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一次性紙杯的多種玩法,鍛鍊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2.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大膽的嘗試精神。

3.體驗和紙杯做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杯每人6個、5個小球。

活動過程:

一、幼兒頂1個紙杯在老師的帶領下坐下,手指熱身。

(教師布值好五排六個紙杯,教師帶領幼兒繞場地走、蹲、做鬼臉等。)請你找個紙杯坐下來,把頭上紙杯疊到地上的杯上,然後盤腿坐好。寶寶們,看!這是什麼?(紙杯)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教師小結:用紙杯喝水、喝可樂、喝果汁。紙杯給我們帶來方便,它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呢!你願意和紙杯做遊戲嗎?大聲回答我。

玩紙杯之前先給手指頭熱熱身,玩遊戲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好杯子不要壓扁了。

二、幼兒體驗紙杯的多種玩法。

(一)和紙杯做遊戲

1.紙杯傳球

教師:請你用紙杯把小球送到下一位小朋友,依次類推,最後一個小朋友把紙杯傳回第一個小朋友。我數321開始,看哪組動作快?

2.單手、雙手玩紙杯

幼兒每人6個紙杯,像老師一樣放好(胸前一排擺好),寶寶們,右手給我,數數你有幾個杯子?紙杯口朝下我們叫關起來,紙杯口朝上叫開啟。(幼兒根據教師的演示,說關起來,開啟)

教師:你們的杯子是開啟的還是關起來的?雙手放膝蓋,伸出你的右手,我數321開始,請你把杯子開啟。完成後舉手告訴我。(教師鼓勵幼兒依此說完成)。

教師:現在杯子是關起來還是開啟的?(教師發號施令,幼兒將紙杯關起來)

教師請幼兒換隻手玩紙杯。

教師:現在我們同時用兩隻手玩紙杯?(同單手一樣將紙杯關起來、開啟)

3.疊高

(1)一個人疊紙杯

教師:開心吧,紙杯還可以怎麼玩呢?用十秒鐘的時間把杯子疊起來,看誰最先完成,我數十下,大家停下(教師鼓勵幼兒疊出不同的造型)

(2)六人集體疊紙杯

教師:請你們六個為一組,在這裡一起疊紙杯,先商量再一起疊,看哪一組疊的又高又牢固。(教師為孩子和作品留影)

教師:你有最快的辦法把紙杯收起來嗎?(幼兒探索收紙杯,教師請幼兒放回老師處。)

三、幼兒手指放鬆運動

請幼兒把剛收拾好的紙杯扔到指定的位置後,坐邊上休息,家長參與遊戲。

教師將家長分為兩組,一組將紙杯開啟,一組將紙杯關起來,看哪組動作最快先完成,幼兒為自己的爸媽加油!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著用搓、壓的方法,把泥搓園壓扁,並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種花紋。

2、喜歡民間節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八月十五中秋節

2、出示月餅,讓孩子們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

——引出孩子們活動興趣

3、老師講解並示範用橡皮泥做月餅的方法。

A、先搓圓再壓扁,然後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

B、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餅。

4、孩子們操作老師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繪製花紋。

5、月餅展覽會。——孩子們互相參觀自己做的月餅,並說說誰做的好?為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 問題的提出

(一) 課題指出的理論依據與社會背景

材料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直接進行活動的物質基礎。幼兒的發展以來於對材料的操作。蒙臺梭利認為:認同的內在前能是在環境的刺激、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境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由此可見,材料的投放是教育教學和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不同,幼兒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也就不同。

目前,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材料庫的創設成了近年廣大幼教工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之一。但叢幼兒園收集、投放或使用材料的現狀看,還存在不少問題。

1、 遊戲材料

(1) 隨意性、盲目性。遊戲材料是幼兒遊戲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充實豐富的遊戲材料,處於直覺思維階段的幼兒就不能充分地調動各種感官去玩。但是,頭反個材料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時看似“琳琅滿目”豐富的材料也會對幼兒產生不利的刺激,造成幼兒思維的混亂。

