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通用1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緣緣堂隨筆》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通用16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

一本薄薄的《緣緣堂隨筆》也讓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人生是一張羅織的網,豐子愷認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的明晰的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這個網盡行剪破,然後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許地山綴網是為了生存,非子愷要剪破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無論是補網也好,是剪網也罷,他們都是熱愛人生又想看清人生的本質。

一個“漸”字道出了人生的演變過程,也點破了生活軌跡變化的祕密。難為豐子愷能悟出這個含義深厚的“漸”字!芸芸眾生又有幾人看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由生走向死?又有幾個看到自己是在“漸漸”的由無知走向豐滿?不管人性善還是人性惡,每個人都在“漸漸”中接受了生活給予他的影響,從而漸漸成善或成惡。自然界的有無、榮枯,人生中的貧富、升降都含在一個“漸”字中。這宇宙中沒有什莫是永恆不變的,只不過因為“漸漸”而模糊了人們的感覺,直到滄海桑田、今非昔比,才因為驚訝而感嘆良多。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後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於感覺到。因此,當一個人奮鬥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峰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為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為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麼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使他們不至於永遠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並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後,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為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為人生之秋,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恆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裡上車,有的人從那裡上車,有的人在這裡下車,有的人在那裡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到這一境界是異常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為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於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於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束。

因為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的大打擊為什麼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萬物的存亡都有定數,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物質,更難有永恆的精神與信仰。

自然和諧的總是最美的,因為它們保持本質的純潔。最美的人是兒童,因為他們擁有最純潔的本質。兒童的一顰一笑無不是由心使然,舉手投足都不曾造作。豐子愷從他那四個燕子似的兒女身上悟出了兒童的高貴和偉大,甚至覺得不配為其父。豐子愷感嘆於兒童的“稱心而言”,感嘆於兒童樂觀豐富的生活,更感嘆於“我們本來也是同他們那樣的,誰造成我們這樣呢?”成人,是在生活中蒙了灰塵汙垢的,眼睛才會渾濁,心靈才會蒙紗,進而慣用虛造的心態和眼神,於是,世界就走了樣。世界何其大,一人一心思,一人一顧慮,就足以讓一個世界生出無窮的世界,讓一件事幻成無窮的事。追究是誰造成大人不能“稱心而言”,不就是人類製造的生活本身嗎?

曹操臨滄海而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世人只當是勸人及時行樂,錯矣。他是在警醒人們人生短暫,在人生的短暫中應當創造無限的功業。豐子愷在《晨夢》中詮釋了廣為人嘆的“人生如夢”,也是在警告世人不要在如夢人生中失去“真我”。“‘人生’已被反覆了數千遍,都像曇花泡影的倏現倏滅。”“這便是為了人生的飽暖的愉快,戀愛的甘美、結婚的幸福、爵祿富貴的榮耀,把我們騙住。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2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兩三棵,夜長人奈何。古人說經常害怕秋天到來,花黃葉衰,悲秋之為氣也。關於悲秋方鴻漸的老爹這麼說過,當是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託詞悲秋,吾知汝實為懷春,難逃老夫洞鑑也。由此看來悲秋和懷春是分不開的,畢竟沒人聽說過悲春和懷秋。

對於秋,豐子愷先生也有一番理解。自覺而立之年後,看慣了鶯歌燕舞,看慣了昇平歌舞,對春事和花事再沒有先前的“漫卷詩書喜欲狂”,亦失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動,甚至見到桃紅柳綠產生既可笑又可憐的同情之感——“心境完全轉了一個方向,變成了秋天”。所謂的經歷過了,體會多了,感悟深了,情感就變了。就像蔣捷《虞美人》說的那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既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同豐子愷先生一樣對秋感情以冷色調為主的人很多,包括我,除了劉禹錫。

我不討厭任何一個季節,即使是停電的夏天和沒暖氣的冬天,因為先人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停電和沒暖氣的。但是對於秋天,著實缺乏積極向上的態度。沒有“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滄桑,沒有“寒煙衰草滿地秋”的悲涼,沒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無奈,更沒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豪情。或許見識短淺,不能理解教材裡金燦燦的無論是油菜花還是野菊花的豐收喜悅。或許自是情到濃處情轉薄之人,更能體會什麼叫做“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或許也是近而立之年,也能明白夏目簌石說的“至於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3

最近看過了豐子愷先生撰寫的《緣緣堂》,感受頗深。作者用幽默、輕鬆與自然的語言,具體描寫了在緣緣堂,無憂無慮的兒童生活與家庭生活,使讀者體驗了一段心靈的輕鬆旅程,而且書中還收錄了許多作者對各種事物不同角度的評價,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與思想讓我對普通的事物和現象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書中印象較為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談論了人們“吃瓜子”這一話題,讀來頗有一番諷刺味道。生活中可見許多有閒階級的人們以吃瓜子來消磨時光,作者便抓住這一點,以他們嫻熟、靈巧的動作來寫,將其刻畫得淋漓盡致,使讀者不禁會心一笑,來細細品味這其中所反映出的現象。文中最後一句話:“我本來見瓜子害怕,寫到這裡,覺得更加害怕了”,實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時許多中國人都整日裡無所事事,常以吃瓜子來消磨著寶貴的時間,他們的技藝幾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來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國人來炫耀,其實不然,這其實大大說明了當時中國人們的“閒”,對什麼事都不去關心,只是每日消磨、虛度時光,國家的形勢實在值得擔憂。

