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三年級教案/列表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合集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合集15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新字、理解詞語意思。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點,教育、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

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小河、泉水和瀑布這三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從中感受合作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1、(出示小河的圖片):請看大螢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這條小河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充滿遠大理想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麼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懷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與寬闊。聽,嘩嘩流淌的小河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征程,你們想不想和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4課《快活的小河》。

板書課題齊讀

3、你能說一個“快活”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帶著快樂的心情,用你們甜美的聲音,讀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幾個朋友,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了解和體會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如果同桌讀得好就請你鼓勵一下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他糾正,同時標出自然段序號。

2、課件出示字詞,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說出一個“勇敢”的近義詞,強調多音字“奔”,發現“摔‘蹦、撞”都是動詞)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幾個好朋友?

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板書:大山、泉水、瀑布

4、課文主要通過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這三個朋友的對話來向我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到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對話,並用括號做上標記,用以區分。(強調:默讀要求——眼動、心動、口不動)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共同學習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1、在這三個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誰?指名讀對話。思考小河與大山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彙報:

小河為什麼抱怨?

(1)理解“抱怨”指導朗讀。師舉例:媽媽不問緣由而冤枉你時,你會抱怨她對自己的不公平。還有什麼情況下你會抱怨呢?當你心中不滿而去責怪別人這就是抱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小河的話。

(2)說明“嗚”是擬聲詞在這裡用來模仿的是小河的哭聲,可以帶著哭腔來讀。

(3)快活的小河剛遇到點困難就抱怨哭泣,你覺得此時他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4)看到這條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麼說的呢?

2、(課件出示大山的'話)指名讀大山說的話?

(1)邊聽邊數大山共說了幾句話?

(2)看看一、二句後各是什麼標點?分別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導讀疑問句結尾處是語調上揚,讀感嘆句結尾處是語調下降。指名練讀、男女生讀,齊讀。

(3)師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有認識了誰?

(4)找出描寫泉水動作的詞(跳、摔),能看出什麼?

(5)泉水遇到的困難多嗎?從哪個詞中知道的?你認為“多少”究竟是幾個?

(6)面對這無數的困難,泉水又是怎樣對的呢?用文中的句話來說一說。

泉水面對困難,不叫苦,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板書:堅強

(7)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堅強勇敢的泉水?

看圖加深理解:泉水從險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會碰到了山石,一會又撞到了樹根,歷經了磨難的泉水卻不叫苦就這樣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學們此時,你最想對泉水說些什麼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訴小河什麼呢?

大山想借對泉水的讚美來鼓勵小河要向泉水那樣堅強、勇敢。

板書:鼓勵

指導朗讀:讀出大山對小河的鼓勵和大山對泉水的讚美

3、分角色讀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二)自主學習小河與泉水的對話

過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歷經磨難的泉水是勇敢的,那麼,在泉水的心中誰比自己更勇敢呢?

1、請三名同學來讀小河與泉水的對話,邊聽邊思考。

2、學生彙報交流

(1)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回答問題。指名讀一讀能體現瀑布優點的句子。(課件相機出示泉水的話)

(2)哪些詞語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堅強?指導重讀變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圖:這瀑布從高達百米的巖壁上飛流直下,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飄飛,這樣的景觀真是太壯觀了!難怪詩人李白也不由得發出了這樣的讚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就這樣忍受著撞擊岩石的痛苦為我們呈現了這樣壯美的景象!

(4)此時,你最想對瀑布說些什麼?(讓我們一起豎起大拇指大聲的對瀑布說聲:瀑布,你真勇敢)

(5)指導朗讀:讀出對瀑布的讚美。

小河也被瀑布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動,他還高興的叫起來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為朋友,一塊兒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讀小河與瀑布的對話

(7)師生配合讀對話(請同學們把我當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說的話高興的對我叫出來吧。)

小結:我真為小河能結識這麼堅強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驕傲,更為小河的逐漸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體會合作的快樂

1、(出示課文插圖)瞧,他們最終成為了好朋友,手拉著手,多開心那!我想此時你們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樣激動和高興,誰能帶這高興的心情讀最後一段那?

質疑:讀到這我有些不表白了:課文開頭部分說了小河是快活的,結尾處也說了小河是快活的。這兩個時期的小河哪個才是真正的快活呢,為什麼?

師: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勵,有了朋友就不會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戰勝困難,其實,這就是合作的快樂!齊讀最後一段感受合作的快樂。板書:合作

四、拓展昇華

1、此時三個好朋友已經擁有了同一個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結尾處是什麼標點符號?(``````)它代表什麼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長而艱辛的,它們三個小夥伴在前進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龐大的岩石、更險峻的峭壁。他們又會如何的面對呢?

4、小結:

我們相信不管發生什麼,小河都會用他學到的勇敢和堅強去面對一切,三個小夥伴一定會團結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流進大海,實現他們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你們現在還小,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今後在困難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們那樣,互相鼓勵,團結合作,做勇敢、樂觀的好孩子。也真誠的祝願你們能早日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三年級第一學期使用。在保持前四冊教材特色的基礎上,三年級上冊教材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編課文到設計練習,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又有新的突破。

為幫助教師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特點、學習目標及教學策略等方面做一介紹。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後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後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線語,既將前後的課文連線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後,還安排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餘生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裡,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讀課文後。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

全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和語文園地裡的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書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均不注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裡的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這個字要求學生認識為止。課文中的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學習夥伴的話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境中讀音要發生變化,課文標註的是變調音或輕聲。如,“黃澄澄”的“澄”,在課文裡標註的是dēng。

二、教材的特點

(一)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冊教材“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老師們的充分肯定。本冊教材在繼承中又有創新,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圍繞本單元專題而展開,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從本冊開始,每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內容。導語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單元學習的內容,點明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導語還佈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任務,為課文和語文園地的學習做好準備。每組導語都配有表現專題內容的背景圖,用直觀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專題。如,第一單元,導語一開始就用詩一樣的語言為學生描繪了五彩斑斕的兒童生活情景,點明主題,並用召喚性的語句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兒童生活的畫面,使學生很快進入本單元的學習情境中。第二單元導語在點明專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後,提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資料,更多地瞭解他們。”目的是為後面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做好了鋪墊,使單元內的各項學習活動能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2、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絡與整合:

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學了精讀課文《陶罐和鐵罐》,在略讀課文《獅子和鹿》前有這樣一段話:“《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下面這篇課文,又會給我們什麼啟發呢?認真讀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再聯絡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把這兩篇課文聯絡起來,想想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這段話承上啟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讀課文所學的內容,又引出了略讀課文學習的內容,同時還把兩篇課文聯絡起來,提出略讀要求。

