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小動物過冬的一般常識。

2.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並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ppt小動物怎樣過冬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冬天到了,天變冷了,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展開

課件演示,讓幼兒瞭解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1.請小朋友自由討論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2.通過觀察課件,讓幼兒瞭解這些小動物過冬的一般常識。

(1)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

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該怎樣過冬呢?

(冬天快要來了,蟲子也快沒啦。我要飛到南方去,那兒暖和,還有很多蟲子。

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再飛回來。)

(2)青蛙怎樣過冬呢?

(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裡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鑽到泥土裡去,好好睡上一大覺。

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

(3)你知道蝙蝠是怎樣過冬的嗎?

教師: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巖洞和樹洞裡去睡覺了。它用爪子鉤住物體,飛膜裹住身軀,倒掛著頭,一動也不動的進行冬眠。

3.動物冬眠的形式各種各樣

(1)睡鼠是冬眠動物中有名的瞌睡蟲,一睡就是六個月。身體變得硬硬的,外界的任何聲響,

甚至碰撞觸動,它還是照睡不醒。

(2)白熊冬眠最有意思,它們一家只有雌熊才冬眠。一到冬天,雌熊就把自己埋在雪中,

一直睡到來年春天才甦醒過來。醒時,已在夢中生下了小熊仔。

(3)刺蝟在冬眠的時候,可以連續236天不進食。就是把它扔進水裡半小時也不會淹死。

4.瞭解動物怎樣備食過冬

在自然界,松鼠在夏天會把新鮮的蘑菇掛在樹枝上晾晒,以備冬日之需。

渡鴉在掠食後,常常把瘦肉吃掉,把肥肉存起來。

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窩墊暖了,找到鬆塔啊、榛子啊、橡子什麼的儲備食物,它們冬天都不冬眠。

還有,它們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

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

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

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5.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師:小動物真有趣,都有自己過冬的辦法,老師告訴你們,小動物的祕密還多著呢。

三、結束

小動物過冬各有招數,請小朋友課後去了解一下,並給大家講一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與物品的顆粒大小、水的溫度以及是否攪拌的關係。

2.學習記錄,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透明的杯子(標記:綿白糖、白砂糖、方糖)、小勺、綿白糖、白砂糖、方糖若干,記錄表,筆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出示一盆水,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品。(糖、洗衣粉、藥等)

2.如果把這些東西(指幼兒說的)放在水裡,哪些化的快,哪些化的慢,怎樣做能讓它化得快一些呢?

(二)通過操作和對比觀察,探究物體的溶解速度與物體顆粒大小的關係

1.認識實驗材料:塊糖、2杯涼水、攪拌棒。

並猜測: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塊糖在哪杯水中化的快?

2.填寫記錄表。幼兒2人一組,每人一份記錄表,第一個化完的寫上數字1,第二個化完的寫上數字2,第三個化完的寫上數字3

3.幼兒分組實驗驗證。

用小勺取一平勺綿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塊方糖,同時把糖放入對應的三個杯子中開始攪拌,看看誰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並填寫記錄表。

4.交流與討論實驗結果

實驗結束後請幼兒說一下他們的結果是什麼?

小結:物體的溶解速度與是否攪拌有關,攪拌的化得快,不攪拌化得慢。

(三)通過操作和對比觀察,探究物體的溶解速度與物體顆粒大小的關係

1.認識實驗材料:綿白糖、白砂糖、方糖、3杯水、攪拌棒。請幼兒觀察其不同,並猜測:三種糖分別放進水裡,那種糖溶解的速度快些,為什麼?

2.填寫記錄表。幼兒3人一組,每人一份記錄表,第一個化完的寫上數字1,第二個化完的寫上數字2,第三個化完的寫上數字3

3.幼兒分組實驗驗證。

將用小勺取一平勺綿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塊方糖,同時把糖放入對應的三個杯子中開始攪拌,看看誰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填寫記錄表。

4.交流與討論實驗結果

實驗結束後請幼兒說一下他們的結果是什麼,幼兒邊說老師邊記錄,並討論實驗結果:

物體的溶解速度與它的顆粒大小有關。可溶於水的物體越是顆粒小的溶解速度越快

(四)通過操作和對比觀察,探究物體的溶解速度與水溫的關係

老師準備了同樣大小的塊糖,請你動腦筋、想辦法,看看誰能讓糖最先化完?

