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過去玩具與現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現在玩具的豐富。

2、學習、掌握一些過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愛護它們。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幾種玩具:滾鐵環、陀螺、彈子、紙飛機、沙包、繃繃繩。

2、每個幼兒帶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

3、邀請1~2位家長參與活動,活動前與他們交流活動的相關事項。

4、幼兒用書:《各種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陀螺,引出"玩具"的話題。

★教師(出示陀螺):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每個小朋友都回去詢問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玩過的玩具,現在可以介紹給大家聽一聽。

★同伴間相互交流。

★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

★請家長介紹自己小時候的玩具。

★教師和幼兒的利用幼兒用書進行小結。

2、教師分別出示一些簡單的玩具,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

★教師: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爸爸媽媽小時的玩具,哪些你們也玩過?與現在的玩具相比,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兒自由進行觀察、比較。

★幼兒相互討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和我們現在的玩具有什麼不同?

★教師:現在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們都很幸福。

★教師:你們知道玩具是哪來的?你們應該怎樣來玩?玩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我們應該愛護每一樣玩具,不能隨便向家人要求買新玩具。

3、幼兒嘗試玩一些簡單的玩具。

★教師:你們也可以試著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幼兒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嘗試玩玩具。

★家長、教師帶領幼兒玩一些跳房子、編花籃等民間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遊戲的快樂。

★教師:以後我們比一比,看誰愛護玩具,看誰會玩的遊戲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要愛惜糧食,尊敬農民伯伯。

2.瞭解農民的勞動和勞動環境。

3.能結合自己的體驗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幻燈片、體驗過鋤地種植。

活動過程:

一、回憶參觀實驗基地的過程。

提問:

1.有什麼農作物?

2.是誰在收農作物?他們在幹什麼?

二、看幻燈片。

提問:

1.畫面上有些什麼?

2.他們在幹什麼?

三、回憶體驗過鋤地種植。

1.談談自己的'感受。

2.表達自己對農民的情感。

3.說說任何愛惜糧食

活動延伸:

1.遊戲"插秧忙"。

2.參觀農民勞動的場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資訊飛速發展的今大,孩子們整天都會接觸來自外界的各種資訊,特別在現在豐富的廣告世界中,人們都會藉助廣告宣傳自己的商品,一些新鮮有趣的幽默廣告,寓意深刻的公益廣告,生動活潑的產品廣告都佔滿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如何讓幼兒真正理解廣告在社會中的作用,提高幼兒的模仿力和創造意識,教育幼兒不能亂貼廣告,結合教綱精神,我認為要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導者,就必須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將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原有經驗結合起來,幼兒才能大膽的表現。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瞭解廣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及分類;

2、引導幼兒模仿和創編有趣的廣告語:

3、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從而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蒐集各種廣告諮料;

2、製作廣告課件一套(內容包括公益廣告、幽默廣告、商品廣告和實地拍攝的廣告照片);

3、排演情景表演劇,佈置場景,幼兒扮演角色;

4、分組活動材料:

一組:油墨、母板、油滾子

二組:水彩筆、廣告空白單

三組:水彩筆、空心字卡單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幼兒手拉手隨音樂走入教室,開始智慧樹遊戲活動,教師和幼兒齊說口號(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遊戲,歡樂多又多)。

2、情景表演引入主題

教師講故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裡,住著許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聽說小猴和小豬的商店開業了,大家都想到商店購買自己滿意的商品,你們瞧……

幼兒角色表演:兩位幼兒分別扮演小猴和小豬,他們大聲地在招攬顧客前來購買自己的商品,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而小豬隻是大聲的吆喝著。

(二)進行部分

1、情景表演後,教師提問。

教師:你們願意購買誰的商品?為什麼?

幼兒:我們願意購買小猴的商品,因為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我們買起來放心。

教師:小豬的商品一個也沒有賣出去,誰來幫助小豬呢?(請幼兒當商品導購員,幫助小豬推銷商品)。

教師小結:剛才小猴宣傳商品的過程實際就叫做廣告,通過廣告宣傳來宣傳自己的商品,讓更多的人瞭解這種商品的特點和作用。

2、教師不斷引導,請幼兒說出自己見到的廣告。

教師: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商品有廣告?