3、聯絡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如,第四單元專題是“細心觀察”。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人們在觀察中的發現。有觀察鮮花,發現鮮花開花的不同時間;有觀察蜜蜂,發現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發明顯微鏡的;有在觀察中發現駱駝特徵,進而找到駱駝的。教材在導語中就建議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後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後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韻文。“寬頻網”引導學生蒐集和閱讀更多的發明與發現的故事。可以看出,整個單元圍繞專題內容,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絡,密切配合。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拓展、交流。單元內各部分成為一個互相聯絡的有機整體,有利於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對於這樣的編排,審查意見這樣寫道:“每組教材能圍繞專題合理有序地組織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學習內容與訓練內容,閱讀理解與口語交際、習作彼此關聯,緊密結合。……使語文各項能力的培養訓練能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二)結合專題安排“綜合性學習”,落實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和提出的課程目標

“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並重的一個內容,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價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如課標所指出的那樣,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於“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以其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特點,更能在發展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上發揮重要作用。

本冊分別在第一單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兩個專題中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一個是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兩個綜合性學習不但與閱讀訓練有著緊密的聯絡,成為該單元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的延伸和拓展。同時,它又將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為聽、說、寫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體現了課內外的銜接、語文與生活的聯絡。

如,第一單元的專題是“多彩的生活”。在導語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各種兒童生活的畫面後,安排《我們的民族國小》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裡學習、活動的情景。在這篇課文後,提出開展“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並提示記錄的方法“可以用文字敘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畫圖畫……”。接著學習兩篇分別表現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裡登山遊玩的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慮到教材初次安排綜合性學習,對這一活動不太瞭解,如何進行綜合性學習,掌握的方法還比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後,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提醒學生注意記錄活動進行得怎樣,並提供記錄的示範供學生參考。接著,教材用一段簡潔的話語,概括前面所學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介紹鄉村兒童生活的略讀課文《槐鄉的孩子》。在語文園地裡,“口語交際”讓學生交流在課餘都做了什麼事,有哪些收穫和感受,“習作”讓學生寫課餘發生的事,“讀讀背背”編排的是反映兒童生活內容的古詩《小兒垂釣》,“展示臺”用搜集郵票、閱讀課外書、小組合作辦圖片展的方式,展示學生的課餘生活。

又如,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簡短的“導語”點明專題之後,編排《孔子拜師》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並在課文之後提出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的要求。怎麼開展?教材提出了活動要求、活動內容和開展活動的途徑等建議:“大家自由組成小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然後分頭行動,用多種方式瞭解傳統文化。”然後學習精讀課文《盤古開天地》,瞭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創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來學習精讀課文《趙州橋》,從建築的層面,瞭解古代文化的燦爛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課後安排“綜合性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進一步蒐集資料,做好展示的準備。再用一段簡短的過渡語,由古代建築引到古代繪畫,引導學生略讀介紹《清明上河圖》的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最後,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中,讓學生交流在“綜合性學習”中瞭解到的傳統文化,在“習作”中寫自己活動中最想寫的內容。“日積月累”讓學生藉助生肖郵票,讀背體現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臺”中,引導學生用寫春聯、做風箏、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在“綜合性學習”中瞭解到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中,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專題,開展聽說讀寫各項活動,既培養了語文能力,又增進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瞭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綜合性學習不是標準化的學習,它是個性化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對於綜合性學習的安排,教材不僅提出了活動的內容,還體現了一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儘可能地讓學生自己開展活動。這不僅表現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也表現在學習內容的安排與組織上。教師應放手讓學生確定具體內容,選擇學習夥伴,自己制定活動計劃,並按計劃開展活動。活動中,教師要參與其中,有督促和檢查。活動後,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組織學生展示活動的成果,如,辦小報,辦展覽,交流課外閱讀的書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很有用,體驗成功的快樂。

開展綜合性學習要因地制宜。各個地方、各個學校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師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目前,許多學校都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如,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和單元整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將綜合性學習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單元學習之前,先進行單元導讀,讓學生初步瞭解本單元學習內容,同時明確綜合性學習的任務。然後,從多數學生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根據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學習活動中,每一單課的學習都有課外實踐活動的要求,將綜合性學習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在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和交流。我學到哪些知識,我掌握了哪些本領。並隨機向課外拓展,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

(三)大量更新課文,合理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型別

課文是學生積累和吸取優秀文化營養的主要憑藉,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冊教材在選文方面,注意密切聯絡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有反映中外、城鄉兒童生活故事的《我們的民族國小》《金色的草地》《槐鄉的孩子》;有反映領袖、科學家優秀品質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頭》;有反映現代兒童關愛他人的《掌聲》《給予樹》《好漢查理》;有反映中華優秀文化、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有表現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許多新選的課文角度新穎,有助於啟迪學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獅子和鹿》。選文努力做到語言規範,在文字上做了認真的加工。課文體裁豐富,有散文、故事、詩歌、寓言、神話、科學小品,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學生不僅學到語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薰陶。

從本冊開始,課文分精讀和略讀兩種型別,這是從閱讀方法上對課文進行的劃分。精讀是認真仔細地研讀,有時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文字的理解。精讀不但是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於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與精讀不同,略讀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紹,也有圖片介紹等。“資料袋”一般是給學生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知識。其中,有的是課文相關知識點的介紹。如,《我們的民族國小》課後安排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圖片,《蜜蜂》課後對蜜蜂採蜜的一些知識介紹,《玩出了名堂》課後對微生物作用的介紹。有的是介紹課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頭》《孔子拜師》課後,有分別介紹宋慶齡、李四光、孔子的圖片、文字。還有的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一些歷史、風俗的介紹。如,《風箏》課後介紹風箏的歷史,《給予樹》課後介紹聖誕節的風俗習慣。設定這個欄目,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資訊,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1、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

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樣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圍繞課文提出的問題,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有的在課文的關鍵處提出思考的問題。如,《灰雀》一課,在“‘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這句話的旁邊提出一個思考的問題:“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有的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如,《陶罐和鐵罐》一課,在“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這句話的旁邊,提出“‘奚落’是什麼意思呢?我要往下讀讀看。”有的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畫面。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文後,學習夥伴說“我彷彿看到了各個季節不同的景色”,啟發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把語言文字迅速地轉換成形象,想象課文描述的美麗景色。