(2) 功能單一。幼兒遊戲材料多為製成品。成品玩具最大缺陷在與重新組合,拼裝新物件的餘地太小,可供幼兒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太有限。而教師們對於製作或購買那些顏色鮮豔、具體形象的`成品玩具樂此不疲。

(3) 背離兒童的自然性。材料多為購買的塑料製品。忽視了幼兒對自然材料天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4) 固定性。材料種類之間存在固定搭配,使幼兒在選擇時受到限制。

2、環境創設中的材料

(1)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看的多,參與少。由於過分強調環境佈置的美觀性,很難避免在創設意圖、喜好、功能上帶有成人“主觀化”成分,卻與幼兒的交流與溝通。兒童意願、兒童需要很難在環境中體現。在材料的收集上,也都為教師“一人承包制”。

(2) 自然材料少。很多是使用在環境佈置上的材料多為幼兒園購買來的各色卡紙、泡塑等。極少存有廢舊物品或使用當地自然資源。

(二)課題研究的價值

我園前期在以“多元智慧”理論為指導的關於環境課題的研究中,初步嘗試構建了以多元主題活動和自主探究活動為主的幼兒活動模式,探索了角色實踐活動培養髮展幼兒多元只能以及家園、社群協作模式的運用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園、老師、家長有了更進一步的合作。對幼兒的培養在意識上也有了更深刻的共識。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在對這些工作進行肯定的同時,我們意識到,環境這一領域中關於材料庫的創設這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需要深入地探究。

本課題研究的價值在於順應了時代進步的要求,不僅體現了環境保護的意識,開發利用多種資源,包括廢舊物品的利用等,更是將研究的重點落實在提供適合幼兒多方面智慧發展的有效材料上。幼兒園、家庭共同著眼於幼兒多元智慧的開發與優勢智慧的培養,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成長。由此可以說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二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標

1、探索創設幼兒園材料庫的有效途徑。

(二) 研究物件

(三)研究內容與說明

1、有關幼兒園材料庫創設的實踐原則;

(1) 主體性原則。幼兒是發展、能動的主體,幼兒自身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遵循這一原則,在培養過程中應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收集與製作各種材料。使幼兒智慧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2) 因地制宜原則。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利用社群、當地資源和幼兒身邊常見的、熟悉的材料進行替代、組合,選擇符合幼兒任職需求,來源於幼兒生活經驗的材料。

(3) 環保的原則。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或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引發幼兒親近自然的情感,培養他們節約資源的意識。

(4) 選擇性原則。要體現在符合幼兒興趣的選擇、學習方式的選擇、能力的選擇、同伴交往方式的選擇上,不能一刀切。應減少統一化的成分、拘束性的原則。要讓兒童在環境中能夠自由,找到自己的所需。因此,材料應儘可能有多種功能,材料種類之間沒有固定搭配,不受教師侷限在某個區角使用,沒被教師設定統一玩法,以使孩子大膽地選擇性地使用。

(5) 個體適宜性原則。維果斯基主張 ,教育應當定位於幼兒現有心智發展狀態的“最近發展區”,根據每個幼兒的能力、生活習慣、興趣偏好、學習方式,讓孩子對於材料能用自己的理解、想象、願望去操作,通過自己與材料的互動獲得發展。

說明:幼兒園材料庫的創設中材料的來源包括幼兒園幼兒園、社群、家庭和幼兒購買的成材料,利用廢舊物品的自制材料與幼兒園和客觀存在的自然資源,可利用的社群自然環境,以及家長幼兒發現的可利用的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庫的建立應主要通過幼兒園、教師、幼兒及家庭多方的自制材料為主。做到幼兒園材料既充分,又種類多樣。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接觸更寬廣、真實的生活環境。同時挖掘幼兒的多元智慧,提高動手能力。並積極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為幼兒提供豐富開放性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動材料。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學習跨大步走

材料:

