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國學蒙學/國學常識/列表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亦敵亦友的東亞雙雄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是日本第一位內閣首相,曾四次組閣。作為明治憲法之父,他還是該國第一位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在伊藤組閣期間,日本悍然發動了甲午戰爭,並一舉挫敗大清,自此成為東亞頭號強國。而那一刻,號稱大清“中興名臣”的李鴻章則陷入人生最失意、最落寞的境地。或許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是中日兩國的天然對手,他們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在談判中嚴辭交鋒。可一離公務、退及幕後,兩人竟惺惺相惜,從而結下了既為敵手又成至交的特殊淵源。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亦敵亦友的東亞雙雄

  第一次交鋒:1885年4月,中日簽訂《天津條約》

1885年4月,伊藤博文因朝鮮“甲申政變”,作為日本政府的全權代表,來到天津與李鴻章會談。此次談判達成《中日天津條約》,其核心內容是,中日均勿派員在朝教練,今後朝鮮若有變亂等重大事件,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這其實賦予了日本在朝鮮享有與宗主國中國相同的權利,也為甲午戰爭爆發埋下了伏筆。

時年,李鴻章62歲,伊藤44歲。這是兩人第一次扳手腕。看著比自己年輕18歲的對手,李鴻章多少有些感慨。

為此,他專門向總理衙門提交了一份祕密報告——《密陳伊藤有治國之才》,認為伊藤博文“實有治國之才”,“大約十年內外,日本富強,必有可觀”。應該說,李鴻章的眼光是比較敏銳的。當年12月,伊藤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著手製定憲法。

  第二次較量:1895年3月,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一晃又過了10年,當兩人再次見面時,李鴻章已是古稀之齡的老人,伊藤博文也過了知命之年。更恍若隔世的是,10年前的會面,兩人尚能相對平等地交鋒,此番早已乾坤倒轉。

1895年2月,在大清遭遇甲午戰爭慘敗後,李鴻章受命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

對李鴻章,伊藤給予了尊重;但對清帝國,他卻磨刀霍霍。儘管清庭也知道這一回割地賠款是躲不過了,讓李鴻章該怎麼辦就看著辦。李鴻章真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經過拉鋸式的較量,在第三次談判後,李鴻章竟在回住處的路上遇刺,世界輿論為之譁然,日方的和談條件才稍有收斂。

最終伊藤將中國的賠款金額由原先的3億兩白銀調至2億兩,對割讓遼東半島及臺灣澎湖等要求則不予讓步,要求李鴻章“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李鴻章發電報請示,清庭表示同意,令“即遵前旨與之定約”。3月23日,《中日馬關條約》正式簽訂。

但私下裡,兩人又是另一種關係。讓我們聽聽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在條約談判期間的聊天吧。

就大清的變法圖強,伊藤說:“十年前我在津時,已與中堂談及,何至今一無變更?本大臣深為抱歉!”

李鴻章惟有嘆息:“維時聞貴大臣談論及此,不勝欽佩。且深佩貴大臣力為變革尚俗,以至於此。我國之事囿於習俗,未能如願以償。當時貴大臣相勸,雲中國地廣人眾,變革諸政應由漸而來。今轉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為抱歉!自漸心有餘、力不足而已。貴國兵將悉照西法訓練,甚精。各項政治,日新日盛。此次本大臣進京與士大夫相論,亦有深知我國必宜改變方能自立者。”

伊藤道:“天道無親,惟德是親。貴國如願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助貴國如願以償。蓋天之待下民也,無所偏倚,要在各國自為耳!”

雖然各為其國,而且在那個時期,伊藤博文更極大地侵損了中華的利益,但就私交而言,他與李鴻章卻相當投緣。李鴻章說:“我若居貴大臣之位,恐不能如貴大臣辦事之卓有成效!”

伊藤表示:“若使貴大臣易地而處,則政績當更有可觀。”

李鴻章連稱:“貴大臣之所為,皆系本大臣所願為。然使易地而處,即知我國之難為有不可勝言者。”

伊藤說:“要使本大臣在貴國,恐不能服官也。凡在高位者都有難辦之事,忌者甚多,敝國亦何獨不然!”

他安慰李鴻章,甲午之敗,絕非安徽人的問題(李為安徽合肥人),而是中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