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九年級教案/列表

長春版九年級上冊《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教案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教案

長春版九年級上冊《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教案

 一、教學內容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二、學習目標

1. 初步瞭解曹雪芹及其作品《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2. 把握文章隱晦文字下所蘊含的作者創作的深意。

3. 初步瞭解文章所涉及的人物在整本小說中的經歷,進而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人物在小說中的經歷及作者的創作意圖。

2. 把握文章隱晦文字下所蘊含的作者創作的深意。

  四、課文知識分析

  (一)介紹曹雪芹及其作品:

1.作者簡介:曹雪芹出身於一個有百年曆史的貴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媽;曾祖父、祖父、父親和叔父三代世襲江寧織造(皇家的供貨商);兩個姑姑都被選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裡。曹雪芹成長於一個藏書豐富的書香門第:祖父曾是當地名士,能寫詩、填詞、編戲,還是有名的藏書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詩》。他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響,從小博覽群書,有豐厚的文學、文化底蘊,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詩詞曲賦無所不精,不但是傑出的小說家,還是有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生活於“康乾盛世”,但經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人生經歷:13歲前,正當曹家極盛時期,曹雪芹在南京過著“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豪華生活。其後,父親獲罪革職,家產被查抄,全家由南京遷到北京,其青壯年時期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過程中度過的。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日漸貧困,竟然到了食粥賒酒、圍氈禦寒、賣畫謀生的境地。約在1764年,因貧病無醫,加上愛子夭折,過度傷痛,曹雪芹痛苦地離開了人間。身後留下悽苦的妻兒和幾束殘稿,連埋葬的費用都是他幾個好友資助的。

寫作經歷:《紅樓夢》寫於曹雪芹淒涼困苦的晚年。在“曹雪芹印”中有這樣一首詩:“我也曾金馬玉堂,我也曾瓦灶繩床。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炎涼!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群芳。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身前身後漫思量,今世看真真切切、虛虛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2. 寫作背景與緣由。

(1)清朝政治的腐朽。

(2)封建剝削的加重。

(3)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

(4)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3. 《紅樓夢》簡介。

原名《石頭記》,擬作120 回,定稿80 回,後40 回“迷失”。現通行本為120 回,其後40 回為乾隆時進士高鶚所續。《紅樓夢》通過描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在政治經濟上的內外活動,宮廷貴族的勾結和矛盾,各男女戀愛的糾葛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瑣事,生動而又真實地展現出一幅封建家庭衰敗歷史的圖卷。後世評價:“中國第一奇書”“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

 (二)理清情節:

1、瀏覽全文,概括內容:

故事開始時寫姑蘇城中甄士隱夢到一個奇異經歷:寶玉曆經凡世之時,是被下凡的神瑛侍者含在口中的。與神瑛侍者一同下凡的還有報答侍者甘露之惠的絳珠仙子。這兩個神仙就是後來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和其姑母家的女兒林黛玉。甄士隱有個3歲的女兒英蓮,視若掌上明珠。甄士隱白天小憩,夢見一僧一道攜著一塊美玉去投胎,士隱看到了美玉上有“通靈寶玉”四字。夢醒事情忘了大半。醒來後抱著女兒在街前玩耍,看到一僧一道。那僧人要甄士隱捨棄女兒給他,遭拒絕。一僧一道相約三劫後同往太虛幻境。

第一回 兩個楔子(神話故事)。女媧補天:頑石暗示寶玉的叛逆性格;木石前盟:暗示寶、黛愛情前世有緣。

2、根據故事情節,把課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簡單而概括地講述了石頭的來歷及其經歷;

第二部分從“出則既明”到結尾,為故事開頭,講述了石頭城中甄士隱與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及通靈寶玉夢中的一段邂逅。

  (三)研讀課文:

1、選文部分的詩詞如何理解?