塑料圈

過程:

1.教師將塑料圈隨意地放在場地上,介紹跨圈遊戲的方法。

2.教師演示做法:每一步腳要跨在圈內才對。

3.幼兒玩跨圈遊戲。

4.教師在幼兒跨圈遊戲時,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幼兒:――“一二一,大步走。跨紅圈、跨黃圈,跨來跨去真有趣。

建議:

1.圈與圈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大。

2.圈的數量要大大多於幼兒人數。

3.教師對不同的幼兒可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幼兒是單腳交替跨步,有的幼兒是雙腳同時跨進一個圈後再跨進另一個圈。

幼兒園教案 篇5

“我長大了”這一主題的開展,正好順應了幼兒當前的需要。我們能很明顯地看到,孩子升入中班後,表現慾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當看到一些孩子上幼兒園有掉眼淚的現象,好幾個孩子會圍著她說:別哭了,中班的孩子是不能哭的了。很明顯孩子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試試,於是我們就著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中三班的小主人,從引導幼兒觀察本班新環境,認識新夥伴,到參與活動,讓他們按星期輪流做值日生,大家為能這樣值日生而感到自豪,他們都非常樂意去做,每當做值日生的那一天,那幾個孩子都表現得特別好。使孩子們在集體中快樂地生活著、學習著。

在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一系列“我長大了”、“別說我小”、“我真棒”、“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熊想長高”等活動,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漸漸長大,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應該從各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為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為配合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我們也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踐的機會,並讓他們帶來了小時候穿的一些衣服,通過比較,在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等活動中,來了解身體各部分的長大。同時也創設了相應的牆飾,讓幼兒既感受到自己不但在身體方面成長,而且在心智、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新的進步,從而增進了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的進步顯而易見,來園時不再哭泣了,吃飯時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不掉米粒了,同伴間的相處比以前友好了,原來來園和離園時總是由大人抱著或揹著的幼兒漸漸不見了,他們會對大人說“我長大了,我會自己走路了”,而且,好多幼兒都只要大人送到門口,自己會一個人走進來。每天午睡前後都學會了自己穿脫衣褲和鞋子,左右兩腳鞋子穿反的現象也是寥寥無幾了……他們會為自己的每一次進步而歡呼,也會為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而雀躍。

我們對主題的環境創設,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一日復一日的過程中間,孩子不僅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還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東西哪拿的放回哪去等好習慣。不少家長也來反應,說孩子在家裡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做事情了,飯前發碗筷,飯後擦桌子,雖然有時候擦得不是那麼幹淨,但是真是令人欣慰。中班的學習的生涯就這樣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希望以後的日子會更開心,以後的學習更順利!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找朋友遊戲的形式,感知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徵

2、能夠大膽在集體中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實物圖示、特徵標記、蘋果、梨子、桔子、橙子、香蕉等水果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匯入活動

T:今天來了許多的水果寶寶,看看都有什麼?

二、通過找朋友遊戲的形式,感知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徵

T:水果寶寶要和我們玩遊戲了,要聽清楚我說的哦~~

請你找兩個顏色一樣的水果做朋友,你找的是什麼?

請你找兩個圓圓的水果做朋友,你找的是什麼?

我的盤子裡有一個水果寶寶沒有找到朋友,他是誰?是什麼樣子?

請你找兩個大大的水果做朋友,你找的是什麼?

老師有一個小小的桔子,請你找一個小小的水果和我做朋友。你找的是什麼?(在遊戲過程中,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示,幫助幼兒進行小結)

小結:結合圖表進行小結:今天來了許多的水果朋友,紅紅的水果有……,黃黃的水果有……,大的水果有……,小的水果有……,軟軟的水果有……,硬硬的水果有……

三、品嚐各種水果,並嘗試進行分類

T:水果寶寶謝謝你們幫它們找到了好朋友,請你們嘗一嘗各種好吃的水果。

水果嚐起來時什麼感覺?有什麼味道?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