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彙編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進一步地認識自我、瞭解自我。

2、區別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敢於大膽地評價自我,正確地看待自我,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照片兩張:一張小嬰兒時的、一張現在的照片,紙、彩筆、剪刀、膠棒等美工材料。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小時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請家長給幼兒講述小時的趣聞及趣事。

【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能發現自己的成長變化,通過展示自己的本領自己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點和今後的目標,並能完整地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活動一:不一樣的我

1、猜猜這是誰?

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與幼兒一起談論,從中發現教師的變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照片配對遊戲。

(1)排列照片,提出問題。

教師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為“小時的我”,在下方一列為“現在的我”。

當幼兒看到把他們小時的照片貼到白板上時個個都興奮異常,因為事先有保密的協議,所以他們睜大眼睛、閉緊嘴巴緊盯著教師,貼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不露聲色地看看別人,顯得很得意的樣子。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

(2)幼兒操作遊戲。

請幼兒將“小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連線,做成照片配對。孩子們的意見五花八門,急得照片的主人跺著腳喊:“不是!不是!錯了!這(那)個才是我!”。

教師:為什麼錯了?小朋友的變化在哪裡?

(3)幼兒講述自己的變化。

根據連線請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和現在有哪些不同?如長高了、變重了、力氣大了、跑得快了、會做簡單的事情……

幼兒1:這是我剛生下來的照片,媽媽說我很乖每天吃完奶就睡覺:這是現在的我,我在公園裡照的。

教師:你小時候好胖,跟現在的你不太一樣,小朋友你們還發現果果跟以前有哪兒不一樣嗎?

幼兒2:她的頭髮長長了,她的眼睛大了。

幼兒3:她的手和腳都比以前大了。

幼兒4:她的身體長高了,她快6歲了,有力氣了,還能自己做事了呢。

(4)幼兒自我評價。

請幼兒在展示自己的本領後來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點和不足。

3、製作成長畫冊。

引導幼兒根據活動的談論內容來製作自己的成長畫冊,活動結束後張貼到主題牆上。

活動二“我的用品”小展覽

1、師生共同佈置展覽臺。

經過師生前期用品的收集和展臺的設計、擺放與裝飾,琳琅滿目的小展臺已呈現在大家眼前,幼兒為之興奮不已。

2、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請幼兒自己去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展臺上的物品。他們對自己小時候的小衣服、小帽子、奶瓶、尿布……感到驚訝,沒有想到自己當時竟然那麼小,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

3、共同討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

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比較。如身高、體重、動作、自理能力、興趣、本領等。必要時可以請幼兒表演一下,如,小嬰兒時怎樣哭,怎樣爬;現在會跳舞、會畫畫等。

教師:長大的果果會做哪些事情,有什麼本領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1:我會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我還會寫自己的名字,老師還表揚我值日生當得好,昨天我還和張雨萌去電視臺跳舞了呢。

說到這兒,果果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和自豪,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為她鼓起掌來。

教師:長大的果果和以前真不一樣了,有這麼多的本領真棒。我請每個小朋友都想一想現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學會哪些本領,比以前有哪些進步,快升入國小了,做一名國小生你有什麼願望?然後給大家講好嗎?

幼兒:好……

孩子們陷人了熱烈的討論中……

4、學習兒歌《一年過去了》。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注重活動的內在邏輯性。《時光的故事》通過層層遞進的系列活動使幼兒從自己的外觀到內心的轉變進行了一次梳理。每個活動之後幼兒都有不同的新體驗,對自我的認知也更為清晰、全面與深入。

(2)給予幼兒充分交流的機會。在活動中幼兒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從他人那裡獲得了不同的評價及建議,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幼兒學會了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更理解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家長、老師、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

(3)注重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我能夠比較適時地給予幼兒引導和鼓勵,使他們能在支援性環境中自主地探討討和發揮。作為一個引導者,我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擴充套件他們的思維,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例如,有的幼兒用語言表達,有的幼兒用肢體動作,有的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有的幼兒將自己的照片按年齡大小組成畫冊等,說明幼兒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積極地展現慾望。

2、活動中的不足:

如果能準備一些幼兒小時的VCD也許更直觀,同時也可使班上特殊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在活動上,提高他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要內容】

1、活動設計新穎,具有創新特點。該活動形式新穎獨特,能夠吸引幼兒始終積極參與其中;老師思路清晰,引導語具有啟發性和建設性,能開闊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

