番,我還是把那課本擱置起來。穿好衣服,站在窗前,那麼安靜,聚精會神,只為尋得一陣雨聲。

聽聽那冷雨,聽出了一番沉寂和驀然。卻聽不出一番苦惱和眷戀。

這個沒有陽光的白天,陰森森露出那張恐怖的臉。在那潮溼的地方,我彷彿迷失了自己。說實話,我輸不起自己,輸不起自己那顆安逸的心。

索性還是出去吧,觸觸那冰冷,嗅嗅那潮溼,聽聽那冷雨。就這樣,也覺得幸福。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6

迷濛中,一個模糊的身影愈來愈近。一身素白絲綢旗袍恰到好處的包裹在纖細的腰身上。無不彰顯著一個水鄉女子的娟秀氣質。承襲了水的柔美和雨的多情。撐著一把赤紅色的油紙傘嫋嫋婷婷的雋步在這水鄉烏巷中。

嘴裡輕輕哼唱著小曲,天街小雨潤如酥。

雨瀝瀝地嗒在紅傘上,但卻被溫柔掩埋了,於是也變的乖巧,和諧的順傘的弧度滑下。

紅傘的色澤映紅了女子的面頰。白裡透紅,紅裡忖粉。

女子住足,眼神恍惚,搖散不定。望盡了長空,也無人浸入眼簾。只有這細細的小雨,無聲的滋潤著每一個生命,同時也陪著她寂靜的等待。

乾淨的青石磚被雨淋洗的透出光亮來,古老的圍牆上的漆斑斑駁駁,只留下光禿的頹敗。雨淋過,頗顯衰老,溼漉著沁出一股股陰陰冷冷的嘔人氣味。

也許這女子想起了什麼。

長亭那晚,驟雨初歇,惟獨蟬在悽悽歷歷的鳴叫,一遍一遍的重複著那人的名字。

曾經的曾經很喜歡,黃昏吹著風的軟,星予在無中閃,細雨點撒在花前。

那個有雨的日子,象輕塵一樣你瀰漫在空氣中。新抽條的柳絲與細雨深情的糾纏不休,不舌纏綿的細訴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祕密。雨點滴滴浸入緊緊相握的雙手中,被面板吸收。此時雨水變成了膠水,粘住了手,粘住了步伐,也粘住了彼此的心。風雨交加的日子裡,無晴卻有情。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如今,終日凝眸,凝眸處,又添一段新愁。

凝望,凝望。還是始終如一的乾淨青石路,乾淨的眸子。

雨冷不丁的下個沒完沒了。煙雨朦朧。

恍惚間,一滴冰冷的液體劃過指間。微微閃動的目光。還有那滴冷冷液體承載一切有雨的日子。

悄悄劃過,真不知道。是雨還是淚。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7

讀罷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心中不覺有一絲淡淡的哀愁感,那是一個遊子對故鄉發自肺腑的真摯情感,在冷雨中夾雜著濃濃的思鄉之情。

雨是平凡但絕不平庸的事物。它時而是綿綿不絕的春雨,朦朧霏霏,情意綿綿;它時而是瓢潑傾盆的雷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毫不在意人間的紛擾;它時而又是悽悽涼涼的梧桐夜雨,如李清照般的惆悵,獨自怎生的黑;它時而還是寂靜的冬雨,輕輕地落地化作雨蝶飛入世人的夢鄉之中……

在余光中的文章中,讀到的雨是悽悽涼涼的雨,冷冷的,帶著許多的離愁別緒和傷感。有漂泊異鄉遊子的孤獨情感,有失去心中寄託的無助無依,有對自己有國難回有家難歸的苦悶痛楚。這冷雨其中夾雜著的複雜情感又有誰能說的清呢?

讀他的冷雨,也觸動了我的內心,突然很想聽聽家鄉的雨。

聽雨,聽聽家鄉的雨吧。三月的春雨,下起來綿綿不絕,細雨霏霏,如牛毛,在空中密密地斜織著。三月的春雨,喚起大地的生機,青綠的小草滿山遍野地鋪著,緋紅的桃花夾岸而開。三月的春雨,振奮人們的精神和鬥志,一年之計在於春,它讓人間充滿了愛和希望。三月的春雨,化作了春泥,去呵護我們的心靈……

