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8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小班健康活動:根據冷熱穿脫衣

說明

幼兒活動量相對較大,固也容易出汗。由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能力有限,在活動過程中,不能根據身體的冷熱情況,及時地穿脫衣服。由於成人有時也往往顧及不上提醒幼兒,因此而造成出汗吹風受涼感冒生病。所以,有必要讓幼兒學會自己能根據身體冷熱,及時穿脫衣服。一方面能促進保護幼兒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隨著大班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如果能通過直觀形象的教育,讓他們獲得感知、體驗,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標:

1、初步懂得身體的冷熱與穿脫衣的關係,並知道及時穿脫衣服能預防感冒生病這一基本衛生常識。

2、活動中,能根據身體的冷熱及時地穿脫衣服,提高生活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讓幼兒理解:出汗受涼為什麼容易引起感冒生病?從而學會根據身體的冷熱,及時地穿衣服。

過程:

1.感知討論

通過感知討論,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如何要根據冷熱,及時穿脫衣服。

(1)集體看圖討論,建議提問:圖片上小朋友為何生病?為什麼出汗會受涼感冒?怎樣才能不受涼?感冒是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

(2)提供一下、溼小毛巾,分別讓每個幼兒放在手比如背上比較,感受一下,從而知道出汗會使內衣溼透受涼。

2、實踐操作

(1)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適時提醒幼兒及時地穿脫衣服。特別是體弱幼兒和能力較差的幼兒。讓幼兒知道活動中,微出汗了即要脫衣服。如穿著過多,再熱再脫。另外,活動結束後,也要馬上穿衣服,以免受涼。

(2)在活動中,還可以引導幼兒會在不同場合設法擺放脫下的衣服,使幼兒方便地及時穿脫衣服。如:擺在桌椅上;掛在運動器械上;請別人幫助拿一下;系在腰、肩上等等。充分發揮幼兒的靈活性、主動性。

3.強化鞏固

(1)可以請一些能力強的幼兒,在活動中幫助教師提醒同伴及時穿脫衣服,逐步影響到更多的幼兒、甚至是每一個幼兒都能互相提醒同伴。如看見同伴活動時出汗了或沒有脫掉衣服,會及時的提個醒:“你冷了沒有呀?

(2)在“快樂小幫手”活動中,讓幫助提醒過別人的幼兒,掛出自己的“快樂小幫手”圖卡。通過這一活動,不僅強化了幼兒樂於幫助提醒別人的意識,同時,也間接提高了生活自理能 力。

(3)在日後的教育活動中,也要不斷提醒幼兒及時穿脫衣服,鞏固這一生活習慣,形成自我保健的初潛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手工:包糖果

活動目標:

1.學習包糖果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橡皮泥、一盤糖。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麼?

出示一盤糖“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糖)

“小朋友吃過糖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我們來給它們做糖吧。我們一起來包糖果。”

2.請能力強的幼兒來包糖果。

兩手拿住紙的兩條花邊,反面朝上放好,橡皮泥擺放在紙的中間,將紙的前後兩邊分別往裡折,包住橡皮泥,左右兩頭的紙分別收攏並扭轉一下,糖果就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包好一顆糖果後,還可以包另一顆糖,比比誰包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果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幹,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活動延伸:

將糖果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我學…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用棉、皮、毛製成的服裝設定展覽會。

2、家長和幼兒一起到商場摸各種服裝,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

【活動目標】

1、有較敏感的觸控感覺。

2、感知服裝不同面料的特點。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過程建議】

1、參觀展覽,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

大家自由參觀,教師引導孩子們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發現其不同。

2、感知、觸控、比較。

(1)不同面料的比較感知:在三個盒子裡分別放人棉、皮、毛三種不同的面料,請幼兒觸控後猜猜裡面是什麼?為什麼?

