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

《草房子》通過對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銘心而又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地描寫,講述了五個孩子,桑桑、禿鶴、杜小康、細馬、紙月和油麻地的老師蔣一輪、白雀關係的糾纏和孩子們苦痛的成長曆程。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

  篇一: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

這一章主要講了:失去財富的杜家決心再回到往日的繁榮,於是杜雍和和杜小康買了五百隻鴨,用小船將鴨子們趕到了大蘆蕩,這樣鴨子就會瘋狂地下蛋。不料他們將鴨子放進了人家的大魚塘,將人家放養的幾萬尾魚苗都吃光了,鴨子與船被扣留了……

這一章告訴我們,人應該有像杜小康這樣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在逆境中學會生存。杜家幾次希望破滅,但都沒有氣餒,沒有退卻。最值得表揚的是杜小康。在大蘆蕩遇上暴風雨時,有十幾只鴨沒有找回來,當杜雍和提出放棄的時候,杜小康沒有接受,結果最後找到了。在鴨子與船都被扣留了的時候,杜小康還是沒有放棄,在學校門口開了個小雜貨鋪。我敢打賭,要是小雜貨鋪再開不成了,杜小康是絕對不會放棄賺錢的。勇氣源於自己的內心,氣餒和恐懼也源於自己的內心,只看你怎樣去發揮、利用。無論幹什麼,都不要放棄,一放棄,便會前功盡棄。悉尼歌劇院在建造時曾經一度因為計劃不完而想放棄,但建築師們沒有,結果悉尼歌劇院成為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桑桑也是值得表揚的,他犧牲自己的鴿子,換錢讓杜小康進貨,這又一次說明了桑桑的善良。

  篇二: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

在這扇神祕的紅門裡,到底隱藏著些什麼?以前,擁有的是甜蜜和歡樂,銀鈴般的笑聲始終伴隨著杜小康;現在,一片淒涼和憂愁籠罩著門庭,形影不離的只有一陣陣的煩惱與焦慮。

從一直嬌生慣養的小少爺變成一個有書不能讀的窮苦兒,從趾高氣揚降到低聲下氣,儘管杜小康不願接受,但事實強迫他擔負起了家庭中的一份責任--與爸爸一同去放鴨,寂寞、孤單使他變得沉默寡言,一次次的暴風雨和艱難挫折,也使他越來越堅強。眼看著一隻腳跨進了成功的大門,又一次的破產讓他爸爸一病不起,而杜小康卻總冷靜地對待這一切,困境讓杜小康長大了,變得沉穩、鎮定,長成一個小小男子漢了。

是什麼讓杜小康懂事了?不是一味地溺愛,不是得意地炫耀,更不是舒適的生活,而是挫折,是困難,是逆境,沒有經歷過痛苦的生活,怎會領略幸福的可貴?沒有嘗過貧窮的無奈,怎會懂得金錢的不易?圓滿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得到一切,而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學會做人。坎坷的人生道路,崎嶇不平,就如月缺月圓,但是,你不會說月亮是陰暗的,因此,人生中的轉彎和改變,也是有意義的。

就如上次,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我滿懷希望地去競選大隊委員,最後,我卻落選了。這一小小的失敗在我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我有一段時間提不起精神。可換個角度想想,我並不是十全十美啊,同學們不選我,定是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我必須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因此現在,我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地做好中隊長的本職工作,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挫折就如人生路上的絆腳石,雖擦破了點皮,卻收穫了一種堅強。

  篇三:草房子第八章讀後感

《草房子》是一部對現代青少年很具教育意義的書。這部小說中描寫的各個角色都具有各自的特點與個性,禿鶴充滿孩子氣的性格,紙月的懂事乖巧,白雀與蔣一輪之間的愛情,秦大奶奶的執著與善良,細馬的成長經歷以及貫穿全書的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的生活等,等很容易的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啟迪著讀者。在小說中,我們完全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每一個感人的故事。

在這裡,我著重想談一下的是“紅門大少爺——杜小康”。

杜小康的經歷可以說是兩個極端。起初,由於他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實的一家,因此他過得是無憂無慮的'少爺生活,穿的是乾乾淨淨的衣服,住的是用錢堆成的好房子,上學騎的是讓其他所有孩子包括妒忌他的桑桑在內所羨慕的自行車,扎的是一條油汪汪的皮帶。總之,一切優越的條件都在這位大少爺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那時的杜小康是一個內心極具優越感,郵電不可一世的公子哥,也正是因為這份心態,杜小康總是沉浸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他身邊總有一大群忠實的粉絲支援著他,崇拜著他,讓他的虛榮心達到了極致。

而杜小康此時的這個形象就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富家子弟十分接近,良好的外部環境給了這些孩子十足的優越感,讓他們總是在生活中有求必應,而這些人的內心往往極度高傲,虛榮心與攀比心極強,對自己的未來卻並沒有任何打算,總是在無限的享受中浪費大好光陰,不思進取,只求享樂。然而就這一點而言,杜小康又與這些人大大的不相同,儘管杜小康家庭富裕,但他卻也努力學習,成績十分優異,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典型,比之現實生活中的紈絝子弟強上百倍。

再看家道中落的杜小康,由於要讓自己立即從滿足與優越中出來,將自己定格為窮孩子,杜小康表現出了一個孩子應有的正常反應。起初還強撐面子故作輕鬆,到後來實在撐不住了這才有露出真實的感情。

這一點也與現在的許多孩子相似,為了虛榮心總是硬逼自己強撐面子,既苦自己,又苦父母,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因此,強烈的虛榮心是所有時代大多數孩子固有的通病,硬傷。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應引起監護人和學校及其社會的高度重視。

再說這以後的杜小康,在困難的不斷磨礪中倒也鍛煉出了一身堅韌的品質,也正是困難,才讓這位優越感極強的公子哥真正成長成一個男子漢。

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人”,正是苦難才礪練出一代代偉人,也正是苦難,才讓許多孩子變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