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通用1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通用18篇)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

這次我要講的是趙州橋的傳說。說起趙州兩座赫赫有名的石橋,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以說是石家莊的標誌。相傳城南的石橋是魯班修建的,城西的小石橋市他的妹妹魯姜修造的。它們可謂是建橋的經典之作。

傳說有一天,魯班帶他妹妹遊玩來到趙州,眼看就要到趙州了,可是有一條渡河橫在他們眼前。寬闊的河面上只有兩條小船,每次只能搭載幾個人,而坐船的人卻有很多。於是魯班問旁人為什麼不搭建一座橋,人們笑道:“這河寬十里,能在我們渡河上修橋的人還沒出生吧!”他聽到這話十分難受,決定要給趙州人修好這座橋給人們帶來便利。他的妹妹也想趁這個機會好好展現自己的才智以超過哥哥,所以她提議要和哥哥比賽,分開修橋,一個在城南修,一個在城西修,規定從天黑開始,天亮雞鳴時收工,如果誰沒有修建完工就算輸了。於是他們開始比賽,到了午夜時分,妹妹已經修建好了,她悄悄到了城南卻發現一點變化也沒有,哪裡有橋的影子,正當她感到納悶,她遠遠看到南邊有個人影正緩緩向自己趕過來,只見魯班的身後跟了一大群綿羊,十分熱鬧,走近再看,後面所謂的綿羊居然是一塊塊潔白如雪的石頭,它們好像有生命一樣動著。魯姜心都涼了半節,想這麼靈性的石頭造出一座橋該是多麼結實多麼雄偉啊!她趕緊趕回城西,對著自己的石橋又經過一番修刻,每個圖案都栩栩如生,大放光彩。她這才自信起來。這時候她一看時間快到了,而哥哥也造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橋頭兩塊石頭沒有鋪好。她計上心來,捏著嗓子學著公雞喔喔地叫了起來,魯班以為時間到了,一著急匆忙把兩塊石頭往橋頭上一放就算是建成了。

短短一夜時間趙州就建起了兩座石橋,不僅轟動了遠近各地,就連蓬萊島上的`神仙聽了也十分震驚。其中一個神仙張果老不太高興以為魯班在弄虛作假,他決定騎著毛驢親自下凡去看看,路上碰到柴王,又邀他一起去瞅瞅,於是柴王推上金瓦銀把的獨輪車,載著四大名山,浩浩蕩蕩來到了趙州橋上。張果老在橋上大聲地問道:“這橋是誰建的?”魯班趕緊說是我建的,請問有什麼問題嗎?張果老指指自己的毛驢,又指指柴王的小車,傲慢地說:“沒什麼,我就是想問問,這橋能不能撐得住?”魯班說:“您儘管過吧,如果這都走不過,我的橋不是白白建造了嗎?”張果老和柴王剛上橋,石橋就開始搖搖晃晃,眼看就要塌了,魯班趕緊跳到橋下雙手撐住橋身,這才把橋託穩了,橋身經過這麼一壓,反而更加結實了。到現在你還可以在橋底下找到魯班的兩個手印呢!張果老和柴王爺好不容易過了石橋對魯班說:“真可惜,有眼無珠啊!”魯班心中十分羞愧,他把自己的一隻眼睛挖了出來,悄悄放到了橋邊,然後離開了。魯班可謂是木匠界的鼻祖,所以現在木匠幹活的時候,平準掉線都只是單眼吊線。

這個傳說雖然是人們虛構的,但是魯班建造的趙州石橋給趙州人們帶來了便利,到現在也成為了中國的名橋之一。我不但從這裡瞭解到了趙州橋的由來,也感悟到了做任何事一定要穩穩當當、穩打穩紮,不然一個不小心有可能就前功盡棄,得不償失。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2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閱讀欣賞外國名著,小說,散文,而漸漸忘記了屬於我們中國自己的語言藝術,民族藝術,為了再次感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我閱讀了《中國民間故事精選》這本書。

一開始,我並不瞭解民間故事。這本書的導讀為我詳細地介紹了,原來民間故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它的創作和傳播主要依賴於勞動人民之間的口耳相傳。而民間故事傳承的強大的力量,可以同風俗習慣相比擬,因為這是種靠行動、語言的集體傳承,所以具有著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間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後是作家創作的靈感和源泉。