⑵用感悟性、點評性的話語,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的內容。如,在《奇怪的大石頭》裡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師提出問題的描寫,學習夥伴在這段文字旁邊,發出“李四光真會提問題”的感嘆,這其實是引導學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問題,揣摩他思考、提問的方法。

⑶引導揣摩遣詞造句的妙處和文章寫法。如,《趙州橋》一課,在“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旁邊,提出“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兒呢”的問題;《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文後有“我發現課文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這一關於寫法的提示。

⑷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師》一課,在“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的旁邊,學習夥伴說“聯絡生活實際,我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課,在“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旁邊,提示“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等等。

審查委員高度讚賞了這樣的編排方式,他們在審查意見裡寫道:教材“導學特色突出”“導學內容豐富:有引導讀書思考的,有引導動手實踐的;有引導單項訓練的,有引導綜合運用的;還有的引導向課外延伸。形式多樣:有的在課前引導,有的在課中引導,有的在課後引導。尤其課文中的導學設計有新意,把握適度。能緊密聯絡課文內容進行啟發引導,有引導體會思想感情的;有引導領悟表達方法的;有聯絡實際,加以拓展的。對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啟發、引導、示範,使學生學會學習。”

2、改進課後練習的設計:

課後練習,都是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

與低年級教材“我會讀”“我會寫”的設計思想一脈相承,結合中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本冊教材在課後練習的設計上,改變了過去以佈置、要求的語氣提出思考練習內容的敘述方式,採用了以激勵的口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這不僅僅是形式的改變,而是體現了編寫指導思想的變化。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領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如,在《盤古開天地》一課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取代過去複述課文的要求。有的是以“我們來討論討論……”“我們來交流交流……”這樣一些富有激情的話語引導大家合作學習。如,在《我們的民族國小》一課之後,用“我很喜歡這所民族國小,讓我們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有的用富有活力和個性的兒童化語言,激勵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如,“課文寫得真美,我要好好讀一讀,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多麼優美的古詩,我要把它背下來。”“課文使我很受啟發,我要認真讀一讀。”“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有的課後練習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究發現,儘量自己解決問題。一種是提出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討論。如,《爬天都峰》一課,“老爺爺和‘我’爬上天都峰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掌聲》一課,“從英子的變化中,我想到了很多,讓我們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一種是以學習夥伴的探究為引導,激勵大家有新的發現。如,《灰雀》一課,“我發現列寧非常喜歡灰雀,你發現了什麼?我們都來說一說。”《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找找這樣的詞語,體會體會。”這些都反映了教材在轉變教學觀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上的努力。

審查意見這樣寫道:“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啟發討論和交流,引導發現規律,激勵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如,‘讀了課文,我有一些不懂的問題想和大家討論’……這樣的語句既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又為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留有空間,也體現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個性化感悟的尊重。”

3、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冊教材採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且較好地體現了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的思想。

一是在課後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引導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了下來,你抄了哪些?”“讀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

二是教材之後列出詞語表,體現對積累詞語的重視。詞語表中的詞語,為本課要求寫的字或以前要求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不窮盡本課所有的詞語。這部分內容教師可結合教學實際做相應處理,要既靈活又紮實。

三是加強了朗讀、背誦訓練,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課後練習大都是由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如,“課文寫得很美,我要好好讀一讀,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我要讀出自豪的感情,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在此基礎上,教師酌情推薦、檢查和組織交流,既體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因人而異,又體現兼顧基本要求。

4、緊密聯絡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

隨著學生會認、會寫的字的增多,學生寫話的願望日益增強。順應學生心理髮展的這一特點,本冊在二、四、六、八單元分別安排了的四次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絡,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如,《小攝影師》課後安排了續寫故事;《玩出了名堂》課後安排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後安排寫一處景物;《給予樹》課後安排替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這些內容的安排都緊密聯絡學生閱讀和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注意運用課文中的一些表達方法和寫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認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會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理解小男孩買黑色氣球的心理活動,理解賣氣球老人的那段話的含義。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自信。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在默讀中思考。

教學難點:

從老人與孩子的對話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領會老人那番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匯入課題。

1、出示氣球的圖片,提問:你最喜歡哪個氣球?

2、有這樣一個小男孩,面對五顏六色的氣球,他卻選擇了一個黑色的。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小男孩,走進小故事——《自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糾錯、正音。

3、檢查識字情況。

出示本課生詞:基恩博士、一件事、膚色、貨車、驚訝、能否、自信

隨機讀生詞,開火車、小老師帶讀。

4、“自信”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嗎?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讀課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讀課文,你從哪裡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讀提示:

默讀課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從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畫出來。

2、交流:

A、公園的角落裡有一個膚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羨慕地看著這幾個小男孩嬉戲,但不敢過去和他們一起玩兒,顯得十分自卑。

B、那幾個小孩兒的身影消失後,小男孩兒才拖著殘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怯生生地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你可以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C、小男孩鼓起勇氣回答:“我要一個黑色的。”

結合彙報進行朗讀,讀出男孩的自卑。

3、再讀課文,男孩為什麼會這麼自卑?

交流:膚色很黑的、拖著殘疾的腿,

4、補充美國種族歧視的資料,感悟自卑的緣由。

5、師:怪不得男孩會如此自卑,——生讀“那幾個小孩兒的身影消失後,小男孩兒才拖著殘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

師: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卻——生讀:“怯生生地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你可以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四、感悟老人的話

1、黑色的氣球升空了,這時候老人意味深長的對他說了一番話。讀讀剩下的段落,老人說了些什麼?自由讀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話。你讀懂了些什麼?

(前一句,揭示了氣球升起的本質原因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而不在於它的顏色和形狀。這裡隱含著一個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質的,是次要的。後面一句,老人推論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關鍵是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3、你覺得老人說的對嗎?

五、拓展

1、你知道因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嗎?交流。教師出示:(小澤徵兒、尼克松的例子)

2、讀了課文你的收穫?

六、板書設計

15、自信

氣球--人

升起--成功

氫氣--自信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5個。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貝爾研究和發明電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課文

教學方法:談話、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我們我們現在科技發達了,聯絡的發生有很多種,你覺得最普遍的是哪種?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電話的.發明。

3、板書課題:《電話的發明》(學生齊讀兩遍)

二、新授。

1、初讀課文。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4)出示生詞,同桌讀,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器配、拆掉、硫酸

2、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指名接讀課文,並指名評價。

(2)①齊讀第1自然段。

②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3)在小組中學習:

①指名接讀課文2——8自然段。

②在小組中接讀2——8自然段,討論: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③指名說說。

④齊讀2——8自然段。

3、齊讀課文。

①自由說說: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後,給人們帶來了什麼便利?