幼兒:汽車廣告、服裝廣告、食品廣告、藥品廣告……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按照商品的不同出現了許多廣告,(出示課件讓幼兒欣賞各種廣告)。

在我們生活中,有的廣告特別大,多出現在街道和商場中,我們給它叫巨型廣告,有的廣告很小,例如報紙上的廣告,雖然它很小但它也能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由於廣告也有不同的宣傳方式,有的通過電視宣傳,我們叫它電視廣告,有的通過傳單形式宣傳,我們把它叫傳單式的廣告,有的藉助流動的汽車來做宣傳,我們可以叫它流動廣告。相反固定在一個地方也能起到宣傳警示的作用的廣告,我們可以叫它固定廣告。另外,由於廣告的作用不同,我們可以分出商品廣告、幽默廣告、公益廣告。(邊出示課件邊欣賞講解每種廣告的特性)。

3、教師引導提問不斷深入主題活動

教師:你們在哪裡見過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幼兒:我們在衣服、傘、扇子、馬路旁、超市裡見到過各種廣告。(教師出示實物讓幼兒直觀的觀察)。

教師總結: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見到廣告,它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4、鼓勵幼兒模仿說出一段廣告詞。(這個環節重點想給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機會)。

5、教師鼓勵幼兒仿編一段廣告詞(重點強調廣告要琅琅上口,說明商品的名稱和特點及作用)。

(三)結束活動

教師總結和幼兒討論,亂貼廣告的危害,它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衛生,也讓許多人上當受騙(例如:有的人看到假廣告後買了假藥,生命受到了威脅。)教師教育幼兒看到假的廣告後要及時把它清理乾淨。讓廣告發揮它的真正作用。

[活動延伸]

教師按幼兒的能力進行分組:

一組:設計廣告衫,迎接六一的到來。

二組:設計一則公益廣告,教育幼兒保護環境。

三組:設計一則傳單廣告,宣傳我們的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瞭解自己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比較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知道每個人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例如長相、性別、身高、聲音、願望等。

2、在操作中有細緻的觀察能力和勇於探索、善於發現的積極態度。

活動重點:

在觀察、操作、遊戲中比較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能夠清楚地表達和交流。

活動難點:

能自己或者在老師提示下發現一些隱性的不同特徵:例如聲音、愛好、優缺點等。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圓鏡或鋼琴鏡、記錄單、大白紙、勾線筆、卡通身高貼、印泥、抹布、彩筆、錄音機、磁帶

2、經驗準備:事先進行“我喜歡的……”調查,並做成彙總表。內容可以有“我喜歡的玩具、動物、食品、運動、顏色等”。在幼兒不知情的情況下,錄下孩子的對話片段,可以是晨間活動、遊戲活動、體育活動或自由活動等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發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裡有好多的什麼?(鏡子)鏡子可以用來幹什麼?

二、照鏡子,觀察比較自己和他人面部特徵的不同。

1、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組,照鏡子觀察並作記錄。

師:我們一起來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長相,也瞧瞧好朋友的長相,比一比臉型、頭髮、眼睛、鼻子、嘴巴……把兩個人不同的地方在記錄單上用筆勾畫出來。

2、請兩兩個幼兒在集體中拿著記錄單說一說自己和好朋友不同的地方,並請全體幼兒驗證。

3、老師做簡單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一個鋪墊性質的熱身活動,通過幼兒的.兩兩互動,將臉部特徵的不同之處用記錄單簡單地勾畫出來,並在集體中做交流。本環節比較的是小範圍、比較顯見的特徵,如臉型、頭髮、眼睛等。而一些隱性的、不顯見的特徵將通過本環節的鋪墊在下一環節中進行深入發掘。)

三、在老師引導下,再次比較自己和他人其他方面的不同之處。

1、播放偷錄的幼兒對話錄音,引導幼兒討論。

師:呵呵,這是誰的聲音?你怎麼知道是×××和×××?為什麼不是×××的?×××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哦,我們每個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

2、擴充套件討論。

師:我們知道每個人的長相是不同的,剛才還知道了每個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那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幼兒小組內交流或兩兩討論,老師參與其中,對幼兒觀察到並講述出的一些易忽略的特徵或方面,老師要及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

3、比較、驗證。

(1)師:我們來請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上來,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你們剛才說到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如性別、高矮、胖瘦、興趣、愛好等)

