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當前位置 /首頁/國學史部/史記/列表

唐紀六十二 起著雍敦牂,盡玄默閹茂,凡五年大綱

義武節度使張璠在鎮十五年,為幽、鎮所憚。及有疾,請入朝,朝廷未及制置,疾甚,戒其子元益舉族歸朝,毋得效河北故事。及薨,軍中欲立元益,觀察留後李士季不可,眾殺之,又殺大將十餘人。壬申,以易州刺史李仲遷為義武節度使。義武馬軍都虞候何清朝自拔歸朝,癸酉,以為儀州刺史。

唐紀六十二 起著雍敦牂,盡玄默閹茂,凡五年

朝廷以義昌節度使李彥佐在鎮久,甲戌,以德州刺史劉約為節度副使,欲以代之。

開成以來,神策將吏遷官,多不聞奏,直牒中書令覆奏施行,遷改殆元虛日。癸未,始詔神策將吏改官皆先奏聞,狀至中書,然後檢勘施行。

冬,十月,易定監軍奏軍中不納李仲遷,請以張元益為留後。

太子永猶不悛,庚子,暴薨,諡曰莊恪。

乙巳,以左金吾大將軍郭旼為邠寧節度使。

宰相議發兵討易定。上曰:"易定地狹人貧,軍資半仰度支。急之則靡所不為,緩之則自生變。但謹備四境以俟之。"乃除張元益代州刺史。頃之,軍中果有異議,乃上表以不便李仲遷為辭,朝廷為之罷仲遷。十一月,壬戌,詔俟元益出定州,其義武將士始謀立元益者,皆赦不問。

以義昌節度使李彥佐為天平節度使,以劉約為義昌節度使。

丁卯,張元益出定州。

庚午,上問翰林學士柳公權以外議,對曰:"郭旼除邠寧,外間頗以為疑。"上曰:"旼,尚父之侄,太后叔父,在官無過,自金吾作小鎮,外間何尤焉?"對曰:"非謂旼不應為節度使也。聞陛下近取旼二女入宮,有之乎?"上曰:"然,入參太皇太后耳。"公權曰:"外間不知,皆雲旼納女後宮,故得方鎮。"上俯首良久曰:"然則奈何?"對曰:"獨有自南內遣歸其家,則外議自息矣"是日,太皇太后遣中使送二女還旼家。上好詩,嘗欲置詩學士。李珏曰:"今之詩人浮薄,無益於理。"乃止。

甲戌以蔡州刺史韓威為義武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司徒、中書令裴度以疾求歸東都,十二月,辛丑,詔度入知政事,遣中使敦諭上道。鄭覃累表辭位,丙午,詔:三五日一入中書。

是歲,吐蕃彝泰贊普卒,弟達磨立。彝泰多病,委政大臣,由是僅能自守,久不為邊患。達磨荒淫殘虐,國人不附,災異相繼,吐蕃益衰。

開成四年己未,公元八三九年

春,閏正月,己亥,裴度至京師,以疾歸第,不能入見。上勞問賜賚,使者旁午。三月,丙戌,薨,諡曰文忠。上怪度無遺表,問其家,得半稿,以儲嗣未定為憂,言不及私。度身貌不逾中人,而威望遠達四夷。四夷見唐使,輒問度老少用舍。以身系國家輕重如郭子儀者,二十餘年。

夏,四月,戊辰,上稱判度支杜悰之才,楊嗣復、李珏因請除悰戶部尚書,陳夷行曰:"恩旨當由上出,自古失其國者未始不由權在臣下也。"珏曰:"陛下嘗語臣雲,人主當擇宰相,不當疑宰相。"五月,丁亥,上與宰相論政事,陳夷行復言不宜使威權在下,李珏曰:"夷行意疑宰相中有弄陛下威權者耳。臣屢求退,苟得王傅,臣之幸也。"鄭覃曰:"陛下開成元年、二年政事殊美,三年、四年漸不如前。"楊嗣復曰:"元年、二年鄭覃、夷行用事,三年、四年臣與李珏同之,罪皆在臣!"因叩頭曰:"臣不敢更入中書!"遂趨出。上遣中使召還,勞之曰:"鄭覃失言,卿何遽爾!"覃起謝曰:"臣愚拙,意亦不屬嗣復;而遽如是,乃嗣復不容臣耳。"嗣復曰:"覃言政事一年不如一年,非獨臣應得罪,亦上累聖德。"退,三上表辭位,上遣中使召出之,癸巳,始入朝。丙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鄭覃罷為右僕射,陳夷行罷為吏部侍郎。覃性清儉,夷行亦耿介,故嗣復等深疾之。

上以鹽鐵推官、檢校禮部員外郎姚勖能鞫疑獄,命權知職方員外郎,右丞韋溫不聽,上奏稱:"郎官朝廷清選,不宜以賞能吏。"上乃以勖檢校禮部郎中,依前鹽鐵推官。六月,丁丑,上以其事問宰相楊嗣復,對曰:"溫志在澄清流品。右有吏能者皆不得清流,則天下之事孰為陛下理之!恐似衰晉之風。"然上素重溫,終不奪其所守。

秋,七月,癸未,以張元益為左驍衛將軍,以其母侯莫陳氏為趙國太夫人,賜絹二百匹。易定之亂,侯莫陳氏說諭將士,且戒元益以順朝命,故賞之。

甲辰,以太常卿崔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鄲,郾之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