(2)與周圍各種物體的對比感知:摸摸自己的臉、教室的牆,說說對比感覺的不同(牆硬、皮肉柔軟)。

3、瞭解面料的用途及與人的關係。

(1)思考討論:為什麼要用不同的面料做衣服?(季節、喜好、人的身體不同部位、環境、工作等)

(2)啟發孩子講述自己穿過的衣服。

【活動延伸】

遊戲:請你幫幫我。冬天來了穿什麼?夏天到了穿什麼?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學習樓道安全知識,懂得正確上下樓梯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課間、集會、放學時上下樓道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師哥師姐排隊放學情景錄相一段。

2·同學課間追跑、滑樓梯、隊伍不整齊等不正確上下樓行為的若干個鏡頭。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出主題

1·教師:講述故事。

一所學校,上晚自習時突然停電,大家夥兒吵吵嚷嚷一古腦兒往下擠,後面的推著前面的,結果把人給推倒了,吵鬧聲把前面同學的救命聲給蓋住了,後面同學一點兒也沒發覺,繼續往前擠,結果踩傷了好多人。

討論中明白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引出主題。並把做得好,說得有道理的同學請上講臺。

  二、創設活動情景

  (一)、正確行走

  1、爭奪小紅花

講臺前的學生分成兩組,按指定的要求到對面取小紅花。(畫兩條直線為一條只容兩個人通過的模擬通道,要求不出線外在老師數到"5"之前到對面取到小紅花,誰就可以得到小紅花。)

混亂情景之後,討論怎樣走大夥才能都爭取到小紅花。從而明確來往行走靠右邊。

  2、辯析正確行走方法

察下面兩幅圖,辯析明理。辯析中明白,行走應靠右、不擁擠。並糾正錯誤的走法。

  3、學兒歌。

關"走"這裡還有一首兒歌,聽老師讀一讀,看從中能明白什麼。(幼兒一邊看書一邊聽老師讀)

教室裡,輕輕走,

走廊上,慢慢走,

轉彎口,減速走,

上下樓梯靠右走。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走路不能急",然後自然引入上下樓梯。

  (三)、能明白故事道理,討論正確的行走方法

  1、聽故事講道理

"丁鈴鈴!"下課鈴響了,小軍心裡只想著要趕快到操場上去啊備回教室的小勇猛地一撞,只聽到"哎喲"一聲,兩人都摔倒在地上。小軍額頭上鮮血直流,小勇滿嘴是血。原來小軍的額頭撞在小勇的牙齒上。小軍的頭上開了一個口子,小勇的門牙被撞掉了一顆。同學們忙把他們扶起來,老師送他們上醫院。小軍頭上縫了三針,小勇少了一顆門牙。小朋友,這是血的教訓啊!

  2、兒歌助記

你拍一,我拍一,集會放學心不急,

你拍二,我拍二,排好隊伍靜齊快。

你拍三,我拍三,靠右行走記心間,

你拍四,我拍四,看前顧後不擁擠。

你拍五,我拍五,隊形整齊不落伍。

你拍六,我拍六,學習活動全優秀。

  三、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走樓梯。

  活動延伸:

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養成上下樓梯靠右走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寶寶語言能力和說話的興趣。

2、讓寶寶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廳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老師:“小朋友想到哪裡去玩?劉老師帶你們去。”寶寶們自由說說。

2、律動,去遊玩。老師和寶寶們邊開汽車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

3、老師:“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情景表演:

1、老師:“小朋友們猜猜,今天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裡玩?”讓寶寶們自由講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後隨手一扔)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問:“小兔怎麼了?怎麼摔跤的?(快幫小兔揉揉)。”啟發小朋友們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是誰扔的香蕉皮?香蕉皮應該扔到哪裡?”

老師帶小朋友學說:“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裡”。

木偶表演:不亂扔垃圾了。(老師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亂扔垃圾的場景)

3、分糖活動:分給寶寶們每人一顆糖,觀察是否有將糖紙扔到地上。(根據孩子情況隨機教育)

活動反思: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一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並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託班的孩子,而是環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裡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理解詞語:大、小。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己長大了。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小時候的衣物。(如: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現在的衣服。(如:孩子們現在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自己帶來的衣物,請幼兒找找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感知大與小。

教師:今天,你們帶了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小時候的衣服來幼兒園,你們現在看一看小時候的衣服和現在的衣服有什麼區別。

1、引導幼兒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感知大與小。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試一試穿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看看是什麼感覺?

  二、幼兒通過欣賞兒歌感知自己長大了。

1、展示幼兒帶來的小衣服。

教師:這些小衣服現在能穿嗎?