②指名說說。

三、佈置作業:

正確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1、通訊

熱愛科學

電話的發明

勇於探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書寫11個字,並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

2、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學重難點:

1、書寫“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11個字。

2、抄寫詞語。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型:寫字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齊讀課文《電話的發明》。

2、出示11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3、出示生詞,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器配、拆掉、硫酸

二、新課:

1、出示要寫生字,學生認讀。

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生字。

(2)指名上臺書寫,並指名評價。

(3)書寫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_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偶然、檢驗、悅耳、啟發、欣喜若狂、()

_抄寫詞語。

(5)合作學習:

_小組中,選出寫最快、的作業,評選出來。

_上臺展示,並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佈置作業: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四、板書設計:

通訊

電話的發明

五、教學後記: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5

學習目標

①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瞭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瞭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蘇聯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亞。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什麼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③朗讀展示: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④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兩個問題。

⑤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⑥學生簡單談談自己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⑦引導學生質疑。

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①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問題:科利亞的木匣裡有什麼?他是怎樣埋木匣的?為什麼要埋木匣呢?

②學生默讀課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後來是怎麼找到木匣的?

③學生齊讀最後一段課文,邊讀邊思考:從這件事中,科利亞懂得了什麼道理?

a.指名讀這一段;分男生、女生讀這一段。

b.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

c.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生活上的事、社會上的事,也可以聯絡學過的課文或課外讀到的來說說“我們周圍有什麼在起變化”。

作業

抄寫課文最後一段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會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理解小男孩買黑色氣球的心理活動,理解賣氣球老人那段話的含義。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自信。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在默讀中思考。

教學難點:

從老人與小孩的對話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領會老人那番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燈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匯入課題。

1.高老師用和“我”約定的祕密,讓“我”找到自信,並“照亮我快樂的童年”,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一個關於自信的故事。板書課題:自信。

2.齊讀課題。

二、指導初讀,感知課文。

1.讀好一文章有什麼要求?(正確、流利。)怎樣才能讀得正確、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覆讀?(難讀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讀、教師巡視。

3.表揚讀書認真的學生,出詞卡投影,指定三個學生讀,準備後齊讀。特別注意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的讀音。

A組:

膚色關鍵貨車是否基礎驚訝

B組:

著名一窩蜂一件事興高采烈

色彩豔麗膚色拖驚訝

4.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觀察B組中帶點的生字,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如與熟字比較,記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膚色的“膚”。

5.指導寫字。

a.讓學生觀察8個會寫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

c.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麼寫。

d.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e.鞏固檢查,適當展示習字作業,點評進步學生。

三、檢查朗讀。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讀,隨機正音,面向慢生(朗讀稍吃力的學生)。

3.師點評。

4.解詞體會。

(1)聯絡上下文多想想有助於理解詞語意思,不信試試。

(2)不理解的詞畫下來,默讀,用上法與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小組之間比賽,認讀生字(要求:讀準音、聲音亮)。

2.上一課大家學了《自信》(板書課題),讀得非常認真,做到了“正確、流利”,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讀得有感情,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理解課文,把課文都讀得有感情。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2、3段。(提出默讀的要領:心讀,既不能讀出聲,也不能動嘴脣。)

(1)思考:

a.膚色很黑的小男孩為什麼偏要買黑色氣球?(自卑)

b.你從哪裡看出他內心的自卑?(相機指導朗讀“公園的角落裡……羨慕……不敢……”。)

c.他為什麼會自卑呢?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膚色很黑”“拖著殘疾的腿”)

(2)相機介紹:在當時的'美國,存在膚色歧視即種族歧視。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時候嗎?聯絡生活實際體會。設想你就是這個黑人小朋友,你會怎麼想?指導朗讀。

2.朗讀感悟,重點突破,學習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記住,氣球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和形狀,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a.指名朗讀。這話是誰的話?(賣氣球的老人說的。)

b.你知道賣氣球的老人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嗎?(他看出了這個小男孩的自卑。)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到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老人驚訝地看了看小孩”;聯絡到前文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追逐著這些色彩豔麗的氣球”。)

(2)分角色朗讀老人的話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讀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帶懇求”的語氣、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溫和”“驚訝”的語氣。在朗讀中再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a.指名讀,並點評:誰能勝過他?

b.個讀,自由讀,體會小孩自卑膽怯的心理。

c.分組朗讀4、5自然段。

(3)再讀老人的話。

a.找出老人說這段話的態度。(老人一邊眯著眼睛看著氣球上升,一邊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小孩的頭。)

b.老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勵小男孩。)

c.邊讀邊悟:讀老人的話,你明白了什麼?(前一句,揭示了氣球升起的原因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而不在於它的顏色和形狀。這裡隱含著一個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後面一句,老人推論出“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如果人是氣球的話,那麼升起來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氫氣一樣,是成功的關鍵。)

板書:氣球——人升起——成功氫氣——自信

d.指名讀,齊讀。

3.默讀最後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對比體會。

討論:作者對老人的話為什麼會“至今難忘”?(不僅因為老人的比喻生動、準確、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經歷證實了老人的話是正確的——從一個有殘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長為著名的心理學博士。)

4.。談談你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

三、實踐拓展。

小組合作: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演出。

在編演時,教師提示:劇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還有一群活潑的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玩色彩豔麗的氣球。他們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還有對小男孩的輕視。在表演中,再次體會感悟理解課文。

四、作業設計。

1.採訪你的家人、老師或有成就的人,請他們談談自信在人生經歷中的作用,並以此為主題編出一份手抄報。

2.將你自己學習經歷中印證自信與成功關係的事例,講給家人或同學聽。

3.閱讀《尼克松敗於不自信的故事》《小澤征爾勝於自信的故事》。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容,瞭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難點“我讓奔騰的浪花鑽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複習匯入,交代目標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二、理解課文,落實目標。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彙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現在都是數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捲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剛才,是老師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為什麼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裡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為什麼要把海浪留在軟片裡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麼樣的鏡頭?(波濤洶湧、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麼裡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裡,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裡。

過渡:爸爸把海浪裝進他的錄音機,那嘩啦嘩啦的聲音,聽也聽不夠,聽也聽不完;媽媽把海浪曝光在軟片裡,那美麗的景色,看也看不夠,看也看不完。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對海浪的熱愛。那麼,我呢,我又是怎樣做的呢?

