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朝花夕拾》讀後感[推薦]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花夕拾》讀後感[推薦]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

魯迅寫的《朝花夕拾》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讀了《範愛農》這篇一文章我深有感觸。

《範愛農》這篇文章先抑後揚,敘述了作者魯迅在和範愛農接觸時發生矛盾的幾個生活場景,因為發不發電報鬧了矛盾,魯迅很厭惡範愛農,範愛農厭煩魯迅也溢於言表。但是在後來兩人在次相見卻又成為好友。一次範愛農在和醉酒之後,一不小心溺死在河水中,魯迅不知是真是假。

《範愛農》這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性格耿直而倔強的人。範愛農是一個知識分子,他對革命報有著很大的希望。但是,希望越大,失望的'也就越多。範愛農這悲慘的結局不僅僅是因為他自己的性格,還有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政府的無能。範愛農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無法在黑暗的社會上立足,他很痛苦。魯迅通過這篇文章抨擊了社會。折射出自己的無能為力和對好友的懷念。

我們要學習魯迅的坦率真誠,範愛農的正直、勇敢。文章表現了魯迅對死難同學們的同情,和他自己的無奈之情。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習魯迅和範愛農的精神坦率、正直、勇敢。使自己更完美。

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有很大的收穫,每每翻開這本書,範愛農那耿直勇敢的形象便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難忘。這本書值得我永久珍藏。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2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出其我國的大文豪魯迅之口。他愛國,寫作水平高,今天我也有幸拜讀完《朝花夕拾》其中的“阿長與《山海經》”令我印象很深。

從前段的散文來看,魯迅把阿長描繪的並不光彩。魯迅舉了些小事,如:睡相差,愛寬事,怪規矩等,還把阿長的外表寫成了一個生動的`矮婆,面黃人肥。此處作者也怪誠實,對阿長的外表也是“供認不諱”,毫無光彩修飾,使我不禁微笑起來,看到了一個隨意大咧又不失趣味的阿長。

到中段,魯迅突然話鋒一轉,描寫了阿長又有什麼好,如:教會了我許多事,去被長毛抓,帶來“三哼經”。讓我看出了一位貼心上事的長媽媽。哎,這就是所謂的“先揚後抑”吧!真是對阿長又愛又恨啊!

讀著這一幕幕溫馨有趣的畫面,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老了,也和阿長差不多,只是比阿長白一點,瘦一點,卻也愛談閒事兒,愛些怪習俗......但是,但是看到阿長教會魯迅許多事時,我想起奶奶也教會我許多事,平常我很亂,可奶奶很乾淨,這個寒假,她教會我要乾淨,這也很好啊!阿長費力帶來“三哼經”,掛記魯迅,我奶奶也是如此,平常我需要什麼,她會盡力得來,我隨口一句話,她久久放不下,關心我,愛護我,可真是偉大!我不應該經常為奶奶的“口煩”而嫌棄她的!

阿長與《山海經》中,魯迅對長媽媽的愛使我流連忘返,使我想開了不少,《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大力推薦!你一定要看。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3

《朝花夕拾》可以讓年少的人珍惜好時光,讓年長的人守望好時光。

父子倆一起看《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會發現他們都會露出笑臉。孩子是因為文章有趣而發笑,沒有什麼問題。而爸爸呢,也只是單純的認為有趣嗎?我想並不是吧,他一定回憶起了自己年少時的好時光。

魯迅先生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這篇文章時,正因反動局被迫從北京前往廈門,可為什麼在如此緊張的環境下,魯迅先生能寫出如此天真活潑,自由和歡樂的文章呢,一定是源於他對年少時天真、活潑、自由和歡樂好時光的嚮往。

雖說這篇文章只是魯迅先生自己的抒情罷了,但何嘗不是魯迅先生對當時封建制度下思想麻木的`平民百姓的渴望?再回到今天,他依然是對當今的一些中年人的渴望。

現在的一些大城市的工作者們,拼命的奔波在白天與黑夜之間,早已喪失了年少時的種種寶貴心理,匆匆忙忙擠著人山人海的地鐵,使他們喪失了活潑;快步走在如煙籠罩的馬路上,使他們迷失了方向;枯燥做著不計其數的工作,使他們失去了歡樂,各種各樣的困難,使他們失去了天真,日復一日的上班,使他們缺失了自由,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生活侵噬的心靈,我們都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但我們不妨仔細想一想,追根求源一下,怎樣的生活是美好的?

