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1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即使家財萬貫,也捨不得花費一分錢;而現在的人縱使有一毛錢,他也會裝著有家財萬貫。不過別誤會,我這裡並不是誇葛朗臺低調,而是說現在有些人的虛偽。巴爾扎克因《歐也妮葛朗臺》而出名,如果我也塑造一位與葛朗臺相反的人,那麼我應該也會出名吧!

在許多人心目中,“葛朗臺”就是吝嗇鬼的代名詞。通過與其兄弟——一位巴黎商業巨頭的財產相比我們便可看出他富可敵國,然而他卻不捨得花費一分一毫。其居住場所之簡陋,飯食之節儉無疑會讓每個人感到吃驚。我在閱讀時總會問自己:他只得這麼做嗎?財產又帶不到他們所謂的天堂裡去。他有這麼多的財產起碼也要過一位中產階級的生活吧。起碼要用其中的一些錢為自己的家人提供一定的條件吧!雖然有錢不一定就會幸福。平時吝嗇一些也就算了,自己的侄子遇難了,這時候就應該幫些忙吧,可他沒有。我覺得他一生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他臨死前竟然還想著錢——在神父為他念彌撒時,他竟然奪神父的金十字架。而他的吝嗇給親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夫人的死與他有莫大的干係,圖爾的變心也是他提供了很大的條件。因為一個“錢”字,他過得何其辛苦。

然而歐也妮小姐是偉大的。起初,她善良純潔:後來她在自己的生活中雖然很吝嗇,但她把錢花在了公共建設以及窮人身上了。

葛朗臺死了,他的女兒只在私人生活上繼承了他的吝嗇,然而歐也妮沒有子女,受他影響大的人不存在。葛朗臺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如今,與他相反的人的隊伍卻逐漸壯大了起來,我暫且叫這些人為“反葛朗臺”。

幾乎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別人的關注,她們渴望財富,地位與榮耀。有些人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實力,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但別人卻不知道他的深度,這樣的人也往往能成就大事。但有些人就不一樣了,她們不僅在財富上表現出來強烈的虛榮心,還刻意“提高”自己的地位。徒勞的增加自己的“閃光點”,最後只會落到被別人厭棄的地步。這樣的人便是“反葛朗臺”了。

“ 葛朗臺”可憐,“反葛朗臺”更可憐.......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2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筆下的作品,刻畫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法國,當時一個叫索漠的城市中發生的事情。

主人公之一老葛朗臺,即歐也妮·葛朗臺之父,但作者更願意稱其為“箍桶匠”或是“葡萄園主”。為什麼呢?因為這位有名的守財奴從前是個箍桶的,後來又改種葡萄了,這使他積累了一部分資本。而後,他通過一系列市場投機和類似詐騙的勾當,招來了自己幾百萬法郎的資產。

但他自己不用這些錢,他把錢換成金子堆在地窖裡,每天看上一眼便心滿意足。他寧可自己的財產在家中變為一堆堆的塵土,也不願意在麵粉沒變成石頭之前去救濟一下那些飢餓難忍的窮人,他的內心已如同地窖中的麵粉一樣堅硬,像倉庫中麻布一樣腐朽,他的靈魂已被冰冷的`物慾冷卻到了零點。他只許自己的僕人拿儂在自己的咖啡裡放兩塊糖,不許多放。在他弟弟破產自殺,侄子遠渡印度經商時,他只捨得花極少的錢作侄子的路費……

這個在巴爾扎克筆下的守財奴被列入文學史上四大守財奴之一,論時間,是四者中最末一位,但論守財程度,決不亞於另三者。這個守財奴為什麼會出現?另者,後來他侄子從事奴隸貿易後,為什麼變得六親不認,只認得錢了?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金主義思想。把錢看得太重,以至於似老葛朗臺一樣斂財、守財,這已經把拜金主義修煉得爐火純青了。小說中作家用了相當多的細節來刻畫:葛朗臺臥病時,他的女兒歐也妮在桌上放開幾枚金路易,老頭兒就像剛學會看的孩子傻盯著同一件東西,定睛看那幾枚金路易,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他也像孩子一樣,不時露出一個吃力的微笑。“這東西暖我的心窩”,他喃喃說道,偶爾臉上還露出一種無比舒坦的表情。臨終時,“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一下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巴爾扎克對於當時猖獗一時的拜金主義的出現給予了無情地批判,雖然誇張地塑造了一個葛朗臺的形象,但仍有現實意義,他告訴我我們的是:對於錢,我們不能看得太重,以至於除了金子以外什麼都不認得了。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3

