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笠翁對韻》讀後感四篇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下面給大家分享《笠翁對韻》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笠翁對韻》讀後感四篇

  《笠翁對韻》讀後感1

《笠翁對韻》是一本彙集了許多千古佳文的好書,它分為上卷和下卷。上卷從一東寫到十五刪,下卷則從一先寫到十五鹹,不論哪一個都讓人過目不忘。

在這麼多故事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鐵面無私包青天”了。它講述了宋朝包拯的故事。他屢破奇案、清正廉潔,很受皇上的重視,被封為都城開封府的府尹。而這裡的地方官特別難當,因為皇權可以干預開封府的政事,皇親國戚都聚集在這裡,他們仗勢欺人。但自從包拯來了以後,鐵面無私,不畏強權。

一次,一位婦女帶著兒女在門外擊鼓喊冤,要控告駙馬陳世美。原來,自陳世美當上駙馬以後,不但不認妻兒,還要將母女三人害死。包拯並沒有因為被告是駙馬而放棄這個案子,反而更認真的收集證據。證據準備好後,就派人去捉拿駙馬。朋友聽說他要這麼做,都來勸他,可包拯還是堅持審問。最後,在大量證據下,駙馬只得認罪,被處死在包拯的鍘刀下。

讀了這本書後,我想起以前看到的《論語》,它同樣匯聚了很多經典的詞句。其中一句話令我銘記難忘: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也。富貴不能使我貪圖享樂,貧賤不能讓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讓我卑躬屈膝,這樣的人才能叫大丈夫,而包拯不就是這樣的大丈夫嗎?

《笠翁對韻》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大丈夫,更讓我明白了怎麼樣堂堂正正的做人。

  《笠翁對韻》讀後感2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每當讀到《笠翁對韻》這些經典讀本時,我心裡就充滿了寧靜和詩意。

《笠翁對韻》作者李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一本《笠翁對韻》寫得絕妙,用對仗、用韻來組織詞語,從單字對到雙字對,直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內容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在這本書中,還包含著許多知識,有古代歷史、神話、名人的故事以及許多常見的典故及俗語

我最喜歡書中這一句了——“賈島詩狂,手擬敲門行處想;張顛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這兩句對韻引用的是這樣兩個故事:賈島進京趕考,騎驢賦詩,做了“僧推月下門”的詩句,到底是“推”還是“敲”呢?於是用手作推敲的樣子。張旭每次飲酒醉時就草書,揮筆大叫,將頭浸入墨汁中用頭書寫,世上人稱他為“張顛”,酒醒後看見自己用頭寫的字,認為它神異而不可重新得到。讀了這兩句,我一下子就認識了古代兩位了不起的大人物,還知道了推敲的典故,你們說讀這本書是不是增長很多知識啊。

書中還有許多詩詞格律知識,如物色、無情、對反、隱如、飛白、標點、平仄、詞義、雙關等。我覺得這平仄就算有點難啦!平,代表拼音中一、二聲,而仄,就是三、四聲。既要講聲調,又要求順口,古人寫詩真不容易啊!不過,如果真將這本書讀透了,明白了,那以後在寫作文時用幾句,肯定有人會說你文采飛揚呢。

同學們,多讀經典吧,讓我們與經典同行,在經典的薰陶下,變得知書達禮、心寬廣;讓我們胸與經典同行,與聖人為伍。

  《笠翁對韻》讀後感3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自從跟著學而優肖老師讀了《笠翁對韻》後,我總是不知不覺地吟誦起其中的一兩段。其實我並沒有刻意背誦,只是多讀了幾遍,沒料想竟背了些下來。

不得不承認,此書確實朗朗上口,雖然有一些陌生字詞,但有了注音、註解的幫助,也絲毫不影響閱讀質量。有人說,《笠翁對韻》是訓練兒童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工具書,而我卻認為此書是老少皆宜的,可以讓大家領受中國歷史文化,典故的薰陶,大有所益。

而我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淚彈斑竹,舜妃遺恨和湘江”讓我看見了愛人之間深厚的情感;“黃蓋能成赤壁捷”使我明白不能輕視、輕信別人的道理;“王裒青柏墓前枯”令我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一片孝心;“人傳滄海幾揚塵”讓我感悟到世事千變萬化的哲理……可謂是受益匪淺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傳入中國,而我們卻忘記了傳承自己的文化。但現在,許多人意識到這一點,對傳統文化逐漸重視。許多老師、家長會讓孩子們讀,背一些像《笠翁對韻》這樣的國學啟蒙書籍,但有些家長卻不支援,認為讓孩子太早學國學,弊大於利。因此,這個問題至今是大家議論的焦點。

前此日子在看手機時,無意間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能不能別再用“國學”毒害了孩子?我看見這個題日,吃了一驚,便懷著好奇與疑惑之心點了進去。我粗略地瀏覽了一遍,文章內容大致是作者對一些經典國學作品的批判,像《弟子規》、,《三字經》和“四書五經”,都無一倖免。記得最清楚的是作者對《弟子規》中《入則孝》一篇的批評,說什麼“父母就一定是對的嗎?”“應該敢於挑戰權威”等話。不得不說,作者的話有一定道理,但他忽略了《弟子規》的本質:孝順、禮儀、道德,而不是冒險與挑戰!所以,我認為作者的話並無說服力,反而會引起讀者的反駁。

你可能會說:這跟《籤翁對韻》有關係嗎?錯了,當然有。同為國學,同是啟蒙,儘管古今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但對待傳統文化要有一種同樣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國學,雖不求甚解,但也不能一味地死讀、死背,更要會解理。

無論如何,自己的文化必須白己傳承!這是我由《笠翁對韻》而感悟並展開聯想到的事物。這本書將使我終身求益。

  《笠翁對韻》讀後感4

《笠翁對韻》這本文學名著是老師推薦給我們學習的這本書是由李漁撰寫的,內容豐富,句子朗朗上口,響亮而富有節奏。讀起來也十分和諧、不拗嘴,因此,其中有十幾段我都背的可熟了!

《笠翁對韻》裡基本都是對偶句,上下句互相照應,所以十分好記。雖然裡面的語句十分好記,但如果你剛讀過的話,是很難理解的。比如像我,看第一遍的時候糊里糊塗的,完全搞不懂是什麼意思。即使看了註釋也是一知半解,可是我每天早上都要看上兩三遍,直到有一天,我再去看的時候腦子彷彿被仙人啟發了一般,不知怎麼就忽然明白了句子的意思。那時,我才真正理解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句常掛在嘴邊卻不明白的名言。

讀《笠翁對韻》,理解包含的意思是必須的,當然,欣賞優美的句子也不能忽視滴啦!一對對對偶句時而濃重、時而清淡,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猶如舞臺上曼妙的舞姿、妙不可言。比如:“草迎金埒馬,花醉玉樓人”“燕出簾邊春寂寂,鶯聞枕上漏珊珊”等等。

現在的孩子不是看著外國的卡通,就是吃著西方的餐飲,已經很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了,希望更多的人能將中國燦爛的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