懷著一份期待與激動,我開始從第一個故事細細閱讀起,沒翻幾頁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整本書,有我很小時候就知道,並且常常聽大人講的故事,比如狼來了,東郭先生和狼,這些故事雖然十分簡短,但卻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許多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無一不性格鮮明,惹人喜愛,而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以讓我們明白許多簡單的小道理字

。比如狼來了就讓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謊,撒謊的後果就是羊都沒了,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東郭先生和狼告訴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我們不能輕易相信壞人,要時刻保持警惕心啊。書中也有許多讓我感到無比的故事,比如寶蓮燈,懂獸語的海里布。寶蓮燈中,三聖母和劉彥昌這段超越界限,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的愛情讓我震撼。沉香為了拯救母親,不怕危險,歷盡千辛萬苦,更讓我感動。懂獸語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讓我十分敬佩,他為了保證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賣了自己的密碼,後來拯救了其他人,卻犧牲了自己,成為了一尊石像。當然,也有許多我以前聞所未聞,讓我大長見識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師,李白乃一代詩仙,在文學領域上可謂無人可敵,可他居然也為了尋找高人請教而放棄了欣賞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這種虛心請教,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佩服。

讀完整本書,我彷彿整個人已經融入了進去,去欣賞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起。我也深深地被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懷。我也相信,這些植根於民間的故事,可以口耳相傳,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3

朋友這個故事我讀了很多遍,而每每令我感動的,都是小白馬與蘇和之間深厚的友誼,。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朋友,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他們是助我們飛翔的翅膀,他們是我們最大的快樂。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港灣。當我們受傷時,常常對為未來充滿失望。每當我們傷心欲絕時,他們總會陪伴在我們身邊,與我們談心,給我們希望。讓我們眼中灰色的未來閃爍起金色的光芒。他們是助我們飛翔的翅膀。成功的路總是那麼坎坷,我們時常跌倒。每次在淚水中對自己失去信心,他們總會用本不健壯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天。他們的絲絲關懷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促使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他們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當我們與朋友在一起時,總是說說笑笑,有說不完的故事,有講不盡的笑話,有停不下的歡笑。在枯燥的日子裡,他們永遠不會讓我們感到無聊。“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是溫暖的,朋友是忠誠的`,朋友是最愛你的。但朋友又是最容易失去的。用心去關愛朋友,用愛去回報朋友!讀《阿凡提的故事》之“四減四還剩幾?”有感四減四還剩幾?阿凡提的答案是——一個窟窿!我想老師肯定會大失所望。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一篇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人人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偏偏要固定一種答案呢?教微控制器的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李老師的外甥女在國外上學,她很喜歡唱歌。有一天她問李老師自己唱得好不好,李老師驚呆了,問:“你的音樂老師沒有告訴你,你唱得好不好嗎?”“沒有呀,老師從不說哪個人做的不好!”她天真的回答。這一段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對話引發了我的思考。中國教育往往用一句話決定一個學生在某一方面的成績,把每道題的答案都固定化。這會限制了大家的想象空間,使大家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正確答案”上,放棄自己的想法。在國外,學校更加註重學生的創新意識,把“擺脫答案唯一性”為目標。作為一名普通的國中生,我們是一顆渺小的螺絲釘,對中國教育這個大機構產生不了任何影響。但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把事物的答案多想一想,創新的火花會在思想的摩擦中產生。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4

今年暑假,我看了許多本書,大概五六本吧。讀完後,媽媽問我有關《長腿叔叔》這本書上的內容時,我是一問三不知,有的還張冠李戴。但是,媽媽又考了我《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上的內容時,我說得頭頭是道。因為只有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源於民間。都是以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為基礎,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絕倫又意味深長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孟姜女哭長城》這篇故事。它講了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千里尋夫,最後孟姜女哭倒了長城,找到了範喜良的屍骨,孟姜女哭得昏天黑地,最後和範喜良的屍骨並在了一塊。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孟姜女是個善良的姑娘,她用自己的善心打動了天神,和範喜良在陰間做了恩愛的夫妻。

中國民間故事裡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而且,它還教會了我們種種為人處世的道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只有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樑。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5

