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鎖記的讀後感(精選9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鎖記的讀後感(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鎖記的讀後感(精選9篇)

  鎖記的讀後感 篇1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汙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援。

《瑣記》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鎖記的讀後感 篇2

今天是中秋短假的最後一天,中午,頂著炎炎烈日,我從書店捧回了一本《朝花夕拾》。到家後,翻開幾頁,雖說是小說,可我基本一點都讀不懂。偶然翻到《瑣記》這篇文章,感覺不那麼深奧,便讀了起來。

一開頭,是講一位姓衍的太太,她對自己的兒子雖然狠,對別家的孩子卻好的,無論鬧出什麼亂子來,也決不去告訴各人的父母,因此小孩們都喜歡去她家,剛開始我還覺得她很民主,可看著看著就覺得有問題了,她總是慫恿孩子們幹壞事,事後又充當“老好人”的一個角色,簡單的說就是“虛偽。”譬如,她慫恿孩子們冬天裡去吃水缸裡結的冰,那可是在農村,一個水缸常年不打掃該有多髒啊!她還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得多。”;她還鼓勵孩子們比賽“打旋子”,還從旁計著數,但當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來時,馬上就會變換口吻說道,“你看,不是跌倒了麼?不聽我的話。我叫你們不要旋,不要旋……。”看到這裡,她的形象在我心中已經大打折扣。

後來,魯迅的父親過失了,她竟然慫恿魯迅去偷錢,魯迅說自己家沒有錢,她又讓魯迅去偷家裡的首飾變賣。魯迅最終還是沒有去偷,可是不到一個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魯迅已經偷了家裡的東西去變賣了,事情很明顯就是那個衍太太跑出去亂說的。

這種表面上對你很好,背後卻捅人一刀的人,我是最鄙視的,小時候,我總覺得別的同學的家長特別好,總是和顏悅色,而我媽媽卻很凶,總是管我。看了這篇文章我才明白,其他同學的家長,其實表面上對我好的,總是和顏悅色的,卻很少有內心真正對我好,只是覺得我是客人。而我的父母,平時對我總是很凶,總是管我,這也不讓那也不讓,其實才是真正對我好。

  鎖記的讀後感 篇3

江南的雨夜,很靜。雨打芭蕉叩不開的心扉,一如流年似水。我凝望著日子發黴了,濾出回憶裡依然新鮮的故事,如夏日午後那穿透綠蔭的陽光,點點滴滴地灑在心上!

曾記否?那個楓葉還未紅透的九月,悄然翻開的日子。離愁在緊張的氣氛中醞釀,伴著會考臨近的腳步,發酵成一罈酒。我們品出不同的味道。各式的同學錄流傳開,筆墨麾下的友誼透著暗香。

繁花滿地,終須別離。我們一起摔破滿屏的回憶,卻摔不破熟悉的容顏。而後,幾羽落煙捎回我的牽掛,悄然兜落,循無痕跡。熟悉的聲音彷彿依然在耳邊縈繞,可人已然遠去……

曾記否?那個最後的六一張張笑臉在初夏的回憶中如花綻放,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我們總以為能將快樂延伸到永遠。

當南瓜馬車載著王子和灰姑娘遠去,當寄託著兒時夢想的蒲公英越飛越遠,當映著笑臉的雲朵飄向天際,我們只是在童年的尾巴上做了最後的感動。殊不知無謂的`掙扎擋不住成長的步伐。那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怕,相信自己是好孩子。看那咖啡色的夕陽要落下,拉著勾勾說著永遠。可那誓言和時間比要怎麼贏?說好的永遠只能孤單飄零……

雨聲漸稀,空氣一塵不染,夾雜著莫名的芬芳從四周攏來,撩動了紗幔。我將頭撇向一邊,看到了那本相簿。我把它捧在手心,輕輕掠去塵埃。年華耗盡,繁花滿地,一切成了往昔,我亦只能站在回憶中哭地笑著去感受。

花季始終蒙著揭不開的面紗,繽紛的落英彷彿舞蹈著我所熟悉的彷偟。時間不肯給我絲毫機會,我抓不住它。傻傻地問自己,這是怎麼了。

零零碎碎的回憶如散成一地的青花瓷片,那麼好看,卻隨時能給人留下傷疤。

當我把自己弄的傷痕累累後才明白,原來成長是一種痛。猶如小美人魚幻化成人時承受的裂尾之痛,痛得那麼徹底。生活也是一種痛,猶如在暗夜中摘著棘藜。

  鎖記的讀後感 篇4

在魯迅先生《朝花夕拾》這冊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確實讓人覺得有點不同,那就是《瑣記》。不似前幾篇文章都有個明確的主題,這篇倒有點兒像形散神亦散的散文了。

