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高一教案/列表

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

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認識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虛詞的用法,以及詞類活用和一詞多議的詞語。

4、背誦全文,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1、“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2、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3、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國中時我們學過《醉翁亭記》,“記”即遊記,代表一種文體。作者一般借記遊而進行議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像《醉翁亭記》,作者借寫山水之景,而表現了“醉能同其樂”和“太守之樂其樂”的與民同樂的觀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同樣也借記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麼,作者表述了怎樣的觀點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寫作背景。

1、關於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後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詩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間有情韻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關於本文寫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拜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內預習。

對照註釋細讀課文第1、2兩段,藉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四、講讀第1、2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作適當板書):

1、一詞多義:

(1)“卒”:①死。“卒葬之”。②終於。“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為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①道路。“有碑僕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遊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2、詞性活用:

(1)“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於其址”。

(2)“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3、“……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1)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②這裡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1、概括這兩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2、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為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裡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第1段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4、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五、佈置作業。

1、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2、預習3、4、5段,藉助課文註解及工具書試口譯。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②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④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⑤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築物的一種,讀,“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剷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2、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為“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3、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於“而”:①表並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二)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本段著重寫什麼?

提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2、這一段可分幾層意思?你對作者在文中所說的道理如何評價?

提示: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巨集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絡。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這對於我們治學、處事、創業都有很大啟發。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悲”: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③哀憐。“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2)“勝”:①盡。“何可勝道也哉”。②能承擔,禁得起,。“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③優美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④勝利,。“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生髮出來的?

提示: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採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裡,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絡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六、全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完成課文後練習一、二、四題。

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創作情況。

2、學習本文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掌握“乃、道、蓋、觀、其”等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一些詞類活用知識。

4、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首先給學生介紹毛澤東的七絕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學生通過誦讀領會了“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句的含義。隨後因勢利導:

今天我們要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就含有類似的深邃哲理。下面請同學們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能夠作為“無限風光在險峰”註腳的語句(“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二、整體感知

組織學生通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1、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以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

①課文中記遊部分,集中於文中哪幾段?(第l、2段)

②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2段)得出怎樣的結論?

③文章“記”是“論”的基礎,“論”是“記”的昇華。(√)

④本文詳細記述了登山遊洞的過程,最後得出遊覽的體會。(×)

三、課文分析

1、引導學生自讀前兩段,讓學生敘述遊山經過。

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出重點實詞的解釋方法。

老師問:“舍”在註釋中解釋為“築舍定居”,其根據是什麼?曾見過的類似的句子有哪些?這樣解釋是古漢語的什麼特點?

學生答:名詞活用作動詞,曾學過“驢不勝怒,蹄之”、“公將鼓之”等。

老師總結:“慧褒始舍於其址”,在“其址”前邊的必須是個動詞,來表示慧褒的動作。因此,從“舍”的名詞必須引申開去,會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給人居住的,故釋為“築舍定居”。這便是從詞的位置以及詞與詞的關係來揣摩詞的意義。因此,識詞辨義要考察語言環境,不但在句中看,還要注意句與句的關係。

前兩段中用法相近的還有: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名詞作動詞,“命名”之意。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之意。

2、以提問方式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

(l)第1段中為何提及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為後文議論作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體現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據。

(2)第2段略與詳是怎樣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對比?這些對比的作用是什麼?

略寫遊前洞,詳寫遊後洞及所見所感。

對比有:前洞後洞

平曠幽深

甚眾已少、又少

餘所至淺好遊所至深

還有見到奇景的欣喜與出洞後的後悔相比。

作用:為議論作鋪墊。

四、佈置作業

1、課後歸納“名、曰、文、進、奇、好、出、極”的意義與用法。

2、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第二課時

一、匯入:

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著重寫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為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1、提問,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2、誦讀第三段。

(l)教師範讀並穿插評點。

(2)①問: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應作分析,然後總結,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問: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麼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②“極夫遊之樂”是針對什麼說的?

至洞之深處。

③為什麼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3、讀析第4段。

(1)教師範讀,提問“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為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4、略講第五段。

古代遊記在文末列出同遊者姓名,這在我們學過的文章中見過,是哪一篇呢?說說這樣做的好處。

《小石潭記》。好處:①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二、總結、擴充套件

總結文章中心思想。

作者從古人“有得”談起,接著以“有志”為中心進行分層議論,在“至”與“悔”上作文章。先說“至”,作者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焉”,說明“有志”是“至”的首要條件。而後又用兩個“亦不能至也”,說明“力”和“物”在一定條件下對“至”也會起決定作用,因此,“有志”還不能說是充分條件。最後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盡吾志也不能至”兩種情況,得出“有悔”和“無悔”兩個不同的結論,從而強調“有志”的必要性,這正是作者的“所得”,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三、課堂練習

1、整理虛詞“其”字的用法(結合課後練習三)。

2、完成課後練習一。

四、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題四

附: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高一語文教案3

 一、【注音朗讀】參看課文腳註(或查詞典),給文中陌生詞語注音。之後,有節奏地朗讀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讀之後,合上書,在此書寫:

讀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關於成功的條件的思考

三、【標題解讀】我這樣理解本文的標題:

是關於遊山的記敘文。通過對登山活動的回憶,感悟、闡發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註理解】請給本文作批註式的理解。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命名)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正音)(說明)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後洞)(說明)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進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出洞)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後悔)(遊山經過)(記敘)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觀遊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觀在險遠,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無力不至)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無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有力不至可譏,盡志不至無悔)此餘之所得也!(成功的條件在於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沒意志,故而有悔)(議論)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學應深思慎取)(議論)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遊人及寫作時間)(說明)

 五、【主旨確證】通過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這樣綜合、概括:

本文通過一次登山活動,感悟到成功的條件在於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反思到,自己的失敗在於意志薄弱、追隨大流。

 六、【內容審美】你覺得本文所表現的內容美在哪裡?

本文內容美在:1、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發現到關於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維的高妙、深刻;2、強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學意識,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認真與嚴謹。

 七、【形式審美】你覺得本文寫得漂亮麼?為什麼?

本文寫得漂亮,因為:1、以小見大,因事見理,使文章平易生動,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記敘、議論、說明等表達方式兼備,使文章脈絡清楚、思想突出、科學理性。

八、【文字與文字】閱讀下面的資訊,並回答問題。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為改革家的素養在《遊褒禪山記》中有沒有體現?請說明。

《遊褒禪山記》中倡導的深思慎取的科學理性精神以及極盡意志、不隨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養的體現。深思可發現積弊;慎取可避免主觀;極盡意志,方可推陳;不隨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字與生活】思考並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是人云亦云,不太愛深思;也經常隨大流,不願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舉例說明。

對於我來說,在人情禮節上,不願得罪人,多是隨大流。比方說,請客送禮,我心裡極其厭惡這種習俗,但還是不得不掏腰包,並不情願地赴宴。但是,在學術、專業及工作上,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會隨大流,而是喜歡實驗、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個條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請你大約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樹生長的條件”。

示例:

世上茂盛、蒼翠的大樹,參天蔽日,人們往往仰觀讚歎,但非有陽光不能生長。有陽光日日照耀,但沒有足夠的水源,也不能生長。有陽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斷供給,若沒有堅實的土壤讓其紮根,也不能生長也。

TAG標籤:語文 高一 褒禪山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