(2)展示“我喜歡的……”調查彙總表,看看自己喜歡的專案和班級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

(3)遊戲:“猜猜他是誰?”。老師講述班上某一孩子的特徵、興趣、愛好等,請幼兒猜一猜他是誰?提問:為什麼你們猜的是×××而不是其他人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部分。對一些顯見的特徵,幼兒觀察的比較仔細,但是一些不易察覺的隱性特徵,需要老師有策略地引導。在本環節中,老師準備的一些有趣、熟知的材料,如偷偷錄製的幼兒對話,事先進行的“我喜歡的……”的調查彙總等,可以讓幼兒在有趣有味中不斷地達到目標。再加上隨機進行的男孩女孩的現場比對以及猜測遊戲等,更讓幼兒在玩樂中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四、幼兒小組操作活動

1、老師介紹每組操作活動的材料和使用方法,提出操作活動的要求,鼓勵幼兒勇於探索,在實際比較中發現較多不一樣的地方。

2、幼兒分小組自由操作,比較異同。

第一組:身體印畫。用大白紙鋪在地上,幼兒用統一的姿勢躺在紙上,其他幼兒幫助在他的身體外輪廓畫出身體輪廓線,比較每個人的異同。

第二組:量身高,比高矮。幼兒用卡通身高貼來量身高,用筆在身高貼上做記錄,比較異同。

第三組:印手印,比不同。幼兒蘸上印泥,在白紙上印下手掌的紋路,比較每個人手掌上紋路的不同和指紋的不同。

第四組:照鏡子畫像。幼兒照鏡子畫出自己的臉部特徵,和其他孩子比較異同。

第五組:畫腳印,找不同。幼兒脫掉自己的鞋子,將腳放在白紙上,用筆畫出輪廓,比較異同。

第六組:錄音比不同。小組幼兒每人在錄音機前說一句話,錄下後,聽聽是誰的聲音,分辨聲音的不同。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部分。幼兒在以上幾個環節中得到了一定的經驗,本環節將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來進行真正的比較。在操作材料的準備上,六個組的活動有難有易 ,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在本環節中,幼兒將自由分組,自己找尋同伴,在操作中還要尋求同伴的合作和幫助,自主性將得到充分發揮。)

3、老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的本領,知道了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別的地方,有優點,也有缺點。大家在一起要互相學習、友好相處,愛自己,也要愛別人,這樣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於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於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瞭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瞭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幼兒萌發瞭解不同行業的願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穀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物件,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準備展現技能的舞臺,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麼?”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裡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幹什麼的了嗎?你是怎麼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並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物件,進行遊戲,在遊戲中瞭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麼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麼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幹什麼、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設談話的情境匯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麼喜歡爸爸?”“你願意為爸爸做些什麼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範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節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愛家庭,愛父母,愛同伴,愛動植物等),讓幼兒從小具有同情心、愛心。

2、告訴幼兒,世界上還有許多孤兒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

重難點分析

重點:創設寬鬆的心理氛圍,通過加深對故事的理解,使幼兒明白世界上有許多的孤兒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

難點: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使幼兒從小具有同情心、愛心。

活動準備

故事〈好心的雞媽媽〉、玩具烏龜、小蛇、幾個蛋、磁帶《泥娃娃》。

活動過程

( 一)活動匯入

小朋友們,有一天,小烏龜、小蛇都成了雞媽媽的孩子,你們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

(二)活動展開

1、教師邊出示實物邊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

1)雞媽媽在哪發現了許多蛋並把它們帶回了家?

2)雞媽媽的'寶寶有誰呀?

3)雞媽媽為什麼把蛋寶寶都帶回了家?