我讀了《中國民間老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布穀鳥的傳說》。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座山,山裡住著幾戶人家,日子都過的挺清苦,唯獨王老漢家有一點家產。王老漢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王剛,小兒子叫博古。王剛勤勞,博古懶惰。可是博古是王老漢與後妻張氏的兒子,張氏一心想趕王剛走,好讓他的'親生兒子獨佔那些家產。她便想了一個方法:讓他們倆去山上種豆子,誰種的豆子發芽了,誰就回來。張氏給王剛一袋炒熟了的豆子。可是,炒熟了的豆子卻意外落在了博古手裡。把豆子種下去,王剛的豆子發芽了,可博古的就是不發芽。於是,王剛下山走過一條小溪時,游來一條小魚,小魚十分喜歡這個勤勞的小夥子,忽然變成了一個姑娘,想和他結為夫妻。而博古卻還留在山上,最終被餓死了,他靈魂化作了一隻布穀鳥。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天道酬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王剛的後媽張氏,為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得利,想把王剛趕走,結果失去了她自己的兒子,後悔莫及;博古本質懶惰,還受了他母親無端庇護,結果餓死了;王剛善良勤勞,神仙都保護他,還願意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嫁給他,讓王剛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們要向王剛學習,做一個勤勞、善良的人,誠誠實實做人,老老實實辦事。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6

作為中國人,誰不是聽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長大的呢?這些美妙的神話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被我們們口口相傳、久誦不衰。

這本書講了中國著名的4個神話民間故事,其中家喻戶曉的有《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阿詩瑪》······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雨花石》,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雨花石的.由來以及雨花石分佈在哪個地方、為什麼分佈在這個地方等等。

除了一些家喻戶曉的故事之外,還有一些小故事,比如《望娘灘》《百花仙子》等,雖然不如梁祝那麼悲壯,但卻有一股正義之氣時刻環繞在我的身邊,讓我們從小就受到這樣的薰陶。

讀讀這本書吧,它會讓你有所收穫!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7

《中國民間故事》是由56個民間傳統故事組成的一本書。其中,耳熟能詳的有:孟姜女、嫦娥奔月、日月潭、獻桃祝壽、太陽的回答、蘇東坡畫扇……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金烏鴉》,這篇故事主要講的資料就是:從前,一個村子裡住著窮寡婦和她的女兒,她們雖然很窮,可是很善良。一天,小女孩正在幫他媽媽晒米,飛來了一隻金色羽毛的鳥,金烏鴉把米都吃光了。烏鴉說會給她必須的補償的。過了一會兒,金烏鴉便把小女孩帶到一棵大樹下,問她是要金、銀、銅哪個梯子上去,小女孩選了銅的,但烏鴉卻給了她金的。後面烏鴉依舊這麼問著,小女孩也一向回答最普通的那個。可是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村子裡還住著一對貪婪的`母女,她們也按照這樣的過程做了一遍,只是她每次選的都是最華麗的那個,但最終卻沒有得到好處,反而得到了她們應得的報應

這則故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以兩個小女孩的經歷為主線,兩人性格不一樣,所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別,比較十分的鮮明。兩個小女孩的不一樣結局闡明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

民間故事的資料,雖有不一樣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著眼於現實生活,其主題、主角與主要情節都貼合故事傳播時的生活邏輯。從神話、傳說到動物故事、生活故事、笑話,其資料和藝術手法的幻想性依次減弱,現實性依次增強。每個人都要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點點滴滴都有可能成為之後的經典!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8

最近我都在看一本書——《中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廣大人民群眾以自發的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一種文學樣式。它以勞動人民對現實生活為基礎,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幻想,用散文的.形式講述了勞動人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與思考。

其中我最喜歡的有:徐文長的故事、幸福鳥和阿凡提的故事。

其中徐文長的故事的主要資料是:知府不相信徐文長是神童,於是便把他召來對句,並說如果對不上,就將他驅逐出城。結果自己聽了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徐文長與“林狠心”比力氣,力大無窮的“林狠心”輸給了斯文瘦弱的少年徐文長;徐文長用自己的聰明幫忙大頭和尚的畫配詩。

我的感想是:我們要多看一些有關中國民間的書,從裡面學習知識,我們要向汪嘉學習,因為他勇敢,也總是為別人著想;我們也要向阿凡提學習,他也經常幫忙別人。我們也要多看書,自己也要學習成為對別人有用的人。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9