1.請幼兒觀察桌上的實驗材料,說出材料的名稱:塊糖、涼水、熱水、攪拌棒。

猜想:哪一杯水中的塊糖溶解速度快?並填寫記錄表。

2.幼兒分組實驗驗證。

教師發出口令請幼兒同時將塊糖放進杯子裡,並一起輕輕攪拌,看哪一杯水中的塊糖溶解速度快?填寫記錄表。

3.交流實驗結果。

實驗結束後請幼兒說一下他們的結果是什麼,幼兒邊說老師邊記錄,並討論實驗結果:水溫度越高,物體的溶解速度越快。

活動延伸:

從冰箱裡拿出魚來做菜,怎樣做能讓魚在最短的時間內化開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與同伴玩連體人的遊戲,發展幼兒合作運動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2、主動參與遊戲活動,自覺遵守遊戲規則。

3、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筐兩隻,成人舊衣服十件、皮球二十隻。

2、場景設定,小樹林、山洞、小水溝、西瓜地。

3、快樂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1、入場

幼兒一對一對踏步入場。

2、雙人模仿操練習

伴隨音樂做模仿操。

3、出示衣服

告訴小朋友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可以把兩個小朋友連在一起變成一個連體人。

4、幼兒嘗試如何變成連體人。

5、請小朋友做動作,看看連體人可以做些什麼。

6、講解遊戲規則

連體人會做的事情真不少,現在請小朋友去張爺爺家摘西瓜,要摘西瓜,首先要過三道難關。

第一關,先穿過密密的樹林;第二關,鑽過黑黑的山洞;第三關,跳過寬寬的小溝,然後快速的跑到西瓜地摘西瓜,一個連體人一次只能摘一個西瓜,摘了西瓜之後,從原路返回,把西瓜放在筐子裡,然後拍一下下一組小朋友的手,下一組進行比賽。

7、請一組小朋友來示範

8、分成紅隊和藍隊來進行比賽。

9、小結:對獲勝的一組小朋友和表現出色、合作默契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對配合不默契的小朋友進行鼓勵。

10、遊戲2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4.願意大膽嘗試,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關經驗。

物質準備:若干實物,圖譜標記、實物圖片,分類盒,分類板等。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匯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裡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裡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麼分。

2.分好後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並個別指導。

四、師幼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說他是怎麼分,為什麼要把它們分在一起?

五、運用圖譜標記幫助幼兒梳理分類經驗。

1.師:出示嘴巴、手、蘋果、積木、汽車等標記卡,引導幼兒從中選出分別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標記。

2.師引導幼兒根據標記,將自己籃子裡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

六、分組練習,鞏固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介紹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師小結。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並且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分類理由。在活動中,我首先以“認識物品”匯入活動,並讓幼兒“整理物品”,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幼兒個個都能將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進行分類,也能說出分類的理由。接著引導幼兒運用圖譜標記“送物品回家”,幼兒也都能將自己籃子裡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給物品按標記分類中產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標記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過了,但瞭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不仔細觀察標記,都分類錯了。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於急促。

進入大班以後,我發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操作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操作材料就看別人是怎麼做的,自己不愛動腦筋。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另外,每節課結束以後,教師要做到及時反思、小結,及時的修改,累積經驗,尋找幼兒更能接受的講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讓幼兒從興趣開始培養,從根基開始打起,從基本習慣開始抓起,讓幼兒喜愛上數學,喜愛上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學習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遊戲中增加動作的敏捷性,體驗迎風飛跑的感覺。

3、學習創意地運用材料製作天空中的雲。

二、活動準備:長條皺紋紙、膠帶;吹塑紙、玻璃紙、衛生紙、棉花、手工紙等;剪刀、漿糊、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尋找夏天

1、集體演唱《知了》。

2、談話引出活動:夏天到了,知了來了,有誰知道夏天除了知了先生來做客了,還有些什麼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外面找找夏天。

3、帶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請幼兒自由結伴找找夏天。

師: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仔細地找一找夏天,然後告訴我們你在哪裡找到了夏天。(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找尋)。

4、集中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二)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

1、讓幼兒躺下來觀看天空中雲的變化。

師:剛才我們找夏天找累了,躺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躺下來後,看到了什麼?

