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這是小兵

  活動目標:

1. 感知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能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拍的進行表演。

2. 在感受歌曲特點的基礎上嘗試依據歌詞創編動作。

3. 激發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願望。

  活動準備:初步欣賞和感知歌曲、紅色五角星頭飾若干、課件、錄音機、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解放軍叔叔嗎?解放軍叔叔都有什麼本領?(他們是怎樣做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2、 遊戲“這是小兵”:教師與幼兒頭戴“軍帽”,教師整隊併發出口令,與幼兒一起隨音樂有節奏的模仿解放軍的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場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出示課件,根據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表演

1)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進行模仿表演。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軍叔叔做什麼動作了?(教師將歌詞內容串起來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邊說歌詞邊表演)

2) 啟發引導幼兒表現出歌曲特點:

教師:解放軍叔叔面對敵人他們害怕嗎?他們很勇敢,我們應該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不怕困難,做一個勇敢的孩子!那我們怎樣表現他們很勇敢呢?(教師引導幼兒動作有力來表現解放軍的勇敢與威武)

2、 創造性表現:

1) 啟發幼兒進行創編,並在此基礎上逐步過渡到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教師:解放軍叔叔還用什麼武器進行作戰?他們怎樣做的?(讓幼兒模仿,並帶領幼兒根據創編的動作進行完整表演,並引導幼兒能動作有力、精神抖擻的表現舞蹈。

2)用不同形式讓幼兒反覆練習:如,個別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練”,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兵們表現得真棒!走,咱們一起到操場上練練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敢說故事中大家一起享受下午茶的溫馨、甜蜜和幸福。

2.知道點心時間並認識各種點心,學習良好的用餐禮儀。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享受下午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幸福的下午茶》語言CD、教師教學資源。

2.桌椅、桌布、花瓶。

3.各種點心、餅乾、水果

4.輕柔的音樂。

5.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4-36頁。

活動過程:

1.欣賞並理解故事。

利用教師教學資源為幼兒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悠閒的跟朋友、家人享受下午茶的時光是件幸福的事情。

2.分工做好吃下午茶的準備。

教師指導幼兒做“好朋友”夾心餅乾、水果沙拉、水果拼盤。

師生一起擺桌子,鋪好桌布並簡單佈置,如擺上好看的花瓶、餐巾等。

將點心、製作好的“好朋友”夾心餅乾、水果沙拉、水果拼盤等擺上桌。

3.教師提醒幼兒用餐禮儀。

排隊取餐時不擁擠、不插隊。

取好餐具後要用公用餐具取餐。

吃多少、取多少,不能浪費,不能將吃剩的東西放回取餐處。

吃完後將垃圾丟進垃圾桶,餐具放到相應的容器中。

4.一起享受幸福的下午茶時光。

教師介紹各種點心的名稱。

在輕柔的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自主取餐。跟好朋友坐在一起,分享食物、自由聊天。

5、收拾整理,聊聊感受。

師生共同收拾整理。

聊一聊吃下午茶的感受:

“原來和好朋友一起吃下午茶真的好輕鬆、好幸福;我們在家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下午茶,感受溫馨的幸福時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區別“1”和“許多”,並會用“1”和“許多”表述。

2.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鴨媽媽頭飾;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籃子一個;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引入,發現“1”和許多;

1.出示一隻鴨媽媽的頭飾,師:今天我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們到小熊家做客,你們看,有幾隻鴨媽媽,幾隻小鴨子?引出一隻鴨媽媽,許多隻小鴨子。

2.教師帶小鴨子到小熊家,邊走邊念兒歌:一隻鴨媽媽,許多小鴨子,搖搖擺擺去哪裡?一隻鴨媽媽,許多小鴨子,要去小熊的家裡。小熊小熊忙不停,忙著準備送大禮。

3.師:小熊家到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參觀小熊家吧。播放課件,請幼兒觀察家裡的擺的食物。例如:家裡有一個大蛋糕,許多小蛋糕。一個紅色杯子,許多個綠色杯子

二、創設情境“小鴨子們送禮物”知道一個一個實物組成許多實物。

1.師:小鴨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沒有帶禮物呢?幼:有,帶了香蕉。師:鴨媽媽也帶了一個香蕉要送給小熊,那你準備幾香蕉要送給小熊呢?幼:我準備一香蕉要送給小熊。

2.師: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把準備好的香蕉送給小熊吧。請幼兒動手送香蕉,並幼兒嘗試說:我送一個香蕉給小熊。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教師小結:小鴨子每人只送一個香蕉給小熊,但是一個一個香蕉合在一起就變成許多個香蕉。小熊收到許多香蕉真是太感謝小鴨子了。

