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國學蒙學/國學常識/列表

《史記》的人物描寫藝術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對《史記》的中肯評價,它道出了《史記》這一鴻篇鉅製文學和史學的雙重價值。其文學價值表現為:同其它文學名著一樣,高度的思想性與高度的藝術性相一致——雖是寫史卻能引人漸入佳境、探奇攬勝、留戀往返、如沐春風。而《史記》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結構的構造,語言的運用,人物的塑造等幾個方面。其中人物描寫藝術最為突出,最能顯示出《史記》不朽的藝術魅力,最為後人所稱道。

《史記》的人物描寫藝術

本文擬從三個方面,對此加以試述。

  一、把握人物性格準確深入選擇歷史材料精心細緻

《史記》的人物描寫藝術最為人稱道的是作者司馬遷對歷史人物性格特徵的準確深入地把握和對歷史材料精心細緻地選擇。

作者在深入研究充分佔有歷史材料的基礎上,憑藉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銳的思維,捕捉、挖掘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徵,故書中人物性格鮮明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藺相如“智勇雙全、胸懷寬廣”,廉頗“精忠報國、知錯就改”,《項羽本記》中的項羽豪爽直率,才氣過人,勇有餘而謀不足,目光短淺,不善用人;《高祖本記》中的劉邦精明細緻,能忍辱負重,知人善用,但陰險狡詐奸毒;《魏公子列傳》中的信陵君仁而下士,不恥下交,謙恭有禮;《李將軍列傳》中的李廣勇於當敵,仁愛士卒,制軍簡易。

作者司馬遷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徵之後,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精心細緻地選擇歷史材料去表現突出人物的幾件大事,有的卻用生活中的瑣事小事。屬於前者的如作者在《項羽本記》中集中筆墨,選擇了關中起事,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等歷史大事突出了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氣質和氣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有關廉頗藺相如部分,作者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交歡”三件事,把藺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兼謂之”的性格特徵表現得鮮明突出,同時對廉頗知錯就改的豪邁氣概和磊落胸懷也給予了讚揚;《李將軍列傳》中對李廣一生所歷七十餘戰,作者詳盡地評述了其中的三次(李廣為上郡太守,率百騎追逐匈奴射鵰者,突遇匈奴軍設計逃脫的事;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兵敗被俘,飛身奪騎馳走之事;李廣跟從大將軍衛青出定襄擊匈奴,以四千人遭到匈奴右賢王四萬騎的包圍,他親挽強弓射擊匈奴副將,始終意氣自如的事。)從而突出了李廣勇敢機智、精於騎射、愛護士卒、制軍簡易、正直廉潔的特點。選擇人物一生中有代表性的大事能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而選擇與人物有關的小事瑣事則能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更為真實。如《李將軍列傳》詳敘了李廣這一藝術形象。由此可見,《史記》的選材標準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鮮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

作者在選擇了材料之後是怎樣安排材料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呢?司馬遷採用了互見法。互見法在《史記》中的使用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為了避免行文重複;二是為了避禍;三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徵。前兩種情況與論題關係不大,這裡就著重說明第三種情況即互見法可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徵。如寫項羽為了突出他才氣過人,豪爽直率的一面,對於他的一些過失和缺點,作者在《高祖本記》和《淮陰侯列傳》中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在《項羽本記》中作了淡化處理甚至不提。這樣,從本傳看項羽思想性格特徵鮮明突出;從《史記》全書來看,並沒有為項羽“隱惡”,還了項羽本來面目。又如《魏公子列傳》主要是表現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有時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魏相魏齊曾將范雎打得“折脅 1齒”,後來范雎做了秦相,要報仇,魏齊無藏身之所。趙相虞卿為了救魏齊,解去相印與魏齊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懼秦國,未及時接見他們,結果魏齊“怒而自刎 ”了。如果將這件事寫進信陵君本紀裡,必然會對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損害。因此,司馬遷將它寫進了《范雎蔡澤傳》中。這樣,既不損害認為性格的完整性,又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可謂一石兩鳥,一箭雙鵰。

  二、細緻入微地描寫突出人物性格特徵

《史記》塑造歷史人物形象取得成功的又一原因是:作者司馬遷對選取的歷史材料進行了細緻入微地描寫,從而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這種對材料細緻入微地描述主要在作者生動具體地寫出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逼真地再現出人物活動的曲折複雜的情節和緊張多變的場面。

如《魏公子列傳》寫信陵君的經過:

