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5篇大綱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5篇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篇1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我的苦難我的大學》一書,被文中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打動。

這本書的作者出身卑微,家境貧寒,自幼喪父,小小年紀便輟學上山砸石頭,用柔弱的雙肩扛起家庭的重負,用血汗掙來的微薄收入養活全家,供妹妹讀書。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她依然對生活懷著無限的憧憬與希望,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與艱難的生活作不屈的抗爭。19歲那年,作者因母親生病欠下鉅債而到上海打工,先後做過餐館服務員、服裝廠流水線女工、時裝公司技術員,吃盡千辛萬苦,但作者懷著一股“一定要出人頭地”的信念,頑強拼搏,終於在海納百川的大上海樹起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愛拼才會贏,有志者事必成!

老師評語:文章語言準確,句子通順。小作者能夠把書中人物的故事描述出來,大致能夠抒發自己的感受。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感受描寫得在具體些就更好了。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篇2

有志者,事竟成,那無志者呢?今天,我讀了《我的苦難,我的大學》這篇小說,使我對“志”的理解更近了一步。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主人公趙麗萍從一個農村小丫頭,立志要打拼,結果步步高昇,成為打工妹,技術員,編輯最後小有名氣。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路,那麼苦難便是這條路上的坎;如果說人生是一袋面,那麼苦難便是一個篩子;如果說人生是一條通向成功的大道,那麼苦難就是通向成功路的奠基石、

到這裡,我不由想起了模範共青團員劉玲。劉玲是北京五十五中的學生,七年前,她患了骨癌,左腿脛骨被烤成“木炭”,鑽心的疼痛是她夜不成寐,但她仍樂觀向上。她趁同學們不在時為大家做貢獻。老師同學心疼她,但她仍然這樣去做。住院時,她碰到一個病友,因無藥可救而亂叫。她走過去,為那阿姨唱了支歌,歌聲感動了不少的人,其中就包括那位阿姨。她自知自己已無法扭轉病勢,但仍手不離書,生怕丟了功課。

劉玲的事給我們大家都點亮了思維,難道窮人,鄉下人。相貌不好的人就幹不得大事業嗎?比如我,臉上有粉刺,相貌不佳,可相貌不佳又怎樣?我還不是活了14年,何況學習成績也不錯。從我小時候,心中就埋下了這樣一顆種子:提升實力,讓別人看得起自己,用實力挽回自己丟失的尊嚴。而如今,我實現了,我在七年級(2)班立足了,也成功挽回了自己在以前丟失的尊嚴。可見,人有了志向,無論在哪,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強者,可以忍辱負重,但就對不能忘記。你在苦難中前進,就是在磨礪中前行。難怪,作者會把苦難比作大學!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篇3

“生命中的痛苦是鹽,缺少了它,生命就會變的蒼白無味”。這是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這樣或那樣痛苦的事情,只是程度不同。可能是涉世不深,可能是一直在家人,朋友,老師的呵護,陪伴下,對於“痛苦”這兩個字我沒有太深的感觸。然而,在讀完這本書後,真的讓我對這兩個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者所經歷的痛,所經歷的的苦,真的讓人為之心痛。好多次,都讓我眼眶溼潤。災難的降臨真的是不期而至,猝不及防,徹底的毀滅了縈繞在那個六歲小女孩身旁的平靜與溫馨。

年輕英俊且才華橫溢的父親突然得了麻*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接著三歲的妹妹掉進火盆,燒傷極其嚴重,整整哭了三個月。父親剛剛去世後,母親以前離異的那人又從監獄中出來,開始向這孤兒寡母報復,為了逃避這惡魔的殘害,母女幾人被迫離家,由於經濟負擔,六歲的孩子被賣做童養媳,嚐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然而,這一切的苦難並沒有壓垮這個女孩,更是造就了她堅韌不拔的性格,她知道流淚是軟弱的表現,更換不來別人的同情與幫助。在她十四歲那年,她決定外出打工,作為一個外來的打工妹,在服裝廠做職員,受人的歧視與嘲諷,但她憑著敬業的精神,抓住一切的機會不斷鍛鍊自己,一個沒有學歷,背景的她卻成了廠裡的高階技術人員。雖然苦難一直圍繞著她,但她從未放棄自己的愛好,不論再苦再累,她都堅持寫作,後來竟成了《知音》的編輯。這真的讓我感到夢想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只要堅持,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

人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命運,但能選擇生存的命運,不能選擇降臨在我們身上的苦難,卻可以憑藉苦難一步步的前進,攀向人生的頂峰。苦難,是財富,是金礦,是一所重要的人生大學,我們不必為之恐懼,而要勇敢的接受,跨過一條條苦難之河。

看完這本書,首先我的心態變好了,面對一些痛苦的事情,不會讓自己無厘頭的亂想,生活應該是鍛鍊,創造自我的,而不是糾結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的生活還沒有經歷真正的苦難,生命還沒有煥發出應有的光彩,我要不斷磨礪自己去開創生活篇章,不斷創造新的歷程,積極面對生活給予我的一切,包括苦難,挫折,痛苦。生活應積極拼搏,用青春灑下熱血,播種理想的種子。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篇4

2014年1月14號看完了趙美萍的《我的大學我的苦難》。看的過程中,掉了好幾次淚,為作者坎坷的命運。邊讀我邊在腦海裡勾勒著一個小女孩苦苦掙扎著的畫面——6歲喪父的她是如何眼睜睜地看著從此與至愛的父親陰陽相隔,迫於生計被賣作童養媳的她是如何在別人家裡挨餓受凍飽受欺凌,13歲的她是如何扛起笨重的鐵錘砸碎一塊塊巨石,她又是如何面對縫紉師傅的嘲笑和打擊,後來奔波到上海的她又是如何的幹起洗碗端盤子的活計,而後來的後來,她又是如何在那家縫紉工廠裡出人頭地,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她是如何默默地經營著自己的夢想,看書、爬格子、發文章,是怎樣的一種信念支撐著她苦心經營著。