2、為幼兒創設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愉悅的心情和寬鬆的環境裡自由、自主地交流討論,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成長,調動幼兒的興趣和潛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與自信的積極情緒體驗。

3、活動內部的邏輯關係可作調整。仔細分析前後兩個活動中老師的提問,第一個活動“自己小時候和現在有哪些不同?”和第二個活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有一定的重複,建議教師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整合,使教育活動更加緊湊。

4、建議:可以將教育活動繼續拓展,使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之中。例如,回家向關心幫助其成長的親人表達感恩之心,並傾聽父母講述他們眼中自己的變化,以及父母看到幼兒成長變化的心情,等等。

【綜合評析】

1、本活動是系列活動,突出體現了教育的漸進性、發展性與整體性。該系列活動與其主題活動相呼應,活動看似簡單,但其中有幾個不同的教育點,而且是相互聯絡的,如展覽臺的創設,它從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人手,以點帶線,使幼兒在不同程度上發現自己的變化,感受自己的成長,展現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點。

2、此係列活動形式鮮明,具有創新性,體現了教師巧妙的構思。從照片配對遊戲的設計與開展,到用品展臺的創設與參觀,無不吸引著幼兒主動參與,同時能夠充分地引發幼兒思考與討論,層層遞進地使幼兒從外表到內在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從而客觀地評價自己,樹立自信心。

3、教師的指導間接、到位、具有啟發性,幼兒在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下深入到活動中,幼兒能從這個活動中得到進一步地發展與提高,能在活動中得到滿足並體會到成長的快樂,逐步形成比較清晰、客觀的自我意識,深入瞭解自我和他人。

4、在教師小組合作反思活動中,對活動的設計及開展過程都做了有特點的討論,但對於活動中存在問題的聚焦與反思,以及對於問題解決策略的反思還需關注。例如,小組成員注意到比較照片和觀看物品兩個活動的作用都是讓幼兒發現自己的變化,同處於一個層面,前後的邏輯安排是否合理?而談話活動的內容似乎也差別不大,對於這些問題,小組應該共同反思背後的原因,整合相關經驗和理論來幫助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調整方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2

活動目標:

1.感謝在幼兒園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心、愛護。

2.願意為幼兒園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對幼兒園的生活有所回憶。

2.幼兒已學會詩歌《畢業獻詞》。

3.幼兒自制紅花人手一朵。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有感情的回憶,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時間過的真快,你們在小班剛入園的時候的樣子我都還記得很清楚,那時候你們個子矮矮的,長的小小的……現在你們長高了,長大了,一個個都成大班能幹的小朋友了!

二、引導幼兒回憶,回憶幼兒園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係與愛護。

1.提問:你們喜歡幼兒園嗎?為什麼?你們在幼兒園裡學習、生活得這麼愉快,要感謝誰呢?

2.幼兒自由回憶講述。

3.師幼共同:是呀,三年的生活中,幼兒園的老師、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和保健室的醫生老師都給了我們很多的照顧和關心。

三、感謝活動

送花和朗誦畢業獻詞,表達幼兒對幼兒園各個工作崗位上的老師的感謝之情。

1.提問:老師、叔叔阿姨為我們做了這麼多,在我們就要畢業的時候,你們想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謝呢?

2.幼兒自由講述。

3.集體感謝活動:組織幼兒到各個部門看望心辛勤工作的老師和叔叔阿姨們,朗誦畢業獻詞相關段落的同時分批為他們送上自制的小紅花。

四、實踐活動:我為幼兒園做……

1.師: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離開幼兒園不能了,我們能為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幼兒分組討論講述。

3.個別幼兒講述。

4.實踐練習:我為幼兒園做好事(清理草坪上的雜草、垃圾,為幼兒園清潔大型玩具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3

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作為社會活動設計,即合適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雖然故事只是作為幫助幼兒理解孝敬老人這種行為的一個引子,這個故事中所說的小青魚幫蝦公公實現了一個心願,其實,已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從小就應該愛父母尊敬老人。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彩虹幼兒都知道,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彩虹的形成定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該活動的後面,我引導幼兒以送畫給社群或其他老人,讓他們初步地體驗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行為。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2、能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難:

1、重點:感受並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2、難點: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第16號,故事磁帶繪圖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討論

1、小朋友,你們生活中看到過哪些老人?你喜歡他們嗎?

2、你們平時看見他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3、有一隻蝦,它長的很特別,他也很喜歡幫助老人,那他幫助了誰?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吧!

