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小班教案《送南瓜》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遊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區別並練習發出n、l兩個音,大膽參與遊戲活動、感受遊戲中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送南瓜》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區別並練習發出n、l兩個音。

2.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

3.大膽參與遊戲活動、感受遊戲中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柺杖、圍裙、頭巾。

2.南瓜教具若干,籃子3-5個。

活動過程

1.設定遊戲情境。

教師扮作老奶奶,頭上扎著頭巾,腰間繫著圍裙,手中拿著柺杖,面向全體幼兒,採用集體和個別練習的方式與幼兒相互問好。如:老奶奶說:“小朋友們好!”幼兒答“奶奶好!”“××小朋友好!”個別幼兒答:“奶奶好!”幫助幼兒練習發準“奶奶”的字音,並會跟年長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著繼續以老奶奶的口吻說:“我年紀大了,做事不靈活了,我想請小朋友把種在地裡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嗎?”激發幼兒產生幫助老奶奶的願望。

2.交代遊戲的玩法及簡單的規則。

教師用語言交待或配以動作示範向幼兒介紹遊戲的過程,要求幼兒手拿籃子,邊念兒歌邊走。兒歌唸完後必須站在某一個幼兒的面前,然後將籃子交給他。交換位置後,遊戲繼續進行。聽到“老奶奶來了”的聲音後,幼兒應將籃子裡的南瓜送給老奶奶,井大聲地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

3.教師參與並引導幼兒遊戲。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遊戲兒歌,重點幫助幼兒發準“奶奶、南瓜和籃子”等字音。

(2)教師裝扮小朋友。邊念兒歌邊送南瓜,將籃子送給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開展遊戲2-3輪後,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到指令後將南瓜送給老師。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幼兒熟悉遊戲的整個過程。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請3-5位幼兒給奶奶送南瓜,請一位幼兒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籃子,邊念兒歌邊送籃子。交換位置後坐下,遊戲繼續進行。輪換幾個幼兒後,教師說:“奶奶來了!”扮奶奶的幼兒走上臺來。小朋友們說:“老奶奶,您好! 這是您的南瓜。”並將籃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說“謝謝你”。然後,在籃子裡再裝進南瓜,另請3-5名幼兒上來,遊戲重新開始。

5.活動延伸

教師可啟發幼兒互相交換送的東西,如:辣椒、梨子、牛奶等。當送的東西變換時,兒歌也應做相應的變動。從而豐富遊戲的內容,進一步進行發音練習。

遊戲兒歌送南瓜

小籃子,

手中拿。

我給奶奶送南瓜,

奶奶樂得笑哈哈。

活動反思:

聽說遊戲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某些特別的機會。利用聽說遊戲活動的開展,發展幼兒的語言學習,為他們語言能力的整體提高、為良好習慣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送南瓜》這個遊戲中,目標是著重讓幼兒練習發出帶有n、l兩個音的“奶奶、南瓜和籃子”等字音;初步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並把這些學習任務變成了遊戲規則:遊戲時每位幼兒手拿籃子,邊念兒歌邊走到南瓜地裡摘一個南瓜,每次只能摘一個南瓜,摘完南瓜往回走到老奶奶那裡,將籃子裡的南瓜送給老奶奶,並大聲地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

活動的開展是採用情境法,創設了一個遊戲情境,用生動感人的老奶奶角色扮演吸引幼兒,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再從打招呼中幼兒練習了“奶奶”和“您好!”;從打招呼——給奶奶送南瓜,送南瓜時要說“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利用兒歌替換送給奶奶不同的物品。一環扣一環,過渡自然,每個環節都圍繞活動目標展開。

本次聽說遊戲《送南瓜》中的巧妙的設計激發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與環境、幼兒於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都產生了積極有效的互動,使他們的“聽”和“說”都能處於積極狀態,用吸引人的玩教具,活動的變化,提問的技巧等,提高了幼兒語言活動的積極性。

小百科:南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的果實作餚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溼、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與準備: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開展前,進行牆飾佈置,牆飾的主要內容包括花燈、嫦娥奔月圖等;

給幼兒講述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與月餅的傳說;美工課上,幼兒學會了用橡皮泥捏月餅,會沿著扎有小孔的`月亮圖形紙撕月亮(提供用縫紉機扎出小孔的月亮圖形紙;

製作投影片或掛圖:一幅中秋節夜景圖,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投影片或圖片;錄影帶:中秋賞月;音樂磁帶《飛月夜》、《月光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牆飾的變化,激發興趣,匯入課題。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中秋節夜景圖,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月亮,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分別出示四張不同形狀的月亮投影片或圖片,啟發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如:像彎彎的小船、像一塊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餅、像圓鏡子等。)

3、放錄影:“中秋賞月”,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4、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錄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放錄音),一邊品嚐月餅和秋天的水果,共享節日的快樂。

6、操作活動:幼兒用橡皮泥捏月餅、撕月亮(用縫紉機扎出小孔,變成月亮的形狀,讓幼兒撕下來。)