三、遊戲“小熊送禮物”知道許多實物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實物。

1.師:小熊也準備了禮物要送給小鴨子們,你們看。(出示棒棒糖)師:這裡有幾根棒棒糖啊?幼:許多棒棒糖。師:小熊為什麼要準備許多根棒棒糖?幼:因為要分給每一隻小鴨子。

2.師:小熊要把許多根棒棒糖送給小鴨子,每隻小鴨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請幼兒拿棒棒糖並嘗試說: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師小結:小熊把許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給了小鴨子,每隻小鴨們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動結束:

時候不早了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回家去了。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後還要善於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採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 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著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遊戲教學法、情景設定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小百科:數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對現實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達方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準確說出圓形、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圖形。

2、明白好東西要共同分享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熊媽媽、兩個熊寶寶片玩偶。

2.紙質的圓形、方形、三角形、五角星的餅兒。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熊媽媽和熊寶寶玩偶,引起幼兒的興趣,並敘述故事。

師:熊媽媽在屋子裡做餅呢,它做餅要給誰吃呢?(熊寶寶)對了,熊媽媽有兩個熊寶寶,一個叫小白,一個叫小黃。今天熊媽媽要給他們兩個做好吃的餅兒。

我們來看看熊媽媽做了一隻什麼樣子的餅兒?(圓圓的餅兒)

師:現在熊媽媽要問我們小朋友了,有兩隻熊寶寶,可是隻有一隻餅,該怎麼辦呢?(再做一隻)可是,熊媽媽只做了一個只圓圓的餅兒。(分一分)

師:怎麼分呢?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分一分。(小朋友上來分餅兒)

師:圓圓的餅兒變成了半圓的餅兒了。

師:剛才我們在分餅的時候,熊媽媽又做好了一隻餅。我們看看它這下子做了一個什麼樣子的餅?(方方的餅兒。)

師:我們怎麼分呢?我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分一分。(小朋友上來分餅兒)

師:這一次,熊媽媽想自己來分餅,我們看看它是怎麼分的。(拿出已經分好的三角形餅)

咦,熊媽媽跟小朋友切的不一樣,熊媽媽分的餅是什麼形狀的呀?(三角形)

師:原來,這個熊媽媽把方方的餅兒變成了三角的餅兒啦。

師:熊媽媽最後做了一個餅。這個餅是什麼形狀的呀?教師拿出五角星餅兒

(五角星的樣子。)

師:這下五角星的餅兒該怎麼分呢?

幼兒自由回答。

師:這時候,兩隻熊寶寶說話了。它們說,不分了,不分了。五角星餅兒給媽媽吃。為什麼要給媽媽吃呢?(因為媽媽做飯很辛苦。)

師:小熊寶寶那麼懂事。那我們小朋友應不應該和熊寶寶一樣懂事?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一直照顧我們很辛苦,還有去上班,下班還要給我們做好吃的東西。

那我們在吃好吃東西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跟他們一起吃?要學會跟長輩分享好吃的東西。

分析: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從幼兒年齡特點來看,幼兒的無意注意佔明顯優勢,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但無意注意的保持時間較短,且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一般只在五分鐘左右,這樣不利於幼兒主動學習和參與。所以,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並提高其穩定性,使之持久地集中於一個物件。

上課之前,先出示毛絨玩具,抓住幼兒喜歡玩具的心理特點,引起他們的注意。然後結合毛絨熊玩具,開始講故事。在課程的過程中,讓幼兒一邊認知圖形,一邊對圖形的變化產生興趣,並且可以讓請他們自己動手嘗試如何“分餅”,在整個互動活動中,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發現畫面的變化和圖片間的聯絡,並學著按序排放圖片。

2、瞭解小樹成長的過程,並能用簡單的語句講述。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小圖片,一套大圖片。

2、展臺

活動過程

1、激趣引疑。

(1)教師在展臺上展出一棵高大的樹,並讓幼兒說說這是什麼?

(2)高高的大樹小時侯又是怎樣的呢?

2、幼兒自由觀察圖片,並按序排放。

再桌上的小筐裡放著小樹長大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排排,然後想想樹兒是怎樣長大的?

(1)提供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請幼兒仔細看看,並按照順序排放圖片。

(2)請個別幼兒來排放大圖片,並說說這樣排的理由。

3、教師邊在展臺上展出《小樹長大的》圖片,邊放故事錄音。

提問:到底小樹是怎樣長大的呢?