二、聽故事

1、講述故事一遍,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裡的七彩蝦是誰?

2、再次傾聽故事一遍,提問,故事裡小青魚幫助了誰?

為什麼蝦公公會把彩虹當成七彩蝦?

小青魚為什麼要幫助蝦公公?

它是怎麼幫助蝦公公的?

你認為,小青魚這樣做好嗎?好在哪裡?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老人?怎樣幫的?

三、 繪畫

1、 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馬路上,小區裡會有很多老人,今天我們就一起畫一張漂亮的畫,送給他們吧!

2、 教師提示,可以畫七彩蝦和蝦公公的故事。

四、 活動延伸

帶著自己的畫,把它送給小區裡或者路上,也可以是自己家裡的老人。

設計意圖:

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對下面的故事感興趣。

以故事作為引子,幫助幼兒理解孝敬老人的社會行為。以提問來幫助幼兒理解七彩蝦故事的內容。

用繪畫的形式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又可以作為送給老人的禮物。

活動的延伸,是讓幼兒把孝敬老人帶入生活。

社會:大家來排隊(也可作為禮儀教學)

活動反思:

在這個七彩蝦的故事中,把彩虹形象的比作蝦。這讓我們小朋友的興趣點馬上提升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看到彩虹的時候,小朋友形容顏色是五顏六色的,通過點數和講述顏色幼兒知道了彩虹的七彩色。在這樣逐步瞭解完故事內容後,我和小朋友們又一起分享了這個故事。在這一次講述中,小朋友們又延伸了更多的內容,比如彩虹是在打雷後才出現的,小青魚用綵帶做了七彩衣服。所以,我們在講故事不僅可以通過故事本身的內容進行講述。通過圖片我們也可以讓幼兒發現其中的細節的內容,再通過幼兒的話進行補充。因此,通過圖片,我們可以請幼兒編出很長的故事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祖國是個美麗的國家,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2、通過手工製作裝飾x的活動,使幼兒知道初步理解“集體”和“合作”兩個概念。

3、使幼兒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瞭解幾個主要的少數民族,培養幼兒尊重少數民族。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在各地旅遊的照片。

2《生日快樂》歌曲地圖國旗圖片祖國風景圖各民族圖片

3、x的圖片每組一張,各種顏色彩色紙一張、手工筐每組一個、膠水。

活動流程:

過生日――觀賞圖片――操作活動――活動講評

活動過程:

一、過生日

1、在生日快樂的樂曲聲中,請小朋友猜一猜“十月一日”是誰的生日。

2。,知道祖國媽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中華人民共和國,知道自己是中國的小朋友。

3、請個別小朋友介紹自己在祖國各地的照片,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圖片。使幼兒知道祖國很大,有許多美麗、好玩的地方。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二、美麗的x

1、請小朋友想一想祖國過生日了我們可以用怎樣將x打扮的很漂亮,(花和氣球等)

2、教師示範撕的方法,並要求幼兒把碎紙放在手工筐裡。

3、幼兒可撕花和氣球,並貼在x圖片周圍。

4、討論:是誰把x打扮的這麼漂亮?知道集體是由老師和一個一個小朋友組成的。集體的力量這麼大,是和大家的合作分不開的。

三、欣賞民族圖片

1、欣賞藏族、朝鮮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的人物圖片,請幼兒辨認,講一講。

2、教育幼兒要尊重、愛護少數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們同心協力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所有老人的節日,瞭解爺爺奶奶的辛苦,感受老人對他們的愛。

2、激發幼兒尊敬和關心爺爺奶奶的情感,願意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與一名幼兒的爺爺奶奶聯絡,並邀請其父母,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經歷。

2、準備幾張與爺爺奶奶的合影照片。

3、排練情景表演:

(1)爺爺接送小朋友入園,離園。

(2)奶奶在摘菜,準備晚飯。

(3)爺爺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

4、準備皺紙、筆、信封等材料。

活動過程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九月九日是一個傳統節日,稱重陽節。在這一天,老人們會聚集在一起,談談他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們將感到非常快樂。因此,重陽節亦稱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日。

2.請一幼兒家長談談自己的經歷,讓幼兒感受祖輩的辛苦。

(1)請爺爺奶奶談自己年輕時辛勤工作、養育子女的艱辛。請父母談上一輩對自己的關心、照料。

討論:爺爺奶奶辛苦嗎?為什麼?

