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七年級教案/列表

15冀中的地道戰

15冀中的地道戰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以地道的特點為線索,有序地介紹了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以及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的驚人奇蹟,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這篇文章可分三個部分,前面一部分說明冀中地道戰產生的原因和作用,後一部分對其作出高度評價,中間的重點部分則主要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的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打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資訊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1.瞭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不屈不撓的頑強鬥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2.瞭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瞭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感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條理。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我國人民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志、無窮智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在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蒐集有關資料,以便對冀中地道戰有些感性認識。
2.課上可讓學生交流,也可由教師介紹時代背景,比如抗日戰爭、“掃蕩”與反“掃蕩”、抗日軍民開展游擊戰爭的情況。使學生通過交流和介紹,充分感受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和無窮無盡的智慧,並進入學習的情境。
3.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和敘述的順序時,可以採取學生提出問題、邊閱讀邊討論的方式,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中的問題,邊讀書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4.為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瞭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看全文重點寫了什麼,在重點部分的前後各寫了什麼內容,幫助學生弄清全文的寫作順序。並從中感悟到這樣表達的好處。這樣的表達順序,使複雜的冀中地道很有條理地呈現出來,使人讀後對冀中的地道有比較清楚的瞭解。
5.學生在瞭解課文內容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畫地道的示意圖。
6.本課生字的記認書寫,可以在講述課文的過程中隨文學習。也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前集中學習字詞,讓學生將自己認為較難記寫的字畫出來,分析音、形、義,加深記憶。
[參考資料]
周而復(1914—2004),現當代作家。生於南京。他的小說反映了中國不同時期的現實生活。代表作《上海的早晨》以改造民族工商業者為題材,塑造了富有個性的資本家形象,規模巨集大,構思嚴謹,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以抗日為題材的小說有長篇《長城萬里圖》,散文報告集《諾爾曼•白求恩》《晉察冀行》等。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平原。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是打擊敵人的重要戰場。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進入困難時期,日偽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儲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利用地道與日偽軍進行鬥爭。民兵依託地道,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在多次戰鬥中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條理。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我國人民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志、無窮智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瞭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志、無窮的智慧。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裡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並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齊讀。
(2)會認字:強調“廁”是平舌音,“棘”不要讀成“辣”。“任”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rén,另一個讀音是rèn。
(3)會寫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不要寫成“糹”;“栓”的部首是“木”,不要寫成“扌”。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自然段)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自然段)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自然段)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蹟”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蹟”?
板書:不計其數(形式多,數量多)
敵來我走(儲存自己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
2.思考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1)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麼?
(有四個意思。第一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講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講地道里有許多洞,功用各別,生活裝置齊全。第四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
(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迷惑”“孑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麼是死道,什麼是活道。“孑口”這裡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人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險與窄。)
(3)“想方設法”是什麼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火攻、水攻、毒氣攻)冀中人民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裡去。)
(4)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聯絡的?(一個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麼要加上引號?(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
(5)“為了打擊敵人,什麼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讚揚了冀中人民在對敵鬥爭中表現出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並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麼?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
(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麼?(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蹟。)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史上驚人的奇蹟。)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主題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麼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鬥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瞭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鬥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麼,課文的這一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
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有什麼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構造和特點;然後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後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蹟。
3.教師總結。
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