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的:

1.複習有關漢字;

2.鍛鍊幼兒的彈跳力。

準備:將要複習的漢字字卡若干。

玩法:

將字卡字朝下放在蹦蹦床中間,幼兒站在字卡周圍。老師發出預備跳的口令後,幼兒便使勁兒彈跳,直到字卡字朝上,這時幼兒停下認讀上面的漢字,認錯了,老師幫助糾正,幼兒繼續玩。

提示:

1.如幼兒過多,可將幼兒分組。由於字卡在劇烈的振動下,時而字朝上,時而字朝下,幼兒彈跳效果不可能所有字卡最後都字朝上。所以各組宜交替玩,時間3-5分鐘,達到認讀的效果即可。

2.蹦蹦床是大型玩具,所以玩時老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紙的吸水性和滲透性。

2、嘗試操作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探索事物的興趣。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折小船。

物質材料準備:衛生紙、報紙、畫畫紙、各種紙船、四盆水、記錄表、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船、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紙船,我們來摸摸紙,看看這是用什麼紙做的小船?

二、猜測小船開的時間。

1、幼兒討論:哪隻小船在水裡開的時間長?哪種小船在水裡開的時間短?

2、出示大記錄表,教師將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記錄。

三、幼兒操作,探索小船在水裡的時間

1、幼兒選擇一隻自己喜歡的船,聽教師口令同時將船放入水中。

2、幼兒觀察,一組一組記錄表進行記錄。

3、討論結果:你們組的紙船哪隻先沉下去?哪隻後沉下去?為什麼有的小船一會兒就沉到水裡,有的小船能在水裡很長時間?(紙質不同,吸水性不同,所以有的小船很快就沉下去看。)

四、不會沉的紙船。

1、我們有什麼辦法讓紙船不沉下去呢?

2、幼兒將紙兩面塗上油畫棒摺紙船,放入水中,幼兒觀察。

五、生活聯絡。

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不會溼的紙盒用來裝水,小朋友想象有哪些東西是你看到過?

我們每天喝牛奶的紙盒不吸水,所以它能裝牛奶。一次性的杯子,用來裝水。寶寶流鼻涕,可以拿面巾紙擦,它又軟又吸水。可見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活動反思:

本活動重點是觀察、探索不同紙張吸水性不一樣。通過紙船在水裡的實驗來突破重點。難點是幼兒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通過幼兒在紙上塗畫油畫棒觀察紙船不下沉來突破難點。首先選這一活動的材料是貼近幼兒的生活。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上廁所的紙、畫畫的白紙、爸爸媽媽看報的紙。對於幼兒經驗已有了一定的鋪墊。在認識的基礎上來讓幼兒知道紙張還有吸水性不同的特性,同時實驗觀察幼兒能一目瞭然的明白這一特性。在這個活動中幼兒跟著教師的思路,。幼兒的興趣點較濃厚,環節層層遞進。但由於幼兒對於蠟在生活中的經驗不足,在最後環節幼兒並不能完全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需要再今後的.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慶祝活動,為讓全體幼兒在感受節日氣氛,體驗童年幸福與快樂的同時,培養一份純真的愛國之心,使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從而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2、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佈置富有歡慶氣氛的環境

2、排練團體操《火紅的旗幟》

3、準備活動獎品和獎狀。

活動時間:20xx年5月27 日(星期五) 上午八時。

活動地點:塑膠廣場。

 參加活動範圍:全班幼兒及家長。

活動反思:

"六一"應該是屬於孩子的。只要每位教師懷著"把節日還給孩子"的理念,善於傾聽孩子心聲,善於捕捉生活中美好的、有趣的事物,那麼讓孩子擁有難忘的"六一"將不再是一句空話。通過一系列活動,取得了幼兒家長雙豐收。

 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活潑向上的幼兒"六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從而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六一"兒童節;使家長在參觀和參與幼兒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幼兒教育的觀念,從中使自己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通過向家長、社會展示幼兒的"六一"活動,進一步塑造本園的良好形象。

小百科: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遊戲玩法建議

1、先通過兒歌配合音樂做動作。

(1)樂句,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2)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後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後半(2_2靼皇)的地方身體向後轉。

(3)樂句,繼續重複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4)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後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後半(111)的地方身體向後轉。最後樂句的小結尾幼兒自由擺造型。

2、在熟悉了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完整的音遊。

玩法:每四個幼兒為一組,每組的花繩為一種顏色,當教師舉起與花繩相同顏色的牌子,那組幼兒就要跟著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掌握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2、通過遊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的動作要領,並且學會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樂節奏進行音遊活動。