教師:為什麼穿不了了呢?

教師:那小襪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嗎?為什麼不能穿呢?

教師:哦!原來我們長大了。

2、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就要念一首《我長大了》的兒歌給小朋友聽一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兒歌裡說到了哪些東西變小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哪些東西變大了?(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讀兒歌。

  四、幼兒講述自己長大了的變化。

教師:我們長大了,還有什麼方面發生了變化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那個小朋友願意上臺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發現哪些變化?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再把兒歌念一遍。

課後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小百科:長大成人,年滿18週歲的人,即可稱之為長大,超過20週歲為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三隻熊搬新家”的素材來自小班《學習活動》主題“三隻熊的家”——用各種材料或玩具給大中小三隻熊搭建一個家。該內容涉及兩個學習重點:其一,關於大小、數量以及簡單關係的知識與經驗:其二,關於合理利用材料、玩具進行構造與搭建。我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把這兩個學習重點進行了整合,以實現教材賦予的要求。

分析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在上學期的主題課程教學實施後,幼兒開始對各類學習活動產生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在數學學習方面,他們已經初步學會對5以內的實物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說總數,會區別、比較簡單的數量關係,以及能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會簡單拼搭。為此,本活動旨在讓小班幼兒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在遊戲情境中自主發現和主動探索,建構屬於他們最近發展區的新經驗。

活動中,我儘量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究其中的奧祕,嘗試自主建構。通過比較法、操作法,在感知物體數量、大小、形狀以及與三隻熊的關係中積累經驗。在“三隻熊的家”主題背景下,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體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努力體現《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於幼兒數學教育的價值追求。再次,活動中通過與同伴一起搭建,讓幼兒感受與他人共同遊戲、共同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建構初步的數概念。

2.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會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搭建,幼兒已經會用樂高積木搭建床、桌子等。

2.物質準備:3個柵欄上分別貼有大、中、小三隻熊,12個塑封氣球(上面印有桌子、床),6個大籮筐(3個分別裝有桌面和“腳”、3個分別裝有若干塑料方塊),桌子和床的樣式(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今天我帶你們到動物家去玩好嗎?

1.這是誰的家(三隻熊的新家)?

(1)哪個是熊爸爸?為什麼?

(2)哪個是熊寶寶?為什麼?

(3)熊媽媽比誰高?比誰矮?這句話有點長,誰會說(熊媽媽比熊寶寶高,比熊爸爸矮)?

2.三隻熊搬進了新家,可是房間裡沒有桌子、沒有床,什麼傢俱都沒有。今天我們就來為三隻熊做桌子和床,好嗎?我們要做幾張桌子呢(3張)?幾張床呀(3張)?

二、共同搭建

1.分組:每隻熊只需要4個小朋友幫忙,請你們把話聽完整後再去做準備。

(1)願意為熊爸爸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紅火車上;

(2)願意為熊媽媽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藍火車上;

(3)願意為熊寶寶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黃火車上。

2.出示樣例:

(1)三隻熊喜歡什麼樣子的桌子呢?

(2)PPT出示桌子:這張桌子有幾條腿(4條腿的方桌子)?

(3)PPT出示床:三隻熊喜歡什麼樣的床呢(有一個靠背和一個床板的)?

3.分工:你想為三隻熊做桌子還是床呢?

(1)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那裡有漂亮的氣球,你可以去挑1個你最喜歡的氣球,氣球上面會告訴你,你是做桌子還是做床。

(2)每個小朋友去拿1個氣球,拿好後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4.按氣球上的提示兩人一組搭建桌子或床:

(1)氣球上顯示做桌子的小朋友請舉手?(熊爸爸2個……)

(2)氣球上顯示做床的小朋友請舉手? (熊爸爸2個……熊媽媽2個……)

(3)三隻熊要求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一起搭一樣東西,你們能兩個人一起搭1張桌子,兩個人一起搭1張床嗎?

(4)幼兒按氣球上的要求兩個人合作製作,並暫時將氣球放在椅子下面。

三、動手操作

1.搭建桌子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桌子的材料在這裡(靠窗)。

B.請將桌子搭在藍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裡的材料?熊媽媽、熊寶寶喜歡幾號籮筐裡的材料(提示:要求幼兒目測)?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關鍵提問:

A.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裡的材料?為什麼?