9、學生彙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麼意思?

: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麼樣?(不斷湧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麼會鑽進我的身體裡呢?

過渡:是啊,小詩人在不斷的與海濤的搏鬥中,身體練得強壯了,黝黑(聯絡生活實際,黑得發亮)了。於是他有了————,他還有了————

13、什麼樣的目光稱為“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絡生活中的內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麼來的?

:我們又通過聯絡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麼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麼?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在海浪的洗滌之下,小詩人得到了鍛鍊,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

18、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活動練習,鞏固目標。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後題。

3、順序,背誦。

四、全課。

板書設計海浪

爸爸裝進錄音機

媽媽 海浪 曝光軟片裡

我 鑽進身體裡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邊讀邊想,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拓展聯絡,仿寫詩文。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讀中賞美景、想中會美景,體會秋天美妙的聲音,涵詠秋天的韻味。

教學難點:

拓展聯絡,仿寫詩文。

一、匯入。

1、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我們去聽秋的聲音,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收穫,我們來讀詞語。

2、師:同學們詞語讀的不錯,那這節課你們想不想有更大的收穫?

生:想。

師:這節課讓我們再去聽聽秋的聲音。

二、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一)初讀。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同桌讀、小組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詩中具體寫了什麼聲音?

2、學生彙報。

3、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4、生彙報。

(二)美讀。

1、自由讀。

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小詩,喜歡讀誰的聲音就讀誰的聲音。

2、學生彙報讀。

生1:我喜歡讀落葉的聲音。

生2:我喜歡讀昆蟲的聲音。

生3:我喜歡讀大雁的聲音。

3、學生想象。

請同學們在這美麗的秋天裡,想象一下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會對樹媽媽說些什麼呢?蟋蟀唱起離別歌,它會唱些什麼呢?大雁要飛到南方過冬去了,會對留在這裡的朋友說些什麼呢?

(1)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身子說:“ 。”

(2)聽聽,秋的聲音,蟋蟀唱起離別歌:“ 。”

(3)聽聽,秋的.聲音,大雁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

師:讓我們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學生齊讀最後一節。

(三)再讀。

師:讓我們再去聽一聽秋的聲音,感受秋的美妙。

1、指名讀,讀出秋天的美好。

2、齊讀,讓我們懷著這份喜悅,為金色的秋天送上我們的祝福。

三、續寫詩文。

1、師:秋的聲音是豐富的,秋的聲音是美妙的……讓我們來噹噹小詩人,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2、學生仿寫詩文。

3、彙報交流。

四、作業。

1、畫一畫你眼中的秋天。

2、收集有關秋天的詩歌。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鬥、豔、內”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讀懂課文內容,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和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三、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圖片和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了課題以後,心中有什麼問題嗎?

2.一位植物學家按一定的原理將各種花種在一起,製成了花的時鐘,並根據花的開放來判斷時間,他的這種做法奇妙嗎?你想不想知道這位植物學家是根據什麼原理來製作的這個花鐘呢?讓我們走進花鐘這篇課文,來一起揭示其中的奧祕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型。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詞語卡,全班認讀,正音。

b.小組互動,“我說你猜”,小組中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其他成員迅速在文中找出來。

C.噹噹小老師:你發現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錯,請你做回小老師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同桌間互相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麼?

第一段:歸納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的現象。

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

第三段:植物學家根據這一現象的巧妙運用。

2.組織朗讀比賽,你最喜歡讀哪段,讀出你的感情來。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新詞。

二、讀中感悟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2.精讀課文,細細品味。

a.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歸納現象

讀一讀: 你發現了一個什麼有趣的.現象

填一填:牽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薔 薇 睡 蓮

萬瘦菊 菸草花

月光花 曇 花

議一議:作者用不同的句式來描述花的開放,這樣的方法好嗎?

賞一賞:將收集的文中幾種花盛開的圖片與同學們一起欣賞一下。

品一品: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感悟它的美。

b.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細讀課文,思考:不同的植物為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小組交流::通過讀書,你找到了答案了嗎?

集體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揭示原因:原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著密切的聯絡。

C.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鐘製作的巧妙

回顧全文,說說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做法妙在哪裡?

齊讀課文,讀出對修建奇妙花鐘的讚歎。

3.再讀全文,昇華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從這位植物學家身上學到了什麼?

四、課外擴充套件:

1.自制花鐘。學習花鐘的方法,仔細觀察周圍的植物,記錄它們開花的時間,按它們開花時間的先後順序,把植物的名稱記錄在自畫的鐘面上。並通過各種途徑瞭解這些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

2.根據學校周圍環境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觀察,並記錄好觀察日記,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0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部編本三年級上冊第17課的其中一首古詩。古詩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這首詩寫於公元1073年,詩人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選編本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人對祖國山河的描寫,在誦讀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

【學情分析】

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不少古代詩人的智慧與情感,學生如能仔細閱讀,層層深入地品讀,便能得到美德薰陶和感染。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學生已積累了一些古詩,但對於古詩的理解還比較膚淺。教學時對於生澀難懂的詞語通過課後註釋、字的演變幫助理解,同時利用多媒體平臺等手段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體會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多形式誦讀古詩,讀準讀通,讀出古詩的韻律。

2、學習藉助古詩註釋,聯絡插圖,抓住重點詞等方法領悟古詩的大意,體會詩中描寫的畫面。

3、展開想象,體驗詩中蘊含的情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風光的讚美。

【教學重難點】

1、學會領悟古詩的內容和情感。

2、理解本詩中絕妙的比喻手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對聯匯入理解課題

1、出示對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學生朗讀,指導朗讀

(1)現代詩人艾青曾經寫道:月宮裡的明鏡,不幸失落人間。同學們,你們猜,詩人筆下那不小心落於人間的明鏡是什麼?(西湖)

(2)明朝詩人周起渭這樣寫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廣寒宮。他把西湖比成什麼了?(明月)

(3)是啊,西湖又成了他心中的那輪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將離開杭州的白居易,他揮筆寫下:湖上春來似圖畫,亂峰圍繞水平鋪。此時,他眼中的西湖就像——(一幅畫)

(4)幾千年來,人們用自己心中的筆描繪著西湖。而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蘇軾的詩人,他對西湖更是醉心。你聽說過蘇軾嗎?