因此寫文章、日記等,不一定非要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邊,在一點一滴之中,其實我們只需將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選出來,毫不掩蓋地記錄下來就可以來,並不需要對事情進行無謂的誇張與美化,真實、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的。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4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我最近讀了他寫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是作者在石門灣的家,後來日軍侵略石門灣時被炸燬。書中講了作者對童年、親人和家鄉的回憶與思念。其中我最喜歡的有《我的母親》和關於緣緣堂的幾篇文章,先來說《我的母親》。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對母親的回憶。他的母親總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裡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當她探問作者學業時,她嚴肅;當她歡迎作者歸家時,她慈祥;當告誡作者時,她嚴肅;當關照作者時,她慈祥……

作者的母親在他三十三歲時就逝世了,可作者對她的記憶還那麼深,在這段回憶中,有快樂還有懺悔。作者因為接受了母親的表揚,可沒全接受母親的批評。正如文中所說的:“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他為此感到有點懺悔。他在文章中還表現出了他對母親深厚的感情與猶新的記憶。

寫緣緣堂的幾篇文章令我記憶更深。他先介紹了緣緣堂是他親手設計的,並且在屋裡的陳設上一直堅持他的風格,別人給他一個黑人木雕,他不要。因為他認為緣緣堂的性格是和平幸福的,這種“殘忍而非人道”的東西不適合它。從有“緣緣堂”這個名字開始,作者已經把這房子當作一個有生命,有個性的人來看待了。而這種“簡單樸素”、“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

“你是我的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從這裡我讀出了作者與五歲多的緣緣堂結下的深厚的感情。在這個樸素的院落中,有春天的和平幸福、夏天的歡喜暢快、秋天的安閒舒適、冬天的溫暖安逸,還有書香陣陣、歡聲笑語……這都是讓作者不斷回想的記憶。

可是當日軍侵略,攻破杭州與上海,作者在這些文章中多次寫到石門灣也被攻破。他和家人當時為了保命,被迫離開緣緣堂,逃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他對緣緣堂是那麼的依依不捨,“與其死在野外,不如與你(指緣緣堂)同歸於盡,所以我們大家站著不動,幸而炸彈沒有光降到你身上”。他是那樣的愛緣緣堂,可是他沒想到,這匆忙的一別,竟是他與緣緣堂的永絕。

他相信,緣緣堂被炸燬後,在天上是有它的靈的。讓我更難忘的是他還認為,緣緣堂若是被敵軍的飛機炸燬的,它一定很不甘心,可它若是被我軍的大炮焚燬的話,它一定很心甘情願,而且,作者也願拿緣緣堂換來我軍的勝利。作者的敢於失舍、忠於國家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完《緣緣堂隨筆》,作者娓娓道來的一個一個故事像緩緩的泉水一樣深入心田,像清香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像和風細雨一樣溫潤人心。我領悟了母愛的偉大,我崇敬作者的愛國,我欣賞作者樸素、和平的內心。我也希望能有一個像緣緣堂這樣屬於自己的精神花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5

《憶兒時》一章講述了作者豐子愷兒時的吃、玩。雖只寫了豐子愷本人的童年,卻讓人回憶起自己的兒時。

文章分為三個部分,也同樣講述了三件最令人歡喜的兒時趣事:養蠶、賞月、釣魚。每件事都給作者留下了美好回憶與歡聲笑語,以及更多的夾雜在其中的是深深的懺悔與永遠的神往。

養蠶向人們敘述了豐子愷一家養蠶,鋪在地板上,夜間似乎都聽到如拆房子般的“沙沙”,而白天,作者卻愛在桑葉間走來走去,甚至踩死蠶,到了最後去放生時,全家靜默守候,作者不免沉悶,而到了去採蠶繭、抽蠶絲時,空氣彷彿活了過來,讓作者再次渲染在無限的快樂中。還將蠶蛹取出放進油中炒一炒,作者愛蠶卻不愛吃蠶蛹。兒童的天性是自然給的,天生的,奇怪的,無邪的!