聽雨,聽聽家鄉的雨吧。七月的雨,下起來毫不客氣,它沒有一點遲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對於塵世毫無牽掛。七月的雨,該是滂沱的雷雨了吧。它來勢洶洶,帶著雷鳴閃電,似乎要響徹宇宙大地。七月的雨,讓我感受不到絲毫的淒涼與悲意,那是一場生命的狂奏曲,鏗鏘而有力。七月的雨,似乎與眾不同,它定是一場對人世不公的反抗。七月的雨,出現的太及時,讓人間的空氣變的清新溼潤……

聽雨,聽聽家鄉的雨吧。秋天的雨,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梧桐葉已落,路上鋪滿的是一路的惆悵和傷感,繁華之後便是蕭條的冷落。秋雨冷冷地打在樹間,聽見的是寂寞的回聲,塵世的最大淒涼也莫過於此了。秋雨的悲涼正如一個遊子漂泊在外時的心境一樣,悽苦、難捱……

聽雨,聽聽家鄉的雨吧。冬季的雨該是最安靜的雨了吧。它總是悄悄地下,生怕吵醒熟睡的人們。它雖然是冰冰冷冷的身體,但它的心確是如火的熾熱。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瞬間,它讓人間升騰起愛的暖氣,溫暖人間與大地……

聽雨,聽過家鄉四季的雨,我覺的自己比余光中要幸福的多。不管家鄉的雨是否是冷雨,至少我還能夠站在家鄉的故土上傾聽雨的聲音,感受到家鄉雨的自在與清新。我也能夠理解余光中的思鄉之情,能夠理解他那種對於故土的懷念,那種遊子飄零的孤獨之感。

聽雨,我聽到了余光中在冷雨中心碎的聲音,聽到他的眼淚與雨滴一同落下,聽到他的內心在時刻默唸祖國的名字,聽到他雙鬢已白的嘆息之聲,聽到他一個遊子的遺憾之音,聽到他對大陸的熱情讚美……

聽雨,我聽到了母親對遊子的呼喚,那聲音沙啞但又是那麼的清晰;我聽到了家對遊子的呼喚,那聲音微弱但又是那麼的響亮;我聽到了手足之間的呼喚,那聲音來自心間,無法被那長長的海峽所阻斷,我聽到了愛遊走在身邊的聲音……

但願前塵不再隔海,古屋永在,海峽兩岸不再聽那冷冷的思鄉苦雨。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8

《聽聽那冷雨》是我國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篇散文,僅這名字就讓人喜歡,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寫點什麼。一個人靜靜地坐著,聽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心裡該湧起多少回憶和感慨。

讀過此文的人,必須能感到一種惋惜之情。文章中的古屋聽雨,多麼的詩意,讓人感到一絲絲愜意,我想也只有詩人余光中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吧。聽雨的纖細,手拂著無數黑鍵和灰鍵,把晌午奏成黃昏,聽那點點滴滴,忐忐忑忑,綿綿瀟瀟。“一陣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之臺灣,雨點卻只能溶在水泥裡,雨已成了沒有音韻的樂音,瓦的歌唱已成絕響:雨來時,已不再,叢葉嘈嘈切切,不再閃動那溼溼的綠光,鳥聲減了,蛙聲沉了,蟲吟沒了。只是嘆息,只是後悔,千片萬片的瓦響已成了腦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憶。這世間已再沒有“少年聽雨,紅燭成昏;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白頭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了。”多麼美的筆調啊!是一種懷舊,是一種思念,是一種對祖國、大陸、家鄉的思念。一位老人對大陸統一的期盼!

讀著讀著,一股淋淋漓漓的雨彷彿浮此刻我的眼前。雖身邊只是晴天,但總有一種孤孤零零的看雨無情的淅淅瀝瀝的下著的感覺;雖沒有瓦來伴奏,可陣陣雨落在千瓦萬瓦上那種清脆的聲音一向縈繞在我的耳旁。似乎有了幻覺,但深知這不是幻覺,而是詩人余光中把我帶入了雨中思想的盡頭……

“就連在夢裡,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但是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說得多好啊,如果能夠,我會加上一句:“雖躲但是整個雨季,但至少能躲得住這時的思念。”詩人余光中對大陸的思念是越來越深厚的,情感也隨之流露出來:“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貌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向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覺,不明白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但是那—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齊,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裡,被她的裾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這樣的話語,誰能與之同媲美?