小結:爺爺奶奶真辛苦。

(2)請爺爺奶奶談談對小朋友的愛,平時是怎樣關心小朋友的。請幼兒藉助照片邊看邊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

討論:你喜歡你的爺爺奶奶嗎?他們是怎樣關心你的?

小結:爺爺奶奶真愛小朋友。

3觀看情景表演,激發幼兒願意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討論;這時你可以做什麼?

小結;我們也要關心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讓他們開心。

4.每位幼兒自制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體驗與感悟,在活動中孩子不僅能瞭解一些節日的習俗,體驗節日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整個活動的過程感受著濃濃的祖孫親情。應該說達到了較好的引導與教育作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片,願意表述自個兒的體會與觀點。

2、初步啟發“我是幼兒園小主人”的觀念。

教學預備:

圖片

教學過程:

1、展示圖片:整齊乾淨的操場、教室等

提問:這就是哪個地方?你喜愛嗎?為何?(心情愉悅、給人以美的享受……)

孩子探討圖片內容。

師總結:這一些地方都非常乾淨,看了之後內心非常愜意,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2、展示圖片:有垃圾的操場、教室等

提問:這兒均是啥?怎會有如此多垃圾的?

你看啦,認為怎樣?(看到了痛苦、玩得不高興…。。。)

師總結:這一些地方都堆滿了垃圾,太髒啦,看到了非常痛苦,玩遊戲也玩的不高興,不喜愛這兒。

3、問:我們應當怎樣做哩?

孩子探討,表達自個兒的觀點。(把垃圾拾起來,丟到垃圾筒中。做不亂丟垃圾的標識,掛在各處。看到亂扔垃圾的舉動及時叮囑、勸止——)

師:我們這一些小主人真優秀,叫我們一塊兒行動起來吧!令我們的幼兒園越發整齊乾淨,更美麗。

教學反思:

在這一次教學裡,把表述與表現有機的開展整合,為小孩們建立了條件,使小孩們變成學習的主人,建立了以“幼兒進一步提高為本”的思想,尊重小孩,把小孩們自個兒發現的問題交予小孩們自個兒處理好,大夥兒各抒己見,使用種種不一樣的方式表述表現自個兒的認知,讓小孩與教師,小孩與小孩,小孩與環境發生互動,相互學習,相互感染,真正施展了孩子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小孩在已經具備的經驗前提上有了改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7

教育理論依據:

孩子到了大班,通常會有許多需要記錄的機會。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就有點心區的記錄、區域活動的記錄、問題角、新聞角、氣象角、種植角等等的記錄。對於記錄許多孩子都並不陌生。然而,除了運用繪畫的形式來記錄,還有哪些形式也是記錄呢?於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了有趣的尋覓……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瞭解幾種記錄方法,閱讀欣賞記錄的方式,感知記錄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大膽在

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一份、泥人作品3份、問題延伸(列印)、幼兒記錄紙一份、投影儀等

教學重難點:

瞭解、閱讀、欣賞各種記錄的方法,並感知記錄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課時:

1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邊的記錄(找找、說說記錄的不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記錄方法。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們教室裡找找(氣象角、新聞角、種植角、離園倒計時、點心區記錄等)

(二)觀看各種記錄(瞭解並掌握各種記錄的方式方法)

1、出示照片、報紙大家說了這麼多,老師這也有一些記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麼記錄的呢?

小結:象這些記錄,通常包括有圖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記錄。

2、泥塑記錄作品(出示泥人3個)T:今天鄭老師這裡挑了幾個泥人,讓我們一起從左到右看看:第一個人泥人在幹什麼?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

小結:怎麼樣的才是圈?所以,同樣是個圓,卻有許多的不同,以後你們記錄也好,做東西也好,要想辦法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我說個關鍵字吧:"從左到右的第3個泥人在幹什麼?從哪看出來的呢?

那第二個泥人呢?為什麼?(如果有疑問,請小主人來介紹一下)小結:這些泥塑作品都記錄了我們運動會上的一些比賽專案,我覺得真不錯,讓沒參加的人也知道了我們幼兒園的運動會了。提問:那你們曾經用泥塑的方法記錄過什麼事情呢?