賞月卻不同,著重描寫了作者一家人圍坐在月光下吃蟹的故事,吃蟹本身便是一種享受,而在文中看來,顯得猶為優雅與美麗:先折蟹腳,後開蟹鬥,關節裡的肉如何吃乾淨,肚臍裡的肉如何剔……作者父親顯得十分內行,吃完的蟹只剩蟹殼,不由得讓作者與親戚們心生敬佩,便也學起父親般吃蟹,抬頭望一望月亮,如蟹螯般圓,作者與大家便都一同笑了。

釣魚也更寫出作者兒時天性好玩,熱愛大自然的情景。作者與同村的朋友去找米蟲、打蒼蠅、挖蚯蚓,再用鉤子從後竅穿進腦,等浮珠一動,等一等,立馬提起,鉤子便卡住魚的喉部,一天能釣十幾條,作者也由衷得熱愛起釣魚,有時候可以省下家中的買菜錢,炸著吃,味道很好。

這三件事的回憶是作者兒時的黃金時代,最自由、最快樂的時候,但作者也懺悔了,因為這一切都幸而是殺生取樂,作者的兒時殺蠶、殺蟹、殺魚,扼殺了許多生靈,但換來了永不泯滅的笑,究竟是對?或錯?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6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可屋裡的我卻依然捧著那本書。因為老師偶然的推薦,我才遇到這本如此有愛的書。

《緣緣堂隨筆》是由豐子愷寫的一本書。提到豐子愷,我便要提一提那些樸素、自然的文字了。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也不使用那些深奧的語句,偶爾還會出現種種古風的名句,還有那些有趣故事,讀起來真是津津有味。

再來說一說這本的的內容吧!我認為,全書有兩大種對愛的解讀:一是對孩子們的愛,二是對豐子愷生活的地方,緣緣堂的愛。

一、對孩子的愛

豐子愷認為,孩子是人們最棒的老師,他們能撤去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所以他十分羨慕小孩子們,也正因如此,他有對孩子愛的獨特解讀。

整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送阿寶出黃金時代》。這篇文篇,作者寫出了送阿寶出黃時期悲喜交集的心情。悲是因為阿寶將推動童年所擁有的童真與童趣,還有那些對外界事物獨特的見解,喜則是因為作者認為阿寶將要成為大女孩了。作者還舉了幾個阿寶小時和現在的全然不同的做事風格,這也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當時悲喜交集的無奈心情。我看的時候,心中也是一揪一揪的,也是猶豫極了。是啊,生活中,這樣的無奈,悲喜交加的時候不也很多嗎?就比如我國小畢業時,心情是那樣複雜,又有對六年同學深深友情的不捨,還有對新學校、新環境、新學期的期待。想到這些,讀書時的心情便有了更深一層的解讀。

二、對家鄉的愛

對於家鄉緣緣堂,豐子愷也特意用了許多筆墨寫出“我”對它的愛意與思念。書中,也寫到了許多作者與緣緣堂之間的故事,對於我來說,有趣、新奇、好玩,但當然,更多的則是作者在字裡行間,透露出對緣緣堂的喜愛與思念。

令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告緣緣堂在風之靈》。文中,作者寫到離開緣緣堂之後對它深切的思念,還寫了一篇《還我緣緣堂》為它伸冤,如此深切的愛與思念,豐子愷也是花了許多心思的,連緣緣堂這名字,也來源於作者。離別時,作者對緣緣堂的無限不捨,也是從那樸素但鏗鏘有力的文字汩汩流出,正是因為這字字那樣自然,我才能如感同身受。

小時侯,我老家邊上,有一座水橋,以前奶奶總會還著我去看船、看山、看田,許多美麗的景物,我都是那時看到的,當然記憶最深,記憶中的那裡,永遠是充滿美的。長大後,我在硤石住了很久,再回去一看,那水橋已經不見,只剩下一片田野,孤零零地生長,還有那漸漸渾濁的水,我的心立馬涼了,望著那片孤單的田,主中空落落的,現在已經忘記那天是怎麼回家的,如今再想起來,心裡便只有思念與熱愛了。想畢,豐子愷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吧!

看完了《緣緣堂隨筆》,慢慢合上書,腦海裡的思緒卻不以退去,這些樸素的文字,有趣的故事,還有深深的愛,真值得我去回味,也正要謝謝這本書,讓我也對愛有了更深的解讀。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7

豐子愷先生在《緣緣堂》裡有很多都是講自己孩子小時候的趣事。他形容孩子們像一群小燕子一樣,熱熱鬧鬧。三歲的阿韋、五歲的瞻瞻、七歲的軟軟、九歲的阿寶,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孩子是最天真可愛的了,“為什麼呢?”“怎麼會這樣的呢?”小腦袋瓜裡裝滿了無數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人情的冷暖,辛勤的工作,日夜的忙碌都不過是遊戲。

他們哪裡知道,賣小雞者的心計,越是喊得大聲,竟越是不鬆口。他們一定在想:“為什麼不賣?”“我為什麼說“買小雞”就不還價了呢?大人真奇怪!”

有什麼不對呢?“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這是什麼道理?

大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步步為營,沒有波及到孩子們的天堂,未經任何掩飾的真情流露,在這裡,總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現在回味,小時候我們不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是這樣,可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呢?