聽聽那冷雨,聽聽詩人余光中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吧!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19

初覽此文,猶如仙人,身縱雲霧間,雖不明其圖,卻也被那跳動的文字所征服,飄飄欲醉。

尤奇,細品之。略有所悟,若有偏鋒,望君見諒。

名為散文,實可為詩。不僅僅可讀更可詠之,有詩的韻律,有詩的起落,更有詩的情調。

余光中先生以其獨特的形式,獨特的體驗,揮寫者濃濃的鄉思,淡淡的鄉愁,撥動了我內心深處一根緊繃的弦。

一個人靜靜的坐著,聽著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心中該湧起多少回憶與感慨啊。余光中先生抒寫著雨聲的流淌而出,藉著淡淡的冷雨而抒情。

通篇遍佈雨的身影,但儘管如此,卻不感單調,而是一種莫名的欣喜。

雨,那冷雨。將身處臺灣,不能回大陸團聚的心,濃濃的相思之情娓娓傾訴。竟改變了我對雨的看法。

文中的“蕩胸生層雲”“商略黃昏雨”更體現了現代版文人騷客的古韻。

余光中先生,總說自己是江南人,他嚮往“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杏花春雨。小巷,油傘,也體現了余光中先生的江南情。

雖說是離愁,是對中國大陸的嚮往。但字裡行間是雨的跳動,是雨的唯美。改革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狀。

“前塵隔海。古屋不在。聽聽那冷雨。”可謂點睛之筆。詩意滿溢,回味無窮。

至此,對那淅淅瀝瀝的雨,有絲淡淡的邂逅。

縱覽全文,筆鋒間勾勒出了鄉思,詞語間搭配出了鄉愁。

聽聽那冷雨,聽聽那書生(生)。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20

記得高三的語文老師個性喜歡余光中的散文,時常在我們面前提到他。但是,說句實話,我對散文卻不怎樣喜歡。因為覺得散文就一個字——散!讀起來,感到很吃力,往往幾遍下來,還是不明白寫的是什麼。

看這篇《聽聽那冷雨》,是因為當時的天氣很熱,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感到有些煩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著作者的足跡,從大陸“聽”到香港、臺灣、美國最後又回到了臺灣;隨著作者的思緒,從現代聽到了古代,從現實聽到了歷史;從少年聽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給作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聽覺上的感受與心靈上的顫動。

最最為引起我興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筆下於是各種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視覺上: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嗅覺上: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與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聽覺上: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上去總有一點淒涼,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著瓦槽與屋簷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

我想,余光中先生就應是很喜歡雨的吧。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對雨的仔細觀察和打心底的喜歡,對雨不會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記憶。而對我,一個不喜歡雨,甚至有點厭惡雨的人來說,看完這些對雨的描述也不由得喜歡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筆給我一種很感性的美,行文間可感受到他情感的豐沛、想象的獨特(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雨是帶有薄荷味的吧)。

再者,《聽聽那冷雨》中,還體現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個特定:文藻豐富、瑰麗。在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連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瀟瀟”、“潮潤潤”、“走入霏霏”、“悽悽切切”八個疊詞,給人一種音樂美,也營造了一種古典的意境。此外,這些戲也使我更確切地體會到作者對“冷雨”的感覺,同時也為下文作者對“冷雨”展開敘述起了必須的鋪墊作用。

讀完全文,恨不得天立刻下一場冷雨!當然,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彥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樣是寫雨,彥火先生的“雨”缺個我不一樣的感覺。在彥先生筆下,出於就像文中寫的一首首詩詞,如“春雨有五色,灑來花旋成”,“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清風醒病胃,快雨破煩心”等,這些詩詞帶給人無限完美的遐想。在彥火先生筆下,雨或是飄逸或纏綿,人們的更多是歡樂。

余光中與彥火的這兩篇散文,都帶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卻透著一絲的哀愁,那是一種淡淡的鄉愁。它很平淡,幾乎感受不到,卻確實存在。

“冷雨”與“春雨”哪個更好,我說不出,但我覺得在不同的情緒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個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審美感受。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21

“從傳說落到現在,從霏霏落到湃湃,從簷漏落到江海,問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聲說些什麼呢?”這首詩《雨聲說些什麼》,讓我認識了余光中。