《瑣記》先從衍太太這一角色入手,回憶了魯迅先生兒時與和衍太太之間的故事。衍太太總是給我留了一個不好的印象的,一個似乎有了小市民的種種劣根性的婦女,但是孩子們在她那兒總能得到百般的縱容,或許更是一種不負責任。最後竟然還從衍太太口中傳出先生偷偷變賣家當的謠言,此時的衍太太卻愈發的不可愛了。

文章還寫到了當先生不想再留在S城之時,南京求學的事,在那段做做學生的日子裡,先生對於學習的處所倒有個詳細的介紹,也表明了當時自己讀書的態度,對於一些先進的科學讀本均是喜愛的,對於一些陳古的文言,先生多是沒甚印象。這也得以看出當時先生為何要倡導新文化運動。

文章就在這樣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中展開了。臨到最後的文章末尾,魯迅先生寫到了去日本留學的事情,4箇中國的留學生要去日本留學,文章的最有趣之處便在此了:一些前年去日本留過學的前輩特意指教了關於“襪”和“錢”的經驗,不成想,這些讓新留學生們紛紛遵命的經驗,到了日本,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和一些理想主意的存在。

總而言之,《瑣記》雖提名為瑣記,但卻頗能展現那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文章很好地顯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很好的回憶性散文。

  鎖記的讀後感 篇5

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想要單純的活下去,只會不斷的被人欺壓,大家都在不同程度的用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面對這個大家庭中的潛在的鬥爭。用來維護自己作為人的尊嚴。為了利益有著很多的矛盾,親兄弟變得沒有親情可言,大家相互之間存在著芥蒂,即使願意幫忙但也是下一代,而且沒有任何的心甘情願,更多的是同情和可憐,沒有平等的方式。

七巧喜歡丈夫的弟弟,可是當他也說喜歡她的時候,她反而猶豫了,害怕了,而且拒絕了他,她害怕是為了她的錢,在現實中喜歡和不喜歡早已被時間和改變衝破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她變得潑辣,在最後她也在回想曾經喜歡她的人也有很多,她嫁給他們當中的隨便一個也許都會得到真心,可是一切都不如人願。

長安進入學校以後,在家做慣了小姐,所以經常丟東西,她母親捨不得怕她敗家,要去學校鬧,後來礙於面子她放棄了學業,也許就在那一刻她的命運就改變了,她的很多行為活脫脫的像她母親,她吸上了煙片,好不容易有了愛情,最後還被母親拆散了。

  鎖記的讀後感 篇6

在魯迅先生《朝花夕拾》這冊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別具一格,那就是《瑣記》。

《瑣記》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

文章先從衍太太這一角色入手,回憶了魯迅先生兒時與衍太太之間的故事。文中寫了“衍太太”的一言一行,表面看來像是在誇讚她,實際卻諷刺了她的虛偽舉止。也讓我從中懂得了不能憑藉表象來判定一個人的好與壞,事情的對與錯,而是要從內心、從本質上來判斷。

而後文所寫去學堂一事,則更是耐人尋味。文章中說的城中唯一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一天的時間都消磨在一科的學習上,滿腦子的英文或滿腦子的古文。學堂中根據等級的分別,竟然連宿舍的好壞都算在其中。好的就在人前耀武揚威,不好的就低頭不敢言語,連走路都要讓他三分。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封建制度使人本身的思想被深深地囚禁,怪不得魯迅先生要醫好人思想上的病。

總而言之,《瑣記》雖提名為瑣記,但卻頗能展現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通過閱讀此文,讓我長了不小的見識,真是受益匪淺。

  鎖記的讀後感 篇7

這本書是陳丹青紐約生涯的結賬,初事寫作的開端……他的生活因這本書從此轉向,出現新地帶。和其它幾本書相比,陳丹青說“這本書不越界、沒脾氣,聊聊紐約、談談藝術,自然顯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謂生活積累比較厚,要論寫作的閒靜與專注,也確是這本書。”

看陳丹青的書,讓我感到很爽,覺得與作者面對面真誠相待。沒有矯飾,沒有說教。

在19期《在北大聽講座》中,有一篇正好是陳丹青關於《紐約瑣記》的瑣憶,作者說:“當你在寫你在其中生活過很長時間的城市時,有一點要剋制,就是不要多談你自己。”

這本書做到了。作者不是更多的直接談紐約生活,而把更多的筆墨留給紐約的藝術印象,通過這些印象及人物帶出紐約的生活來。

這是作者的一種寫作方式,也是作者的一種生活態度,我以為。於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作者稱之為“見到的紐約生態”。我覺得更像是作為一個畫家的“畫家生態。”