宋明理學創始人朱熹,有一句經典的話:“存天理,去人慾。”()其實,我更認可心學創始人陽明的話:“天理即是人慾。”

一位悟道的禪師,出家數十載,家中有老母,禪師如何不想去探望她呢?如果這是欲,“百善孝為先”,這是理所當然的;可如果說這是理,但佛法須“心中無他物,靜心修煉”,這又何不是人的七情六慾,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孩子雖有欲,但理欲在他們身上最為融合。也許我們可以說,孩子是最率真的.人。如果多些“成年孩子”,也許就真的像莊子所言的那樣的太平盛世。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8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一部書,這部書分成四小冊,每小冊有許多小故事,篇篇短小精煉。四冊疊在一起是厚厚的,實際翻開卻毫無負擔,每篇故事筆墨不重,大多三四頁。偶有一兩篇長些,語言也毫無累贅之感,讀到結尾反意猶未盡了。

“過年”,可謂是其中的長篇了,每段講述了一件件小事,把過年裡每天的習俗都交代得乾乾淨淨、明明白白。豐子愷先生寫的過年,連年酒上擺雞的擺法都有講究。雞頭向著誰,誰要免職,所以上菜的時候要特別當心。過年廿三晚上要拜灶神,家家燒赤豆糯米飯,送灶後要忙著打年糕。廿七夜過年,是個盛典,白天要忙著燒祭品,晚上要買花炮來放。這花炮種類繁多,有雪炮、流星、金轉銀盤、水老鼠、萬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從它們的名字就不難想象光彩奪目的樣子。廿七的夜晚,遠近各處的炮竹之聲不絕,豐先生廿七夜的感受與我們是不同的。我們窩在家裡,一臉不耐的抱怨炮竹聲惱人,豐先生卻形容“想見這時候石門灣的天空中定有無數年菩薩饜足了酒肉,騰空駕霧歸天去了。”同是爆竹聲中的夜晚,一個如此無趣,一個卻帶著奇幻的色彩,神祕而美麗。

文中我們感受了一個熟悉的傳統節日裡遙遠的傳統習俗,複雜而絢爛,繁瑣而熱鬧。依稀記得兒時的我們雖然過著簡樸的年卻也是有著種種童趣和年味的,一群夥伴會在夜晚提一盞燈籠走在夜色中,雖然忘了那時的童謠,卻還是有一絲韻味的。那時的煙花也是簡單的,一盞蝴蝶煙火都能讓我們看的歡呼雀躍,但時下漫天的煙花縱然絢麗卻少了觀眾。鎮上的人家已經沒有了送灶神、燒豬頭、擺年酒等習俗。無奈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淡,如今過年,幾乎都是幾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各自回家,孩子們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大人們則大多在打牌麻將中消磨時間。似乎只有打牌能讓氣氛活躍起來,更時尚的過年方式就是外出旅遊了,我宅在家裡無趣,倒是發現古鎮上一些環境、節目都透著年的熱烈氣氛,只是走到哪裡都是人頭攢動,匆匆折回算是感受了一番年味。

“過年”蘊含了生活中的文化,展現了一段段故事,講述了許多人的輝煌與黯然淡,也講述歷史的厚重。豐先生常從漫不經心的閒談中點出文章的主旨,灑脫的文字中透出深意。借書中一段話“這部作品的魅力已入他的抒情漫之。初讀十分清淺——像清茶,然細細玩味,竟餘味無窮——如米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9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讀時累,讀後輕鬆;而它,《緣緣堂隨筆》,讀時輕鬆,讀後,更是心中暢快。

一、筆是質樸的筆

豐子愷的散文大多通過質樸的語言表達率真的情感。他一向反對“做”文章,反對用生僻,晦澀的詞語。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畫一樣,純粹自然。在《藝術漫談》中他曾形象地把藝術比作米、麥,認為藝術應該大眾化,為大眾所欣賞和接受,如同家家戶戶每天能吃到的米和麥一樣普及,而不應該成為只供少數人享用的山珍海味。用筆如此質樸無華,容易讀懂,忙中抽出兩三個小時即可讀完,為此我也推薦給了我的七年級學生。

二、事是純粹的事,理是說不完的理

豐子愷常常能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寫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暗示現實社會種種較深入的問題。《我的母親》是一個例子,從母親的座位,坐姿這一特定的角度,姿態,他看到那承擔了嚴父慈母雙重任務的母親形象;《從孩子得到的啟示》中,兩個孩子在他眼前力爭自己好,別人不好,他慚愧自己比孩子還“蒙”、“昏”:孩子常是成心而言的,誠實的,而大人則難得有一日不犯“言不由衷”的惡德。豐子愷愛寫兒童,顯然是要用大人之間的隔膜與孩童的天真相對照。就是吃瓜子這樣一件小事也逃不過豐先生的法眼,《吃瓜子》一文中他例舉了各種吃瓜子的方法,從看似漫不經心的閒談中點出主旨:而能儘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國人,在消閒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積極的實行家!試看店中瓜子的暢銷,試看茶樓、家中滿地瓜子殼,便可想到中國人在“咯、呸、的”的聲音中消磨時間……

