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教育的十字路口》的讀後感大綱

近段時間,我閱讀了張先生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書,讀這本書與讀其它的書感覺有很大不同,因為張先生這本書裡的文章是細細碎碎的。記錄的或是一個場景,或是某人的一句話,或是聽課後的幾句感悟。有時駐足,有時行走,都圍浸於教育深長的思緒……在這些“細細碎碎”中,我讀到了耐心、傷感、渴望、期盼……我特別喜歡這種形式,它讓我拿得起放得下,隨時隨地拿起書來讀,不必回顧上文,隨時隨地放下書思考,不必冥想下文。對於時間零碎的我來說,課間也可以讀上一條兩條。它讓我感覺到,原來細細碎碎也是一種寫作方式。

《教育的十字路口》的讀後感

“教育就是反思與行動,愛撫與照料,對話與合作,引導與建構,促進與成長,教育就是互動與彼此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為目標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為關注的起點,在這裡,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獨個性而賦予了主體的價值,並因此成為責任的主體,主體意識的萌發恰似教育促進人的發展的基本熾。”書中的.這兩段話揭示了教育的本質,那麼誰來進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師。教師的責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們每一個做教師的要加強自身涵養,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業務學習,多學習理論知識,記好筆記,認真寫心得體會。要認真備課、上課,同時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對照新課改精神,明確不足,找準差距,爭取提高。要學會“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善待每一個學生,用心聆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開啟每一個學生的聰明之門”。

書中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礎教育中的10個人文要害詞:自主、互動、開放、質疑、活力、寬容、同情、愛、覺悟、生命。人文精神是當代基礎教育變革的價值背景和追求目標,這些名詞在教育改革實踐中被賦予了堅實、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尊重生命,愛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質疑跑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佈滿活力。

我儘管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但也要加強自身涵養,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專業學習,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尊重愛護學生,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幹好本職工作。我會在學生的成長中、進步中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教師工作的樂趣!

這本書友一個震撼的名字,更有著震撼人心的教育的思考。新的教育,創生於十字路口,如果沒有彷徨,就無需選擇,無需擇斷,也無需有隨時承擔責任的勇氣。十字路口,意味著多元,多樣好自由,如果這個世界上有真正的愛,必然會有自由。十字路口,實際上是我們期待中的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十字路口,意味著對價值的重新發現重新認定,在彷徨中孕育著獨具的慧眼。真正的教育,在出發時是未知的,只有在相遇時,在共同的參與中,在對話的過程中,意義才日漸清晰起來。

《教育的十字路口》,呼喚著教育的愛,教育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