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一塊牛排讀後感

一塊牛排讀後感1

中秋節,我讀完了傑克倫敦的小說《一塊牛排》。

一塊牛排讀後感

湯姆金是一個拳擊手,臨出戰前,自己要步行足足兩里路,眼巴巴的想有一塊牛排墊飢的願望未能實現。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30英鎊,他無所選擇,退卻不得,只有迎頭而上。拳擊生涯就是如此殘酷。他,曾經輝煌,在一次次拳擊中,他把對手打傷、打成殘廢,甚至打死,當然,作為代價,他的手背上隆起的血管,又粗又腫,指節已經變形,每一次用力,他的心臟都以最大的壓力通過血管輸送太多的血液,現在,這些血管已經不中用了,它們已經漲得失去了彈性;他的眼睛轉動得很慢,這也許和他滿腦袋腫塊有關係吧;他那斷過兩次的鼻子,因為捱了無數次的打擊已變得奇形怪狀;他的耳朵跟捲心菜一樣,老是腫的,已經比原來大了一倍。好不哀慘!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這個在二等俱樂部鬥拳的老頭子,上場前竟連區區一塊牛排都吃不上。儘管他靠著經驗,靠著拿到30英鎊的強烈願望,頑強拼到最後,可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

每一次,在他被打敗了以後,他總是想,如果當時要是有一塊牛排充飢,他一定能打敗對手。其實,他缺少的並不是一塊牛排的力氣,而是他已進入拳擊生涯的下滑期,他要比年輕時進入競技狀態更加困難。總之,一個人原本只能打那麼多次,這是這種比賽的鐵的法則。一個人也許可以苦戰一百次,另一個人也許只可以戰二十次;根據每一個人的體格和素質,各人都可以打一定的次數,當他打完這些次數的時候,他就完了。是的,他自己已經比其他大多數人打了更多的次數,他所打過的令人精疲力竭的苦戰已遠遠超過了他應有的份額——這種苦戰把心臟和肺運轉到快要爆破的程度,使動脈失去彈性,使年輕人靈活柔軟的肌肉結成硬塊,消耗神經和精力,並且由於過度用勁和過分使用耐力,使頭腦和筋骨都疲憊不堪。

這時候的他,才真正感受到當年對手——可憐的老斯托歇爾·比爾輸了以後為什麼要在更衣室裡痛哭的身境……

風水輪流轉。當年的年輕人靠從老一輩的人的身上爬到成功之路,現在,年輕人又從他們這一輩的人的身上爬到成功之路。

生活也是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自然輪迴法則,讓我們為自己和他人產生憐憫。

作者透過對湯姆金的心理描寫,讓我們更加理解和認識了拳擊手的內心世界。我想,生命本身有著巨大的潛在能量,這種能量是會讓你活下去的,不管你面對的是什麼,生命都會幫助你戰勝它。

一塊牛排讀後感2

《一塊牛排》講的是一個老拳擊手,晚年的窮困潦倒和悲慘的生活。寫得內容非常感人,語言用詞方面,也值得我學習。

這個老拳擊手,到了晚年,生活貧困,只有靠出賣體力,做苦工,還掙不出一家人吃的,兩個孩子,每晚要早讓他們睡覺,這樣他們就忘記吃飯,睡著了就不感到飢餓了。

這個老拳擊手,到了晚年,身體受傷嚴重,身體的很多部位,都捱過重重的拳擊,特別是臉部,滿臉的傷疤,弄得整個臉都變形了,一般人都看了害怕。

現在,他沒有了,任何的期盼,只求有點吃的,他太餓了。

今晚,他要進行人生的最後一次拳擊。他妻子在鄰居家,給他借了一點麵包和一點麵粉,但是沒有借到“一塊牛排”,他慢慢的吃著,全吃完了,還是覺得有點餓,但是家裡什麼吃的也沒有了,他的妻子什麼也沒吃,兩個孩子早睡了。

這次,他的對手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正陽光燦爛,正是拳擊的好時候,他渴望勝利,打敗別人,他渴望鮮花、掌聲、名譽。

老拳擊手,已經不在乎成功與失敗,只是需要一點吃的,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還要還清外債。

比賽結果,老拳擊手,鬥智鬥勇,消耗年輕人的體力,眼看就要取勝了,但是他的出拳太沒力氣,因為他沒吃到一塊牛排。

他年輕時,曾經用大塊大塊的牛排喂狗,而今到了老年,卻到了這種地步。

人生如夢,變化太大。

記得,他年輕時,也是這樣的擊敗他的老前輩,也許當時他的老前輩,也和他一樣貧困。一代一代就是這樣。

早知拳擊這行業的晚年,他年輕時,就該學一門手藝,可是,年輕時是不會聽的。

所以,年輕人,生活要節儉,不可太破費,也許到了晚年,沒飯吃。

一塊牛排讀後感3

暑假裡,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一本《熱愛生命》,在書中有一篇充滿教育意義的故事,讓我對美國舊社會有了新的解讀——《一塊牛排》

我看過後受益匪淺,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正說明了湯姆金現在與年輕時天差地別的變化,讓人看了,有別具一格的感受。

更讓我體會到的是,美國舊社會在快活俱樂部裡拳擊手湯姆·金,在自己年輕力壯時曾打敗過那些傷痕累累的中老年選手,而那些中老年選手也可能因為沒有那一塊能讓他們贏得比賽的一塊牛排而已,湯姆金在二十年以後——現在,他卻從年輕人的位置淪落到了在以前打敗過的老弱病殘的`人一樣了,雖然經驗豐富,但身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腹部的肌肉不像年輕時那麼光潤,而是變得如同木頭一樣僵硬,受傷的指節沒有一個不是斷的,臉上也全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再加上他不能給妻子和孩子掙到一口飯。