活動區域設定與日常活動組織:

1、組織幼兒參觀大班的遊戲“樂樂月餅超市”;觀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畫《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區,提供月餅盒子、橡皮泥、吹塑紙、蠟光紙等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創造性地表現月亮和月餅。

3、在圖書區提供嫦娥奔月,吳剛砍伐桂花樹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在語言區幼兒看月亮圖片說月亮的詩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熟悉的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或兒歌講給同伴聽。

5、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與家長溝通計劃:

1、活動前,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月餅的歌曲或詩歌。

2、請家長在八月九年級至八月十五晚上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將觀察到的月亮畫在紙上,裝訂成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簿。

3、請家長帶幼兒到食品超市,觀看各式各樣的月餅。

4、活動在中秋節前一天進行,中秋節晚上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賞月活動,創編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蘿蔔生長的自然條件,知道各種汙染會造成蘿蔔的畸形生長。

2、萌發幼兒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並喜歡大自然。

活動準備

1、農藥測試卡

2、幼兒用書

3、故事錄影(幼兒拍攝)

4、小實驗用品

活動過程

1、測試對對碰

以小實驗引出活動,出示農藥測試卡對蘿蔔進行測試,引出《蘿蔔的故事》

2、故事快樂多

(1)看錄影聽故事:《蘿蔔的故事》

(2)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中的蘿蔔遭了哪些事情?

《蘿蔔的故事》

在一片綠油油的蔬菜地裡,有許多蘿蔔兄弟。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

"撲通"一聲。"哎喲,是誰呀?"蘿蔔兄弟高聲叫道。原來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扔下來幾節廢舊電池。可把蘿蔔兄弟給嗆死了,眉頭都皺緊了。

"怎麼回事呀?我怎麼不能呼吸呀?是什麼東西繞在我的身上呀?"原來不知道誰亂扔的塑料袋。"真可惡!"甚至有一位蘿蔔兄弟都給纏得眼淚掉下來了。

看!怎麼這樣難聞呀!又來灑農藥了。雖然殺死了我們身上的蟲子,也使我們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採了許多蘿蔔回來,咬了一大口,覺得那些蘿蔔似乎變了味,而且很難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蘿蔔兄弟掉下了眼淚。委屈地說:"這些能怪我們嗎?"

(3)提問:為什麼蘿蔔會變得這麼難吃?蘿蔔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

(4)觀看幼兒用書,進一步瞭解蘿蔔遭遇的原因。

討論:你們認為蘿蔔兄弟應該怎麼辦?

(5)遷移思考:我們今後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6)情景表演:蘿蔔的故事

請幾位小朋友扮演蘿蔔,請三位分別扮演廢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分別表演三種情景,通過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實驗abc

純淨的蘿蔔與受汙染的蘿蔔

在幼兒園種植園中,分別劃出兩塊園地。一塊種上蘿蔔,天天澆水施肥;一塊種上蘿蔔後,每天扔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

4、親子樂融融

活動延伸: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對蘿蔔生長進行記錄。用一表格,記錄蘿蔔生長狀況。

5、環保小衛士

快速聯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會遭遇像蘿蔔兄弟這樣的遭遇,你發現後會怎麼樣?

6、活動結束

告訴周圍所有的人都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幼兒園小班講故事教案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從而從故事中學習基本道理,以及鍛鍊自己的語言能力,讓幼兒萌發出對於故事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能運用故事中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懂得為大家做好事,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道理。

發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交流能力。

認字:蛙、快樂、喜歡。

活動準備:

花子娃娃1個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的頭飾若干

家長:青蛙、快樂、喜歡。

教學掛圖《小花籽找快樂》,故事錄音帶。

提出問題:

——出示花籽娃娃,這是誰?你們看他快樂嗎?

欣賞故事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前半部分(1-5自然段)

——提問:小花籽要去做什麼?它在尋找快樂的路上遇到了誰?它們是怎樣說的?應到幼兒用故事中的語言連貫回答。幷學說角色對話。

——討論:(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與經驗回答)

——說一說,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為什麼感到快樂?在討論中讓幼兒懂得因為它們為大家做了好事,大家喜歡它們,所以它們感到快樂。

——提問:誰能幫助小花籽想辦法,讓它找到快樂呢?小花籽找到快樂了嗎?

——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幼兒聽故事尋找答案

講述故事

——播放故事錄音帶,提醒幼兒注意聽故事中人物的對話。

——指導幼兒練習故事中的對話

——幼兒閱讀畫冊《小花籽找快樂》,看圖講述故事內容。

——指導幼兒閱讀故事裡的文字;教幼兒認讀“青蛙、快樂、喜歡”。

——請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故事。

我的快樂事

——幼兒談談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加深對快樂含義的理解。

日常生活教育

請幼兒扮演小花籽,去詢問幼兒園其他班的小朋友與老師是否快樂,鼓勵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

將字卡布置在“子寶寶樂園”,幼兒隨機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