此種平凡小事見哲理的寫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

三、魂是純潔的魂

巴金先生曾說:我的腦子裡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與世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而豐子愷先生的這本《緣緣堂隨筆》便將巴金腦子裡的這個“豐先生”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豐先生之所以能看到這純粹的小事,用好這支質樸的筆,說著世間人都讀的明白的理,大概都因他純潔的靈魂了。像這樣一個人,就算被禁錮在一個房間也能找到他的快樂罷。這一點在他《閒居》這篇散文中可以得到證實。

讀到豐子愷的散文集《緣緣堂隨筆》,我真正看到了一個不忘本心的人。

如今我講此書置於枕邊,每每捧而讀之,腦海和心靈都如冬日清空一般歷歷分明。離開校園將近兩年,前途已不如當初清晰。但不管時間如何流逝,前途如何迷茫,都不要忘了最初那顆善良、真誠、博愛、進取之心。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0

最近看完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豐先生豁達的人生態度,讓我敬畏萬分,特別是豐子愷先生那渴望再次回到童年,十分羨慕自己的三個孩子能擁有那麼一顆赤紅的、幼小的童心。

特別是書中:“我似乎看見,人的心都有表皮。這表皮的質量與重數,依個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單層的紗布包的,略略遮蔽一點,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瓏的姿態,隱約可見。有的人的心用紙包,細細摸起來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時紙要破,露出緋紅的一點來。有的人的心用鐵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無論如何摸不出,不會破,而真的心的姿態無論如何不會顯露了。”和下一句:“我家三歲的瞻瞻的心,連一層紗布都不包,我看見常是赤裸裸而鮮紅的。”這兩句話深深的烙印在我腦裡並且令我深深反思。這兩句話蘊含了鮮為人知的道理。“每個人的心都有包皮”的確就是這樣,表皮越厚重數越多就更不容易被欺騙,更堅強,但與別人交往的想法與慾望就會越少;反之,表皮越薄重數越少就會容易被人欺騙,更脆弱,但會給人感覺很真實,別人就願意與你交流、溝通。而瞻瞻呢,卻又不一樣了,他那一顆沒有表皮的、赤紅的卻是童心。天真、善良這兩種性格正是擁有一顆童心的表現。 豐子愷先生又崇拜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是豐子愷先生學藝術的教師,又是他學宗教的導師。他的一生,受法師影響很大。還認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而弘一法師則住在了第三層上,他住在了第二層上,只能在第二層裡徘徊,有時能去望望第三層的風景,卻不能入,不能真正地進到裡面。

豐子愷先生總是能夠把任何事寫的透徹,就拿吃瓜子這件事來說吧,作者把瓜子的來源、包裝、形狀、吃瓜子的方法全部描寫了出來。有他嗑瓜子時把整粒瓜子全部咬碎時,便會不想再去吃了,可瓜子那非甜非鹹的香味會引逗他再吃,拿瓜子沒有辦法。可再次嚼碎的時候他又會停下來,甚至把瓜子拿到離自己稍遠的地方或轉過身去,但又和朋友閒聊時,又會發現自己再次吃上了瓜子,而且已經吃了好幾粒了。在這之後便對瓜子產生了恐懼心理,不敢再吃瓜子了。

在豐子愷的筆下,任何事物都具有了生命,能把文章寫成這樣正是我喜愛豐子愷先生的作品的緣由。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或者,人世並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豐子愷這樣的思考吧。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1

經過半個學期,計劃已經看到豐子愷的《緣緣堂隨筆》了。對於這本書的前面部分寫道關於親情,關於作者家的孩子們一些故事讓我頗感親切。

“唉,我們本來也是同他們那樣的,誰造成我們這樣呢?”這樣一個成功的作家還有什麼疑問,還會什麼樣的深刻哲理要請教於不懂事的孩子們呢!恐怕是那天真與純真吧。

在這篇文章第一部分中一個四歲小孩眼中最快樂、最喜歡的一件事竟是大人眼中的“逃難”,一次緊張而憂患的經歷。看到這裡時,我著實也心中一驚,那種槍林彈雨的狀況,當作是一次一家人的旅行這也是內心足夠強大了吧,一個小孩的眼中所有景物和人的色彩、情調都是自己調配的。就像這個四歲小孩他眼中的快樂並不愛別人的惶恐不安所影響,他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中,別人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他能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看見事物本身的真相。他是創造者,能賦給生命於一切的事物。”為什麼他能,而我們都不能呢?他們是大自然的寵兒,而我們在他們面前顯得渺小。那有人說我們是城市現代的寵兒。不,城市現代沒有寵兒,只有為這城市中的金錢所奔波的奴。