師:噢,我也看到了,我看到了一條像大鯨魚的雲。你看到的雲是什麼樣子的?

師:請你再仔細地看看,天空中的雲還有什麼變化?

2、感覺夏天的氣味和聲音。

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用你的鼻子聞一聞,告訴我夏天有什麼味道?

師:那夏天有什麼聲音呢?

(三)和風娃娃做遊戲

1、師:又有一位小客人來了,正在和你們玩遊戲呢,把你們的衣服、頭髮吹起來,他是誰呀?你們想和風娃娃一起遊戲嗎?

2、為幼兒在身體各部位固定上皺紙條,讓幼兒在空地上不停地跑動,感受皺紙隨風飛起來的變化。

(四)製作天空

1、討論、分享觀察天空時的感受,鼓勵幼兒討論如何將教室佈置成天空。

師:夏天真好,有蟋蟀、蟈蟈、青蛙這些好朋友,也有風娃娃這麼調皮的小客人,小草、小花也都展開了笑臉,舒展了身體,就連天空也和平時不一樣了,不一樣在哪兒呢?

師:我想把教室也佈置成天空,可是要怎麼做呢?

2、和幼兒討論做雲的方法。

A、展示材料。

B、用這些材料如何做雲呢?

3、幼兒自由結伴用材料做雲,鼓勵幼兒做各種形狀的雲。

4、將製作好的雲放在地上,使其成為遼闊的天空。

  四、反思

1、內容整合,和諧發展

本活動內容涉及了語言、藝術、健康等多個領域,並注意了內容的有效整合,為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提供了可能。活動通過看、聽、聞、談話、製作等多種途徑,旨在充分利用各種感知手段,使幼兒的語言表達力、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得到綜合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幼兒在學到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自覺萌生了保護小動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創設了玩中學,學中樂的活動氛圍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方式。在本次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由的活動空間,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而教師始終是以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與年齡特點。

3、 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

任何一種教育活動如果沒有幼兒的主動參與,那麼就談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才是有效的活動。因此,本活動中十分注重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每個環節的安排上,幼兒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讓幼兒想說就說,想做就做,並能得到積極應答。活動中幼兒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記錄陽光下肥皂泡表面的七彩色。

2、產生探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興趣。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活動。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肥皂水、CD盤

吹泡泡工具、CD盤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以前玩過吹泡泡的遊戲嗎?你們覺得吹泡泡的遊戲好玩嗎?你們喜歡玩吹跑泡泡的遊戲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吹泡泡的瓶子)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

3、等下老師讓你們來吹泡泡,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你們在玩吹泡泡的時候,你們要看清楚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顏色的?

  二、組織幼兒玩吹泡泡的遊戲。

1、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肥皂水及吹泡泡的工具,讓他們盡情地吹泡泡,觀察陽光下泡泡的樣子。

2、吹泡泡真好玩,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小朋友邊吹一邊觀察肥皂上的泡泡是什麼樣的?

3、仔細觀察太陽照射在肥皂泡表面出現的“彩虹”。

在陽光的照射下,你們要到的肥皂泡泡是什麼樣的呀?

4、引導幼兒變換角度看泡泡,說說它的顏色有什麼變化。你看到了哪些顏色?

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就可以看到肥皂上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遠遠看上去,就像彩虹一樣有七種顏色。特別的漂亮。

  三、其他物體上的“彩虹”。

1、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說說哪些東西上能看到“彩虹”。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能從哪些東西上看到彩虹呀?(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2、提供CD盤、貝殼內部等,引導幼兒設法看到“彩虹”。

老師帶來了CD盤,只要我們小心地調整CD盤的角度,可看到許多“彩虹”圖樣。你們想看看看嗎?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觀看,你們在看的時候,可以轉動光碟的表面,你們看看有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發現肥皂泡,CD盤等物體的表面,隨著我們觀察角度的變化,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顏色。

  四、引導幼兒將剛才看到的色彩記在紙上。

剛才我們通過光碟還有肥皂泡,看到了五彩繽紛的顏色,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剛才看到的色彩記在我們的紙上。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絡的過程。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孩子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的環境也是十分的關注的。《肥皂泡上的“彩虹”》是大班的一個科學活動,肥皂是小朋友們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物品,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所在對孩子來說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的,因此,孩子會非常感興趣。