2、你知道這寫在哪裡的對聯嗎?(西湖)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西湖看蘇軾筆下的西湖是什麼樣的。

板書課題。齊讀,理解課題。指導書寫“初”,講解甲骨文的初。學生練習寫。

3、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點當屬——西湖(板書西湖),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西湖的.美景吧!(播放西湖圖片)(1)看到孩子們剛剛欣賞的表情就知道,你們一定被西湖的美景給吸引住了,是呀,西湖真是美如畫,從古至今,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請跟我一起讀

(2)作者是蘇軾,你們瞭解他嗎?誰來說說你對蘇軾的瞭解?

(3)蘇軾也是一位會吃的詩人,是一位美食家,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二年級曾經學過一首蘇軾的詩——《贈劉景文》,蘇軾的一生寫了上千首詩,他在杭州做通判時寫下了這首詩,來,你們再讀讀課題,注意停頓!

(4)注意這個字—“晴”,後鼻韻,題目讀起來似乎有些拗口,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你來猜一猜?

(5)你知道先是有太陽,然後下雨,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一個“初”一個“後”,你明白了天氣是先晴後雨(板書:晴、雨)這位同學說道的是作者在吃東西,是不是在吃東西呢?“飲”是飲酒,一個人喝酒未免有些寂寞,叫上幾個朋友豈不更好?他們在哪兒喝酒呢?把剛剛說到的連起來說,詩題就可以這樣來理解:詩人和朋友在西湖上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西湖先晴後雨的景色。

二、反覆朗誦,感受韻律

1、自讀古詩

師:讀懂詩題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和詩人一起去遊湖賞詩吧,請孩子們翻開書本第85頁,自由把詩句放聲讀一讀,要求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自由讀詩歌

2、指名讀

朗朗的讀書聲在我聽來是種享受,誰願意第一個來展示。你很勇敢,注意讀“瀲灩”,你再讀。注意“妝”,翹舌音,再讀詩句,好詩讀不夠,一起讀讀吧!

3、劃分節奏讀

(1)其實,古詩像歌曲一樣也有自己的節奏,古人讀詩也講究停頓,這首詩怎麼讀會更有味道呢?自己試著讀一讀,讀給同桌聽。(出示節奏劃分)

(2)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讓我們把小手動起來,像老師這樣(做示範)打著拍子讀.我聽出來節奏感.

4、讀出平仄來

詩歌除了可以按節奏讀,還可以按平仄聲讀,想聽老師讀嗎?(點選配樂《出水蓮》讀)像我剛剛這樣讀,是按照古人的基本讀法,分為平仄。標紅色的字是一二聲即平聲,可以稍微拉長一點,藍色的字是仄聲,讀得稍微短促一點。一起讀出古詩的韻味來!(學生齊讀)

三、品析詩句,描繪畫面

(一)討論理解詩句

1、聽你們朗讀真是種享受,但我們還要走進詩的世界,去理解詩的內容,欣賞詩的意境。同學們已經學了不少古詩了,細心的孩子一定發現了本學期每首古詩的下面都有—註釋,通過註釋來理解古詩是個好方法,相信你還有更多的好辦法,接下來請孩子試著和同桌一起合作,理解這首古詩的內容吧!生理解古詩大意,和同桌交流

2、學生彙報:看你們學習得這麼認真,我真想知道你們理解到了些什麼?孩子們想想,在這首詩裡,哪些句子寫了西湖“先晴後雨”的美麗景色呢?你從哪兒看出來的?你真會讀詩,作者寫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又主要是通過哪兩種景物來寫的呢?

(二)品讀1、2句

1、都說“詩中有畫”,這詩裡藏著怎樣的圖畫呢?一起去看看(出示晴雨西湖的圖片)我看到了你們臉上露出驚歎的表情,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這樣的畫面嗎?全是霧就看不太清楚了,若隱若現。多美的句子呀,第一幅圖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你能用詩中的詞語來形容嗎?第二幅圖:山色空濛想到了詩中哪一個詞?

2、說得真棒,就是“山色空濛”,詩人覺得“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板書:好、奇)是呀,晴天的西湖多好,好在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十分靈動可愛,晴天的西湖還會好在什麼地方?

孩子們描繪的這些美景都被詩人融入進了一句詩裡——水光瀲灩晴方好面對這樣的景色,你們心情怎樣?誰想來讀讀這美好的晴天?

我的心都跟著亮起來了。感覺天氣都跟著明媚起來了,一起讀讀這晴天的西湖吧(生齊讀)晴天的西湖,詩人是道不盡的好,雨天的西湖詩人卻是說不盡的奇,奇在哪裡?(出示視訊,生描繪)

3、白茫茫的就像—“仙境”,如此奇妙,誰來讀讀這雨中西湖?這夏天的雨漸漸地小了這下是濛濛細雨了

4、這雨中西湖,你們忍心去打擾它嗎?(不——)讀到這裡,我們稍微讀得輕些,那我們就別打擾到西湖,一起再來感受這雨中西湖吧!(生齊讀?)

(三)賞晴雨西湖

1、西湖真會打扮自己,剛剛還是水光瀲灩—晴方好,這會兒卻是山色空濛—雨亦奇。男生們,當晴空萬里,你漫步在西湖邊會這樣吟到——水光瀲灩晴方好

女生們,當西湖在雨幕籠罩下,你乘著畫舫暢遊西湖,會這樣吟到——山色空濛雨亦奇

2、這兩種感覺都很妙——(生齊讀)

(四)賞絕妙的比喻

1、面對美好神奇的景色,詩人陶醉其中,由衷地讚美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他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西子是誰呀?蘇軾為什麼把西湖比作是西子?我不明白,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個景,一個人怎麼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

四大美女有那麼多,為什麼詩人不把西湖比作是其他的美女,比如楊玉環、貂蟬呢?