要說起大人與小孩子的區別,那可是表現在眾多方面,就比如說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人說話時的語氣很委婉,而小孩是口無遮攔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兩個孩子爭著說自己好的行為也是眾多普通的。那時,我也只是搖了搖頭默默離開,認為下孩太過於驕傲自滿,不懂得人情世故罷了。現在讀後深感自己的錯誤之大。大人們總是會拐彎抹角地說自己好別人不好,是以一種虛偽的、陰險的方法,然後把謙虛、聰明、賢惠等美名攬在自己的身上。好不醜劣的行為。

其實這種狀況每一個人都是有的,在我小時候,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嬉戲的時候,如果有不高興的時刻,我不會隱藏,要不就大聲地哭鬧,大聲地呼叫,從來不會隱藏在心裡。這幾年來,當我遇到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冤枉我時,我不再像曾經那樣衝動了。我想這或許就是豐子愷筆下我們所謂的”童蒙“與自己的差異了吧。

其實,這樣想來我們這些不是孩子的人在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昏蒙。孩子們是誠實的,相反的,我們則為一種虛偽,一種社會所厭惡的惡習,是社會價值觀所不贊成。

想著想著就不願再想象自己這個惡人,只想回到從前陽光下想說就直說,也不需戴著有色眼鏡看世間萬物!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2

最近品讀了豐子愷關於父母與兒女的幾篇小文章,深深覺得讀這些文字就如同在與朋友閒話家常,親切自然,不拘形跡,平淡而又深刻。

在《兒女》一篇中,豐子愷從父親的角度,講述了自己送走孩子之後獨居時的內心感受。“就在送走孩子的當晚,他把剩在灶間裡的很多東西都送給了別人,唯獨留下了四雙小鞋子。”留下小鞋子這一舉動,豐子愷對兒女感情的殷切和內隱,不禁使我感同身受。

不知道我的父母在我離家之後會以怎樣的形式想念我,但我卻訝異自己也會像豐先生一樣,通過留念一些小物品去留念家人。在很多個外地求學和工作的日子裡,我都會將家中的一些小物件留在身邊,有時是和父母的合影,有時是屋子裡的一個小擺件,更多的時候只是錢包中夾著的一塊糖果,一粒瓜子,彷彿思念也要有“抓手”。

不管多大,我們都是父母臉前的小孩子。

姥姥在七十有餘的時候還會經常塞錢給媽媽,媽媽寧願將就自己也不願委屈我們,她們都是將自己最深沉的愛奉獻給了下一代,也將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承給了下一代。

天下的父母恐怕都是這樣子。

但觀察過諸多家庭的相處模式,我發現人在成年組建家庭後,給自己孩子的愛會有一大股,給父母的愛卻只有一小縷,縱使只有這一小縷,很多時候還摻雜了埋怨和不耐煩,彷彿一代一代都是這樣過來的,覺得正常的同時又有點惋惜。

什麼時候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沒有兒時那樣親密了?最後一次抱著媽媽的脖子睡,最後一次在趕集的時候拽著媽媽的衣服......都已經記不清了。什麼時候父母會見我們的臉色行事了,什麼時候我們會在離別的時候才驀然發現光陰偷走了過往的種種。

思考這其中的原因,不過是我們身邊有了比父母更重要的人罷了……

今天我從豐子愷筆下解讀了父母深沉的愛,但父母那深沉的愛又何必從別人那裡獲知呢?他們對你所有社交媒體賬號的關注,不過是想在你不理他們的時候悄悄看一下你在忙什麼;他們發現你居家辦公很忙很焦躁時,用手勢、表情和極低的聲音交流,不過是為每一個突如其來的工作電話創造安靜的環境;他們向你隨時分享的家裡的花開、貓的長大、新買的衣服,也不過是想多多參與被越來越多家庭以外的事情所侵佔的時光。

我們深諳越長大,離曾經不斷環繞的家庭大樹越來越遠,遠到最終我們也成為一棵最終被環繞的大樹。

當我們靜心思考這一切,定會是無奈的,但我們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在工作沒那麼緊急的時候,不要把火無緣無故發到父母身上,也不要擱置每一條留言和問候,他們知道你很忙,聊天也不過幾十秒;就像父母曾經對我們的那樣,不定時的零食“投喂”一下,他們會覺得你三天前就在想他們了。