閒暇之餘,我讀了余光中的散文《聽聽那冷雨》。

“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煙雨茫茫,蓄著絲絲寒意,嘀嘀嗒嗒,淅淅瀝瀝,如斷珠一躍而下。春雨綿綿,打溼了老人兩鬢白霜;冷風悽悽勾起了老人的思緒。朦朧中是那鄉愁,透過雨什麼也看不見,對故園的思念一點點,讓雨來訴說。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身在異鄉,看不見故園的杏花春雨,看不見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看不見細雨浥輕塵……作者借雨寫愁,化用了中國的古典詩詞,把自己心頭憂憂的愁緒融於景中,我想,這也可見了餘老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吧。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小精煉的文字,沒有各種華麗的詞藻,卻可以讓人有所觸動。“聽聽”“看看”“嗅嗅聞聞”“舔舔”把文字上的雨寫活了,雨好像有種多樣的情態,撥動了心絃,滋潤萬物。

少年聽雨,那時的雨是奔放歡樂,顯現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風華正茂;中年聽雨,是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滄桑;白頭聽雨,是古屋中想到的亡國之悲痛。餘老一生飽受分離之苦,嚐盡了漂泊異地,久不見故園的心酸,如風雨中行船的客舟,找不到歸宿。

小時讀“小時的傘”、“溼了的鞋”,只覺句子有一種風趣和可愛,如今再次回味,才明白那其中蘊含著的是余光中美好的回憶和對過往留戀。

古屋不再,且聽聽那冷雨,且聽聽雨訴說的鄉愁。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22

天空中依然瓢泊著雨絲,一絲又接一絲,連綿不斷,風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拂過,即使是多麼的溫柔,輕聲的拂過,但路人總是能感受風的力度所帶來的刺骨。

連下了兩天的雨,依舊沒有停止擁抱大地的想法,使得天空黑壓壓一片,白天見不著太陽,晚上的月亮和星星也**了,唯有街邊那微弱的黃暈燈光之外,整個小村莊也便是陷入一片漆黑中了罷。

夜晚的溫度總是比白天的穩定要低很多,氛圍也淒涼了許多。

連著好幾天沒出門的我,認為室外的溫度跟室內差不多,起身撥開窗,輕輕推開窗戶,那一霎那,一股寒氣迎面撲來,那種感覺並不是寒風的刺骨,而是久久悶在家中無法得到的那種清新,一股風恰似打通了全身的血脈,清爽無比。於是,我便偷偷出門去汲取那久違的清新。

走出門,便撐起那透明的傘,往前方走去……

街道上獨我一人在走,空蕩蕩,十分寧靜,靜得空氣中只有雨擊打萬物的清脆滴聲和我那一步又一步清晰的腳步聲。走著走著,我停留在了一盞路燈下邊,抬頭看著雨傘,一滴又一滴的雨先是重重地“啪”一聲落在傘上,再是順著傘邊滑下,最後墜地。

一個夜晚,一場雨,一個人,一盞路燈,簡簡單單的幾樣事物便可構成一幅唯美而又略顯淒涼的畫。

站在雨中的我,靜靜地聽著那冷雨的訴說,心中那混亂而又複雜的情緒尤然而生,每至夜晚,獨留我一個於一個空間,總是會有些莫名的傷感與惆悵,更何況,又加了一場雨,複雜的心情又被冷雨不停沖刷,可是,雨卻像另一種調料加在那種已是混亂不堪的情緒中,更是惆悵了,死寂雨夜尤其殘酷。

靜靜地聽雨,靜靜地站在原地,想著一些有的沒的,在如此靜的場景下,讓自己冷靜冷靜,便能想透一些事物,領悟一些人生道理。

即使寧靜,但我並不孤單,因為有雨、有風等事物在陪著我,況且我還有一個與我形影不離的影子。

街邊愈來愈冷,冰冷的空氣總會讓我感覺稀薄,窒息的感覺,愁緒拋一邊,還是回家吧。

夜下一個人,月下一個人,雨下一個人,也想一個人去領悟,可惜還是琢磨不透這個紛擾的世界。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讀後感 篇23

綿長的陰雨撫慰了悶熱的天氣,潮溼得黏黏膩膩。然而這個學校的熱卻未曾褪去,每個人都躁動得不行。運動會後一個星期,不知是第幾次在自修時,聽見對面傳出的此起彼伏的起鬨聲,和肆無忌憚的笑,整個學校彷彿都浮在半空之中。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但是這樣的熱鬧,卻不是真正從內心發出的滿足,只是笑容從嘴角溜過,還未流轉過心底,就消失不見了。不僅僅是在學校,整個社會也同樣叫囂著,翻騰著,攪動著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滋生出躁動不安的情緒。年輕人靜不下心去聆聽,去發現,去收穫。只是徘徊在真理的大門外,踱步著,從禁閉的門縫中妄圖窺視,手卻牢牢地釘死在大腿旁邊。他們不知道的是:開啟大門的方法,就沉澱在被攪動的湖面底下。