B.你們選擇的籮筐對嗎?是不是分別適合三隻熊的?是它們都喜歡的嗎?

C.哪張桌子最高?哪張桌子最矮?熊媽媽的桌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3)小結:熊爸爸長得大,它用的桌子要又高又大,大桌子就要用大的材料;熊寶寶個子小,所以可以用小桌子。這樣搭出來的桌子才是適合三隻熊的,是它們喜歡的。

2.搭建床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床的材料在這裡(靠牆)。

B.請將床搭在黃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應該選擇哪一個籮筐裡的材料?搭床的時候數一數一共用了幾塊積木(提示:可以先觀察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關鍵提問:

A.三隻床一樣大嗎?

B.搭熊爸爸的床用了幾塊積木?(5塊)

C.搭熊媽媽、熊寶寶的床用了幾塊積木呢?

D.都用了5塊積木,為什麼搭出來的床會大小不同呢?你們發現了什麼?

(3)幼兒探索與發現:

幼兒可能回答:搭熊爸爸的床,用的都是長方形積木,所以床就大。搭熊媽媽和熊寶寶的床有長方形、有正方形。搭熊媽媽的床長方形用的多。搭熊寶寶的床正方形用的多……

搭熊寶寶的床

(4)小結:原來,搭三隻熊的床分別都用了5塊積木,因為選擇的積木形狀、大小不一樣,所以搭出來的床大小也會不一樣。

3.結束語:三隻熊的新家有了桌子可以吃飯,有了床可以睡覺,真是太高興了!它們要感謝你們,下次再請你們來幫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過生日時要吃“長壽麵”,會說常見的禮貌用語。

2、能根據動物的特徵猜出動物,並能用故事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3、體驗朋友多真開心的情感。

【活動準備】

生日蛋糕、小動物圖片、胡蘿蔔、香蕉、樹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蛋糕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一般在什麼時候吃?

(2)那麼你們都和誰一起過生日呢?

2、出示達達圖片,教師講述:

今天也有一位朋友要過生日,我們一起把她請出來吧?(出示圖片)他會邀請誰和它一起過生日呢?

(二)結合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動物特徵猜出動物。

1、出示小兔子耳朵的圖片。

師:“看,第一個來的是誰?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教師評價幼兒的回答 你真聰明、你觀察的真仔細……

2、出示小猴子尾巴的圖片。

師:“你猜猜誰又來?

教師小結:這麼快你就看出來,真能幹,對呀,小猴子的尾巴長長地。

3、出示長頸鹿脖子的圖片。

師:“再來猜猜誰又來?你是怎麼知道的它就是長頸鹿?

教師小結:你太厲害,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

4、出示小象鼻子的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後來的是誰?

教師小結:你太厲害,小象有長長的鼻子。

師:“來了這麼多小動物給達達慶祝生日,它的心情是怎麼樣?”小朋友來猜猜(快樂,幸福、高興、開心、愉快……)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並能用故事的語言來表述。

1、幼兒欣賞故事,提問:

(1)達達長長地朋友都有誰?它們身體上哪裡是長長的?

(2)達達對小動物們說了什麼?(請進、請進)

教師小結:達達真有禮貌。

2、引導幼兒互相猜猜,說說達達會請好朋友吃哪些長長的東西?

3、遊戲:分食物

師:“誰願意幫助達達把這些食物分給好朋友?

胡蘿蔔——小兔;樹葉——長頸鹿;香蕉——猴子、大象。

4、幼兒瞭解過生日吃“長壽麵”的習俗

師:達達請小朋友吃了長長的食物,也為自己準備了一份長長的食物,猜猜會是什麼?讓幼兒互相討論

師:過生日時要吃長長的長壽麵。

(四)體驗和好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情感。

1、“如果達達邀請你去參加生日會,你會對達達說些什麼祝福的話?

2、 邊唱生日歌邊給達達過生日,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家長帶領幼兒在生活中進一步發現哪些動物身上有長長的東西?

