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國學蒙學/國學常識/列表

《論語》經典名句大全

導語:大學聯考的古詩文填空題有時會考論語經典,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經典名句,同學們有空時不妨多讀。

《論語》經典名句大全

1、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夏說:“做官還有餘力,便應學習;學習還有餘力,便應從政。”) (《論語●子張》)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論語●雍也》)

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老年人安養,讓朋友們互相信任,讓年輕人得到關懷。”) (《論語●公治長》)

4、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論語●顏淵》)

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一點都不馬虎的.。) (《論語●子路》)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說:“自身品行端正了,即使不釋出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如果自身不端正,即使釋出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論語●子路》)

7、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葉公問孔子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來歸附。”) (《論語●子路》)

8、……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我聽說,對於諸侯和大夫,不怕貧窮,而怕財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為,財富分配均勻了,也就無所謂貧窮;國內團結和睦,就不顯得人少勢弱;社會安定了,國家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正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提倡仁義禮樂道德教化,以招徠他們;遠方的人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來。) (《論語●季氏》)

9、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的為人,用功得連吃飯都會忘記,快樂起來會忘記憂愁,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論語●述而》)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就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 (《論語●為政》)

1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孔子說:”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政治黑暗,行為正直,言語謙遜。”) (《論語●憲問》)

12、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說:“三軍的主帥可以被人奪去,但對一個普通人,卻不能迫使他改變志向。”) (《論語●子罕》)

1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說:”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也行呀。”) (《論語●里仁》

14、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說:”貧窮卻不諂媚,富裕卻不驕橫,怎麼樣?”孔子說:”這樣可以了,但是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德修養,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子貢說:”那《詩經》上講的:‘要像對待骨、角一樣,先開光,再磨製;像對待玉石一樣,先雕刻,後細磨。’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說:”賜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你已經能從我講過的話中領會出我還未說到的意思了。”) (《論語●學而》)

1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並喜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和我心儀的老彭相比。”) (《論語●述而》)

1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說:”君子的風範有三種我沒能做到: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慮,勇敢的人不懼怕。”子貢說:”先生說的正是自己呢。”)(《論語●子罕》)

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毛病)。”)(《論語●里仁》)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知識是否溫習了呢?”) (《論語●學而》)

19、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論語●學而》)

20、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論語●里仁》)

21、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說:“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論語●憲問》)

22、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論語●里仁》)

2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論語●述而》)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論語●子路》)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論語●為政》)

26、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 (《論語●里仁》)

27、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說:“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 (《論語●雍也》)

2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說:“聰明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 (《論語●雍也》

32、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論語●秦伯)

33、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秦伯》)

3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和這相反。”) (《論語●顏淵》)

35、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我培養仁德。”) (《論語●顏淵》)

3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卻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安詳舒泰。”) (《論語●子路》)

3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論語●憲問》)

38、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論語●憲問》)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4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4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

42、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衛靈公》)

43、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

44、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論語●堯曰》)

4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