社會的浮華矇蔽了年輕人的心靈,我們來不及思考,就將舊事物一股腦全部打破。民國時期,國難當頭,人們頭暈腦脹,就急著把西方的文化請進門來,把中國的優秀傳統趕出家去。而如今,我們又被明晃晃的高樓大廈刺痛著眼睛,還沒等大腦思考完畢,身體已經在“摧毀文化遺蹟”的檔案蓋了印章。

漸漸地,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遠去,每個人都在喧囂塵世中如同行屍走肉。

我們已經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卻因為自身的浮躁而不幸失足,也難怪那麼多老人搖頭嘆息,哀孺子不可教也。社會上對於90後、00後批判的聲音,也並非全無道理。世世代代的人,錯錯落落地行走在山路上,前後已經拉得很長。年長的前輩經驗豐富,果斷而勇敢,領頭開闢著道路。而我們踏著老一輩們踩出來的路,還因為猶豫不決陷入沼澤。這樣的表現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偏見不是憑空產生的,是躁動不安的夢魘給我們的形象刷上了一層陰影。社會的浮華給我們心底點了一把火,我們自身卻助長了火勢的蔓延。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也衝昏了我們的頭腦。當我們沉醉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時,躁動,也逐漸加快了侵蝕心靈的程序,將沉穩與耐心一點點剝離。於是,我們忘乎所以,忘記了聆聽,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團洩不掉的火。

躁動也來源於對幸福的過度期待。加繆在《西西弗斯的神話》中說過:“當對幸福的憧憬過於急切,那麼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學習的巨大壓力將我們束縛在座位上沒日沒夜地埋頭苦幹,對於目標的過度追求更是把我們放置在了深不可見的懸崖邊上。對於幸福的渴求,讓我們加快步伐追趕,但一路上的磕磕絆絆促使我們萌生出逃避現實的想法。目標的高遠讓人無從下手,煩躁自然而然就從心底騰起。一旦開始怠惰,我們也就兜兜轉轉進入了一個無窮迴圈。一時的煩躁導致心不在焉的工作狀態,接著加劇了工作效率的低下……來來回回在原地踏步,心中的方向逐漸迷失,幸福也就離我們更遠了。

燥熱摧垮了我們原本堅強的心理防線。衝動佔據著心底張牙舞爪之時,我們脆弱得如同一張白紙。情緒化、片面化……一系列負面狀態導致我們無法用冷靜、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即使再簡單的問題,經過焦慮的放大,也往往由原來的不堪一擊變得堅不可摧。

衝動矇蔽雙眼,我們還會做出各種令人後悔的事。一輛運輸貨車在公路上側翻,附近居民都被這從天而降的意外之喜衝昏了頭腦,一擁而上,一鬨而搶,卻忽視了被圍困在駕駛室裡的司機。他們的行為讓人心寒不已,這是對人性的漠視。這不僅僅是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更是浮華社會下道德的缺失。

衝動不僅僅給個人的生活築起一道屏障,還將給文學藝術帶來巨大的災難。碎片化的閱讀時代衍生出的小說、段子等,以通俗爽快、隨時閱讀的優點撼動著經典文學的地位。在給我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掩蓋了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東西——文學。人們逐漸逃離這種生澀卻最為優美的語言形式,漸漸的,忘記了來時的路。現代青年作家簡直是鳳毛麟角,且經篩選留下的青年作家,比起莫言、劉慈欣等文化大家,他們的筆鋒還是太淺顯。文化記憶的斷層,呼喚著我們迴歸一個理性思考的社會。

因此,生活需要一陣甘霖,來澆滅心中的火,平息時代的熱。將我們的心靈從手機螢幕、網路小說中收回來,去觸控經典文學的美。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一路由北看到南;從“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夢迴唐宋盛世開……那些所有的美的享受,都在一字一句中綻開。

這個社會或許不會因為我們一個人的言行而改變,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慢下來,用心去品味世界,用沉著冷靜的心去澆滅生活的大火。對於幸福,或許我們無法做到賢人的寵辱不驚、雲捲雲舒,但至少我們要培養自己,擁有充足的耐心與自信。努力完成日常的一點一滴,幸福可能就會從天而降。

等等吧,慢慢行,一步一個腳印,讓心平靜。且歌且行,從驚蟄一路走到霜降。歲月並不快,有時只是我們的心被戳上加急的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