所以,他與桑德爾——一個年輕力壯的拳擊手打時只能採取消磨時間,和消耗對方體力的方法贏得比賽,但在最後關頭,他卻因為少了一塊給予他力量的牛排,而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使他像老斯托什兒·比爾——一個曾是他手下敗將的老年選手一樣在某個角落裡痛哭。

就這樣湯姆·金失去了可以讓他們改頭換面的三十金榜,從此湯姆·金一家只能在飢餓中度過了。

文中,我明白,人不可能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的掙那無數回比賽的三十金榜,而人老了之後在想回到過去時的狀態,卻只能成為年輕人的墊腳石。

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的例子,遙控器裡的電池沒電了,就要換成“新”的,電風扇壞了,要更換“新”的零件,尺子斷了就要換“新”的……而湯姆·金現在就像遙控器裡的電池——沒電了,電風扇裡的零件——壞了,尺子——斷了一樣,該被新的、年輕的拳擊手替代,成為廢品。

這種冷酷無情的新陳交替不就在我們身邊?誰知湯姆金的命運又該如何,我在這裡替湯姆·金祈禱。

一塊牛排讀後感4

《一塊牛排》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作品。他生於破產農民家庭。青年時代流浪各地,當過報童、工人、水手等,很早就接觸進步思想。

在本書中,拳手湯姆·金已經過了他拳擊生涯的高峰期,變得極其貧窮,最終還是倒下了。那是因為窮,他連買一塊牛排的錢都沒有,所以他在和年輕拳手桑德爾交戰時被打倒了。他想。要是有一塊牛排充飢,就一定可以打倒對手。其實,他缺少的不是一塊牛排的力氣,而是缺少失去的歲月。沒有人能永遠是生活的強者——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瓶頸,那就像人生最寒冷的冬天。

當年,老比爾被年輕的湯姆·金打敗了;現在,已經變老的湯姆·金又被年輕的桑德爾打敗了。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一塊牛排讀後感5

才讀完傑克倫敦的小說“一塊牛排”,眼前還晃動著湯姆金那悽慘無奈的身軀,一個拳擊手,臨出戰前,自己要步行足足兩哩路,眼巴巴的想有一塊牛排墊飢的願望未能實現。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30鎊,他無所選擇、退卻不得,只有迎頭而上(更準確說是硬頭皮而上)。拳擊生涯就是如此殘酷。他,曾經輝煌,在一次次拳擊中,他把對手打傷、打成殘廢,甚至打死了人,當然,作為代價,他的手背上隆起的血管,又粗又腫,指節已經變形,每一次用力,他的心臟都以最大的壓力通過血管輸送太多的血液,現在,這些血管已經不中用了,它們已經漲得失去了彈性。他的眼睛轉動的很慢這也許和他滿腦袋腫塊有關係吧,他那斷過兩次的鼻子,因為捱了無數次的打擊已變得奇形怪狀,他的耳朵跟捲心菜一樣,老是腫的,已經比原來大了一倍。好不哀慘!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這個在二等俱樂部鬥拳的老頭子,上場前竟連區區一塊牛排都吃不上。儘管他靠著經驗,靠著拿到30鎊的強烈願望,頑強拼到最後,可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差就差那塊牛排的力氣!這時候的他,才真正感受到當年對手——可憐的老斯托歇爾比爾輸了以後為什麼要在更衣室裡痛哭的身境。當年的老斯托歇爾比爾也許也是拖欠了房租,也許他家裡也有一個老婆同兩個孩子,也許在鬥拳的那天,比爾也是渴望著一塊牛排。輪迴!風水輪流轉,沒有常勝將軍。拳擊更是這樣:“小夥子總是在拳擊比賽裡佔上風,總是從圈子旁跳進來,大聲地挑戰,而在他們面前倒下來的,總是老一輩的人。他們都是從老一輩得人的身上爬到成功之路。他們源源不絕而來,愈來愈多—難以抑制的,不可阻擋的青年—他們總是打到了老一輩的人,然後變得老起來,走著同樣的下坡路,而他們後面那些不斷湧上來的人,永遠是青年—這些新生的嬰兒,長得雄壯起來之後,總是打倒他們的長輩,同時,他們後面又會出現更多新生的嬰兒,直到永遠—青年一定要實現他們的意志,永遠不會死亡。”

生活也是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殘酷的自然輪迴法則,不由得不讓我們為自己和為他人產生憐憫,為未來產生恐懼和無奈啊。江山總有後人坐,得意毋需太猖狂!

傑克倫敦對拳擊場上角鬥場面活靈活現的描述,一方面讓我們看到競爭打鬥的激烈殘酷,扣人心絃,另一方面,透過對湯姆金的心理描寫讓我們更加理解和深刻認識了拳擊手的內心世界,我油然的尊敬拳擊手雙方,對那個大名鼎鼎,或也可叫做臭名昭著的泰森,也升起了同情和尊敬,他也不容易,每一次出場,他拼得都是體力、是性命!難怪他人急了會咬對手的耳朵,他,輸不起,實在是輸不起。因為他有一大堆債務要還,他要給太多的人付薪水,不是他自己輸不起,是靠他生活、生存的人們輸不起而不允許他輸,噢,可憐的泰森!

我是不願意看拳擊比賽的,太殘忍!我的弟媳願意看,總是跟著拳場外圈的人們一起大呼小叫,看到有人被痛打,怎麼會那麼興奮、那麼激昂?我簡直不能想像自己的家人作為拳手我觀賽的心情,我馬上會得心臟病垮掉的。即使沒有我的家人,我也不看拳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