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七年級教案/列表

國中課文《橋之美》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國中課文《橋之美》優秀教案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文,感受橋之美,探求美之源。

2、品味本篇小品文生動性的語言。

3、學會用新的眼光感受生活的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本篇小品文生動性的語言特點。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完成《一課一練》自主預習部分。

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通過反覆朗讀,展開想像,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體會,反覆揣摩,和作者產生共鳴,接受美的薰陶。

2.討論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討論的質量,通過生生互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感受橋之美。

  同學們,俗話說:“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我想說:“一水一情韻,一橋一風景。”(在輕音樂中,播放第1—3張幻燈片)現在讓我們伴著優美的《春江花月夜》欣賞八座橋的圖片,請仔細觀察,說說你最喜歡哪座橋,為什麼?可以從橋的形狀結構環境含義等方面談。我們已經分好 個學習小組,希望各組同學積極發言,能評為優秀小組。

(播放4—13張幻燈片,老師簡介這八幅圖:奇特壯麗的趙州橋;秀潤嫵媚的盧溝橋;橫跨山澗的飛虹;以險聞名的四川大渡河鐵索橋;質樸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碧海藍天下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夕陽餘輝下的斜拉橋;現代派氣息的廈門跨海立交橋。)同學們個別發言。

老師:我們眼中的橋各有其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橋在著名畫家及審美大師吳冠中眼裡,美在何處?這是作者的照片和作品,我們有時間可以去欣賞一下他的作品。尤其是正在學習繪畫,想考上中央美院的同學。

學課文之前,我們要了解學習目標,同學們認真看一遍,學完後可以自測一下,有沒有實現學習目標。

同學們可以對第二個目標中“小品文”不太瞭解,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請朗讀一遍,注意核心詞。

現在請大家翻開《一課一練》的第39頁,我想檢測你們自主預習情況,請兩位同學來快速反饋,其他同學用紅筆訂正。對比“前瞻後顧”和“東張西望”

 (二)聆聽視訊,探求美之源。

同學們思考:你認為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對橋的“美”的獨特標準?(要求同學們注意學習朗讀的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

在作者的眼中橋之所以美並非著重於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著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文中第三段)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後面的4—6段就舉例說明“橋之美”。

 (三)小組討論,品味橋之韻。

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重點速讀文中第四段

議一議:作者在文中列舉了哪四種橋?這四種橋各自美在哪裡?請用“我喜歡 橋,它美在 。”的句式表達。你可以找到文中的關鍵詞或句。

說一說:派代表回答

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

重點賞析以下語句:我們圈點勾畫好,個別朗讀。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裡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型別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一。

◆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長橋一般建築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整個環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鬥。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後面還舉了《清明上河圖》、莊稼地小徑盡頭的小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我們來欣賞其中的三幅。“小徑盡頭的小橋”我們沒有合適的,同學們可以回家拍拍,看誰拍得好

  (四)拓展延伸,昇華美之魂。

同學們思考回答:畫家尋橋畫橋,都是因為橋之美,總括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橋之美。全文最後一句話:

? 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絡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五)達標訓練,領悟生活之美。

請同學們翻開《一課一練》第42頁,完成以下訓練。

橋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義,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有這樣一些橋,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陸地上,建造它們甚至用不上一磚一瓦,可它們卻實實在在地發揮著“橋”的作用, 它在我們的心中……這是些什麼樣的橋呢?下面讓我們展開聯想,運用比喻仿寫兩句。用3分鐘,寫好的同學立即舉手,為大家朗讀自己的習作。友誼是一座橋,連線著同學們火熱的心。

示例:書本是一座橋,帶著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大門。

 (六)練習設計,積累生活之美。

1)積累文章引用或化用的名言詩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 《雨霖鈴》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易》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

2)課後請同學們收集一個與橋有關的故事,寫在隨筆本上,為開故事會做好準備。

 (七)課堂總結。

同學們,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尋求美的腳步永遠不要停下來。希望大家繼續用百分百的熱情感受、探求、品味、昇華、領悟、積累生活之美。

  七、板書設計

橋之美

吳冠中

小品文

小橋      流水、人家

烏鎮石橋    密密的葦叢

江南石橋    細柳拂絲

長橋臥龍    湖水蒼茫

風雨橋     飛泉瀑布

畫中橋     街頭市集

橋       環境

 八、教學反思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極富表現力,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因勢利導,採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定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循序漸進,易於實施。

從教學過程看,用詩句匯入,富有內涵,極具感召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幾幅圖畫,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有了活力。讓學生運用美學的知識進行鑑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品味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更真切的體會。練習設計部分安排學生積累名言詩句及故事,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本教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