4)雞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教師小結:這是一隻好心的雞媽媽,它見這些蛋沒人要,所以雞媽媽就把它們撿了回來,還把它們孵了出來。同樣的,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很可憐,有的那是因為父母都生病死了,有的是因為父母見他們有病就拋棄了他們。所以這就需要一些像雞媽媽一樣的好心人來幫助和關心他們,我們也可以。

3、情景表演:教師表演自編的歌曲《泥娃娃》,讓幼兒欣賞。

教師小結:歌曲中的泥娃娃很可憐,我們小朋友們都很幸福,都有爸爸媽媽疼愛,那我們也應該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每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比如說愛護動植物、我們和小夥伴友好相處,愛護小夥伴,等等,我們從小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活動結束

教師帶幼兒到種植園地、飼養角參觀,並告誡他們要從周圍的點點滴滴中做起,做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家園滲透,父母應該注重孩子愛心的培養,最好能夠給他們樹立榜樣,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怎樣有愛心、獻愛心,做好記錄,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質。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就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一樣,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這個他祖祖輩輩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國。我們的祖國就是--中國。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都是中國娃。使幼兒感到祖國的壯美,同時也為自己是中國娃而感到驕傲自豪。

活動目標:

1.感知中國人的典型外貌特徵,瞭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別。

2.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重點難點:

感知中國人的典型外貌特徵,瞭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別。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鏡子裡自己的面板、頭髮、眼睛的顏色;

2.PPT:中國人的`圖片、外國人的圖片、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幾種國家的字型;

3.音訊:一段漢語和一段英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比較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的不同,引導幼兒知道我們中國人是黑頭髮、黑眼睛、黃面板。

“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人的外貌有什麼不同呢?”

“世界上有幾種膚質的人呢?”

“世界上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棕種人”

“那你們知道這些人都分佈在哪些地方呢?”

二、圖片展示情境,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圖。

“這是什麼地圖呢?地圖上有哪些國家呢?中國在哪呢?你是怎麼找到中國的呢?”

2.“觀察下中國地圖的輪廓,你有什麼發現呢?(看看它像什麼呢?)”

“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人口很多,有誰知道中國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誰知道中國有多少民族呢?”

三、運用生活情境,瞭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1.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聽到了什麼?我們說的是漢語普通話。”

2.出示中國漢字和英語。

“哪是我們國家的文字?你們認識上面的字碼?觀察一下上面的字,你們有什麼發現嗎?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四、欣賞兒歌《我是中國娃》

1.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2.師幼朗誦兒歌,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五、放“國歌”,增強幼兒的愛國心。

“國歌想起時,我們要起立,行注目禮,保持安靜。”

附:《我是中國娃》

我是中國娃,生著黑眼睛,長著黑頭髮。

寫的是中國字,說的是中國話。

不管在哪裡,中國都是我的家。

活動反思:

運用了各國小朋友的照片進行對比,一目瞭然,充分感受到中國娃娃和其他國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處,從而揭示課題--我是中國娃。這樣能把握兒童的心理,創設情境激趣,為幼兒興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礎。

儘管活動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可是隻要我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問題,並在今後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進,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受時間是流逝,一去不復返的。

2.感受時間的價值,體會時間的寶貴。

3.教育幼兒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幼兒過生日課件一套。

2.故事背景、動物圖片一套。

3.幼兒操作材料:穿珠、玻璃珠、勺子、盤子、橡皮泥、包裝紙。

4.攝像機一部。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過生日”,瞭解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慢慢的長大。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過了幾個生日?”“每次的生日蛋糕上面蠟燭的數量有什麼不同?”“隨著每次過生日小朋友的樣子發生了什麼變化?”“想一想,自己兩歲生日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那你們還能不能回到兩歲的時候?”

3. 教師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隨著時間而變化?(小雞的成長、樹苗的成長……)

4. 教師小結:時間非常的寶貴,時間流逝的很快,我們要珍惜時間,那麼來一起聽一個故事《等明天》,聽聽小猴子有沒有珍惜時間呢?

5. 出示圖片講故事《等明天》。

6. 通過故事教育幼兒做事不能拖拖拉拉,懂得珍惜時間並討論在一分鐘內我們能幹多少事情?

7.幼兒可自由選擇串珠、舀玻璃球、包糖果遊戲活動中的一種,體會一分鐘帶來的'快樂和收穫。(在此期間,攝像師把孩子在一分鐘的遊戲活動拍攝下來)

8.教師啟發幼兒,過去的時間已經回不去了,時間是不停的向前走,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時間是最寶貴的。

9. 通過幼兒觀看錄影回放,重新體會過去的時間是回不去的,是不能再經歷的,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時間。

10. 教師小結:時間是最寶貴的,如果小朋友們不好好利用它,時間就會悄悄的從你們身邊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