讀書有時不是要獲取什麼吧,也許是讓我們對一段關係進行反思。

今晚最大的收穫。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3

寒假裡讀了《緣緣堂隨筆》一書,從書裡認識了這位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豐子愷先生,他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敬佩萬分。從書中《從孩子得到的啟示》和《漸》這兩篇文章,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孩子無憂無慮生活的嚮往、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讚美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講述了四歲小孩華瞻對“逃難”二字的理解,在他的眼中,逃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可以坐汽車、爬假山、戲水,可以在救濟院中盡情地玩耍,一九二六年是國民革命的戰爭時期,槍火連綿,逃難是多麼恐怖和慌張的一件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可是孩子們卻把這看成是多麼豐富多彩的事,那孩子為什麼會將一件可怕的事看得如此有趣呢?我想,這是因為他們有著一顆純真的童心,這純真的童心讓他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你如果擁有這麼一顆純真的童心,也許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事物是多麼美好,於是,豐子愷從華瞻的身上得到這樣的啟示:在世智塵勞的現實生活中,學會懂得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暫時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這樣或許能得到短暫的快樂,表達了豐子愷先生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讚美。有一句話說得好“童心無價,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擁有天真純潔、無私無邪的品格,擁有了童心,你便會忘記生活中的瑣碎愁事,快樂地面對人生,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享受生活”,而大人們由於生活閱歷的豐富看待事物當然要比孩子深刻得多,有時候你會發現,大人也會被很多表面現象所迷惑,可愛的童真!當一個孩子將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展露在你面前,你會怎麼想呢?恰恰有些事的真相也許只有通過小孩子“狡黠”的目光才能發覺,“皇帝的新裝”不就是嗎?

但孩子的這份純真在一個人的身上能永遠保持下去嗎?不能,為什麼?這就要談到《漸》了。豐子愷說:“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是不可能再像孩子那樣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探究本質的,其實《漸》這篇文章又延伸到了時間的問題,我覺得《漸》很像朱自清的《匆匆》,這兩篇文章都是嘆息時光來去匆匆,漸漸消逝,告訴人們要珍惜時間,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很多事物離去了都會再回來,不管是什麼,都遵循這個規律,但是世界上有一樣東西,一去就再也不回來了,那就是時間,毎一天的每一刻都在流逝著,朱自清抒發了對時間的惋惜。“漸”,你看不到它的形態,只能隨著光陰的推移來看出它的變化,“漸”,不可捉摸,只有等到了你嚐到了滋味,才能感慨它所帶給你結果,一朵花從盛開到凋落,一棵樹從矮小到高大,一個人由失敗走向成功,甚至一個王朝由強盛走向衰落,這都是“漸”帶來的變化,“漸”的本質是時間,讓人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把握,不可挽留,“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

人生就是“漸”的過程,“一秒一秒地、一分一分地、一時一時地、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一年一年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而“漸”無時無刻不在你身上,你卻怎麼也感覺不到,這也正是人生的精妙所在,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老態龍鍾的老者,說長亦長,說短也短,回首童年,往事依稀,只有在“漸”字裡悟出了生活的真諦,感嘆人生的所悟之後,才知道有多少的完美和不完美,想必在蒼茫人海生涯中,能悟到這種境界的也只有豐子愷、朱自清和一等僧人了吧!

《緣緣堂隨筆》這部作品不僅告訴了我一種獨特的人生觀,還讓我增長了許多見識,儒雅、隨意等優美自然的風韻在這部隨筆的字裡行間隨處可見,這是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4

一名畫家,一位作家,一襲畫卷,一篇美文。就是這樣,豐子愷成就了他的人生。他說:我的心中被四件事所佔據: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他抱似一種童趣,純真的態度去畫。卻富含人間真情;他抱似平實的態度去寫,卻飽蘊人生的哲理。

他的童年是幸福、生趣的,因為王囡囡那兄弟式的情懷。他的青年是豐富、多彩的,因為李師、夏師細緻,謹肅的教導。他的晚年時蒼桑、苦澀的,因為戰爭流離輾轉,苦於奔波四方。

世人稱他的作品“達觀間不掩深情,戲謔裡窺見警策”。也是因為有這麼一群人,或許影響著他,給予他生命所需。

他愛寫些民事,介紹自己的童年、青年,還有泓一法師、夏丐尊有關的事。他說得很有趣兒,都是一個個小品、滑稽戲。他說得很生動、形象,寫李叔同老師上課教學、嚴肅認真,總在上課之前到達教室。他說得淺顯卻又令人回味無窮,寫歪鱸婆中彩了後,卻喜於花費錢財,不做一些為將來打算的事,最終回到店前包豆腐乾。

他為師父泓一法師畫《護生畫集》,百歲時完成百幅,他雖年邁又加上疾病、戰亂,他倒下了,又站起來了,堅持與那種難以摒棄的信念,交織成了他的一生寫照。

緣緣堂被炸燬,他的內心的那種依靠緣是被震搖了,那是他精神上的家、與歸宿。但他還有文學精神支柱,與創作那堅持不懈的精神。

亂世之戰,始於倉惶,泯於奔波。護生百幅,蓮心永存。子愷者,先尊矣。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5

曾在國小的時候,就接觸過豐子愷的作品。還記得那篇文章的名字,叫《白鵝》。至今還能記起他那幅可愛的白鵝像和那以貶代褒的文字。當我每每在公園見到有白鵝遊動,心中便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那吃一口飯、啄一口草、再銜一口泥的白鵝先生。沒辦法,這篇文章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了。