最近,我讀一本叫《中國民間故事》的書。是呂楊寫的,這本書可是一本很好的書。

《中國民間故事》不僅是現實中生存著的活文化,是時代的迴響,同時,作為過去和現在廣大人民生產生活、悲歡苦樂的真實反映,其中蘊含著豐富而真切的民眾的生活和歷史資料,蘊藏著無價的民眾心理。因此它是民族的可貴“精神遺產”,是瞭解過去社會真相的.“一種歷史的忠實紀錄片”和社會生活、制度和道德、風尚等的“一面明鏡”。

中國民間故事裡有很多的民間故事。例如:白娘子、白雲格格、明珠、義犬的故事……這些民間故事都有一個美麗的結局。

白娘子的故事講述的是一條小蛇吃了呂洞賓的仙丸變成了一個人。小蛇給自己起名叫“白娘子”。白娘子因為要找一個叫許仙的人還結識了一個叫小青的蛇,小青也變成了人幫她一起找許仙。白娘子也和許仙成了親,生了一個兒子。但是當年與白娘子搶仙丸的烏龜精也變成了人,還偷了如來佛祖的三件寶貝,烏龜精叫法海,他想把白娘子和許仙拆散,於是,就用金缽把白娘子給鎮在雷峰塔裡。白娘子被鎮住之後,小青來替白娘子報仇。小青與法海大戰了三天三夜,還分不岀誰輸誰贏。他們大戰的聲音傳到了如來佛的耳朵裡,如來佛被吵醒了,發現自己的三件寶貝被偷走了,心裡很是生氣,就踏著蓮花駕起祥雲去尋找。

如來佛發現自己的寶貝在法海那裡,就把寶貝全都收了回去,放在雷峰塔裡的金缽也被收了回去。於是,白娘子就出來了,然後白娘子和小青一起把法海給消滅了。

讀完這本書,我就覺得中國民間故事是一種表現中國人民民間生活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我們必備的一本書。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0

楚國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三年才鑄造成功;楚王惱怒,想要殺掉他。劍有雌劍和雄劍兩口。干將的妻子莫邪懷孕快要生產。干將向妻子說:“我為楚王鑄劍,三年才鑄造成功,楚王惱怒,這回我去,定會將我殺掉。你生孩子如果是個男孩,長大了告訴他說:‘出門去望望南山,松樹生在石頭上,寶劍就在樹背上。’”於是便帶了雌劍去見楚王。楚王見帶來只有一口劍,更是怒不可遏。便叫劍工前來端相這劍,劍工說,劍原有兩口,一口雄劍,一口雌劍,雌的來了雄的還 沒來。楚王大怒,便把干將殺了。

干將走後,莫邪生了一個孩子,名叫赤比。赤比長大了,便問他母親道:“我爹怎不見,他在什麼地方呢?”母親說:“你爹為楚王鑄劍,三年才鑄造成功,楚王惱怒,把他殺了。去時囑咐我:‘告訴你的兒子,出門去望望南山,松樹生在石頭上,寶劍就在樹背上。’”於是孩子走出門去,向南一望,沒看見有什麼山,回頭一望,只見堂前石礎上面,有幾根松木柱子,心想這或者就是“松樹生在石頭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門的'一根柱子從背後劈破,果然就從裡面取出那把雄劍。孩子得了這劍,不論白天黑夜 ,都想著要向楚王報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夢,夢見一個寬額顱的孩子,兩眉之間,闊有一尺,自說要來報仇。楚王便懸了千金重賞,到處張貼榜文,畫影捉拿夢中所見的奇怪孩子。孩子聽榜文所說的情況,和自己有幾分相像,便趕緊逃進深山去暫時躲藏著;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報,不覺悲從中來。偶然遇見一個來自他鄉的客人,同情地問他道:“你小小年紀,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哀啊?”孩子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將我爹爹殺害了,我想報這深仇大恨。”他鄉客說:“聽說楚王懸了千金重賞買你的頭,拿你頭和劍來,我為你去把這仇恨報了。”孩子說:“那太好了!”馬上抽出寶劍,割下自己的頭來,兩手捧著頭和寶劍,一起交給他鄉客,身子卻還 僵立在那裡。他鄉客說:“你放心,不會使你失望的!”屍體這才撲了下去。

