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三年級教案/列表

三年級下冊《心中那盞燈》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心中那盞燈》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下冊《心中那盞燈》說課稿

針對當今一部分孩子面對父母關愛無動於衷的現狀,希望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教育。力求通過本課潤澤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親情的溫暖,喚醒感恩意識,體會到自己的家庭充滿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

《心中那盞燈》這一單元內容主要體現愛的主題即:師生之愛、父子親情、陌生人的真誠、兩岸同胞的骨肉情。《心中那盞燈》主要講的是一位父親忍著寒冷為兒子做燈籠的事,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文章以讚美燈來讚美人,來讚美父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說目標

我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覆揣摩人物細節,根據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能力目標:通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在多層次的感悟中體會出父親的愛。

情感目標: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親用愛製作冰燈給兒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憶,並表達出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點:

通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反覆揣摩人物細節,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出父親的愛。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動用各種手段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學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建立一種教與導結合,以導為主,教與學結合,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四、根據學情和教學目標,本節課我精心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1. 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2. 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3. 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教學流程。

(一)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就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走進了一個貧困的家庭,結識了一位平凡的父親。一盞沒過幾天就化了的並不華麗貴重的冰燈,卻帶給了一個八歲的孩子難得的幸福的快樂,這該是一段怎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繼續學習第18課〈〈心中那盞燈〉〉。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誰能說一說,第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複習匯入,帶學生回憶課文內容,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連結,把學生又一次帶入了情境。

(二) 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要素,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在這部分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創設了情境。通過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1. 品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父親已經答應了為我做燈,那他是怎麼樣為我做燈的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父親是如何為我做燈的語句。並畫出描寫父親做冰燈的動作的詞語。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設計瞭如下的典型的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

父親在打磨這塊冰時會有什麼感覺?你們在摸冰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打磨這塊冰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這麼艱辛的工作父親仍然去做,能讓學生感悟到父親的良苦用心。而且還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父親做這盞冰燈的'艱辛以及父親那深深的愛子之情。

師:父親這樣愛我,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試著讀出來嗎?

生多種形式讀文。

把學生帶入這樣的情境之後,自然就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情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使學生在讀中更進一步體悟到真情在父子之間湧動。

2. 品讀父子之間的三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

師:請同學們注意:當我問父親:“爹你幹啥呢?”父親是怎樣回答的?誰再來讀一讀父親的話?孩子們,對於父親的回答你有什麼疑問嗎?

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創設使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思索,父親為什麼要答非所問呢?從普通的語言中又體悟了什麼呢?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迸發出情感的火花,為下文做了鋪墊。

(2)第二次對話

我又說:“爹,你幹啥呢?”

父親把臉扭過來,有點尷尬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有玻璃呢?後來我就尋思著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著呢!”

在引導學生理解“尷尬“一詞後,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中的父親為什麼尷尬?學生經過互相討論交流後,不僅弄清了父親尷尬的表面原因:沒有直接回答兒子的第一次對話,也弄清了父親尷尬的內在原因:想為兒子做玻璃但又找不到玻璃的無奈,為兒子做了燈籠但又不能滿足兒子要求的歉疚的心情。

(3)第三次對話

父親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說:“爹,你冷不冷?來這兒暖和暖和吧!”隨即,我撩起了蓋在身上的被子。

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師:文中哪些詞語、句子使你感動了?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討論為什麼讓你感動了?

學生找重點詞,抓重點句,“疾步”、“連連”、“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感受到了父親當時的心情。在這一部分,學生在感悟、朗讀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發現、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能力。

3. 品讀“我”感動的句子。

在學生找出我被父親感動的句子之後,我問學生:如果你就是作者,此時此刻你就是那個正在深切感受父愛的孩子,你能告訴我 “你為什麼流淚了嗎?”通過這一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深思,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文章要表達的父子親情。讓學生真正的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這種父愛之情。

4. 品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這盞燈不久就化了,可是作者為什麼說它是一盞最美的燈呢?

學生在品讀了全文之後,已經極大地鋪墊了情感,到課文的最後情感的昇華已是水到渠成。“這盞燈代表著父親的愛”,“這是一盞凝聚著父愛的燈”。接著,讓學生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在這部分中我設定了三個環節。

1. 讓學生講父親關愛自己的小事。

2. 教師傾情講述自己父親的故事。

3. 出示作者馬德在另一篇文章中寫給父親的話。

在這一部分中,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感受生活,同進配以多媒體課件,不僅深化了學生情感,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積累。

總之,在這節語文課中,我通過讀書、對話、感悟,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感悟父愛,提煉父愛,讚美父愛,表達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