3、會看本組顏色牌的示意聽音樂跳花繩,能在別組顏色牌出現時觀摩他人表演,體驗民間遊戲的魅力和快樂。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節奏律動和老師互動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

2、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旋律和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繩”中跳的基本動作。

4、利用“小腳板玩遊戲”演示腳進繩時和出繩時的基本動作。

5、幼兒利用“小腳遊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中跳的動作要領。

6、教師示範“跳花繩”的遊戲。

7、出示一條大花繩,幼兒集體練習“跳花繩”的遊戲。

8、幼兒分組玩“跳花繩”遊戲,體驗和同伴相互配合音遊活動的樂趣。

9、幼兒分組比賽“跳花繩”遊戲,體驗民間音樂遊戲的情趣。

10、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嘗試用新的方法進行“跳花繩”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樂於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驗,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製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麼?”引出製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製作方法

3、幼兒製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製作。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5、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並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製作一張站得穩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桌腿要粗,矮),並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製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麼?”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並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

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儘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會專注傾聽,體驗與人交談的樂趣。

2.學習運用相關的詞語"電閃雷鳴、烏雲密佈、晴空萬里"等,與他人交流天氣的變化。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天氣的變化,觀看"天氣預報"節目,瞭解幾種常見的天氣名稱及特點。

材料準備:各種天氣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提問引入,激發幼兒交流天氣變化的興趣。

師:你們知道天氣有哪些變化?你是怎麼知道天氣要變化的?

2.討論講述,瞭解天氣有幾種變化。

提問:你知道天氣有幾種變化嗎?並說說天氣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幼兒分組討論,再集中談話。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晴天、雨天、陰天、雷雨天"等詞來講述不同的天氣。

3.提升經驗,再次談話。

提問:你知道天氣變化有哪些?這些天氣變化有什麼不同?請用適當的詞語和連貫的語言講述。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再次以同伴交流,學習使用"電閃雷鳴、烏雲密佈、晴空萬里"等詞語描述不同天氣特徵。

4.鞏固練習,學做小小氣象預報員。

鼓勵幼兒模仿氣象預報員,選擇不同的天氣圖片,進行天氣預報。

重點引導運用已知的氣象常識和已學的相關詞句講述天氣的變化。

小結:今天天氣晴朗,晴空萬里,藍天白雲,明媚的眼光照射在我們身上,感到舒服,適宜和家人一起出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活動重點: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活動難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麼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麼?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後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

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

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為什麼用減法?

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並在等號後寫上答案

3、提問:你為什麼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經力對數量為8。9的物品進行分解、組合的過程,感知8、9的分解、組合。

2 感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3 培養初步的觀察力,思考能力。

4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8、9的分解組合,感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具:“籌碼”、“數字卡片”、“分合號”

2、 學具:“籌碼”、“數字卡片”、“分合號”紙、筆人手一份。

3、 《操作冊》第27頁。

活動過程

一、運用“數字碰球”遊戲複習數的分解、組合。

二、學習8的分解、組合。

1、教師分給幼兒每人8片籌碼,按自己的想法分成兩份,並用“數字卡片”、“分合號”記錄分解結果,先請分成7和1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結果,引導幼兒感受將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雖然改變了兩個數字前後順序,但合起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2、請8分成2和6,3和5兩種分法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分解過程和結果,引導幼兒找出與這種分法的另外兩種記錄結果。小結倆個部分數,交換了位置,合起來總數是一樣的。

3、請還有不同分法的幼兒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讓幼兒集體完整地讀一讀8的分解和組合。

三、學習9的分解、組合

1、教師分給幼兒每人9片籌碼,讓幼兒嘗試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結果記錄在紙上,並引導幼兒在擺分合式時按一個分數 遞增,另一個部分數遞減的規律來擺分合式並記錄,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數字的分法。

2、 把幼兒分解的結果展示在黑板,並進行檢查。

四、遊戲活動:做手指遊戲“找部分數”。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六、活動延伸:完成《操作冊》P27

教學反思

1、這節課活動目標很明確難度適中,大部分幼兒能聽懂,學會自己操作,幼兒動手能力也比教強,學習興趣濃厚

2、不足:教師講課不夠幼兒化。上課時間太長。

已後要多鍛鍊自己,不斷提高上課的奇巧。

小百科:分解,數學名詞,即和差化積,其最後結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