許許多多文學人物形象,給人以同情,給人以感動,給人以教誨,給人以思考,給人以啟迪。

在我看過的名著中,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塑造的守財奴形象——葛朗臺,真正讓我深思。在《歐也妮·葛朗臺》中作者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當時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係、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其中的葛朗臺老爺卑鄙狡詐、貪婪凶狠、吝嗇刻毒。在看完這本書,我對其中葛朗臺老爺深表遺憾與同情。在他眼中,人活著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人與人之間也只不過是金錢的關係。他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半夜裡瞧著累累的黃金快樂得不可形容,連他的眼睛都是黃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金子。

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裡手,常裝口吃耳聾,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而自己穩操勝券。葛朗臺會利用一切機會,不擇手段地擴充財富———控制市場、哄抬物價、坑害同行、做黃金買賣、搞公債投機、做股票生意,無所不用。正像文中所說“他像老虎、巨蟒一樣地躺在那裡,他把俘虜打量個半天再撲上去,張開血盆大口的錢袋,倒進大堆的金銀。、然後安安寧寧地睡覺,在索漠城,個個都被他鋼鐵般的利爪乾淨利落地抓過一下。”總而言之,他是個十惡不赦的經濟販子。他沒有朋友。他所謂的朋友只不過是他在生意上的利用物件。在家裡,他對僕人嚴厲苛刻。僕人拿儂,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臺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臺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葛朗臺老爺為了錢六親不認: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平時只要女兒吃清水面包;弟弟破產他無動於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

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裡才生火,一個月後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從來不買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戶替他送進家裡。他什麼都節約,甚至連動作在內。對於葛朗臺吝嗇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樓梯極不結實,家人差點摔跤,他居然說:“你們啊,你們就不會把腳落在還結實的角上!”這實在是無稽之談。葛朗臺老爺的致富史無疑是資產階級血腥掠奪的罪惡發家史的一個縮影。記得“人生就是一場交易”是這個守財奴的一句名言。讓人感到可悲的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說什麼多拿多幹,少拿少幹,不拿不幹,甚至還提出,一切向“前”看。於是出現了這樣許許多多的怪事:有人落水了,救人的人先要在岸上講價;有人出巨資,著名演員也毫無顧忌地做非法廣告……這種交易甚至滲透進校園,出一塊錢請人替自己做一次作業的鬧劇已不是新聞。

人生真的是一場交易嗎?答案無非是不。即使是在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許多高尚的人不願做金錢的奴隸,而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像居里夫人毅然拒絕當富翁的機會,向全世界公開了鐳提煉的方法,為實現以科學造福人類的理想做出了實際的努力。我想這樣的精神境界,是那些鑽在錢眼兒裡的人所無法理解的,也永遠無法企及的。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作文4

“金錢既不是一種權利,也不是一種安慰。人為什麼總是把錢看得那麼重呢?”這是我讀完《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後得出的感受。

寒假裡,我讀了《歐也妮·葛朗臺》這本小說後,很有感慨。小說的作者是法國文學家——巴爾扎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法國索漠城裡一戶人家發生的事,同時也反映出當時法國社會上的人性。他用盡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個滑稽又可笑的吝嗇鬼形象。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城——索漠城裡,有一戶人家,便是索漠首富、有著萬貫家產的葛朗臺家。說起葛朗臺,也許大家還有點陌生。他可是個十足的吝嗇鬼,他的女兒歐也妮是一個十分單純的人,也是他的棋子。在城裡還有另外兩家人,這兩家,一家想讓兒子娶歐也妮:另一家想讓侄子娶歐也妮,但這兩家只是看中葛朗臺的家產。這兩家為了達到目的,明爭暗鬥,爭先恐後地討好葛朗臺。而葛朗臺只想把歐也妮嫁給一個十分有錢的人,決不同意她嫁給女兒非常喜歡的落魄的夏爾。從這三家人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社會是個純粹的金錢社會。

葛朗臺太太病危時,葛朗臺本是不屑一顧,後來出於如果她死了,遺產問題對他不利的考慮,葛朗臺才想方設法治她的病。葛朗臺病危時,他硬撐著坐在輪椅上,還讓僕人把他推到存放著他所有家產的密室的門前。他分秒不離地看守著密室,總擔心有人偷他的錢。

僅從上面說的內容足以說明當時的人們對金錢看得有多麼重要。但是光吝嗇還要好些,就連親情、友情都是受金錢的驅使。

他們的舉動既讓人驚訝,又讓人發笑。這些人為了金錢可以不惜失去親情、友情這些人性美。他們簡直就是為金錢而瘋狂的殭屍,活著和死了都是一樣的,沒有為人們做出一點貢獻。

但,葛朗臺的做法更讓人發笑。他為了錢奔波了大半輩子,只要往後慢慢地揮霍便可以了,但葛朗臺即便是死也一分也沒有帶進墳墓,真讓人搞不懂。

金錢只能滿足人們的一些慾望,根本買不到親情、友情。如果你把金錢看成是你生命的一切,那你這個人就無可救藥。

哎,“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錢還沒用完”——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