他鄉客帶著孩子的頭去見楚王,楚王大喜。他鄉客說:“這乃是一顆勇士的頭,應當放到湯鍋裡去烹煮,到肉爛為止,以免久後成精作怪。”楚王依從他的話,把頭放到湯鍋裡去煮了三天三夜 ,都沒煮爛,頭還 幾次從湯鍋裡跳出來,圓睜著一對憤怒的眼睛。他鄉客說:“這孩子的頭老煮不爛,願大王親自來看看,借大王的威風壓他一壓,自然就會爛的。”楚王無法,只好慢慢走到鍋邊來。他鄉客迅速地抽出寶劍,向楚王頸脖一揮,楚王的頭就墜進了湯鍋裡,又把劍向自己頸脖一揮,頭也墜進了湯鍋裡。湯鍋沸騰著,剎時間三顆頭都煮爛了,再也分辨不出。只好連骨帶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裝著,分別埋葬在一處地方,給修造了三座墳墓,籠統叫做“三王墓”。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的境內。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1

不久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中國神話故事》。

這本書一共有27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精彩無比,資料豐富多彩,文字簡單易懂,並且具有極深的教育意義,讓人讀後受益匪淺,同時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個為我們所熟知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大禹治水這個故事。

大禹他為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幸福寧靜地生活,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他毅然勇敢地帶領百姓和搞破壞的敵人作鬥爭,進取地千方百計想辦法治理洪水災害,他用了長達十三年的'時間疏通了九條大河,平息了洪水的危害,而最為可貴的是,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災害,大禹他以往三次經過自家門口都沒有進家門和親人團聚。正因為大禹他有大公無私的忘我精神,所以最終受到了人們的尊敬,百姓的愛戴。

從這個故事中,我讀懂了,要想做好並做成一件事,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更要有不怕困難險阻的決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從而獲得最終的成功。

對於我們來說,努力了、奮鬥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此刻我們僅有好好學習,不怕辛苦、勤學、多問、多練,這樣才能學有所得。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2

一天,孔子和眾弟子乘坐馬車到一個地方去講學,見前面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貢便大喝一聲,正要趕車軋過去,可是那個孩子把路一擋,高聲叫道:“站住,前有城池在這兒,過不去了,你們退回去繞道走吧!”

子貢趕緊停住車,沒好氣地大聲嚷道:“你這頑童休得胡鬧,這是孔夫子的.車,快放過去!”

“不管誰也得講道理,我來問你們到底是城躲車呢還 是車躲城?”小孩有板有眼地說。

大家被問得張口結舌,子貢又氣又急正要發作,這時孔子從車上走下來忙攔住說:“小孩講得在理,你們不要亂來。”

說著,孔子走上前對小孩搭躬施禮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我們有要事在身,萬望高抬貴手,借個路讓我們過去吧!”

小孩問道:“你們有什麼要事呀?”

“周遊列國呀。”

“那周遊列國又是作啥呀?”

“講學傳道啊。”

“講學傳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學,那你知道些什麼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誇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麼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又問:“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嗎?”

孔子說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見,怎麼能知道呢?”

小孩眼珠一轉接著問:“嫌看不見,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見,你知道有多少顆嗎?”

“天上的星星浩如煙海,那又如何數得過來呢?”孔夫子為難地說。

小孩笑著說道:“呵,你又嫌多;那日頭就有一個,早晨像冰盤,晌午賽玉環,我來問你什麼時候近什麼時候遠?”

孔子想了半天還 是回答不上來,便誠懇地對那個小孩說:“本人還 是才疏學淺,以上事情確實不知,願拜你為師,望多指教。”說著,磕頭便拜。

後來孔子以此事教導眾弟子說:“不要強不知以為知,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3

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帶領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周遊列國,講學傳道。一天晌午,天氣有點兒燥熱,師生們來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忽聽得“轟隆……嘩啦!”“轟隆……嘩啦!”孔夫子吃了一驚。忙叫:“子路!”

子路正揮著鞭子趕車呢,聽到呼喚,問道:“老師,有什麼吩咐?”

孔夫子說:“聽呵!山那邊轟隆嘩啦,又打雷,又下雨,你怎麼還 一個勁地往山前趕車呢?快點兒找個地方落腳,免得遭雨淋!”

子路聽了孔夫子的話,趕緊勒住韁繩,停下馬車。這時候,子貢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對孔夫子說:“老師,山那邊並沒有下雨呀。”

孔夫子說:“沒下雨,怎麼會有雷雨之聲?”

子貢道:“老師有所不知。過去,我曾到此地做過珠寶買賣,對這裡的地理情形知道一些。你看,前面那座不高不矮的小山,叫朐陽山,山那邊是大海……”

孔夫子生長在山東曲阜,遊歷的'幾個國家也都在山野平原,他一直沒有見過大海。眼下子貢提到“大海”二字,孔夫子覺得很新鮮,問道:“大海是什麼樣子呢?”