美好生活的前提就是要擁有天真活潑,自由和歡樂的心理。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那他的生活又怎麼會美好呢?

在任何時候心理健康,都是大於身體健康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魯迅先生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一樣去守望好時光,滋養好心靈。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4

大家在暑假裡一定都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麼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淺見。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他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遇到魯迅這樣的中國學生,藤野先生不但沒有對他產生一絲歧視,反而非常照顧他:擔心魯迅不願解剖屍體,幫魯迅整理講義,魯迅要走時他的依依不捨……

文章從頭到尾,都透露著他的偉大、無私。使我們都不禁為藤野先生的有教無類而喝彩。

這篇文章看似是記敘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活,事實上還夾雜著些許魯迅對舊中國的看法與個人情感。與魯迅一同留學的清國留學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害,竟與日本人一同喝彩;魯迅成績進步,同學卻因為嫉妒而誣陷他作弊,甚至給他發了勸誡信。

魯迅終於意識到了國人麻木的靈魂與別國對祖國的歧視,是無法通過醫術來改變的,這裡的一切都深深刺激著魯迅的每一根神經,於是魯迅毅然棄醫從文,將滿腔熱血寄託在了他筆下的每一個文字當中。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面對舊中國的腐敗,卻無能為力的.自責,我們無不為他的愛國精神所折服。

拜讀此文,我彷彿穿越回了那個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魯迅那些日本同學們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魯迅內心那份憤恨與惆悵。唯一能給全文帶來一絲暖色調的,便只有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了,是他,對魯迅的關照,給文章注入了一絲暖流。

我想,正是因為藤野老師那一視同仁,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他成為了魯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師”吧。

通讀此文,我對於藤野老師的無私與魯迅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同身受。身處和平年代,我們無需背井離鄉,更無需棄筆從戎,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位良師益友。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5

進入國中,我發現中學階段有許多魯迅先生的文章,而這些文章大多都選自一本書——《朝花夕拾》,於是,老師讓我們去讀一讀這本魯迅先生寫的唯一一部散文集。

我品味著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年少輕狂時的童真。《朝花夕拾》這本書,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裡寫下的。老的時候,回味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一些當初的味道的,想必還會別有一番滋味吧?!本就應快樂的童年,卻被當時的封建思想籠罩著,透出迂腐的氣息。從文章表面來看,魯迅先生都是用了一些溫情的文字來敘述的,其實,他把憤怒藏在了文字下。魯迅先生還在這篇鉅作裡使用了比較和諷刺的手法,強調出了當時封建思想的黑暗。

魯迅先生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還是批評,都會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有時還會很幽默。比如阿長與《山海經》的資料大概是這樣說的:“阿長是我的保姆,我開始很厭惡她,而且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她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而在明白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後,不但對她的敬意消逝,而且極嚴重的詰問,甚至要復仇。再之後,在我極度渴望著時,阿長為我買來了《山海經》,這讓我又一次對她敬佩……”這段文章,透過“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是一個秀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先生的童年吧,慢慢體會!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6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正與它超凡脫俗的名字一樣。魯迅先生在晚年時回味著自己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想必那味道會是別有一番風味吧?猶如清晨的鮮花在陽光的點綴下悄然聲息的綻放著它絢麗無比的美,待到夕陽時分去摘取,花亦那花,但卻失去了晨時的豔麗與芬芳。夕陽便賦予它一種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的力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裡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裡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我讀著魯迅先生寫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魯迅小時侯的活潑可愛:有時趁著大人不注意,偷偷溜進百草園,整天呆在院子裡。他要與小花、小草、小蟲子作伴,還要坐在樹枝上吃野果。雖然有時會得到壽老先生嚴厲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學生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魯迅先生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麼令人回味無窮。我的童年也是那麼多姿多彩。我家屬於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去那裡享受著和煦的陽光,秋日裡的習習微風,把那裡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有時候,我還會到田裡去玩,那是田裡早已成為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著捉泥鰍呢!赤著腳丫,踩著爛泥,別提有多高興!童年時光,真好!