4、教師請幼兒蹲下變成一棵小種子來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但用圖形拼圖這一創造性的活動,我們還從未嘗試過,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在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這種圖形認識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自由選擇這些圖形來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培養孩子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2、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能根據圖形名稱取出圖形並能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3、能自由選擇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活動重難點:

1、重點——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

2、難點——能自由選擇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並說出自己拼的`是什麼。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共10個。

2、小兔頭套一個,簡單的圖形拼貼畫三張。

3、各種圖形(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匯入活動。

教師戴上小兔頭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們,你們看,我是誰?(小白兔。)

對,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你們想不想去看呀?

二、鋪路:

指導語:哎呀,小白兔忘記了,去森林博物館的路還沒鋪好呢,你們願意幫我先把路給鋪好嗎?(願意)小朋友們都願意幫助我,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那我們先去看看吧!哦,原來這條路是由各種圖形拼成的。那小朋友們能告訴我,這裡都有些什麼圖形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介紹鋪路規則:對了,我在這邊也準備好了鋪路的材料,它們是跟路上一樣大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寶寶。呆會我會請每個小朋友幫我在路上鋪上一塊圖形寶寶。假如,我請你拿一塊三角形來鋪路,那麼你應該怎麼辦?(選出一個三角形放置在相應的圖形裡)——教師邊說邊示範。

2、幫小白兔鋪路:依次請每位小朋友根據圖形名稱選擇圖形,並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T:耶,好了,我們的路終於鋪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們了,小白兔請小朋友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三、看畫展。

1、說出都有什麼畫。

T: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欣賞我的畫展了。你們看,我都畫了些什麼畫呀?(一張一張出示)

2、依次問:這畫的是什麼?它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引導幼兒完整回答“這是由**和**拼成的。”

四、幼兒操作:拼畫。

1、指導語:小朋友們真能幹!可是小白兔現在又碰到了難題了。剛才來看我的畫展的遊客都說我的畫太少了,我還有這麼多的畫板還是空的呢。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再拼一些圖畫展示在這個畫板上呢?

2、圖形拼畫:幼兒自由創作拼圖。

(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請先拼完的幼兒告訴客人老師“你拼的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五、活動結束,交代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可真能幹,幫助小白兔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鋪好了路,還用它們拼出了那麼多漂亮的圖畫。這些圖形寶寶真有用,小白兔現在還想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圖形,現在我們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還可以找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寶寶呢。走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情況分析:

數和形是幼兒身邊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根據幼兒

學習數學的特點,(在玩玩樂樂,拼拼擺擺中習得)以形象生動,深受幼兒喜歡的“黑貓警長帶領貓警士捉老鼠”為遊戲情節,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運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一一對應地比較出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及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事物。

二、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在兩組物體中運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一一對應比較出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2、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數3以內實物,學會從左到右排列實物和用右手指點數。

三、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一張上有兩隻貓和兩隻鼠,另一張上有三隻貓和兩隻鼠)老鼠3只,圖形娃娃3個,黑貓警長頭飾一個,每個幼兒魚三條。幼兒操作圖片若干張(上有貓警士一個或兩個或三個)。磁帶錄音。紅花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放歌曲“黑貓警長”,出示黑貓警長頭飾:“誰來了?”“幹什麼的?”

(二)、出示圖片兩隻貓和兩隻鼠,領幼兒數數,有幾隻貓,捉到了幾隻老鼠,貓和老鼠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比多少)

(三)、出示圖片三隻貓和兩隻鼠,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幾隻貓,幾隻老鼠,貓和老鼠誰多,誰少,並引導幼兒想辦法使貓和老鼠變成一樣多。

(四)、按物取數

小貓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餓了,請幼兒拿魚給它吃,每隻貓只吃一條魚,來了幾隻貓,就拿幾條魚給它吃。

教師分別出示三隻貓、一隻貓、二隻貓,請幼兒拿出相應的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並檢查對錯。

(五)、遊戲“貓警士捉老鼠”

(1)學本領:老師當貓警長,幼兒當貓警士,警長拍一下手,幼兒拍一下,警長拍兩下、三下,貓警士也拍相應的下數。

(2)消滅老鼠

先看圖形娃娃的家中來了多少隻老鼠,來一隻就打一槍,來兩隻就打兩槍,三隻就打三槍。

(3)“黑貓警長”用紅花獎勵勇敢的貓警士。

貓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們獎力它紅花,一隻貓獎一朵放在它的下邊,有幾隻就獎幾朵。(要求幼兒從左到右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