子貢說:“大海呀,無風三尺浪,有風浪滔天。那‘轟隆嘩啦’的聲音,本是驚濤拍岸,而不是……”說到這兒,子貢見孔夫子臉色有點兒發紅,急忙把話頭一轉:“老師,我們到山上逛逛,一來觀賞大海,二來避暑乘涼 ,不亦樂乎?”孔夫子高興地連連點頭說:“好好,上去看看。”當即吩咐子路,把馬車趕到朐陽山下。

師生們下了馬車,子貢在前,孔夫子隨後,子路、顏淵等幾個門生也都跟著登山。孔夫子一鼓作氣攀到山頂,向東一看,喲!只見天連水,水連天,波浪滔滔,望不到邊,好大的海,好多的水呀!這時,孔夫子覺得喉嚨發乾,嗓門冒火,口渴得難受,喊了聲:“顏淵。”

顏淵也沒見過大海,正在驚訝地觀賞著海景呢,聽到孔夫子喊他,連忙問道:“老師,有什麼吩咐?”

孔夫子說:“你到山下去,舀點兒海水來解解渴。”

“是!”顏淵解下隨身攜帶的飲瓢,抬腿剛要下山,忽聽背後有人放聲大笑,“哈哈哈哈……”顏淵愣住了,孔夫子更覺奇怪。轉臉一看,嘿!只見一個老漁民,左手提著漁網,右手拿著漁叉,肩後背著漁簍,腰間繫著葫蘆,面孔黝黑,身材魁偉,精神抖擻,衝著孔夫子和顏淵直笑。孔夫子問道:“老兄弟,你笑什麼呀?”

老漁民說:“你們是外鄉人吧?要知海中事,須問打漁人,可不能冒失呀!那海水,鹹、腥、澀、苦,不能喝,一喝就會鬧肚子。”說完,從腰間解下盛水的葫蘆,說裡面是玉帶河的淡水,遞給孔夫子解渴。

孔夫子又慚愧,又感激,捧起水葫蘆喝了幾口,覺得心裡涼 爽痛快,正要向老漁民道謝,天空中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陡陡地撲了過來。子路大聲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兒躲雨呵?”老漁民說:“莫慌,跟我來!”說著,把孔夫子和他的門生領進一個山洞。這山洞面對著大海,是老漁民藏魚落腳的地方。孔夫子覺得洞裡有點兒氣悶,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詩興大發,不由地吟誦起來:

風吹海水……千層浪,

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民聽了這兩句詩,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

孔夫子問:“怎麼不對呢?”

老漁民說:“‘千層浪’,‘萬點坑’,都不妥當。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灘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

孔夫子覺得老漁民是在故意抬槓,心裡很不高興,反問道:“既然不妥當,怎樣才合適呢?”

老漁民不慌不忙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要我看,你那兩句應當改……”

孔夫子沒想到漁民也懂詩理,有心聽聽高見,急忙問道:“老兄弟,你看怎麼改呢?”

老漁民說:“最好改成‘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對不?”

孔夫子一聽,心服口服,正想讚歎幾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衝著老漁民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這話太嗆人了。老漁民厲聲問:“誰是聖人?”

子路指著孔夫子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就是孔夫子孔聖人!”

孔夫子喝道:“子路!不可傲慢!休得無禮!”

老漁民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小夥子!對聖人,咱敬佩,可你也不能拿‘聖人’嚇唬人呀!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麼打法,你們會嗎?”

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倒憋氣。他想說“會”,可自己確實沒有打過魚;說“不會”,又怕丟了面子。想了想,便把胸脯一挺,說:“打魚誰不會?拿根魚棍,往水裡狠狠地打就是了!”