大班的孩子開始慢慢產生了探索世界的慾望,孩子們對色彩充滿了好奇。色彩到底來源於哪裡?色彩會有多少種顏色?都是什麼顏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根據的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我準備了一些可以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彩虹的物品,如:CD,肥皂泡泡水每組一個,抹布每組一塊,吸管每人一根,為整堂課做了充分的準備。我首先通過談話的方式匯入,讓小朋友回憶以前有沒有玩過“吹泡泡”的遊戲,接著用變魔術的方式引出“泡泡”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在第二個環節,我把重點放在了動手操作,,使幼兒通過盡情的吹泡泡,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陽光下觀察發現肥皂泡呈現出來的多種色彩,並嘗試變換角度看泡泡,發現其中顏色的變化。又通過利用多種材料,讓孩子進一步觀察物體上的“彩虹”,產生探尋五彩繽紛世界的興趣。

觀察完肥皂泡泡上的彩虹以後我出示了一張CD光碟,這個平時生活中也接觸過,但是他們未必都觀察過光碟,光碟上的彩虹是比較清楚的,所以有了之前兩個物品的觀察經驗之後他們很快就發現了光碟上也有“彩虹”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彩虹”就更加清楚了。

整節活動,幼兒都能較好地進行觀察,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通過活動發現了七彩色的許多祕密。在以後開展活動時,我還要多采用遊戲的形式,因為小朋友對遊戲是最感興趣的,最能吸引他們,遊戲的形式可使小朋友們對活動更有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品標誌,知道綠色食品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健康食品。

2、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才會生產更多的綠色健康食品。

3、激發幼兒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綠色食品的標誌一個,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的字卡三張。

3、幼兒收集的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標誌,直接引題。

1、請幼兒仔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猜想像什麼?

(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認識綠色食品標誌,直接引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從而瞭解標誌的真正含義。)

2、教師向幼兒講解標誌上圖案表示什麼以及它所蘊涵的意義:綠色食品的標誌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培蕾組成,寓意為植被在陽光的照耀下長的枝繁葉茂,從而形成一片綠色的環境。整個標誌為正圓形,寓意為保護。

3、幼兒操作:綠色食品、非綠色食品分類。

找一找,把綠色食品的放在有綠色食品字卡的一邊,把非綠色食品放在有非綠色食品字卡的一邊。

4、為什麼這些食品不是綠色食品?可能是什麼原因?

以同樣品牌的牛奶作對比。

小結:同樣的牛奶一個有綠色食品標誌說明它是純天然的食品,而另一個則是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往牛奶裡添加了香料、防腐劑、色素等有害的東西,所以不能稱綠色食品。

(本環節在認識標誌的基礎上進行親身體驗,嘗試把所帶的食品按照標誌分成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兩大類,進一步加深對標誌的認識,並通過驗證比較給幼兒一個明確的答案。)

  二、瞭解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

1、觀看課件講述: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看一看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加工成為綠色食品?

(1)奶牛在黑煙沖天的工廠旁的草地上吃草,提問:這裡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

為什麼?說出你的理由。

(2)農田裡用髒水澆灌,旁邊也有黑煙。

提問:這農田裡生產的東西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嗎?為什麼?

(3)山清水秀風景地。提問:這裡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為什麼?

2、師生共同總結: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才會生產出更多的綠色食品,我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綠色食品,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本環節讓幼兒瞭解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是活動的難點,通過直觀的教具,運用明顯的對比,啟發幼兒想象、瞭解生產綠色食品的條件。)

  三、創造綠色環境從我做起。

1、討論: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環境被汙染的現象,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重點突出廢舊電池和塑料製品的危害)

2、爭做綠色小衛士。

幼兒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說。

(本環節的重要提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會有更多綠色的環境?”引起幼兒的共鳴。在幼兒相互交流中產生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通過活動使幼兒真正瞭解綠色食品來之不易,並且學會了看綠色食品的標誌,從而幼兒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反思:

由於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弱,要求幼兒自覺抵制垃圾食品,還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耐心的對幼兒正確引導,達到教育幼兒拒食垃圾食品的目的 。

小百科: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