小班語言活動:《半個蛋殼》 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了小班語言活動:《半個蛋殼》,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能夠立足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充分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較全面的考慮各個細節的處理,使得活動方案比較完整、全面。但在實際教學中,我還是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下面我想結合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執教感受。

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在定教育目標的時候,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進行了確立,第一方面:引導幼兒聯絡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發展想象力和思維力。這個目標我覺得還是達成的比較好的,我通過出示實物蛋殼,蛋殼不同位置的擺放以及各種蛋殼像什麼的圖片幫助幼兒拓展想象空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情緒還是相當積極的,在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第二方面:培養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這個能力目標的達成也很不錯,通過木偶、故事動畫片等生動、直觀的教育手段加強幼兒傾聽故事的專注度,提升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第三方面:樂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我覺得今天這個目標的達成做的不夠好,首先是沒有能夠給予孩子們很多的講述機會,幼兒回答問題的面不夠廣,跟說、集體學說等的講述手段用的太少。

二、活動流程的完成情況

預設的教學環節主要有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討論半個蛋殼像什麼,這裡是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啟發幼兒想象的一個講述環節,運用了實物蛋殼來啟發幼兒,但是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實際水平,所以運用了一些畫好的圖片以降低幼兒的學習難度;第二部分,聽故事這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利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升講述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可能一些細節的處理不是很到位,如過渡語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等,再有就是對幼兒學習講的語言沒能精確定位,所以導致整個教學中孩子們講述的內容比較少。第三部分,玩半個蛋殼,想象我的蛋殼可以做什麼?這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提升過程。通過教師的個別提問,讓幼兒相互交流以及講給客人老師聽等方法,這個部分中孩子們都能帶著要求去探索,也有一定的語言交流。所以整個教學的流程來看較完整,也能考慮到從簡到難,逐層遞進,動靜結合。

三、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我將教學難點定位在“從半個蛋殼,拓展想象力,啟發幼兒說說半個蛋殼像什麼?和老鼠皮皮將半個蛋殼當什麼?這兩個問題的講述上。”為了突破難點,我運用實物蛋殼和教師示範畫的蛋殼想像畫,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孩子們還是很好的發散了思維力。教學重點定位在“從童真、有趣的.故事中,提升傾聽、講述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利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升講述能力;故事的提問也設計的比較到位,能抓住故事內容的重點、難點部分,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不足的地方就是提問回答的幼兒人數不夠多,還有就是討論、集體跟學等運用的太少。所以重點的突破稍微欠缺了點。

四、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通過此次的教學活動,我覺得比較成功的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關係相當融洽,孩子們能跟著老師的思路,以積極、專注的態度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也能通過教具的運用、自身的教學魅力來吸引孩子,使孩子們的注意力牢牢的被吸引住。可以說,教師為孩子們構建了一個快樂、有效的課堂。教師能真正的做好孩子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鼓勵者。

比較突出的不足是:在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孩子們講述的機會太少。對於小班幼兒而言,要給予他們跟說,集體學說等機會,以豐富幼兒詞彙,提升完整講述能力。在語言教育中,尤其是小班幼兒,重複講述的機會應該增加。

通過此次的教學方案設計、課堂教學展示、課後反思教學,讓我對自己的不足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相信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反思的過程中,我一定會更快的成長!

小班語言活動課後反思:水果謎語

在《水果謎語》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沒有我預想的好,在教學活動中我準備了三個謎語,在猜第一個時,“紅果子,麻點子,咬一口,甜絲絲,“猜一種水果的名字,一開始幼兒能有興趣的亂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進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也進行了引導而在與幼兒一起分析謎面的時候,發現多是我在講,給我的感覺是幼兒聽不懂,而且興趣也沒一開始好了,因此我也急於把答案說了出來。而在猜第二個謎語時,“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在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聽完謎面後,發現幼兒不是很積極的參與其中,幼兒的表現還是不會猜謎語,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答案。可是還是沒有我預想的那樣。因此再一次的對謎面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為了吸引幼兒的興趣,出示了準備好的實物,邊講邊讓幼兒觀察,發現幼兒對實物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我也發現幼兒還是不會猜謎,興趣沒有故事的高。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也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兒對猜謎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們還不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謎底應是幼兒熟悉的,謎面描述事物特徵是明顯而生動的,用的比喻應和謎底實物相似的。 再次,教給幼兒解謎技巧,即讓幼兒仔細聽謎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徵,然後要求他們對每一句描述應引起聯想與分析,從事物特點上去猜。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猜謎活動之前,對於小班的幼兒教材的選擇很重要,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當然猜謎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學會的,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我也將在延伸活動中,飯後散步時以及教學活動開展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猜謎的遊戲,相信,猜謎會讓我們的孩子們愈來愈聰明!