“哈哈哈哈……”老漁民笑得前仰後合,說了聲:“請看!”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揮舞漁叉,表演起打魚的招數來。

孔夫子看著老漁民熟練的打魚動作,想著老漁民談海水,改詩句,議“聖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於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為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說完,順口吟出小詩一首:

登山望滄海,

茅塞豁然開,

聖賢若有錯,

即改莫徘徊。

只因這麼個傳說,加上早先人們尊孔崇聖,所以後來朐陽山就改叫孔望山了。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4

今日我讀完了《中華民間故事》這本書。此書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例如:要誠實守信,此書中還有許多精美的故事,例如:有何福爾摩斯一樣的驚險離奇的故事,例如:亡命豪宅;也有著古代的故事,例如:太白酒;還有著許多奇聞例如:雙頭蛇奇聞······

本書中僅有之各種奇思妙想的故事,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我就介紹一個用智慧來戲弄人的'故事:歐陽修遇懶秀才中,懶秀才因為懶而總是作不出詩,歐陽修就利用這一點,用他自己的的詩來戲弄他,這能夠我們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幽默,能夠讓我們在歡笑中學習各種道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別的故事,讓我們感受著這一本中的美妙吧!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5

今年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是由很多中國民間傳說組成。有牛郎與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祝,白蛇傳,馬蘭花,九色鹿……在這麼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孟姜女哭長城了。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範喜良被抓去修長城了,她天天在家裡等,等待丈夫回來。整整一年過去了,丈夫沒有回來過一次,信也沒有收到過一封,孟姜女很著急,決定去尋找丈夫。在途中,孟姜女渴了就喝杯涼水,餓了就吃一點粗糧,累了就睡在路邊,費盡千辛萬苦最之後到了長城。可是卻得知範喜良因為工作勞累上個月就已經過世了。孟姜女得知這個訊息後,她很悲痛哭了起來。突然嘩啦啦巨響一聲,長城倒塌了一大段。

讀了這個故事我在想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在修建長城,長城到底幹什麼用呢?原先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防止別國入侵,長城也很長,東起鴨綠紅畔,西至嘉峪關,長城的總長度到達兩萬多公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一點也可是份。我認為秦始皇修長城保衛國家是很好的.一項工程,可是他應當給工人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並且保證足夠的糧食供工人食用,那麼工人就不會因為勞累和飢餓死亡。

雖然在這個傳說中秦始皇是個十分殘暴的人,可是他也是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統一了七國,並且統一了我國的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秦國工將用生命修建的長城起了很發的軍事防禦功能。長城也是宇航員在太空中能夠看見地球上的建築物之一,千百年來象徵著中華民族。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6

寧靜溫馨的夜晚,我坐在窗前,靜靜地讀著這本《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文字優美,插圖栩栩如生,向我們講述了少數民族流傳下來的美麗故事。這些故事如顆顆珍珠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又如絲絲春雨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故事中的人物多姿多彩,有美麗動人的荷花仙子,有堅強不曲的勇士干將,還有聰明伶俐的牧童……這些人物演繹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正義永遠戰勝邪惡,善良的人一定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在這麼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金葫蘆》這個故事。它講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獨自住在一個小屋子裡,一對燕子在屋簷上搭了窩,老奶奶就精心照料它們。不久,燕子媽媽生了幾隻小燕子,在它們學習飛行的時候,一隻小燕子不幸掉下來受了傷,老奶奶就在它的翅膀上塗了草藥,還細心地包紮好。時間過得真快,冬天來了,小燕子到南方過冬去了。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小燕子又回來了,它們給老奶奶帶來了一顆種子。老奶奶把種子種下了地,種子長大了,長成了一個巨大的金葫蘆,金葫蘆把嘴張開,吐出許多金銀財寶。老奶奶把這些金銀財寶分給了窮人,他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這位老奶奶是個善良的老人,她雖然貧窮,但還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受傷的小燕子,她用自己的.善心打動了天神,得到財富,和鄉親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小燕子知恩圖報,它得到了老奶奶的幫助,用盡全力報答老奶奶。讀了《中國民間故事》,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善良的孩子。看到沿街乞討的乞丐,我會拿出零花錢,給他們買饅頭吃。同學如果有什麼困難,我也會伸出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所以同學們都願意和我做朋友,我還得到了實小“美德少年”的稱號呢!

我喜歡讀《中國民間故事》。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7

寒假裡我讀了《中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廣大人民群眾以自發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一種文學樣式,許多故事人們都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牛郎和織女的美麗故事深入人心。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說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的這一天夜晚,天各一方的牛郎和織女便會在銀河上的鵲橋相會,據說在這天晚上,人們還能在瓜果架下,聽到牛郎和織女的脈脈情話呢!