從江蘇到安徽,從安徽到上海,從上海到武漢,國小畢業的她從無助的採石女到縫紉工到洗碗工到技術工到《知音》雜誌社知名編輯,她一直在命運的風口浪尖上奮力搏擊。而今,終於攀上高山採摘到仙草,終於潛入水底覓得驪珠。

不禁想起《紅日》裡面的歌詞——”命運總是顛沛流離,命運總是曲折離奇”。但是命運從來不會捉弄一個自強不息永不放棄自己的人。

和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相比,我自己的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從5歲上學到今年25歲一直都過著幾乎無憂無慮的生活,雖然期間經歷過幾次比較大的波折,但是跟作者的比起來,真的不足掛齒。我時常抱怨自己沒有出身在書香門第,時常抱怨自己沒有溫柔體貼的.父母,時常抱怨父母不能給我帶來榮耀,時常抱怨我不能很好的發展是因為家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時常抱怨我不能做成某件事是因為我精力有限。其實呢,往往是我自己在給自己設限。

畢竟過了20年衣食無憂的日子了。雖然談不上高階洋氣上檔次。但父母也盡力了。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我的抱怨太多而感恩不足。我也常常感覺自卑,為一些和我某些朋友格格不入的小事,為我遲遲沒有融入這個城市,為我的血液裡將永遠流淌著農村人的質樸。或許,我應該像作者一樣去闖一闖去拼一拼。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臣服於命運,但內心決不妥協,在我能爭取的範圍內奮力前進!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篇5

她從小多災多難,飽受生活的壓迫,卻找到了興趣,找到了精神的寄託點。而我們,時代的新生兒,從小就走上了父母、社會給我們鋪上的坦途:糊里糊塗的進了學校,學著那些有的沒的。再好的東西只因非自願而索然失去了興趣,以至於現在的我在想:我有目標嗎?有理想嗎?清華不能說是理想,考上了不還是按照既定的軌跡往前走,奔的或許只是以後的好工作好日子,而我們真正的追求是什麼?

趙美萍可以為了追逐自己的文學夢放棄一個成為有錢人的機會,雖然,相對於後者,前者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也是非常艱難的。每每想到她我便聯想到了我自己。我整天在偌大的校園裡面忙碌著,做著作業看著書,想著要成為一個有知識的有內涵的……的什麼呢?形容詞再多也沒用,因為缺了中心詞。工程師嗎?說實話,不知道。在走進學校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我畢業以後將會是一個工程師。愛它嗎?說不好。要我為他而全心全意的奮鬥,那更是辦不到!那麼,所有的努力便只歸結到日後舒適的生活。

原來,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經開始為物質忙碌了。當物質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我的精神該寄託在哪呢?趙美萍的苦難,是她的大學,是比我們所念的好千百倍的大學。因為她的大學是她精神的寄託點,而我們的,現在看來只不過是教我們為物質生活而不懈努力,而已。現在看來我們的大學倒成了我們的苦難了!因為我們的精神還是遊離的,即使我們每天都可以過得很充實,可是,我們所做的是我們真正想做的嗎?我們經常說追逐物質很膚淺,那我們每天勤奮努力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突然,之前關於苦難所有的感動都變得渺小了,受過苦的人很多,可是像她一樣的卻很少。只因她對文字的執著。這執著,打動了我。

正如作者在書中說到過的一樣,她的苦難是她的財富。我覺得她的苦難的另一個好處便是:因為受了好多苦,便不會對生活挑三揀四,對現實各種不滿,容易滿足的人終究是幸福的。再想想大學生的我們,打著養活自己的口號挑剔著各種“廉價”的兼職,望著長遠的未來卻不曾想過從現在開始。這麼多的不滿足不禁讓我自問:你有什麼閃光的地方讓社會、讓他人主動來滿足你自己卻站在一邊挑剔!再這麼下去,恐怕將不是我們選擇自己的命運,而是命運淘汰了我們。真想對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學生們說一句:眼高手低的年輕人,你有什麼資格?

邊讀小說邊思考著,如果我是趙美萍,我會走到哪一步。對於我這種還沒有嘗過生活的滋味的掛牌大學生,甚至於不知道逆境究竟是什麼。稍稍自信一點,或許生活所迫,我會去砸石頭,努力的去砸石頭,但是,擺脫現狀逃出那個地方?不見得了!恐怕首先進入腦海的便是,一個女子,去向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該怎麼過活?甚至於,會不會有“別人都沒去我也不去”這種荒謬的念頭?說實話,我沒有這個自信。假設我走出了那個地方,在我成為一個技術人員的時候,我會不會不滿足自己的生活而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會不會為了迎接生活挑戰生活而果敢跳槽?我更沒有自信了。假設……不能再假設了!差別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我仰望著她——她嘴巴里面的國小生。也許這就是趙老師能夠成功而我只能默默無聞的原因了!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很大,我也認真思考了幾天。像趙美萍那樣的目標,我還是沒有。我有執著,不過,也許那是一種習慣,是從小就被灌輸的。在學習上要優秀,要有毅力,要堅持。但是,堅持什麼呢?堅持使自己變得優秀,最終的目的還是一個美好的未來!甚至於這個未來是不是我想要的都沒有考慮過!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努力,為未來努力,如果不想做行屍走肉的話!又或許,慢慢的,我會愛上我在學的東西而改變追逐的方向!一個是為了未來的物質,一個是為了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