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原版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一本長篇小說,伍綺詩的處女作,耗時六年,2014年最佳圖書。這些資訊是看完全書後就不自禁的搜尋書名看到的,熱議加好評,搜到的內容幾乎都是這類的。

《無聲告白》讀後感

這本書是在農曆06.18收到的,也就是暑假期間,我生日那天,一個很好的朋友精心準備的禮物。

讀完後,打心底裡想一定要好好珍藏這本書,說朋友之間的意義是有點俗的,為的也是這本書,內容的樸素和深意,很現實,反映社會常態,身邊或是自己也都是有著相似的點,讓人不會因為主人公的死而特別的痛心,也不會為其父母的傷心而難過或同情,有的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反觀。小說的每一部分作者的用心都是可見的。

讀完《無聲告白》的有感而發就是想說:我們看起來都很好,心裡卻藏了很多。然後現在想起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知道它們有沒有關係,就是現在的感覺。

《無聲告白》,剛看書名,我第一印象是這是男女愛情的吧!(我跟舍友說書名,他們第一反應也說是男女之間的故事)當然一看到這個書名自己就在腦袋裡想好多種可能有的“無聲告白”的方式,看完書再想,自己好傻,想的好簡單。

自己讀書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讀完整本書花了幾天時間。收到的時候就是很迫不及待,想知道為什麼要送這本書給我,裡面承載了什麼?之後每一天都是急不可待的去讀,原因是內容真就是給我吸引住了。

書的開始一章便直接寫出整個故事的結果,“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除了她的妹妹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早晨家裡所有的生活還象平常一樣,父親準備上班,媽媽準備早飯,哥哥,妹妹準備吃飯上學,一家人都在等莉迪亞。

初讀整個故事,作者在時間上的安排會讓人感覺有些亂,開始就結果的倒敘,中間很多插敘補充,我所說的亂不是差的意思,初讀的感覺。每一章節在時間上跨度很大,然而每一章和前後章節都是不可分的,也是整個故事不可缺少的。每一處都舉足輕重,每一處也都可能是下一個情節的伏筆,沒有閒筆(感覺自己這幾句就是廢話)。我這單純的來敘述故事的梗概是難以道出其中打動人心的地方的。就像這句網評:“頭一次,我想向他人介紹這本書的好,卻又覺得一切的語言都是失色的。”

書中作者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的痛楚,每個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去被動的生活,悲傷的結局也是一家人共同使然的結果。書中明白的介紹到莉迪亞的父親是華人,他卻一輩子都想融入美國主的流社會,希望成為受歡迎的人,一個普通人;莉迪亞的母親是美國人,年少時揹負著母親的期望力爭上游,希望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取得成就,一直暗暗告訴自己,絕不要成為自己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在這個背景成分與眾不同的家庭裡,莉迪亞有個哥哥,有個妹妹,而三兄妹中,僅她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與愛。她愛父母,但這份愛太沉重,沉重到她已經負擔不起,沉重到因愛生怨,因怨生恨。這些期望與愛逐漸變成了她的負擔,當哥哥即將奔赴大學,當她發現家庭越來越多的祕密,莉迪亞以與鄰家男孩廝混作為放鬆自己、回覆家人的手段,然而鄰家男孩又另有祕密……最後一根精神稻草,壓倒了莉迪亞,最終她選擇了的離去。

父母錯位偏執的愛,造成了這對孩子永久傷害的“無聲告白”。母親瑪麗琳的希望止於結婚生子的那一刻,有了家庭的羈絆,所有的夢想、才華都將落幕,瑪麗琳想延續自己的希望,將一切都寄託在莉迪亞身上。父親詹姆斯渴望社會認同,他不想孩子重蹈他的覆轍,少時的經歷,讓他對“種族偏見”帶來的痛楚記憶猶深。

莉迪亞死去的前一天,所有事情都和往常一樣,家的溫暖,家人的關愛。

全書最終以溫暖的筆墨結尾,彷彿滿天烏雲在愛的力量下已然散盡,然而悲劇的癥結並未開啟,那片刻的溫存怕也是曇花一現。

《無聲告白》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她寫出了很多人心中難以言說的隱痛。我們不能正真認真的去做自己,一生都圍繞著他人的需求而奔忙。當我們習慣了戴著面具、遮掩內心,習慣了、學會了接受別人強加給自己的命運時,我們已經不再單純的走自己想的路了。

作者的在故事所寄託的思想肯定是參不透的。兩個主要思想的流向是:父母的錯愛和“最熟悉的陌生人”,其他的也還有很多。自己感觸最深的也是這兩種,還有一個是一個人內心永遠是一個人。當然,這些問題即使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沒人去打破,生活還是該怎樣就怎樣。能說父母的愛是錯的?讓你對父母敞開心扉,就真的可以什麼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們又懂什麼,怎麼可能清,他們只不過沒有帶上感情去看待發生在自己以外的事情,而已。

想以書的封面句子結尾:我們終此一身,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