作者在北大講座談到這本書時還說:“我們印象中的紐約常常是一種很浪漫的形象,都是從電視電影中建構出來的。可是一個真正的紐約跟我們今天的社會一樣,跟你們將來畢業面臨的問題一樣,也就是謀生、安身立命,此外才是哲學、歷史和藝術。”

我們總是把藝術家看成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其實藝術也是建構在日常生活之中。作為畫家的生態,同樣是生活面對的各種困境和現實的諸多因素的總和。

開啟一看,立馬就被吸引,不管你是外行還是內行。他獨特的優美、幽默滲透在字裡行間,他的藝術修為和文學造詣相得益彰,使得他的文字自成體系——乾淨深邃。

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同時段的人生,閱讀著同一本書,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鎖記的讀後感 篇8

昨日去至上圖,一時抓耳撓腮想不出找什麼書看,隨手尋了許子東的《吶喊與流言》與陳丹青的《紐約瑣記》。許的書比較學術,煞有其事地看了些關於張愛玲小說特色的評論,抄了些關於錢鍾書小說修辭技法的皮毛,便合上書丟在一邊。摩挲了一陣《紐約瑣記》的封皮,仍舊煞有其事,不過拿出筆和小本做起了讀書筆記,誰讓丹青先生是我的偶像呢?

“人但凡新做一件事,多少總有點鄭重和憨傻。”看著不禁啞然失笑,笑自己最近鄭重其事地想著某些事,略略抑鬱,實在有些憨傻,這個世界有什麼是想不明白的呢?可是仍舊難看開……

關於闊別祖國十八年後的心情,陳丹青先生如是說:“我早已不是那個在博物館湊近名畫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國數年,也和那位《紐約瑣記》的作者日漸疏遠;寫作使我從只顧畫畫的痴態中醒來,醒在自己不同的書中,暗暗驚訝域外和家國怎樣深刻地改變並重塑一個人。”重塑一個人何需十八年,光影剎那之間人的心境就有微妙的變化,處在不同環境和文化的包圍中,自然有所改變,有些是被迫的,有些則是必然的。把記憶倒退至五年前的自己,點點滴滴時至今日,莫不時刻喚醒我今昔夏日的別樣心情。

陳丹青提到了他在美國時的所憶所聞,一篇比較美術館和畫廊的文章。“美術館總能有效地讓人沮喪、厭倦。藝術家不免都有狂妄和脆弱的間歇性併發症:朝拜前人,要麼摩拳擦掌,要麼萬念俱灰。”我不是藝術家,對前人有敬畏而無朝拜之心,對未來也少卻少年的意氣風發,當然也了無抑鬱不堪的念頭。只是有些懊喪,恨當年沒有真正用心領略大都會博物館,只是疲於奔命似的在美館裡一陣亂竄,還差點因為坐地上而成了西人的笑柄。對於一個初涉異域的孩子來說,什麼都是陌生、新鮮的,卻又茫然失措……

“千百家亮堂堂的畫廊就這麼天天空落落的,那才叫寂寞。文化藝術繁榮昌盛後的大寂寞。我們不是總在期待文藝繁榮麼?我在紐約看見了。”我無從想象這種空落景象匯合起來會是怎樣一番模樣,從小我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盛況空前”的“繁榮”,而繪畫名家們的作品不是束之高閣不為人所知,就是永遠擺在美館裡受小眾的虔誠的瞻仰與無知的膜拜。

“作品只要一進畫廊就顯得神色不專,表情陌生,同作者,甚至同它自己疏離了。它們不再是你在畫室裡塗來改去,牽腸掛肚的玩意兒。那是畫廊的東西,而畫廊又用精美、鄭重、討人喜歡的方式,為它安排了下一段生命,從此同藝術家兩不相干。一旦有了畫廊,藝術家和他的作品就此被生生掰扯開來,他的夢境(原就是他的現實)和現實(也就是他的夢境)也被掰扯開來,從此藝術家必須醒著做夢。”畫作即生命,它們的生命為藝術家所賦予,卻又不得不在商人的操弄下走向各自命運的另一端;而許多未成名的藝術家們也只能在討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創作理想,這真是一種似矛盾卻又彼此相容的現實組合。

這裡還有一段相似的文字:“美術館的藏畫全是大眾情人,它們隨時接住每位來者的目光,並報以忠順的凝視,猶如夢境;畫廊的作品卻瞪著焦距不詳、意義不明的目光,你看定它,它卻好似在閃避,或穿越你的注視,看向未知的處所——所有畫廊的作品都是一副有待認領的表情。”好一個“有待認領”的作品,像極了孤苦伶仃卻又冷漠相視的孩子,而“忠順如夢境般”的藏畫則充滿風情,卻絕無曖昧。那麼他們的表情和個性又是誰賦予的呢?作家?商人?還是身處異地的藝術本身?