他們都有共同的字,說不定你猜對了詩人的想法是比得上還是比不上?(比得上)那我們再讀這兩句,試試詩句中去尋找答案生齊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你還發現什麼了嗎?“淡妝濃抹總相宜”說的是誰?——西子當西子穿上素雅的衣裳,作上淡淡的裝扮,她真美,當她穿上豔麗的衣服,作上濃濃的裝扮,她也很美,她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無論淡妝還是濃妝都是那麼得美,剛剛我們說到,晴天的西湖好呀,雨天的西湖也奇呀,晴天雨天都是那麼的美,晴天雨天——總相宜(板書)

是呀,西湖也被大自然賦予了絕世的美貌,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難道西湖只有晴天、雨天才美嗎?(不,還有白天和夜晚,還有……)

4、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西湖,去看看都有誰在為西湖梳妝?(播放課件,教師隨著音樂中講述)預設:

師:如果說,晴天為西湖畫濃妝;那麼——生雨天為西湖畫淡妝。

師:西湖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師:如果說,夏天為西湖畫濃妝;那麼——生冬天為西湖畫淡抹。

師:西湖還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師:如果說,花為西湖化淡妝;那麼——生樹為西湖化淡妝。

師:西湖依然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師:如果說,月亮為西湖化淡妝,那麼——生太陽為西湖化濃妝。

5、所以說,西湖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淡妝還是濃妝都美,在詩人眼裡,它都——美,美得就像——西子,難怪詩人吟到(生讀)“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因為這絕妙的比喻,西湖又多了一個很美很美的名字,叫做—西子湖

6、蘇軾如此熱愛西湖,還因為他曾兩次在杭州做官,為當地人民疏浚西湖,築堤防洪,做了許多好事,西湖變得更加美麗。他把杭州看作是第二故鄉,他對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誕生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四、誦讀延伸,昇華感情

1、你讀得可真投入,老師也想和你們一塊讀,行嗎?我讀前面你們讀後面(師生合作讀)

2、下面我們來做個小遊戲,叫做“我說你猜”,我來說詩句的意思,你來猜猜是詩中哪一句?(師說意思,學生一起猜),我想一對一地玩,你來(師說意思,請生說詩句)想來考考我嗎?(請生說,老師猜)

詩歌除了可以讀,還可以唱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孩子們先輕輕幫老師打著拍子,我先唱一遍,你們在接著唱好嗎?(師示範唱,生學唱)

3、孩子們還有些意猶未盡呀,你們可以課後去試試用自己喜歡的旋律來和著唱一唱

4、蘇軾像我們一樣,就這麼看著,從早到晚,從日出到黃昏,從春到冬,在杭州的這三年裡,他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遊玩西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他很想為西湖做點什麼,來,一同看看(出示拓展資料:蘇軾曾經兩次在杭州任職。其間,他帶領當地人民疏導了西湖,並築堤防洪,這條修築好的堤壩就成了著名的“蘇堤”。同時他為了保護西湖,還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朗讀拓展資料)看到這,你有什麼想對蘇軾說的嗎?

5、你真會思考!當年有很多漁民喜歡在西湖裡打漁、挖蓮藕,破壞了生態,於是蘇軾就想出了一舉兩得的辦法,建造了“三潭印月”,既防止有人破壞生態,又美化西湖。同學們,蘇軾對西湖是日久生情啊,他一遍又一遍地看著西湖、想著西湖。看,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就這樣誕生了!(全班配樂齊讀《飲湖上初晴後雨》)

五、設定情境回味西湖

1、出示西湖對聯圖,師用詩意的語言描述

將來某一天,你來到西湖,突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你漫步來到西湖天下廳抬頭望見這副對聯不覺吟誦到(生讀對聯)。抬頭望見西湖雨天景象不覺吟誦到(生誦讀古詩)。

2、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下課。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鍊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展示課餘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麼事

2、交流自己有什麼收穫。

3、交流有什麼感受。

4、講講今後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餘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餘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餘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範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10個字,學習一個多音字“惡”。

能力目標:

1.理解“你們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並學習義大利的愛國少年熱愛祖國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是理解最後兩個自然段,體會少年當時的動作及表情,理解“熱那亞少年很需要錢,為什麼又把那些錢扔回去?”

教學難點:

是感受並理解熱那亞少年撿錢和扔錢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易錯生字,新詞卡片;

課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襤褸”及“大義凜然時”的圖片;

課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課件;

課件三:最後兩個自然段的文字課件。

教學過程:

熟讀課文,學習生字,標出自然段,初步瞭解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略)

一、複習鞏固易錯字。

1.出示卡片:“賣”和“買”,齊讀後區分字音和字形。

2.出示“可惡”和“凶惡”,齊讀後指名區分音和義的不同。

3.出示“侮辱”,鞏固正確讀音。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加強字詞的鞏固,夯實基礎知識的教學。對於易錯易混字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齊讀課題,激發情趣。

1.談話:課前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書)

2.齊讀課題:義大利的愛國少年。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學生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後說說你對這個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2.自由談感受:你對文中的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並把有關詞語板書出來。(老師根據學生說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讓學生把感覺少年可憐和可敬的詞語分別寫在黑板兩側作為副板書,再進行歸類。)

3.教師板書:同情敬佩

點評:把邀請同學,分配讀書任務和板書的權利下放給學生,使學生切實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自由談感受使學生免去舉手等待的約束,既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也可培養學生的謙讓合作意識。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有什麼不懂的問題?畫上問號。

5.利用工具書或問周圍的同學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如果還解決不了一會兒向全班提出。

點評:讓學生在讀,思過程中積極主動發現問題,(任何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主動提出問題(向誰提出都可以)並尋求解決的方法(可用字典,問同桌或下座位問自認為有能力解決的同學)。嘗試提問,解答和合作的快樂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增強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分層提出和解決問題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6.再次質疑,老師板書學生問題。

(1)少年那麼需要錢,為什麼還把它扔回去?

(2)那些人好心給少年錢,他卻用錢砸那些人,是不是沒有禮貌?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中描寫少年窮困,悲慘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1.匯入,引發思考:根據我們對課文的瞭解,這個少年需要錢。

2.投影:少年()需要錢。問:他不僅需要,而且是怎樣的需要?

(極為)(特別)(萬分)。

3.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讀課文,用曲線畫出有關語句。

4.指名讀自己所畫出的語句,談感受。有感情地讀出來。

點評:以讀為本。自讀自悟,讀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讀中。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可在學生讀句或談體會時(不固定順序,學生隨意說和讀)適時引導學生重點從少年的遭遇、衣著及船上的人的態度等三方面使學生感受其貧困和無助。引發學生的同情心並理解少年對金錢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根據學生所讀的語句可採取以下方法導讀:

(1)課件出示“衣衫襤褸”的少年形象,理解詞義。激發情感。

問:看到這樣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麼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2)課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還想給父母買點什麼,這兩年他沒有賺到一分錢。

問:讀到這裡你心裡又想到什麼?(學生可能會說:真可憐!真不容易!)讀出你的心情。

(3)課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學生自由練習讀出感受,學生評議,老師點選重點詞語(打,罵,欺

負,重活,實在,終於,搭)使其變色。指導學生朗讀。

(4)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請你們仔細讀讀這幾句,看看你能讀懂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學生提問時,或引發思考時點選“低聲”,“撿”,“躺”,“拉”等使其變色)

引導學生結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聲”,“撿”,“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雖然錢是被人扔過來的,雖然他心裡不高興,但是他顧不得了,他太需要錢了)

(6)板書:扔

願意讀讀嗎?