現在,我們都在為學習著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種快樂了。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先生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朝花夕拾》,我看完了,深有感觸。

這本書是魯迅和艾青兩個著名作家寫的。裡邊有許許多多的詩篇及其文章,都很感人,其中,我覺第一章"狗。貓。鼠"最為好看,全篇以議論為中心,中間穿插描述童年時代的生活,脈絡清晰。有"正人君子"的攻擊,回想到作者自身過往的經歷,使作品的論證更具有說服力。而且細緻的`細節描寫,顯示出隱鼠的柔弱和敵人的殘暴,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朝花夕拾》是作者從"記憶力抄出來的",大多數用來凝練的筆法摘取那些深藏在記憶裡的難忘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選擇具有象徵意義的情節和細節描寫人物的神情心態,使作品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動人。文章雖著墨不多,但渺渺數筆,卻刻畫出人物的獨特個性,如長媽媽的淳樸善良、辛於革命失敗後範愛農的苦悶和放浪等,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這本書給人很多的感動,同時,在行文中,作者常常插入與內容相關的典故傳說等,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別具一格。

《朝花夕拾》給我的感受深深印在心裡,這本書相信在長大後再次回頭來看的時候,你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會覺得魯迅和艾青寫的散文和詩集是多麼得重要。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8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雖然在內容上深奧難懂,但是在細細品味之後你會發現,這書中的文字內容就像一杯清茶,初入口覺得有些苦澀,但仔細品嚐還覺得回味無窮呢!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得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魯迅先生寫的幾篇回憶性散文,期間令我最為欣賞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裡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五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光這些景色,就讓兒時的魯迅百玩不厭。當然了,讓這篇文章還有一點讓我產生興趣的,就是文中長媽媽給魯迅先生講的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先前,有一個讀書少在古廟裡用功,在院子里納涼時卻聽見一個陌生人在叫他,他答應了,後來被走來夜談的老和尚知道了。說他臉上有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晚上便要來吃這人的肉了。後來,老和尚給他的飛蜈蚣把妖怪治死了。然而,這個故事也給魯迅先生留下了一些“後遺症”。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並且十分渴望想要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

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百草園也許是一個十分平淡而且普通的地方,但是在魯迅那個封建的年代,百草園這樣一個植物茂盛,草蟲鳴叫的.地方就顯得尤為美好了。也難怪魯迅先生會喜歡和留戀這個地方。讀完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者魯迅先生那份發自內心的那份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與嚮往自由的一顆童心。

童年已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時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9

魯迅的作品以小說、雜文為主。這本《朝花夕拾》卻是以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為題材的一本散文集,這又不僅僅只是一本回憶散文集,在字裡行間更有著作者對所經歷的真實生活的提煉和孵化。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五猖會》了,文章的前部分極力渲染五猖會的熱鬧及作者的心心嚮往之,後半部分,講述兒時的作者正於欣欣然時,被父親抓差背誦課目,雖然最後通過不懈努力,完成了父親要求,換來了去看五猖會的機會,就在所有人大聲歡呼慶賀時,文章的結尾話鋒一轉,寫到“我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以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裡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把兒童天性被扼殺後的'無力感完整的表現了出來。

作者在《我們怎樣作父親》中的一段話,“凡有所說所寫,只是就平日見聞的事理裡面,取了一點心以為然的事情;至於終極究竟的事,卻不能知。便是對於數年以後的學說的進步和變遷,也說不出會到如何地步,單相信比現在總該還有進步還有變遷罷了。”

魯迅先生的這短短的話語中,寫出了最樸實的道理,整個社會是在不斷變遷,不斷改變向上的。整本書雖然描寫的是封建愚昧的思想對人的毒害,卻不改積極的基調。身處黑暗的社會,卻能振臂一呼,以筆代戈,是當之無愧的“民族魂”。