小班語言評優課教案:春天的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打電話內容,瞭解春天的特徵。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帶領幼兒外出找過春天。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春天來了,我們一起找過了春天。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裡有些什麼?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裡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賞第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動物也想去找春天,聽一聽有哪些小動物也找到了春天

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人物

師: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呀?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如有沒有說到的,教師提醒:看,還有一個朋友被你們忘記了,我們來把它請出來。

三、分段講述 學說打電話內容

第一段:

(1)指著小熊,師:小胖熊知道春天來了,他是用什麼辦法告訴他朋友的?(打電話)出示電話圖片,追問:電話裡小胖熊說了什麼?幼兒如果沒有反應,沒關係,那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吧!

提問:電話中小胖熊是怎麼說的?(請4名幼兒來說一說)

小結:小胖熊打電話給小松,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遊戲吧!

出示圖片(樹上的積雪融化)

☆第二段:集體學說

(1)小松鼠聽完電話後,他會做什麼呢?(繼續打電話)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邊講述: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邊出示畫:山坡上的草都綠了。

(我們一起來學著小松鼠打電話的樣子,跟隨教師學說(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集體再次整齊地說一遍☆第三段:個別學說

(1)小白兔聽完電話後心情怎麼樣?(很開心)他也想到了給好朋友打電話,小白兔的好朋友會是誰?(幼兒憑記憶猜測)他會對他的好朋友說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3)聽完後:小白兔給誰打電話了?小白兔對小花蛇說了什麼?誰能來學一學,請1名能力強的幼兒來試一試。邊講述邊出示圖畫(河裡的冰融化了)教師幫助提醒,引導幼兒看著圖畫(學說對話)(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散步吧!)

☆第三段:看圖說

(1)小花蛇聽完電話後也好開心,他想到了給好朋友小狐狸打電話,小花蛇會對小狐狸說什麼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觀察,你覺得小花蛇會對小狐狸說什麼呢?師:我們來看看小花蛇對小狐狸說的話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邊講述故事邊出示圖畫 (放風箏)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原來小花蛇給小狐狸打電話說(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更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請你們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故事講完了,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麼?(因為這些小動物把自己找到春天開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開心了。原來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東西,還可以一起分享開心點 事,把開心傳給大家)我們也去把這件快樂的事情分享給教室裡的好朋友吧!

遷移經驗: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們也找到了春天,你會打電話告訴誰,會叫他一起做什麼事情呢?

附:《春天的電話》

“轟隆隆!”打雷了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胖熊被驚醒了。它揉揉眼睛,開啟窗戶,往外一看:“啊,原來是春天來了!”它連忙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遊戲吧!”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你看,小動物們都出來了,大夥兒在草地上快樂地玩遊戲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過小動物們之間互相打電話,傳遞春天的資訊,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種特徵:春天來了,樹上的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遊戲吧! 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通過小動物們打電話互相告訴春的資訊,理解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事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幼兒園小班語言米皮皮的魔棒

米皮皮的魔棒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學習詞:“大、縮”

2、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願意向小老鼠那樣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

米皮皮的圖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頭飾一個、小苗苗、大苗苗圖片、小胡蘿蔔、大胡蘿蔔圖片、小蘑菇、大蘑菇圖片,故事圖片五幅

活動過程:

一、出示米皮皮的圖片,這是一隻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嗎?他今天可高興了,他今天得到了一個寶貝,他幫助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一聽他是怎樣幫助的?請聽故事《米皮皮的魔棒》

二、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1) 米皮皮得到了一個什麼寶貝?

(2) 為什麼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

(3) 他對他們是怎樣說的?(長長長)

教師引導幼兒把對華說完整。他對小苗苗說:“長長長”。小苗苗就長大了!