魏有隱士曰侯贏,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1公子聞之,往請,2欲遺之。3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4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之財。”公子於是召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5虛左,6自迎夷門侯生。7候生攝敞衣冠,8直上載公子上坐,9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愈恭。10候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11願枉車騎過之。”12公子引車入市,侯生下見客朱亥,俾睨故久立,13與其客語,微察公子。14公子顏色癒合。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15市人皆觀公子執a,從騎皆罵候生。16候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17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18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候生前……於是酒罷,侯生遂為上客。註釋:1、夷門:大梁城的東門名。監者:看守城門的人。2、請:拜見。3、遺:贈送,送給。4、修:通“修”。潔:通“潔”。5、從:使跟從,帶著。6:虛左:空出左方的座位。古代乘車以左位為尊位。7、侯生:即侯贏,生,“先生”的省稱。8、攝:整理。敝:破舊。9、載:乘坐。10、執:握著駕車的馬韁繩。11、屠:指宰牲畜的地方。12、枉:委屈。過:拜訪,探望。13、俾睨:同 睨,眼睛斜著看,含有高傲之意。故:故意。14、微:暗暗地。15、舉酒:即舉酒開宴之意。16、從騎:指隨從人員。17、謝:告辭。18、遍贊賓客:普遍向賓客讚揚地介紹後生。另一解:把賓客一一稱述於侯生之前。

這裡通過對信陵君親自迎侯生的情節進行細緻入微地描述,從而就把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生傲岸的性格鮮明突出地表現了出來,給讀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候生下見其客朱亥,俾睨,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癒合”這個情節生動傳神,富有戲劇性。除了正面描寫信陵君和侯生的言行,神情之外,還描寫了其他認為對這件事的反映,從側面烘托出信陵君的謙虛下士的性格。

《史記》特別善於選擇矛盾衝突尖銳的場面,讓人物在鬥爭中和相互映襯中顯示出自己的個性,如《項羽本紀》中鴻門晏那一部分,作者選擇表面平靜,實際暗藏殺機的鴻門場面,作神采飛揚的工筆描繪,讓眾多人物在鬥爭環境和彼此映襯中展示出了各自鮮明的個性。如劉邦的虛偽奸詐,項羽的率直寡謀,張良的深謀從容,范雎的虛遠與急噪,攀噲的粗狂而從容,項伯的善良與愚昧,都相得益彰,傳神盡相,如在眼前。《陳涉世家》中細敘了殺蔚趙義的緊張場面,描寫了陳勝少時“輟耕壟上”,策劃起義時“魚腹藏書”、“篝火狐鳴”、“指目陳勝”等生動情節,把陳勝吳廣的思想性格特點表現了出來。《廉頗藺相如列傳》寫出了完璧歸趙過程和澠池之會出現的緊張場面,秦王的威勢充分映襯了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廉、藺衝突中,廉頗的“宣惡言”,藺相如門客感到恥辱,正好映襯出了藺相如的退讓與寬容;而藺相如的寬容又與廉頗豪爽坦率,勇於改過的品德交相輝映。另外,《項羽本紀》對“鉅鹿之戰”和“垓下之圍”的描寫,《范雎蔡澤列傳》對范雎從魏逃秦的一系列場面描寫,《刺客傳》對荊軻刺秦王場面的描寫,《淮陰侯列傳》對井 5之戰場面的描寫,《魏其武安侯列傳》對東庭辯論場面的描繪,都生動傳神,對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起了很大作用。

  三、通過個性化語言 表現人物性格特徵

《史記》通過人物個性化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如在“鴻門晏”中這一部分,作者寫范增命項莊舞劍說:“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在支配別人時,故稱:“若屬”,等到他在項王面前發脾氣:“吾屬今為之虜也,”這時拖口而出,自己也不能置之不理,則稱“吾屬”。寫范增,則使用很爽直而堅決的口吻:“此道矣臣請人與之同命!”“臣死且不避,斗酒安足辭”寫到張良的口吻,則表現為緩和。他為劉邦出謀劃策時,貫於在問答中揭露問題,然後來商量對策。“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羽乎?”在作者筆下的張良形象是有主見而有毫無急躁情緒。他描寫劉邦籠絡人,籠絡項伯,在未見面時,“吾得兄事之”;既見面時,“約為婚姻”。對於自己的謀臣張良,也運用了籠絡的手腕,在鴻門晏前稱張良為“君”,“君安於與項伯有故?”“孰與君少長”?而在鴻門晏脫逃時,情勢緊急,則對張良稱“公”,“公為我獻之”。“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運用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徵是非常妙的。

《史記》大量使用人物對話表現人物特徵。如《張丞相列傳》中寫到:

昌嘗燕時入奏事,1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2高帝逐謀,騎周昌項,3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a紂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悼周昌。4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周爭之,莫能得……而周昌廷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之知其不可。5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之不可奉詔。”註釋:1、燕時:閒暇休息之時。2、還走:轉身逃跑。3、項:脖子。4、悼:敬畏、懼怕。5、期:無義像口吃的聲音。

前面的一問一答,表現了高帝無賴的嘴臉和周昌的敢直敢言;後面的期期二字,把周昌情急口吃的說話情態形象地表現出來了。言為心聲,不同的人,其語言也必然不同。《魏公子列傳》中的人物正是如此。魏公子“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我豈有所失哉”一段話,表現了魏公子嚴於責己的品質;侯生“臣修身法行數十年,終不認監門固故而愛公子財”一句話,表現了他貧窮而潔身自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