這本書裡面。有幾篇是上學時學習過的,這次回過頭來,重讀重溫,感受卻又有所不同,也更能理解作者的感情了。以後真的是該多看書,豐富滋養自己,勤寫字,剖析反思自身。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0

他腰上繫著草繩,腳上穿著草鞋,脖子上掛著一紡錘形的紙,手裡拿著一把折斷的芭蕉扇,一根鐵繩,一個算盤,肩膀駝背,長髮垂直,眼睛呈八字形,頭戴方帽,舌頭長長,這就是魯迅所敬仰的無常。

無常,地位平庸,身著樸素,打扮得嚇人,卻是鬼裡最善良的了。我小時候聽人講過無常這一說,光是相貌,腦海裡便出現了一個妖魔鬼怪,長頭髮、長舌頭,不嚇人才怪。而魯迅筆下的無常,恰恰與我之前的想象相反,原來世界上真有像無常這類的`人呢!

妖魔鬼怪就是通常可以認為是沒有心,惡毒,可偏偏我們千萬別把無常跟他們不能混為一談,倘若把這個社會世界經濟比作陰間,像無常的能有一個多少?傳說無常在勾魂時,要勾隔壁患傷寒快要一命嗚呼的人,而那人的母親因快要失子的哭聲撕心裂肺,倘若學生是你,你會怎麼做?選擇一些狠心,還是沒有放棄?你錯了,你會因為怕大王打你而必須如此狠心奪去人們生命。“可憐成為天下父母心”,你曉,無常也曉,他的心腸軟了,放那可憐人還陽半刻,而受傷的將是發展自己!後果研究當然需要知道,被大王抽了四十四輥……

除了世界千里,有愛,如果沒有愛浪,甚至場景再美,黑暗的世界裡,誰欣賞的路,之美?愛在身體的溫暖在你無助的太陽;愛情作為一盞燈,在尋找,當你失去了正確的方向......愛情就是這樣,因為生命中最美麗的風景。世界就像很多人的無常,如地震救援的英雄,抗戰士兵,醫院病人的天使,這些人一般不如誠信,敬業的無常,掩蓋了嗎?

愛是彼此的心願,同大家能夠共創一個美好藍天。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1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的書籍。書中敘述了魯迅幼時和青年時的生活。在暑假中通過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頗深,閱讀這本名著,感覺不像是在閱讀書本文字,而是魯迅先生通過樸實的話語在跟你講述一個個真實而又充滿情感的現實故事。裡面的很多篇章和內容使我受益匪淺。

在《二十四孝圖》中通過閱讀魯迅講述他在兒時閱讀的“老彩娛樂親”“郭巨埋兒”等故事的感觸,明白了其中一些封建時期的孝道故事誇大其詞,有很強的迷信色彩。儘管對宣傳孝道有幫助,但是對應有的孝道進行誇張虛構,不僅不會讓孝道在中國得到良性發展,還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魯迅通過文字形象地揭露出封建孝道中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又悲慘的處境。

另一篇是我印象深刻的篇章是《瑣記》,其中衍太太自私、陰險、心眼壞的形象描寫的非常形象。它寫的是魯迅孩童時和小夥伴經常去衍太太家玩耍,衍太太在魯迅與小夥伴去吃缸裡的薄冰時,她竟然讓孩子們比賽誰吃得多,並教唆魯迅投自己母親的首飾,賣掉首飾給自己買東西。這個衍太太思想不正,陰險,心眼壞的'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深深地對她感到憎惡。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對孩子們的童年產生積極的影響呢?孩子們再這樣的人身邊怎麼會安全和快樂?

通過本次閱讀魯迅的名著《朝花夕拾》,使我能夠領略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童年故事,並瞭解魯迅兒童時代的社會現狀,跟我們自己的童年時光進行對比,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和我們當下時代的幸福,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美好時光,奮鬥青春,不負青春。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2

剛看完了一本書,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子——〈朝花夕拾〉。

早在1928年9月北京未名出版社就出版了魯迅先生的這本書,由於種種原因,直到前幾天,才完整的拜讀了這本書,於是乎,我看的版本就成了xxxx年10月廣東教育出版社。

說起該出版社,我幾乎是一無所知的。《朝花夕拾》是該出版社與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古怪。恕我愚笨,剛開始,我根本就不明白書的封面為什麼要那麼設計--一張古怪灰色硬紙為首頁,一張黃色紙為次頁。第二天,我才恍然,原來首頁竟然是魯迅先生的頭像剪影!立即,我開始崇敬那為傑出的設計者!