遊戲:幼兒用手指當魔棒,教師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導幼兒是用手指磨棒說:“長長長”教師迅速的出示長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蘿蔔和蘑菇的卡片,學習詞語:“長、縮”

三、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再聽一邊故事。

教師出示故事圖片講故事

提問:(1)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生了什麼事情?

(2)狼叔叔撿到了魔棒、他做了什麼?

(3)誰幫助了狼叔叔,怎樣幫助它的?

四、學習遊戲“米皮皮的磨棒”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嗎?我來當米皮皮,請小朋友當小苗苗、胡蘿蔔、小蘑菇、狼叔叔,當我用磨棒指著問:“你是誰?”你要告訴我:“我是小苗苗”我說:“長長長”你就要扭扭身體舉起手來說:“我長大了!”當我說:“縮縮縮”你就要扭扭身體蹲下說:“我縮小了!”

第一遍遊戲老師來當米皮皮。幼兒當小苗苗、胡蘿蔔、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

第二遍遊戲清兩個幼兒一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蘿蔔、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遊戲。教師指導幼兒邊用動作表示邊來說:“我長大了,我縮小了!”

五、結束:磨棒神奇嗎?你喜歡米皮皮嗎?為什麼?他用磨棒做了什麼?

教師小結:米皮皮幫助了別人,所以所有的小動物都很喜歡它,就向小朋友喜歡它一樣。所以我們要多幫助身邊的小朋友,這樣你的朋友才會更多!

小班語言教案:會響的小路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出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2、教學掛圖,故事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會響的小路

1、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這條小路為什麼有聲音?

二、誰走過小路

1、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說說誰走過小路,發出什麼聲音。

2、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走過樹葉小路的聲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3、小刺蝟對風兒說了什麼?

4、為什麼風兒要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三、走樹葉小路

1、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的樹葉小路。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注意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達“踢踏踢踏”等情景。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會發出什麼聲音?

活動建議:

1、在現場情景的誘導下,幼兒對“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這一問題非常樂意聯想和表達。由於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踏踢踏”,“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儘可能讓幼兒在自主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

附:會響的小路

樹林裡有一條小路,路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

小刺蝟走過小路, ——像在散步。

小白兔走進小路,踢踏踢踏 ——像在跳舞。

小蚱蜢也跳進小路,他在樹葉上搖啊搖,吱嘎吱嘎 ——像躺在搖床上做著甜甜的夢。

風兒來了,小刺蝟擋住風兒:“你別颳走路上的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呀!”於是風兒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根據王曉明的同名故事改編)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什麼動物吃什麼》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2.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活動準備

1.頭飾:小貓、小雞、小鴨、小山羊、黃狗等每人一個

2.圖片:牛、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遊戲:什麼動物走來了

1.教師: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你看是誰來了?”

(請一名小朋友帶小雞的頭飾,模仿小雞的動作走出來)

2.教師:看!誰來了?

小雞怎樣叫?

小雞喜歡吃什麼?

小雞和媽媽(教師)一起走,捉蟲子吃。

老師敲小鼓,有節奏的說: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麼,吃小蟲”;

將小蟲子的圖片貼在小雞的旁邊。

(以此類推,請不同的小動物走出來,和幼兒一起模仿動物的動作、叫聲;

並運用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表述)

二、遊戲:小動物出來玩

1.摸口袋

老師把小動物的頭飾、玩具、圖片裝在口袋裡,請幼兒來摸動物,

拿出後,老師根據圖上的動物問話,幼兒集體回答。

2.小動物出來玩

請幼兒自己選一種動物的頭飾,聽動物的叫聲,模仿的動作,出來找喜歡的食物吃,

並運用兒歌的有節奏的語言描述。

如:出示小魚的圖片

帶小鴨子、小貓的頭飾的幼兒就學小鴨子、小貓的樣子,走出來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麼,吃小魚。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麼,吃小魚。

三、創編兒歌

1.教師: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麼動物吃什麼了,現在老師把你們說的話變成了一首兒歌,

你們聽: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麼,吃小魚;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麼,吃小蟲;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麼,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麼,吃青草;

小黃狗,汪汪汪,吃什麼,吃骨頭。

2.幼兒跟老師一起學說兒歌,複習鞏固小動物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