3、繪畫記錄作品(出示記錄紙)"我這有一張小朋友的記錄紙,讓我們看看,她在幹什麼?和我們平時的記錄有什麼不同?--得出"雲記號"(猜、討論)聽聽小主人的正確答案。"小結:你們都猜對了,那是因為這個小朋友記錄的符號用的很清楚。而且她還使用了新的記錄方法,把她在區域活動中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出來。我們也可以學著來試試。

4、線條記錄的圖書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裡面有許多神奇的線條,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線條都表示了什麼?故事名叫《失落的一角》"

(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介紹主人公,它到了哪裡?為什麼?遇見了誰?它又怎麼樣?同樣是一根線,為什麼是上山和下山呢?這個線條還可以象什麼?……"小結:很簡單的線條,卻讓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們以後在使用線條記錄的時候也要象它這樣又簡單,又清楚。

(三)問題延伸(引出再學習的興趣)"看了這個故事老師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出示記錄紙)請你們今天回去後做一份計劃書,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來記錄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別人一看就明白。"

教學評析:

1、取材有趣而來源生活:

記錄的方法,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裡會遇上許多。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記錄形式。幫助孩子們整理和歸納,是老師給予孩子的最好啟示。選擇繪本《失落的一角》,激發孩子們對記錄的美好興趣。也發展了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能力。

2、環節清晰、有條理活動的環節上,設計清晰,便於執教者層層推進,深入問題。提問中也能夠顧及到全體孩子,面廣。能夠時不同層次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汙染的危害,並瞭解河水變髒的一些主要原因;

3、幫助幼兒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並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清水、髒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許;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汙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討論河水變髒的原因,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並描述自己的感覺。

2、根據幼兒的描述,教師講解: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液體,會到處流動,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聯絡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途,啟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教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如果說地球是媽媽,水就是媽媽的乳汁,它哺育著地球上的人、動物和植物。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髒水,分析水汙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髒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髒水的觀感。

2、教師講解、分析髒水的含義:江河受到汙染,水就成了髒水。有時髒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裡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髒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和原來一樣清澈見底,但水裡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

3、組織幼兒討論髒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我們人喝了髒水會怎麼樣?髒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4、教師講解並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汙染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髒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因為河裡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為什麼江河裡的水會被汙染變髒呢?

(四)討論水汙染的主要原因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討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察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汙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這是嚴重的汙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汙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汙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汙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汙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裡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裡,把江河搞髒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若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餘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後,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討論保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根據水汙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護江河的辦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並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2)愛護花草樹木;(3)垃圾分類處理;(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動:開展“護水小衛士”競賽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幼兒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汙染後的危害。更加懂得了怎樣去保護好水源。本節課結束後,我覺得不足之處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有點乏味。今後我會在教學中多下功夫。

小百科:水,化學式為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9

活動目標:

1、瞭解友情卡。

2、懂得珍惜友情。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彩紙30張、簽字筆、彩筆、鉛筆、友情卡介紹的ppt課件、幼兒互贈友情卡視訊、歌曲《老師再見了》、背景音樂《蟲兒飛》、教師記錄紙、膠泥。

2、說出自己的感受。知道家中電話、住址,並能書寫這些內容。

重點、難點:

能在友情卡中表現出有實用意義的資訊,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現出來。

活動過程:

1、導人、談話。

聽歌曲《老師再見了》進教室。

小朋友即將成為國小生,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就要離開幼兒園,進人國小,就要和老師、小朋友分開,見面的機會也變得很少,有什麼方法讓小朋友都能夠保持聯絡,不互相忘記嗎?

2、看視訊,瞭解哥哥姐姐畢業留念的方法。

請幼兒觀看上一屆幼兒畢業前互贈友情卡的情節。

哥哥姐姐在做什麼?在互贈什麼?這個卡片有什麼用?

哥哥姐姐相互贈送的卡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友情卡”,他們會通過這張小小的卡片在上學後也保持聯絡。

3、第一次製作友情卡。

交流幼兒製作的友情卡:

第一張卡

教師: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師想給你打電話行嗎?

幼兒:不行,沒有電話號碼。

第二張卡

教師:卡上的小桃心裡寫的是什麼?

幼兒:是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給我打電話。

第三張卡

教師:卡上寫的什麼?

幼兒:卡上寫了家裡的電話號碼和住址。

教師:為什麼要寫住址?

幼兒:因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兒,可以直接來我家玩或寫信。

4、觀看PPT,瞭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第一張卡

教師:卡中有什麼?

幼兒:有照片、有名字、有電話、有地址。

第二張卡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

幼兒:有電話、房子和笑臉。

教師:這些符號表示什麼?