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愛憎分明、不畏權貴的智者。國王問阿凡提“智慧從哪兒找到?”阿凡提說“智慧通過艱苦的勞動找到!”國王跟著阿凡提開墾荒地,種上“智慧”,苦苦幹了一年。到了秋天,國王收穫了糧食,也收穫了一條智慧“糧食吃起來容易,種起來難。”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啊。中國民間故事給了我知識與啟發。

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偎在外婆的膝下,在滿天星斗和明亮月光的陪伴下,聽她們講最有趣動聽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開啟了我們的心田,使我們明白外面的大千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它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也點燃了我們尋求知識和美德的心靈火焰。當我們長大成人,走過很多個春夏秋冬,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些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往往是最純真美好的童年時代的點點滴滴。它在我們煩惱時,滋潤我們的'心田;在我們痛苦時,安撫我們的創傷。而小時候在媽媽、外婆身邊聽到的故事,就是這樣一些給人溫暖和希望的片段。

啊!誰沒有聽過勇敢堅強、美麗善良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呢?誰不知道三個又懶又笨的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呢?這些在民間長期流傳、陪伴我們一生的故事,教會我們勇敢、善良、樂於助人,教導我們勤奮學習、不驕不躁。它們像一泓清澈明淨的泉水,無時不在滌盪我們心靈上的灰塵;它們像一個絢麗嬌豔的花園,用幽遠沁人的花香薰染我們的氣質,陶治我們的精神。

這本書為你準備,正是幾滴清純的泉水,幾縷曼妙的花香。

讀中國民間故事有感 18

威爾遜說“書籍是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視窗。住宅裡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近日,我去書店轉了一圈。想要買些課外的書。此刻,一本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書吸引我的眼球。懷揣著一份好奇買下了它。帶著一顆好奇的心認真讀完了。最大的感慨便是:中華文化之博達精深!

萬里長城也有人叫八達嶺長城,曾經在那一帶住著兩戶人家,分別姓孟和姜。說到這兒,想必大家都知道肯定和孟姜女有關。沒錯,我要說的是鮮為人知的她的來歷。話說某年孟家種的`瓜秧爬到了隔壁的姜家,並在牆邊結了個瓜。秋收時,這個瓜被一分為二,一家一半。切開時便出來個女孩兒,兩家取名孟姜女。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兒長大了,與一個名叫範喜良的喜結良緣。而那時正值秦始皇招人修建萬里長城。毫無疑問,範喜良被抓走了。可憐的孟姜女在洞房之夜失去了丈夫,可見她是何等的傷心難過。可一直等待的範喜良始終沒有回家,於是她決定去找範喜良。從此便開始了尋夫這路。

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城腳下,映入眼簾的是官兵拿著皮鞭凶殘的對待那些可憐的壯士,正因為這樣,長城腳下的一堆堆白骨就形成了。如此悲慘的場面,讓孟姜女悲憤不已!便開始拼命的尋找丈夫。可有人告訴她,她要找的人早在三天前已經死了。孟姜女第一反應就是痛哭,於是長城倒了,露出了她丈夫的屍骨。作為一國之王的秦始皇聽說這事豈能不生氣,便處死了孟姜女。從此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感人故事便在民間傳開。

關於牛郎織女,都是婦孺皆知。而我看完這則故事後,覺得主人公更應該是牛郎身邊的那頭憨厚忠誠的牛。那個憨厚朴實的孩子敵不過哥嫂的霸道,便只得了一頭牛和一點田地後被哥嫂趕出家門。

某天黃牛,哦不,應該叫神牛。當它對牛郎說該娶媳婦的時候,牛郎無奈自己的窮困只得搖搖頭。老黃牛便為他支招。牛郎有幸娶到了仙女織女,有情人終成眷屬。牛郎與織女不但在一起了而且還有了孩子。

可好景不長,王母得知這事,無疑是雷霆大發!捉走了織女。而老牛為了牛郎能追回織女,犧牲了自己。這張充滿神力的牛皮助牛郎飛上天去尋找織女。

傳說後來牛郎和他的兩個孩子變成了星星,最中間的就是牛郎星。而織女也變成了星星。他們相隔一個銀河的距離。而之後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他們才能借喜鵲搭建的鵲橋見上一面。

小時候聽老人說,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和織女的談話呢。遺憾的是,關於這個傳說,我一直沒有得到驗證,當人們在感慨牛郎織女的悲慘愛情時,我卻佩服老黃牛的默默奉獻。留下的一段傳奇佳話是他們的,他什麼也沒有。

每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然後檢討自己,完善自己。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定要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