而今天,當我拿到期待已久的這本書時,心中竟有一絲見到老朋友似的感覺。開啟書,顧不得看目錄,隨手翻開一篇,便像一隻蠶一樣大嚼起來。他的筆調仍是那種與眾不同的冷幽默的感覺,不過讀起來卻一點也不像在開玩笑。我以前很討厭那種質量極差的書,但今天竟喜歡上了那種透過第一頁直接能看到第三頁的小冊子。看著看著,我發起了呆。每一篇文章,都只有那麼3、5頁,可說得卻都是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的道理。在一種興奮,懷疑與反覆思考的矛盾結合中,我看完了它。

輕輕地把書合上,卻覺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歌,一首聽上去那樣熟悉的兒歌,一首叫人思考的怨歌,一首記錄人生的悲歌。正像文中所述,孩子才是萬物的創造者,只有他們才能用最純潔,最真實的眼睛看待這並不美麗的世界。也許所謂的成熟,不過是一種自我的失去罷。可令人奇怪的是,我們為什麼懷著一種殘缺的心靈,去質疑孩子們能穿破重重迷霧的眼睛?懷著一種疑惑的態度,他扔掉了多數作

家喜歡的無病呻吟,轉而從一個有著青棗一般眼睛的孩子的角度上,敘述那些個令他搞不懂的大人、令他搞不懂的事。沒有悲傷,沒有失落,因為它們不屬於一個尚未被世俗迷惑的人。倒是我們該好好想想,是孩子的世界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童真不等於懵懂,或許當我們指著一個小孩,說他很傻很天真的時候,我們並未真正地成熟。真正長大了的人,眼睛裡應該是有一把刷子的。這把刷子,可以描出自我與他人的區別,可以塗掉世界的醜陋,可以畫出一個小小的世界。我們在小孩子的眼睛裡看到了這把刷子,可“大人”們呢?他們也曾有,但是,它和童真一起被丟在了成長的長河中。

我突然感到一些被我逐漸遺忘的東西一點點回來了。

伴著落了些灰的回憶,伴著熟悉卻許久未聞到的葉間清香,孩童的陽光,樂觀,淘氣回來了。在這本書裡,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童年,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什麼“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之類的話,其實是一樣的。它們只有一個意思: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堅持做自己。當我們明白了那些功名利祿、爾虞我詐背後並不是真正的人生,那些苦行僧一樣的隱居者也並未真正體會人生時,我們才是真正地長大了。

緣緣堂隨筆,發出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你從中能找到的,是你渴望已久的東西。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6

一直就很想去看看散文兼漫畫大師豐子愷久負盛名的大作《緣緣堂隨筆》,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精力,有精力的時候又沒有時間,只能利用一些拼湊的零散時間,終究不能全部看完,挑著看了大部分。

有人說,他寫的東西存在著個人主義色彩,我認同這點,但我想問,每個人寫的東西,或多或少不都傾向於個人色彩嗎?我喜歡他的散文,他將人的直觀感受用一種幾近哲學的語言寫的讓你感覺是那麼深刻卻又貼近人心。例如“我——我們大人——的舉止的警惕,是為了身體手足的筋骨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了的緣故”。再如在《兒女》篇裡,大人與其子女由於歲月的間隔,其生活方式的描寫“因為我那種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鑽研,搜求,或敷衍,應酬,比較起他們的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來,明明是變態的,病的,殘廢的。” 大人與子女或者小孩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顯然不同的,我時常羨慕那些五六歲天真爛漫的稚童,喜歡便是喜歡,我就是要得到什麼東西,張口就來,想打你就打你,而我們大人生活在一個假話圈裡,就像作者在《作父親》那散文裡,作者的小兒子元草聽到擔擔子賣小雞的過來了,便一股腦兒地往外衝去,連膝蓋摔破了也惦記著那小雞。作者在與老闆說價過程中,體現了大人的“智慧”,而小孩子們一個勁兒地直嚷嚷要小雞。而老闆定是吃住了這點,便不肯讓價。最後生意沒有做成,作者教育還在道:“你們大家說好來好來,要買要買,那人就不肯讓價了!”小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也不能理解大人的思維,作者最後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因為下面的話是“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可是,在這一片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作者怎捨得用這種思想去玷汙那爛漫。

作者的散文多是對家庭,孩子,親友而寫的隨性之感,記錄著他的孩子們那麼多天真爛漫的時刻,回憶著自己的成長 ,並有關於其對住所緣緣堂的深刻感情。當緣緣堂被暴寇所毀,作者在《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寫道: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我正想在你的懷裡度我的晚年,我準備在你的正寢裡壽終。在這一散文裡,作者不僅抒發了對於暴寇侵佔緣緣堂的憤恨,更是表達了列強肆意侵略摧毀我國領土的憤怒,將其散文從個人主義提升到了愛國主義,從而使整個散文集提升了一個高度,賦予了它愛國主義的濃厚色彩。並在篇末,表達了“最後的勝利快到了!你不就一定會復活!我們不久一定團聚,更光榮的團聚”這一希冀。

“我有馨香攜滿袖,將求麟風向天涯”,這就是豐子愷。隨性,藝術,漫不經心卻時常有驚人之筆,這就是豐子愷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