幼兒:電話表示電話號碼,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臉表示小朋友。

教師: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詳細的資訊能夠告訴別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聯絡。

5、第二次製作友情卡。

(1)教師指導幼兒製作,在製作中老師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製作卡片。

(2)幼兒圍坐在老師的身邊,展示自己製作的友情卡。

6、互贈友情卡。

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間很珍貴的禮物,提醒幼兒當送給別人友情卡是應當說一句什麼話,在接受他人的贈送時也要尊重別人,要做到有禮貌地相互贈送。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的需要。在大班幼兒畢業之際,已經知道要與同伴分離,並且能夠體會到自己需要繼續延續與同伴友誼的意願。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認識到給同伴的個人資訊應當是內容豐富的,便於同伴今後聯絡的,因此他們說出了必須有的三個基本資訊:姓名、家庭住址、電話,幼兒對這幾個資訊的認識比較清楚。通過欣賞哥哥姐姐的友情卡,瞭解什麼是友情卡,通過觀看哥哥姐姐互贈友情卡的視訊,感受朋友之間的情感。

小百科:友情表示“無緣之慈悲”,無緣即無條件之意。無條件之友情,即是世間超越血緣、地緣,出離家園與國家,超越骨肉血親之愛,超越國別地域之愛,對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獻、交流無條件之友情,這即是友情的奇特之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

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重難點:

1.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

2.活動難點是能夠利用遊覽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活動準備:

動物園遊覽圖,彩色列印圖每組一張;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我們今天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園,你們想去嗎?為了方便我們參觀動物園,管理員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動物園的景點遊覽圖,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二、出示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

(一)先整體感知,然後分割槽觀察。

1.這張遊覽圖你們能看懂嗎?上面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割槽觀察:動物管理員悄悄告訴我,為了方便大家參觀,他們把動物們進行了歸類分割槽,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一共分為哪幾個區?

3.這裡除了有許許多的動物,你還發現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二)我說你猜:進一步熟悉動物場館在導遊圖中的方位。

1.教師通過不同場館的方位提示描述動物館的位置,請幼兒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按照剛才教師師範的方法描述動物場館的位置,其他幼兒猜。

三、實踐活動:

(一)找一找:老師指定某個動物場館,讓幼兒嘗試尋找到達的路線,比一比誰找的路線短,為之後分組選擇路線打下基礎。

(二)畫一畫:按要求畫出指定遊覽路線。

1.提出畫路線圖要求:參觀動物園有許多條路線可以走,到底選哪條呢?為了增加遊戲的難度,要求每組的路線必須滿足所有組員的願望,而有線路不能重複走,還必須要經過兩個洗手間。

2.請小朋友六人一組進行自由結伴分組,並學會協商,誰負責拿筆記錄,誰適合作介紹。

(三)介紹各組的路線。

請每組選出的代表說出自己組走的路線,經過了哪些動物館。

四、延伸活動:

(一)你還在哪裡見過類似的平面圖?這些圖可以為我們提供哪些幫助?

(二)教師小結:生活中的平面圖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熟悉陌生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地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與《綱要》中科學領域目標提出的新的價值取向相一致的: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的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

在活動中,我能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在教育目標與幼兒的心理之間找到較好的結合點,把握幼兒好動、好奇的心理需求,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的氛圍,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假設,去操作,完全是“用做科學的本來方式學習科學。”

在活動一開始,我以音樂表演的形式,讓孩子明白好朋友的含義,接著在優美的音樂聲講述故事,在孩子進入設定的意境中時,提出問題:“我們怎麼幫助秒度時小黑?”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探索、操作、與同伴交流,再師生共同小結,知道了救人動作要快,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辦法,使幼兒在玩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大膽思考、猜測、發言,表現出充分的自主性,孩子們能自己通過操作實驗,發現祕密,取得成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1

活動設計背景

在新年的氣氛下,讓幼兒學會相互祝福。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過新年的快樂,引發幼兒對新年產生美好的祝願。

2、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3、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學會相互祝福。

2、難點讓幼兒動手製作新年卡片。

活動準備

卡片、彩筆、賀卡。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事賀卡:這是什麼?讓我們來讀一讀賀卡上寫的什麼?原來這是一張新年賀卡,讓我們也來做一張吧。

2、提出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小朋友在製作賀卡是要將自己的祝福寫下來或者畫下來,要讓收到賀卡的小朋友感到快樂和幸福。

(2)幼兒操作,教師幫助孩子寫祝福語。

3、評價孩子的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賀卡上的畫,讀一讀祝福語。

教學反思

1、在談話過程中沒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

2、在幼兒製作過程中沒能及時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2

設計意圖:

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兩方面,現代社會中人們更加註重心理健康的發展。人的表情中,微笑最美麗,也是最有魅力的。它可以調節人的心情,讓不快即刻消失,也可以和諧人際關係。微笑就像冬日的暖陽,即刻能化解人們心中的堅冰。幼兒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發現,這一時期的幼兒,心理素質極不穩定,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較弱,不易容納挫折和不合理的事,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園十二五州級課題《發揮優秀兒童文學功能,對培養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實踐研究》開展了將近兩年,課題中對"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緒,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係,樹立完美的人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是我們課題中研究的元素和攻克的難關,結合社會教材《蝸牛的微笑》,我深化了其內涵,生成了這節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積極的展開想象,懂得微笑能讓別人快樂。

2.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表情,讓幼兒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3.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一套:蝸牛的微笑。

2.幼兒入手一面鏡子。

3.圓形卡紙片(直徑8釐米),數量為幼兒人數的兩倍,背面貼有雙面膠。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在聽聽、看看、想想、說說的基礎上展開積極的想象,懂得微笑能讓別人快樂。

活動難點:懂得微笑的重要性,喜歡微笑,感受微笑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感受微笑,激發幼兒和他人打招呼的愉悅心情。

2.聽"微笑"、談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體驗、感受微笑能夠帶給他人快樂。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一遍。

·邊播放PPT,邊提問再次講述故事一遍。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3.看微笑,瞭解生活中微笑的作用。

·幼兒自由表述生活中見過的微笑。

·小結:經常帶著微笑的人,大家都喜歡,到處都會受到歡迎。因為看見你快樂,大家也會跟著分享你的快樂,因此,我們面對他人時要微笑。

4.學微笑,尋找最美的微笑。

5.表達微笑,傳遞快樂。

·製作"微笑"標誌。

·互送"微笑"標誌,傳達心中的祝福。

·欣賞幼兒微笑照片,用歌聲、舞蹈來表達情感。

·師幼舞蹈,共享快樂。

活動反思: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對幼兒來說,它是一個比較抽象概念,怎樣讓幼兒理解愛,感受愛,表達愛,傳遞愛?在活動中,我把愛細化,具體化,將愛轉化成幼兒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讓微笑說話,讓微笑傳情,我採用了:

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那微笑著的蝸牛抓住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孩子的興趣跟著微笑提升,思維隨著故事開啟,情感也跟著感覺釋放。

2、音樂渲情。運用音樂《歌聲與微笑》引領幼兒走向高潮,體會幸福和快樂。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大人在紙上畫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關鍵是成人要正確引導。讓我們不斷探索,將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斕的愛心。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3

活動目標

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關於中秋節的掛圖,主要內容包括月亮的變化、宮燈、嫦娥奔月的故事情節。

家長將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活動過程

講述一箇中秋節的傳說。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被做成圓形的,像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1)請個別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講述活動:神祕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後月亮的大小變化情況。

(3)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嚐月餅、水果等食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4

活動目標

1、知道塗石灰水和用布條捆綁對樹有防蟲保暖的作用。

2、學習塗石灰水和用布條捆綁等方法保護小樹。

3、有初步的愛護樹木和保護樹木的意識。

活動準備

刷子、布條和石灰等。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保護小樹的方法。

教師:秋天快要過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我們小朋友漸漸的都穿上了棉花衣服。你們知道嗎,幼兒園、馬路上和公園裡的小樹,也覺得太冷了,有的小樹身上還有許多害蟲,這可怎麼辦呢?小朋友,請想想辦法幫幫它們吧!

2、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辦法,保護小樹。

教師:每天上幼兒園、星期天逛公園,你有沒有注意到,馬路上的小樹有了什麼變化呢?

(樹幹刷了白色,用布條等將樹幹裹起來了。)

教師將幼兒想出的好辦法寫在黑板上,最後,教師進行小結。

用稻草繩或稻草將小樹幹裹起來,就就像給樹幹穿上了一件外衣,樹幹就暖和了;

將石灰水塗在樹幹上,給樹幹穿上了白衣服,石灰水能殺死樹上的害蟲,還能保護小樹,不被凍壞。

3、教師組織幼兒給用幼兒園的樹幹捆布條和塗石灰水。

教師:天冷了,我們怎樣幫助幼兒園的小樹呢?指導幼兒分組活動。

指導幼兒用刷子塗石灰水,用繩子將樹幹捆起來,給傾斜的小樹綁上木樁進行固定等。

收拾工具,回班說說自己是怎樣保護小樹的,以及勞動的感受,教師進行簡單地活動評價。

4、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除了前面的具體做法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樹木呢?