(7)小結:一個十一歲的少年就經歷了這樣的悲慘遭遇,太可憐了!此時,他最需要的就是什麼?

(8)板書:錢

(9)有了錢就可以怎樣?

五、研讀表現少年愛國的部分。抓住詞語,展開想象,感悟少年的內心,讀出感受。

1.匯入:少年如此需要錢,但他得到錢後為什麼又扔回去了?

2.板書:扔

3.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瀏覽課文,讀出找到的語句(最後一句)

4.課件出示:雖然(),但是(),所以()。

5.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語回答問題。也可以用其他的.關聯詞語(儘管——可是——因此——。)

[點評]:教師要善於利用教材中的可訓練點適時適度地加強語言訓練,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你覺得最令你敬佩的是這個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讀。畫出有關詞語。

7.自由結合,小組討論,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談看法,抓詞語,朗讀,表演等。)

點評:自願組成合作夥伴,自由選擇合作方式,給學生設立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也給了他們表現的時機和舞臺,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8.引發爭論:少年的這種做法是不是不禮貌呢?(引導學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點評:引發爭論,促進思維,尊重個性。教師不統一認識,只要學生說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許保持個性差異。

再塑人物形象:課件出示“衣衫襤褸”圖,問:開始我們心中出現的少年令人憐憫,同情。此時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如果讓你再畫一幅畫,你準備怎樣畫?

課件出示幾種影象,啟發學生想象,從而樹立起人物在學生心中的形象。

總結昇華: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對祖國這種神聖的愛使得這個衣衫襤褸,貧窮無助的少年在金錢面前顯得高大,堅強,勇敢。面對這樣一位少年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引導學生看黑板詞語作詩、寫幾句話、分角色朗讀等。(可以自願組合,也可獨自完成)

點評:再學習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以選擇的權利,使學生自主、自願、自覺地進行語言實踐活動,並通過語言實踐活動在合作意識的增強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積累與表達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發展。

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看圖匯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瞭解。

2.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麼。

2.課文是怎麼描寫這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藉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定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裡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隻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 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螢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裡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後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c.男孩為什麼要捉走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課後習題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

灰雀

(惹人喜愛)

列寧 男孩

教育 知錯就改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4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並能組成詞語。

3、瞭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並能組成詞語。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的過程,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並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

區別形近字的形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2課。

二、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大家評議,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連帶的詞語讀一讀。(困)

2、根據生字構字特點兩個人一組識記,然後彙報。

3、對於難寫的字教師指導書寫。(範寫)

四、練習寫字

1、認真觀察整個字,記住每一筆的位置,然後書寫,一氣呵成。

2、寫後對照範字檢查不足,寫每一個字都要有進步。

3、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

五、完成課後練習題

六、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生詞

板書設計:

上學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瞭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重點:

瞭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就是山區的孩子,那麼誰願意說一說在你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麼?(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別的地方的山區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麼。

2、默讀思考:每個季節各有什麼樂趣?

看提示,口頭填空。

春天上學,走一路,( )。

夏天上學,走一路,( )。

秋天上學,走一路,( )。

冬天上學,走一路,( )。

二、精讀課文

1、你對那所山區的國小生在哪個季節上學的情景感興趣,介紹給同學聽,並說說你感興趣的理由。(困)

介紹春天

a朗讀描寫春天上學情景的句子,並標畫好詞佳句。

b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c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

d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介紹每個季節的方法大致相同,僅對重點問題做些提示。

介紹夏天

a邊讀邊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聲、溼鞋印。

想像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

介紹秋天

a邊讀邊想像:砸核桃、摘酸棗。黑手指、紅酸棗。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

介紹冬天

a指導朗讀:讀“小溪變成了長長的大滑梯”時,突出“變成了”,表現出驚奇;突出“長長的大滑梯”表現出多麼神奇、有趣。

b邊讀邊想像,再通過讀把感受到的表達出來。

c思考:同學們到了學校,為什麼“又都怪學校太近太近”?說說你的相法。

2、分季節讀課文,你喜歡哪個季節上學路上的景色,你就讀那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國小生介紹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山區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並通過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五、作業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上學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5

一、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 能根據意思寫出詞語,能給同類詞語加上一個總的名稱;

3. 能正確地把前後相關的內容,恰當地連線起來成為一個句子,能按要求寫判斷句;

4. 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體會打比方的作用;

5. 能按時間順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二、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目標:完成1~4題

二、過程

1. 自學1~4題,用鉛筆獨自做題;

2. 交流自學情況;

第一題

課件展示正確答案,核對、訂正;

小結:1)左右兩邊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圍結構的字查外不查內;

第二題

補充:1)幾個人同時說,同樣的話( )

2)由於受感動面產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

3)不分白天黑夜( )

4)好多人緊緊地圍在一起( )

第三題

交流,點撥改正;

第四題

1) 說說“金色的斜陽”“耀眼的太陽”,“燦爛的朝陽”分別出現在什麼時候?

2) 說說“斜陽、太陽、朝陽”,誰“高掛天空”?誰“映紅水面”?誰“照亮了大地”?

3) 檢查標點;

4) 齊讀,用朗讀表現出美麗的景色。

第二課時

一、目標:練習5~7題

二、過程

1.指導完成第5題

1) 齊讀第1句,說說還可以說“葡萄溝是怎樣的地方”;

2) 獨立完成第2句,然後指名交流不同的說法;

3) 獨立完成第3句,然後指名交流不同的說法;

4) 獨立完成第4句;

5) 練習說話;

仿照題目的句子介紹其他地方的情況;

獨立寫句;

交流;

2.指導完成第6題

1)抽讀

比較梨樹上青青的果實,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綠的;

樹上青青的.果實,躲在翠綠的葉子中間;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比喻有什麼好處,

3)獨立劃句,同桌交流,劃線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麼作用?

4)交流,進一步體會打比方的作用;

5)說說打比方的句子;

3.指導完成第7題;

1)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自讀句子,並用線畫出句子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3)結合每個時間段所發生的事情,獨立編號;

4)交流;

5)連句成段,齊讀;

TAG標籤:三年級 上冊 語文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