丹青先生把玩文字是有分寸的,就像是作畫一般,提供無限的想象也給出自己的解釋。“什麼是畫廊文化?作何體現?其實就是中國的老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言之,美術館展示的是文化‘風暴’,畫廊呈現的是藝術‘生態’。重要的不是藝術家的數量,而是‘生態’的質量與繁盛。”美館裡的畫作展開的也許是一副歷史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圖景,讓人回溯回去,步入一代代畫賢們佈置的藝術殿堂;而畫廊裡所呈現的文化“生態”則有力彰顯著當代藝術的旺盛自由、蓬勃發展、相容幷包,充滿時尚感和獨特個性。“美術館的作品總是過去時的,畫廊的作品則一再地呈示在現在時。……美術館是標示驚歎號的地方,但驚歎號有時不如畫廊給出的千萬個問號來的有意思。”藝術魅力在畫廊中得以展示,那引人遐想的悠遠魅力絕對不輸使人陷入歷史彼時的剎那驚豔。“畫廊正是藝術家彼此對話(求取理解)、對抗(求取自主)的生態場。收藏家和批評家悄然光顧,塗鴉小子和波普元老出沒其間;那是做生意的地方(藝術家因此有飯吃),又是文化的舞臺(藝術家因此有地方講話)——這既是西方畫廊的不同功能、雙重性格、兩副面孔。”這麼一箇中肯的評價,讓人窺見理解、自主對應寬容、獨立,無不是文化多元內在的精神因素和特質。

“終於我發現我在懷念沒有畫廊,不知道畫廊的矇昧歲月。”是真的不懷念嗎?真的矇昧了嗎?陳丹青不像是自嘲和揶揄。我想,在那段看似“矇昧”實則“激情”的歲月裡,任何一個懷有理想之志的藝術家都能實現創作的自我釋放,無需任何顧忌、懷疑、自我審視,更沒有商業的掣肘,時局的干預,也就更不必在思考“神聖”和“荒謬”的過程中痛苦徘徊了罷……

  鎖記的讀後感 篇9

有時候,我希望自己智商高到一定程度,能看到第四維、第五維的世界;有時候,又想,明明活著的那個自己,千萬不可以敏感,不要以為能鑽進高山谷底、漆黑的深海隧道,實則,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偷窺的烏鴉。外太空和聊齋差不多隻是我思緒亂飛的時候才能碰到的“現實”情境。十秒之內想完畢,我繼續碼自己第一篇關於書的字。

那是紐約瑣記。對。陳丹青的紐約。

人人有自己喜歡的城市,但不是人人有機會一粒粒塵土地去觸控他。一座城,有可能永遠只是停留在心裡,也可能,會是妄為的勾引。要你朝向他。但,無論於誰,那座你愛的城市,不會是要你膜拜的城。瑣碎、瑣碎,帶著你感情的城,才是。

那篇序言,被我看作是這些年看到的書中,難得的好文章。字字珠璣,娓娓道來,似一彎細水流淌而過。紐約是日與月都難寂寞的大都會,丹青說紐約的文字,卻是月光如水的那夜,別樣的紐約,藝術的紐約。

——諸位未必能在這本書中尋獲紐約——我並不假設自己有資格談論這座深邃的城市。

——藝術深邃嗎?哪裡還會有一座城,因為藝術而顯得深邃,而不是歷史?

紐約是。有這樣一座城市,它短短百年時間,靠了瘋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靠了魔鬼般的慾望和精力,把歷史和傳統拋之一隅。少年,中年,老年,一波一折的人懷揣著面向紐約朝聖的夢。

1982年,畫完西藏組畫的作者從北京到紐約。2000年,回頭尋覓,他說,突然發現心裡遠未能忘情於這座偉大的城市。那裡舊人依然,那裡,美術館繼續展覽著古老歷史忘記帶走的珍寶。帶著站在北京寫紐約,某年,再離開北京寫北京的雙城之計,陳丹青開始了他的紐約瑣記。

從美術館、畫廊、藝術教育、藝術家交往小段、畫室、繪畫的觀眾到最藝術與自由、藝術與藝術家、藝術與良心,再到在紐約看桑蘭、對古典藝術的迷戀。這些探尋紐約,尋找藝術之真善美的小小記憶一點一滴地穿行在這本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