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不踩小樹苗;不在樹枝上懸掛重物;不在樹幹上亂寫亂畫。

啟發幼兒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樹木?樹木有什麼用?

幼兒講述後,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樹木能使我們的城市更漂亮;樹木能淨化空氣,使我們周圍的空氣變乾淨;樹木可以防風沙、防泥石流;樹木還可以造房子,做傢俱等;種植果樹還能讓人們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樹木對人類的貢獻真大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獨立地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產生的小糾紛,小問題。

2、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行為習慣》的電子幻燈

2、老師將《行為習慣》中《怎麼辦?》中的內容以及班級的幼兒在遊戲中發生的矛盾寫成紙條,分成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

指導要點: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開展答題比賽。

2、幼兒選擇最感興趣的話題,來展開討論。

3、情境表演,每組幼兒選擇《行為習慣》中的一項內容,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聽完這節課,整體的感覺是老師對每一個問題都分析得很細、很清楚。也就是這樣,課堂上顯得教師一直在問,學生一直在跟著老師的問題走,缺少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交流的時間。針對以下三個地方的教學,說說自己的一點建議和想法,與李老師共勉。

一、教師上課的時候是先出示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然後再完整的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再列式解答。

我看了一下教材,教材是這樣編排的:上面是問題的文字描述,下面是圖示。教材為什麼這樣編排呢?我想一是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對數學問題的結構有所理解,能獨立的閱讀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二是孩子的思維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問題的呈現也從圖畫應用題→圖文結合應用題→文字描述應用題。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由此我想:這節課還是要先出示完整的問題,讓學生讀一讀,尋求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之後,再用圖表示,這樣一是培養了讀題審題能力,再是讓學生感知可以用圖表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為以後畫圖解決問題做好準備。這也提醒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研讀好教材,把教材中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都認真的讀一讀、想一想:教材為什麼這樣編排,這節課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教學時組織什麼樣的數學活動幫助達成目標……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和思考之後,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的設計。

二、在引導學生解決“每個紙盒放幾隻”這個問題時,教師的問題比較碎,學生完全是在教師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引領下完成了這道題目,這樣按照已有的問題進行引導,課堂上不會出現預設之外的問題,比較容易把控課堂。但這樣一來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如再放一下,教師少講,能讓學生講的讓學生講,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

李老師教學的流程是:出示圖,說圖意→出示文字描述的問題→讀題,強調“平均”→列式,口答板書,問用了哪句口訣→為什麼用除法列式→15、3、5的含義→驗證。每一步都是教師用一句話或者一個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根據要求去做。其實這些可以整合,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再小組探究,全班交流即可。教師不用說太多的話,也不用提太多的問題。問題太多就成了牽著學生走了,發揮不了學生的自主性。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是沒有難度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利用除法解決問題的解題過程,一步一步引領能體現解題的步驟,但學生卻很難感受到解題的過程,因為都是老師設計好的,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讓他們想什麼他們就想什麼。如果把這個問題放給學生:讀完題之後,讓學生說說條件、問題,接著問:誰會解答這個問題?請你自己先寫一寫,然後給小組內的同學講一講,一定要講清楚自己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列式。比一比,看誰能給同學講清楚。

這樣,讓學生在小組內先講一講,一是讓每個孩子都有講述自己想法的機會,再是學生要講給別人聽,自己就得先組織語言,就得思路清晰。另外,還能培養學生的傾聽,一人講,另外的一個或兩個人就要認真的聽,才能判斷同學講的好不好,清不清楚。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三、兩道題目進行對比概括時,教師講的比較多。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兩道題目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學生從題目的資訊、問題,解題的方法還有單位等方面說出了相同點和不同點,但不是教師想要的答案,所以一直在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後來學生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就不再說話了。聽課的老師明白,老師想要總結出第一道題是求每份是多少,第二道題目是求份數,求每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份數都是用除法計算。

但這樣概括性的總結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難,學生只能體會,感受,卻不能用明確的話描述出來,其實學生前面說的“都是有15只蠶寶寶”,“一個資訊是另一個題目中的問題”“一個求的是每個盒子裡有幾隻,一個求的是有幾個盒子”。學生在這樣比較描述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只需要教師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把每個資訊和問題用數學上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