不僅如此,書瓤也是值得一說的'。本書即為配圖珍藏本,圖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料想也許圖多了會很雜,誰想不是,裡面的圖片小小的,見縫插針似的和文字友好相處,並且,圖旁會有適當的解釋。立即,又對排版的老兄產生了好感。

接下來,該說內容了。其實,也不必多說什麼的,這是魯迅先生的文字。

魯迅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一個人,崇拜他,首出於其人格。我從來都不覺得有哪一個人的人格能出其右。

如今,拜讀了這本書,讓我對其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撇開魯迅先生的名字不講,這本書也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散文集。文章詼諧幽默,作者見多識廣,完全出乎於我的意料,我本以為,會很深奧。

所以我說,瞭解魯迅先生,應該先從這本書開始。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3

我喜歡看魯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裡的《狗貓鼠》這一篇。特別有意思的是,有時候魯迅先生不只說的是貓,常常會代指一些人。

魯迅先生打小仇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討厭貓、恨貓。而這個訊息成了事實,被許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風起浪,寫了一篇廣告詞:“狗仇貓,魯迅也仇貓!”在暗中罵魯迅是條狗,但魯迅先生心胸寬闊,不去計較這些人對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著狗仇貓的原因。最後只在一篇童話裡看到了些虛假內容,只因為狗把貓錯當成了大象,受到動物們的恥笑,從此以後,狗和貓成了一對仇人。

狗仇貓的原因不太明瞭,可魯迅先生仇貓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個原因是貓的性情與其它各種動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總不肯一口結束它們,而是盡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沒新的.玩法,玩膩了的時候,這才吃下去。讀到這裡,我忽然明白了魯迅先生其實是在筆頭上做文字,是不是僅僅只有貓才會這麼做呢?完全不是,這裡就代指了魯迅所處年代的日本人的所作所為!他們慢慢地折磨愛國人士,再殘忍的處置他們。

第二個原因是貓雖然與獅虎同為貓科,可是卻有那麼一副媚態!讀到這裡,我忽然又明白了,那個時代的有些人就是這樣,為了努力巴結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態,以求討好!第三個原因是小時候他家的大花貓吃掉了他飼養的“寶貝隱鼠”。

魯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璣,話裡藏話,露出鋒芒,有些內容我還似懂非懂,但這絲毫不影響我走進大師的世界享受文學的魅力!

《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4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經典散文著作,其中不乏有對封建舊制度理性的批判,同時也不缺少對兒時美好童年的回憶。溫馨的回憶: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回憶了兒時在百草園玩耍和在三味書屋裡學習的枯燥;理性的批判:如《瑣記》,作者批判了衍太太的行為,表現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婦人。

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文章是《阿長和》。這篇文章講的是:“阿長”是作者兒時的保姆,她迷信,又很樸實,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為其尋購併將《山海經》贈送得作者的故事。

在文中,我最喜歡“阿長”這個人物。她是一個迷信又淳樸的人,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為其尋購併將《山海經》贈送得作者。先抑後揚,昇華了“阿長”的人性美。

文中是這樣描述《山海經》的:是作者“最初得到的',最喜愛的寶書”“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影象也很壞”“甚至幾乎全部用直線湊合”。這說明《山海經》很破舊,但是作者依舊那麼喜愛它。側面描寫出“阿長”對作者的喜愛,作者喜歡“阿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讀出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愛與恨,但更多的是愛。在生活中,親人不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嗎?你要什麼,他們就會給你什麼;如果做不到,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我們。這種濃濃的親情,難道我們不能為之動容嗎?

《朝花夕拾》,一本好書,一本經典之作,推薦你去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