(1)《自題一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首五言絕句是專門述說作者創作《紅樓夢》的辛酸與辛苦的,也是全書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現的詩篇。曹雪芹在悼紅軒“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完成了曠世千古的奇書。這裡的“荒唐言”實際上並不荒唐,而是他對封建社會人情世故的無情批判和揭露。既包括頑石幻化為“通靈寶玉”被神瑛侍者攜入紅塵的種種奇怪的經歷;也包括寶玉、黛玉、寶釵愛情的悲歡離合及四大家族的內部鬥爭等。“辛酸淚”一句道盡曹雪芹一生的酸甜苦辣。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雪芹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紅樓夢》是對“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最好的詮釋。

(2)《石上偈》:“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這是作者依託神話表明《石頭記》創作緣由的一首序詩。

詩中借頑石說自己不能匡扶濟世,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只好轉而著書,把自己對現實的觀察和感受寫成小說《紅樓夢》。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的憤激之言,以頑石為喻,表現自己不肯隨同流俗的傲骨。

(3)《太虛幻境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太虛幻境:太虛謂空幻虛無之意。太虛幻境是曹雪芹所虛設的天國裡的一個境界。對聯所言,把假當真,則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沒有的視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沒有的了。

2、找出文中的隱諱句或諧音詞,分析它們的含義。

(1)大荒山:荒唐

(2)無稽崖:無稽之談

(3)高經十二丈:總應十二釵

(4)方經二十四丈:照應副十二釵

(5)青埂峰: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

(6)十里街:開口先說勢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

(7)葫蘆:糊塗

(8)英蓮:應憐

(9)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第一句:香菱(英蓮)生在富康人家,是父母的掌上珠,自然是嬌生慣養。父母拒絕癩和尚的要求(要其將香菱舍給他),癩和尚說別看你現在寵她,總有一天她要離開你的,真是痴人啊。

第二句:菱花暗指香菱,雪澌澌暗指薛蟠。雪與薛音相近。

第三句:香菱是在元宵佳節時被人拐走的。

第四句:甄家整個敗落於大火之中,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最後甄老爺也出家了。自然是煙消雲散了。

(10)甄士隱:真事隱。

3、小說中甄士隱的作用。

明確:甄士隱在整部《紅樓夢》裡,只是個起引子作用的人物,作者借一個經歷了骨肉分離、家遭火災、下半世坎坷而終於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告訴讀者,他是從生活原型出發來寫這部書的。他投親受欺,貧病交加,感到人生幻滅,終於斷絕一切牽掛,隨瘋道人去了。這一切對全書情節來說是一個縮影,英蓮的身世遭遇就是大觀園裡眾多女兒不幸命運的一種象徵性的寫照,甄士隱的人生經歷也是賈寶玉的人生經歷。

4、本章節在整部小說中有怎樣的作用?

小說構思了一個帶有夢幻色彩的楔子式結構,甄士隱的夢是小說由虛幻過渡到現實的一種方式和暗示,由此展開對故事龐雜內容的描寫和敘述。用“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為開篇,從甄士隱這樣一個引場人物的角度為故事的整體框架打上了一條因果鏈。這條因果鏈起自“以淚償灌”,結自“林黛玉歸位”,以夢起,至夢結。

5、文章夢境與現實有機結合,那麼這個夢境有什麼現實意義?

明確:夢境本是虛幻,原無真實可信,但文學作品中的“夢境”藝術,是把現實生活夢幻化或把夢幻境界現實化,用荒誕離奇的手法表現豐富的現實生活內容,表現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審美意趣。《紅樓夢》最大的現實意義在於對封建制度本身的強烈批判。這種批判性通過寶黛愛情的生離死別,十二釵的紅顏薄命和賈府的衰敗沒落得以全方位表現,同時也達到了揭示這種制度必然走向滅亡趨勢的效果。而“夢境”意象由於滲透了這種強烈的批判性而具有其他作品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

6、小說中關於甄士隱的情節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一百零三回 施毒計金桂自焚身 昧真禪雨村空遇舊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7、金陵十二釵判詞賞析:

其一、二:黛玉寶釵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其三:元春。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其四: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其五:湘雲。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

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其六:妙玉。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其七: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其八: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其九:鳳姐。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其十:巧姐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其十一: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其十二: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四)幫你總結:

曹雪芹是以一塊懷才不遇、無力補天的頑石的身份,無可奈何地嘆息這座封建大廈的朽敗傾頹。魯迅說過:“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之後無路可走。”曹雪芹就處在這樣的痛苦中。希望同學們閱讀名著,感知作者,感受另一種人生。

  (五)知識拓展:

仔細閱讀《紅樓夢》,思考本文夢境中所說的一切與後文現實世界中的哪些情節相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